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外国的月亮也有不圆的时候
作者:扑街预定      更新:2023-05-14 03:47      字数:3975
  讲道理,于梦其实一开始看见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有点稍稍担心。因为这个歌曲的名字有点大:《本草纲目》。这算是很有名的一部早期中医书籍了,首先很多人听到这名字都已经先入为主地想到这本书,就已经不利于歌曲的传播,毕竟同名嘛;而且人家的书这么大的名头,这首歌,就别说好不好听了:哪怕是没有特别好听的话,也会备受嘲讽。何况,这还是叶青。叶青这个名头现在很值钱的,真的,很多歌迷在他发新专辑时,基本上都是到点就直接买,不用全部听完然后感觉值不值再买。演唱会呢,是路人都会去抢票。就更别说三年大红下来,作品支撑下的关注度了。两相结合,结果会是什么?期待值会更高。所以他其实也看到,叶青工作室会在歌曲上线之前,大概透露一些东西,来缓慢调整大家的期待。甚至在第三张专辑的时候,直言相对创新会少一些。这些都是有“打预防针”的工作的。现在直接上线,可不太妙。因为就好比老谋子拍《长城》,这名字太宏大,内容却没有达到大家想想中的高度。所以哪怕是老谋子拍的这部片叫《大家一起打饕餮》,或者某个外国的导演拍这个《长城》,大家都没有那么大的意见。《本草纲目》情况也类似。更何况还有第三点,那就是最近中西医之争愈演愈烈。这个点发歌肯定是有点会被喷的风险,因为大家现在主流就不是站在这边。当然了,他目前还不知道不久的将来,某部门发行的一则方案,直接把双黄连推上了风口浪尖。那时候的状况才更是爆炸,互呛每一天。现在么,于梦只是跟着女朋友一起开听,但是整首歌从前奏就开始冒出一种感觉:放心了,放心了。完全不比想象中的效果差,甚至更好。这倒是真的,因为前奏上来先是一段合成贝斯演奏的loop,配合周边的合成音效丰富律动,解决了贝斯构成主调的时候,低频饱满但是高频缺失的问题。然后引入传统中国乐器,笛子和箫,这种完全不同的音色加入,演奏着副歌,瞬间空间感来袭,仿佛笛箫声穿梭其中。接着鼓点和电子鼓点的加入,无疑是进一步强化了节奏。最后再加上普通的贝斯,再增强一遍低频。以及又加了一段副歌的合成乐器旋律。最后的效果“等等等登登,等等登登”单单是一个前奏就相当上头。就更别提开口的歌词上来就表明态度,然后接着的也是直接拉满: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的态度,并且从中药这个切入点来说真的,传播力度瞬间拉满。“用我的方式,改写一部历史没什么别的事,跟着我念几个字山药当归枸杞go山药当归枸杞go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听快歌的爽感就在于节奏,但有的时候,快歌的歌词也是真的快。如果不是于梦和女友都看着歌词,几乎是很难完全听清叶青这首歌的。但是那种能跟着就一直唱下去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这种奇怪的感觉在专业人士眼里就不是奇怪,甚至来说,还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又炫技了”“对啊,还是我喜欢的那种炫技。”“有一说一,如果人人都能在曲子上炫技,我宁愿大家都这么做。关键是,国内现在很少有人能这么做的”屋子内,一群编曲人围坐在屋内。听着叶青的新歌。并不夸张地说,叶青的单曲还好,但专辑几乎是每次听,他们都能吸取到一些新的东西,然后磨合运用。所以今天的这首歌曲,则又让他们出现了如同当初第一次听见《晴天》时候的感觉:不过这次,编曲上的心思也让罗思直吸气。为啥?因为就比如说整首歌的和弦,非常简单,一直是重复三个五和弦d5e5c5的变换,这种又是要命的操作:这样的和弦,往往是很单调的。比如现在很常见的抖音网红音乐,基本上背景就是那么几个大火的和弦挑出来一个,就可以就着这个和弦写点词开始唱了——也就往往会有刚才于梦和女友的感觉:听着就好像能一起唱,这也是很有利于传播。但如果仅仅是那么简单就差意思了。这首歌的编曲之丰富,从一开始的前奏就可以看出。整首歌运用了大量跨度极大的中西方乐器与音效,来进行编曲创作,兼具了中外音乐的特点。当然了,除了曲子厉害,歌词他们也注意到了。“我表情悠哉,跳个大概动作轻松自在,你学不来霓虹的招牌,调整好状态在华丽的城市,等待醒来”就这旋律,就这节奏,配上这个歌词,你就不能不说人家厉害。“哇塞,这态度”旁边的人抽着烟,惊叹道:“这是炫耀吧?”末了,又肯定地语气确认道:“这就是炫耀吧!”“对啊,你听听这是人说的话么?”罗思直接一个赞成。说实话,听叶青唱快歌,他们也是投屏到墙上,开着歌词听得。所以很容易就注意到:“我跳个大概”,但是“你学不来”《本草纲目》歌词里说出来的东西,甚至比《红模仿》有时候还要广。因为这些编曲人知道叶青唱后者,是因为中国风歌曲的模仿问题。但这次提到的,早在17年的时候就出现了。那时叶青出道首专即登顶,绝对是当时一鸣惊人的歌手。而这里面的歌曲主要是抒情摇滚,也不是多少见的类型,所以有很多人看了他的歌曲惊叹于这些简单地曲子里,能迸发不一样的风格。甚至有时候只是简单地创新,踩了一些禁忌,就能把歌曲变得不一样的好听。这可就让很多人眼红了——这叶青算是半路出家搞得音乐吧,他能行,我能不行?结果就是什么:看起来“动作轻松自在”,但是做起来就没人能做到。只有叶青才能做到。就算是想抄作业,也不大可能。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词曲中也有反馈。“龟苓膏云南白药,还有冬虫夏草自己的音乐自己的药,分量刚刚好”其实到这,大家已经不用再去分析他的音乐性什么的了。而在于歌词表达的态度:确实,抄作业不行的话,把别人的东西,还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层层递进,循循善诱。而在众人都以为自己摸清楚了这首歌的调性的时候,整首歌的情绪也从平和往更进一步迈进:“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已扎根千年的汉方,有别人不知道的力量”这一句是很明显的表达了,直接对上开头的“崇洋都被医治”。整个表达立刻前后呼应起来。“我擦嘞,这是真的怼”有人小声道。这一次,不是蜻蜓点水,他们很清晰地得到了歌曲中表达的意思。而出现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不容易的。肯定得是相当有能力,又有担当的歌手,才能在这时候发表出一首这样的歌曲。并不是他还不只是为了表达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写首歌。而是真的写出了一首非常好听,流行兼备,且真的有内涵的歌曲。属实是,太难得了。“不过我还是感觉有那么点,问题”回到于梦这边,两人一连听了好几遍,才停下来。这首歌听完之后,完全就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首歌,但是与此同时,女友又觉得有点担心:叶青肯出来发声是好事,但是也很容易被攻击。“我感觉这就是美式的嘻哈风格和中国风的碰撞,这种歌要是放在以前没啥毛病,但是现在肯定会被挑刺。”之前说了,女友是叶青的粉丝。而且在叶青之前,她也喜欢过别的偶像。所以作为追星蛮久的人,一路以来她也见证了互联网上粉丝圈子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现在的一些改变:那就是以前大家的言论都很直接,想说啥说啥。但是现在说什么都要再三斟酌。因为一旦有不是那么精确地表达,就会被人抓出来一顿狂喷。毕竟杠精这个词,不是莫名流行起来的。所以叶青这首歌叫《本草纲目》,喊着不要崇洋媚外,但是也用了外国的音乐方式“我倒觉得不是这样的,事情不能只是从简单地字眼上,用比较绝对化的角度理解啊?”于梦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不过还没等他继续,女友就立刻闹腾起来。她翻看着围脖:“果然已经有了,上来就嘲讽什么,《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写的,叶青是真的读过大学吗诶唷,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他读过大学么?”“还有这个,说什么叶青来蹭爱国的热度了,爱国真是门好生意”以及果然被大量提到的:“嘴里说着反对崇洋媚外,自己用一堆外国元素,外国乐器,动作上果然很诚实嘛!”如此这般,竟然有不少的评论了已经。“我来回他。”于梦接过手机,噼里啪啦开始打字:“围脖本科率多少来着?反正不高,用得着计较么。”嘴里不停,他手上也不停:“第一,本草纲目也好,华佗也罢,还是中药之类的,其实只是个喻面罢了,最终代指的是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问出这样问题的人,大概也没有学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吧?这个修辞手法,是什么时候学的来着?小学几年级第二,叶青从来不把爱国当做蹭热度,好生意,请你看看现在qq音乐热歌榜前十里多少都还是叶青的歌,再看看封面上标注的单曲所得收入讲全部捐献出去,购买物资。第三,也是我最想讲的。叶青所说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故步自封,拒绝一切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东西。他讲的是面对外来元素,好的地方我们要吸收借鉴,但也不要忘了自己国内好的东西。讲的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我们应该如何自处,我们应该学习,应该自信,也应该不卑不亢,不忘记自己的优势。这种态度,我觉得就是文化自信了。”本来于梦还想写的,结果这一条过长,还要分几次发送,他也就暂时收笔。“对嘛,这才是青哥要表达的!”女朋友看得很高兴,但也有点头疼:“不过我还是觉得,青哥这首歌表达的是好的,但好像,那些人也不是很能接受”说着,她还有些更担心了:“说不定还会继续喷他,根本不会去理解这首歌的内涵”“嗨,当然了,真正崇洋媚外的人,是不会因为一首歌就改变他们的想法的。而且确实,我们也有一些东西还需要改进,在某些方面相对来说也比较弱”于梦挥了挥手,笑道:“但我觉得,在这些人宣扬各种国外的优势的时候,叶青这首歌并不是唱给这些人的,他只是提醒一下剩下的大家:中国的月亮是有圆的时候的,而外国的月亮,也有不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