第47节
作者:草一斤      更新:2023-05-14 07:08      字数:4310
  他多羡慕啊……若是他们的人生可以互换就好了。沈清别过脸,两串滚烫的眼泪流了下来。而被他羡慕的张柏,此刻正在家中给福娘读信。信是苏州林家寄来的,舅舅说过两日要到京城来做生意,顺道过来看看他们。福娘听了之后,很是高兴,立马就要出去给舅舅他们收拾客房。张柏按住她,让她不要着急,“慌什么?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时辰了,还没告诉我今天吃了什么呢?”福娘怀孕后,张柏不能时时刻刻贴身照顾,于是想了个办法,每晚睡觉之前,花半个时辰,让福娘把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说给她听,他帮她记住,若是身子有不适,也能找到原因。福娘被他大手搂住,无奈躺下,开始了今天的谈话时间。张柏对她只吃青菜不吃肉的行为表示了不赞同,说明日晚上回来,亲自守着她吃饭。福娘一脸为难,“可是我闻着肉就觉得恶心,娘辛辛苦苦做的菜,我不吃也不好,但真的吃不进去嘛。”说着说着,福娘发现张柏不吭声了。一抬头,发现他正目光幽深地盯着她,这样的眼神,福娘立马就懂了,脸上发烫。这人真是,跟他说正经的呢!怎么又想偏了!张柏喉结上下滑动几下,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适才他闻见了福娘身上的香气,不免有些心猿意马。怀着身孕,她身上的香气又变了,从前是淡淡的茉莉香,如今这股茉莉香气里又多了一味奶香,她整个人也越发柔和起来。还是早些睡吧,大夫说了,胎才刚稳住,不能做那事。忍忍吧,张柏轻轻在她唇上啄了一口,闭上眼开始默背清心经。第55章 白马寺能有张柏这样的朋友,是他此生……天刚亮, 翰林院中,许多新翰林们早已开始忙碌了,他们这一批新科进士, 每天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还要听课,三年后的馆选,将决定他们的去留。翰林院不是什么能捞油水的地方, 可外头的人仍是挤破了头都想进来, 这是什么地方?可以说是未来的权臣储备库。不入翰林,不进内阁, 若是能在三年后通过馆选, 留在翰林院,那么未来就是平步青云, 官运亨通了,混的不好的,也有个六部侍郎,混的好的, 能当上首辅也说不定。当今的姚首辅,正是从翰林院走出去的。张柏仍是来的最早的那一批,不过今日, 陆旻比他来的还要早一些,张柏到时, 他已经坐在桌案前开始干活了,见张柏进来,还朝他和善一笑。“陆大人早。”张柏也回他一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翻看起昨日没有看完的一本史书, 他是正七品的编修,主要负责的就是起草诏书、修补史书这些事情。刚进来不久,掌院大人就扔给他一本前朝史书,让他好生琢磨,似乎是想试探他的功底。史书上了年头,缺失破损的地方很多,掌院大人似乎也觉得让张柏一个新人来做有些为难他,于是安慰道:“小张大人,这本书是皇上曾经点名要看的,你若能将它修好,那可是大功一件啊!”张柏于是安心接下了这门活。不过他并不觉得掌院大人在为难他,相反,他觉得自己刚入翰林,心里难免有些激动,正是想不顾一切朝前冲的时候,掌院大人让他修书,虽是日复一日枯燥乏味,但他的心境,真比原来平静许多。耐心也比从前要好了。人都说以史为鉴,他在修书的过程中,还真是领略到了,有时他想,若是书中的人物是他自己,他会做出什么选择?每日沉浸于其中,竟然也得到了几分乐趣。陆旻就很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觉得修书很有趣的?他快要被这些事给烦死了。本来以为,中了状元之后,他便会一飞冲天,谁知风光的竟然只有中状元那一天,在这翰林院里,不知来过多少状元,又有多少人最后功成名就呢?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这沙漠里的一颗尘埃,毫不起眼。每天干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修半天书,听半天课,每月还有考试,他是又忙又累,结果几个月下来,连皇上的一面都还没见着。人家说了,要想面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是给皇上当侍读,可这活儿大家都抢着做,哪里轮得到他们这批新来的呢?陆旻翻两页书,便在心里叹一口气,再回头看看一脸认真的张柏,更是一脸忧愁。真是胸无大志啊!两人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忽然间,外头进来了一个人。张柏抬头一看,竟然是许久不见的沈清!沈清看起来憔悴了许多,真像是生了一场大病的样子,见张柏看过来,远远朝他一笑,随后便坐下了。张柏有心想找他说两句话,可一上午大家都很忙,愣是没抽出时间,等到中午吃饭时,才好不容易有了空闲。两人寻了处偏僻的角落,面对张柏的关心,沈清心里感动不已,微微一笑,“张兄莫急,不过就是陈年旧疾罢了。”张柏能看出沈清没说实话,至少不全是实话,虽心里有些失望,可也知道,这是沈清自己的事情,他不愿意说,自己又怎好强求。“对了,听闻弟妹有喜了,我还未向你贺喜呢,今日特意补上。”沈清从袖中拿出一块玉佩,送到张柏面前,“没有什么可送的,这玉触手生温,是块好东西,就送给我未出世的小侄儿当个玩物吧。”他一回来就听说张柏的夫人怀孕了,先是惊讶,后来又为好兄弟高兴,只是这高兴中,带着一抹他不曾留意的羡慕。他与张柏,年岁相差无几,可一人幸福,一人寂寥,张柏行走在光亮中,芝兰玉树,而他深陷泥沼之中,想挣扎,却越陷越深。这礼物太贵重,张柏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可沈清不允许,硬塞在他手中,苦笑一声,“怎么?我这个当伯父的,还不能送礼物了?”张柏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来,沈清不太对劲。刚认识沈清时,他就是冷冷淡淡的模样,好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可之后有一段时间,他的眼睛里却突然迸发出了光芒,连带着气色也变好了,而现在,他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甚至比原来还要颓丧。而他眼中曾短暂出现过的光,也消失了。他的眼中,只剩下了空洞与迷茫,他在笑,然而笑意却不达眼底。“沈兄说笑了,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张柏的朋友,若是有事,定要告诉我。”张柏郑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沈清怔怔看着他,一时间失了言语。能有张柏这样的朋友,是他此生有幸。可惜的是,他不能把那些事告诉张柏。要怎么说呢?说他是皇后之子?流落民间?说他要为母报仇,谋杀贵妃?怎么想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吧?何况张柏这样光风霁月的人,不该被他牵扯到这些事中来。于是沈清什么都没说,只点了点头,两人相视一眼,目光皆是复杂。*京城白马寺,千年古刹,古柏苍松掩映着红墙碧瓦,远远便能闻见浓重的香火气。杨氏抬头望着高耸入云的镇华宝塔,张大了嘴巴,惊叹道:“福娘,这塔可真高啊……”不愧是京城鼎鼎有名的建筑呢。她小心地扶着福娘,用自己的身体把别人何隔开,生怕福娘被人挤到。听闻这白马寺灵验得很,今日她们便特意来为福娘腹中孩子祈福。正走着,忽然有个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一个小孩突然朝福娘冲了过来,杨氏心头猛的一跳,迅速挡在福娘身前。那孩子冲过来,直直撞在杨氏身上。“哎呦!”杨氏和那孩子同时痛呼一声,杨氏扶着扭痛的腰,口中埋怨道:“走路小心点呀,撞得可真疼!”幸好没把福娘伤着。她怕儿媳被吓到,赶紧转头想要安抚福娘,谁知竟然看见刚才那小孩欢天喜地地牵住了福娘的衣角,甜甜地叫“姐姐”,而福娘也低头笑着看着她。这是哪里来的孩子?看样子,两人还都认识?“公主怎么在这儿?”福娘小声询问。这一声“公主”差点没把杨氏给吓跪了,她颤抖着嘴唇,以眼神求救福娘,不是吧?她没有听错吧?这小姑娘是公主?就是皇上的女儿?她原来不信,可看福娘一脸恭敬,而这小姑娘一身贵气逼人,身上穿的衣服不知道是用什么面料做的,阳光下折射着淡淡的光辉,脖子上戴着一串珍珠项链,好家伙,那珍珠,杨氏这种不识货的,也知道定是价值不菲。不久后,一个老嬷嬷匆匆跑了过来,看到小姑娘安然无恙后,焦急道:“公主,您怎么又偷跑下来了?娘娘还在等你回去呢。”福娘低头看着一脸心虚的小姑娘,笑道:“原来公主是偷跑下来的呀?”她已经许久没见到昭慧了,这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倒还记得她呢。昭慧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噘嘴道:“母妃每天都在念经,好无聊的。”冯嬷嬷认出了福娘,这人曾经救过公主,虽然当时她差点被脏兮兮的公主搞得崩溃,不过也很感激福娘就是了,不过也很好奇,这姑娘和她的夫君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公主一直惦记着?回宫以后,每天都吵着要去那家名叫妙味斋的点心铺子找他们玩。今日是淑妃娘娘每月一次的斋戒日,每到这一天,娘娘都会提前到白马寺住一晚,斋戒沐浴后,诵一天的经,自从上回在半路上把公主弄丢了,之后每回来白马寺,娘娘都会把公主一道带上。娘娘信佛,所以早已习惯在这佛门清净之地待着,而公主性子活泼,他们住的禅房附近什么好玩的都没有,因此公主便常常溜出来玩耍。冯嬷嬷不知道在公主耳边念叨了多少遍,可公主自然我行我素,就是不听她的。听了公主的话,冯嬷嬷无奈道:“公主,娘娘也是在为您祈福呢,您得明白娘娘的苦心。”她叹了口气,娘娘从前并不信佛,是在经历了那件事情之后,才开始相信佛祖的。娘娘如今在宫里,也不会去争宠,甚至主动搬到了太后宫里,整日穿一身素袍,与太后吃斋念佛,除了对着公主还有几分烟火气,其他时候,都像是个出家人了。冯嬷嬷跟了娘娘几十年,自然知道原因,可她早已在娘娘跟前发过誓,这辈子不会把秘密说出去。昭慧哪里能明白母妃的苦心,她只知道,在禅房那方寸之地待着太过无聊,她也不喜欢捡佛米,更不喜欢木鱼和念经的声音。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漂亮姐姐!她一定可以带她出去玩!小公主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冯嬷嬷却对着福娘微微隆起的腹部看了看,笑道:“恭喜夫人了。”福娘回她一礼,手掌轻轻放在肚子上。昭慧一脸好奇地看着两人,冯嬷嬷俯身在她耳边解释了几句,昭慧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小心翼翼地伸出一根短胖的手指,指着福娘的小腹,惊讶道:“姐姐?嬷嬷说这里面是弟弟妹妹,真的吗?”杨氏在一旁听得耳朵疼,这什么混乱的称呼……不过公主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吧,她哪里敢说什么。福娘正想开口说话,却忽然听见一记温柔女声自身后传来,“昭慧,不得无礼——”第56章 一盏茶人生在世,一如茶之浮沉。……一位着素袍的女子从福娘身后走了出来, 她面上未施脂粉,头上也未戴任何首饰,一头乌黑的长发用一根桃木簪子挽了起来, 她眉眼间笼着一层淡淡的愁绪, 拧眉看向昭慧。昭慧扁了扁嘴,不情不愿地朝她走去,乖巧地喊了声“母妃”。福娘知道这便是淑妃娘娘了, 正想行礼, 却被淑妃一个手势制止了,冯嬷嬷上前来小声告诉了她福娘的身份, 淑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随后点点头,朝福娘婆媳俩说:“多谢夫人当日救了小女, 夫人可是要去上香?若不介意,咱们可一同进去。”淑妃亲自开口相邀了,杨氏和福娘哪里敢拒绝,杨氏诚惶诚恐, 不敢多看淑妃母女,只紧紧跟在福娘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