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 第66节
作者:蒋牧童      更新:2023-05-14 02:50      字数:3132
  甚至如今宫里来请大师,也都是请的他前往。因此寺庙中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他若是想知道,就没人能瞒得了他。今日方定修带来的人形迹可疑,就是护院僧人先发现之后,他让人通禀了谢珣。而沈绛与沈殊音在佛殿见面,也是护寺僧第一个发现。这才让谢珣抢在方定修的人之前,先找到了沈绛。他救出沈绛后,将人直接带到了后山的云深院。此处本是留给贵客居士,偶然在寺庙中留宿所用,身处后山,地广人稀,不会被人打扰。所以释然虽未见到沈绛,却知道隔壁住着的是一位女施主。“师弟并非沙门弟子,无需恪守清规戒律,更不用舍弃贪恋欲望。若是遇到喜欢的女子,还望师弟珍惜、珍重、珍视。”谢珣依旧保持躺着的姿势,却扭头看向他:“我没想到师兄一个佛门之人,竟有几分媒婆的天分。”这句话,就同方才那句话嫌弃释然太吵一般。若说这世上,能叫谢珣真正放下戒心的人,并不多。但释然绝对是一个。在他的面前,谢珣无需伪装,哪怕是他的阴晴不定,他的偏执阴鸷,都会被一一包容。释然不在意道:“我只是盼着师弟能早日破眼前迷障,毕竟师尊在时,是望着师弟能享世俗之情,成亲生子。”谢珣一怔。这样的话,他还是第一次听。先前释然从未与他说过,许久他低声问道:“她是沈作明的女儿。”“这位女施主竟是长平侯的女儿,”释然提到长平侯的名号,忍不住双手合十,脸上带着钦佩的表情道:“我曾至西北之地传经讲道,那里的百姓提到长平侯时,皆是心存感激,他是那里真正的保护神。”“如今长平侯因为仰天关之战,性命有忧,想必这位女施主的境遇一定不会太好。师弟能在此刻对她施以援手,也是有慈悲之心。”谢珣听到最后,终于坐了起来,待彻底坐定后,脸上浮起一抹笑意。带着轻嘲。他说:“师兄,你可知她的身世,她自幼被养在衢州。”释然一直淡然平静的表情,终于在这一刻,出现了一丝裂开。他抬头望着谢珣,眉宇轻拧。“你猜的没错,”谢珣看着他的表情,神色近乎冷酷:“她的先生就是姚寒山。谁能想到名冠天下的姚寒山,居然会甘愿隐姓埋名与乡间,只当一个闺阁少女的先生。”释然轻叹一口气,问道:“所以你接近这位沈姑娘,只是为了从她口中,探知姚寒山的下落?”“姚寒山号称有经天纬地之才,当年父王和皇上两人,都得三顾茅庐才将他请出。如今他更是彻底隐姓埋名,这世间能知道他行踪的人,恐怕只有她一人。”“师弟。”释然见他声音变得冰冷,忍不住喊了一句。谢珣微垂眸,看着自己的手掌。这只手在几个时辰,还曾放在她的背上,轻轻抚摸,想要安慰她。沈绛在佛殿对他说的话,此刻每个字,都让他记忆犹新。仿佛依旧在他耳边响着。她对他如实以待,但他却始终包藏野心。他并非是因为良善,才会对她施加援手,是因为想达成目的。方才她说的那番话,她望向他时,眼底的赤诚。若是有一天,她得知这一切的真相,只怕会大失所望吧。既然明白最后注定是要失望,他为何还要抱有期待。他这样的人,注定是要跟皇宫的那群人,一起沦陷至无间地狱,才能罢了。所以他冷声回道:“我接近她,是因为想要从她身上得知姚寒山的下落,是在利用她。往后她若知真相,必会对我退避三舍。”释然见他似又沉浸住,不由道:“师弟既知这般,又为何一意孤行。”“难道你不知我为何吗?”谢珣望着他。释然悲叹一声,竟再说不出话。幼年时,他因身患剧毒,连太医都束手无策之际,是他的师傅道远大师站了出来。师傅说他有一法可救的他的性命。原来护国寺有一门不世出的秘法,只是这秘法太过霸道,竟要求练习者先死而生。这种诡谲的功法,本就不是本朝的秘法。而是护国寺的一位得道法师,远行至西域后,得到的功法。只因练法太过诡谲,因此只成了一个被束之高阁的秘密。可那时谢珣身受剧毒,已危在旦夕,皇上甚至下令,若是治不好他,就让太医院的人都陪葬。甚至还有两名太医因说了丧气话,被当庭杖杀。甚至皇上为了以示亲厚,还广召天下名医。弄得得道圣手们,人人自危。他那位心怀天下又仁慈过头的师傅,便站了出来。道远大师一向有一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心,于是便将此法呈上,因为此功法虽诡异,却有先死后生之效。因为从无人练过,压根也没人知道这功法真实效果。但是谢珣就这样进了护国寺,在道远法师的指导下练了这门逆天功法,听闻功法大成时,有万夫莫当之能。那时候的谢珣不过才五岁,他只是被旁人推着往前。甚至都不知,为何自己要从宫中搬到佛寺之中。但是叫人惊奇的是,他真的慢慢好了。身体中的毒素,似乎被渐渐压制住,再不反噬,不仅父王母妃开心,就连太后都格外开怀,大肆奖赏了护国寺。直到那年,他九岁时,终于身体大好。他第一次随着圣驾去围猎,与他一般大的六皇子,早已去过几次。就连比他小的九皇子,都被自己的师傅抱着,一块上了马背。只有他因为中毒垂危之故,从未来过围场狩猎。但是叫所有人都惊诧的是,第一次去围猎的谢珣,却表现出色之极。他可以拉起成年男子才能拉的弓,臂力惊人,耐力更是超过寻常人。因此他一人所获猎物,甚至比最年长的太子还要多。要知太子身板有那样多的侍卫,都在帮他。在那天晚上的篝火比赛中,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打败了最擅武的禁军统领。所有人都在惊诧,为何一个只有九岁的小少年能这样骁勇。而坐在上首的皇帝,亲自将奖励递给他,看着他的目光,看似充满了欣慰。可眼底更深处却是说不出的探究。他为何这般骁勇,皇上自然知道为何。皇帝笃信佛理命法,不由想起相师曾说过,郢王爷此子,本是福浅命薄之人,但是若能得贵人相助,逢凶化吉,躲过命中最大一劫数,反而可乘风直上,大有作为。如今这相师所言,竟一一应验。他虽贵为亲王之子,可五岁幼龄便深中剧毒,可不就是福浅命薄。后得道远法师不顾自己的性命,冒死献上救命的法子,助他化险为夷。现在他已躲过命中最大劫数。乘风之上,大有作为。大约这八个字深深刺激到了皇帝,这个世界上心胸最过狭隘的,莫过于帝王。因为他们坐在那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手握无上权利,尝过手握生杀大权的滋味之后,是不可能愿意将手中的权利,分给旁人一丝一毫。他们想要控制一切。自然也会盯紧每一个对皇权有威胁的人,相比那些权臣宦官,他们最警惕的就是自己的兄弟。自古以来,兄弟取而代之的事情,数不胜数。因此做皇帝难,但是皇帝的兄弟却是难上加难。亲王会引得皇帝的猜忌,而亲王之子自然也是,因为他也是处于权利漩涡中的一个。哪怕谢珣已被送至佛寺之中,只要他还姓谢,还是郢王嫡子。他就永远无法摆脱。只可惜那时候谢珣太过年幼,不知藏拙为何。他只知自己在围猎场上,赢了所有人。却不知道等待着他的是又一场浩劫。那日他被骗至佛殿,在那个僧人的诱哄下,打开莲台,就被迷晕关在里面。或许对方未直接出手杀他,而是将他骗至这样的地方,是想制造一个他年幼贪玩,误入机关的假象。当释然打开机关,他终于在那一刻重见天日时,谁都不知,他如何能坚持这么久。只有他自己知道,是如洪水般滔天的恨意。他不想争,却依旧在漩涡之中。他的命不被自己掌握,尽在旁人的一念之间。所以谢珣觉得,他既已被迫入了这局,倒不如彻底搅乱。——“对我而言,遇见三公子是我一生之幸。”突然一道清泠的声音,如泉水击石般的清脆悦耳之声,就这么闯入他耳畔。谢珣重新躺在榻上,默不作声。师兄有句话说的极对。他的心杂乱了。*沈绛是在晚膳时,才重新看到谢珣,见他状况一切良好,这才稍放下心来。“三姑娘,可是有事儿想问我?”谢珣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