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 第279节
作者:蒋牧童      更新:2023-05-14 03:00      字数:2647
  而此刻站在城墙上的沈绛,也同样遥望着他。赤融伯颜。上一次他们便在蕲州城见过,而这一次依旧是蕲州城。身侧号角声呜呜响起,在夜幕中显得格外肃杀。两军主帅,隔着那样远的距离,盯着彼此。这次他们都想将对方,彻底留在这里。第171章 大结局.上战鼓声响起, 只是这次是北戎人敲响的战鼓。他们漏夜奔袭而来,为的就是打突袭战,大军方到城下,便不打算给蕲州城的守备军喘息的机会。大战一触即发。所有人都听到了战鼓, 不管是城墙上的蕲州将士, 还是城下的北戎士兵。一向号称战无不胜的北戎铁骑, 蓄势待发, 他们先前连败给两场, 也想要通过一场大胜,找到属于北戎铁骑的骄傲和荣光。“北戎骑兵要攻城了。”沈绛站在墙垛旁, 垂眸望着对面乌压压一片的大军。夜幕深沉, 火光虽然将城墙上照的亮如白昼, 可是能影响的地方,也只有城墙这几丈之地,再远一点便看不清楚。如今北戎大军到底有多少人, 他们都无从知晓。沈绛沉着望着底下,立即高举手臂, 喊道:“预备。”蕲州城内的守城军士, 也不是浪得虚名,早在发现北戎人奇袭时,所有将士就已经到了指定的位置。寻常演练的结果, 此刻展露无遗。北戎人的战鼓还在响, 但是对方主帅并未下达攻城的命令。沈绛微微皱眉, 不知赤融伯颜在做什么。此刻蕲州城的主帅梁明终于赶到, 今日并不是他当值, 所以他回城内的府衙歇息。他之所以能这么快赶到, 还得多谢沈绛。先前她出现在蕲州城, 今日在城墙上值守的守将,立即派人去通知。梁明赶到时,看到的就是城墙上和城门外,剑拔弩张的画面。“这北戎人怎么会突然又到蕲州城,”梁明吃惊道。沈绛撇向他,他这才发现自己的失言。北戎人之所以能突袭,他可得负责任,毕竟他应该派出斥候,日常监视周边。以防止北戎人这样的突袭。可没想到千防万防,北戎人还是来了。梁明恼火道:“他们怎么就盯上我们蕲州了?”按理说北戎人常年在仰天关作战,他们若是到了蕲州,便是深入大晋作战,而且这样长途奔袭,对于士兵的体力还有粮草的供应准备,也都是一个巨大挑战。一般来说,北戎人擅长打突袭战。之前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抢掠了粮草之后,迅速撤回。“因为粮食。”沈绛神色冷漠。她知道原因。草原上今年大旱,北戎八部不知饿死了多少人,可以说是饿殍遍地。再加上由于沈绛策略执行的很好,坚壁清野,不允许大晋商人私下将一粒粮食卖给北戎人。而且他们也有效阻挡了北戎骑兵的烧杀抢掠。一时间,北戎的粮食供应不上。连平民吃的粮食都尚且不够,拿什么来供应这样一支军队。再加上北戎可汗的身体不好,每况愈下,对于几大部落的威慑力不断下降。赤融伯颜即便成为下一任可汗,他要面对的也不是一个强大而团结的北戎部落,很可能北戎八部会就此分崩离析。这对于有着强烈野心的赤融伯颜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破解需要粮食,大量的粮食,才能解决他目前的燃眉之急。蕲州便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蕲州的城防守备力量,不像雍州那样坚不可摧,而且蕲州是粮草的重要中转站。沈绛让姚羡在江南筹备粮食,不断运往边关。这个消息虽说秘密,但是这么多粮草的来来往往,很难彻底保密。况且若还有人故意透露消息给他呢。梁明震惊:“这……”沈绛:“如今多说无益,不管他冲着什么来的,现在,他都在城外了。”梁明并非是胆小怕事之人,在片刻的诧异之后,迅速收敛心神:“郡主说的是。”沈绛立即问道:“其他几处城门的守备情况如何?”梁明说道:“西门有两千守卫,南门和北门各有三千。我们此处守卫的是东门,人数最多,足有八千。”再加上她带来的两千兵马。还是不足两万。沈绛心底估算了一下,她不知赤融伯颜带了多少人,但是她估计最低不少于三万。甚至更多。沈绛立即说:“立即让人到其他几门传话,让他们小心北戎骑兵的突袭,一旦发现骑兵的信息,便立即通报。一定要防止北戎骑兵,从其他城门突破。”“是。”梁明应道。“郡主,这护城河上的壕桥还未撤回呢。”先前迎接沈绛入城的守将秦石大喊道。沈绛低头,看着护城河上的壕桥。梁明立即怒斥:“你怎么回事,我不是一再说过,入夜之后,便将吊门和壕桥都撤回。”“是因为我入城了。”沈绛倒是替秦石开口解释。秦石立即请命说:“郡主、大人,趁着北戎人还未攻城,属下请求出城。”他想要带兵出城迎战,一来可以趁机打退北戎人第一轮的冲锋。二来,便是撤回护城河上的壕桥,让北戎人无法迅速渡过护城河,接近城墙。“不急。”沈绛说道。他们说话间,北戎战鼓突然鼓点密集,所有人的心神都被吊了起来。终于,在一声长啸,原本站在最前方的北戎骑兵,如同离弦的箭,直奔城墙而来。眼看着北戎骑兵疾驰而来,梁明立即挥手,让墙上的弓箭手准备。沈绛却喝止道:“不急。”北戎骑兵的速度很快,如同汹涌而至的黑色浪潮,直扑而来。眼看着他们到了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城墙上的大晋士兵都不由拉直手中弓箭。所有人都在等着沈绛一声令下。可是那个应该下令的声音,迟迟没有出现。城中守将都不由着急的,转头看着沈绛,要不是这位郡主带兵打仗的名声在外,他们险些要以为,她并不会指挥。终于在骑兵不断逼近,快要靠近护城河的壕桥时,沈绛高抬手臂:“放箭。”少女清丽的声音,飘荡在夜风中,战鼓与此同时,奋力敲响。墙垛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铁箭离弦的啸声,撕裂虚空,尖锐而刺耳。犹如来自万丈深渊的夺命之声。可是在大晋士兵放箭的同时,北戎骑兵迅速的调整队形,往两翼拉开。虽然有人因为躲避不及时,被射落下马。但是大部分人都躲开了箭雨,而骑兵在分开之后,身后推着木幔的北戎步兵,迅速往前。叮叮叮。是铁箭被挡在木板上,掉落在地的声音。“他娘的,那不是木幔。”守将秦石在看见北戎人推出的战车之后,立即怒骂了一句。木幔,乃是装着木板作为掩护的攻城战车。这样战车专门用来对付,守城一方所投掷出的铁箭、石块。这样的攻城武器,乃是中原所发明。只是谁都没想到,不知何时竟被北戎人学去。看来在双方不断发生的战争当中,北戎人也并非不知变通,相反,他们不仅保留了游牧民族,在马背之上,能征善战的习性之外。还努力学习了中原的作战方式。这些攻城器械,多半也都是他们从中原学习而来。她从未小看过赤融伯颜这个男人,因为她知道,对方有多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