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
作者:青鸟临星      更新:2023-05-13 22:33      字数:3883
  最后伪造出来的就是萧子瑢在跟元嘉交易的过程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但是因为那个时候瘟疫研究已经进入到了非常重要的阶段,萧子瑢来不及跟朝廷请示,也不敢打草惊蛇,最后决定孤身一人冒险前去捣毁。这样把知道瘟疫的时间点提前,直接颠倒一下效果就完全不同。反正在萧铉和萧雪行的嘴里,萧子瑢当时是已经置生死于不顾,为了齐国的万千百姓,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去粉碎对方的阴谋。包装的各种高大上,以至于萧子瑢在京里的时候偶尔出门遇到熟人都会被夸赞。他自己心知肚明是什么情况,每次听到人家夸他,他都忍不住脸红,只好不怎么出门。在他的要求下这件事情也就是在齐国高层之间流传,大家还觉得他高风亮节,不在意一时名声颇有名仕之风。到了晋陵之后萧子瑢着实松了口气,觉得这里没人知道这件事情,结果没想到谢君升消息居然这么灵通,还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可谢君升这是在帮他说话,他就算尴尬的脚趾快要抠出一座王宫,表面上还要一脸矜持的表示都是运气。谢君升不知道他这么多心理活动,他得到消息之后也曾怀疑晋陵王未及弱冠怎么就敢跑到魏国去粉碎魏帝的阴谋?不过等这些天跟在萧子瑢身边看到他的手段之后,他觉得萧子瑢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再一看对方手下的桃源卫,这训兵手段不一般,那就不能把他当成普通人来看。他之所以在大庭广众下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点一点那些冥顽不灵的人——眼前这个人可是能跑到魏国炸了人家皇宫下地宫,并且还在魏军重重包围追击之下脱身的狠人,你们若是有不臣之心最好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晋陵这边的军官都属于中层军官,在齐国真正手握兵权的也是这些人。不过他们的消息并不是很灵通,萧子瑢这件事情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自然也没关注过。此时听到谢君升这么说都不由得有些震惊。而萧子瑢身后的荆什倒是松了口气,他之前也觉得自己比晋陵王大了快二十岁,竟然被这个毛头小子强压下来也是有些丢人。现在听闻这件事情心理包袱彻底抛开了。晋陵王能做到的事情,他可做不到,甚至在场的其他人也没人能做到,输给这样的人,不亏。有的人天生就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倒也没什么好不服的。晋陵的这些军官有自己的小心思是真的,但因为武德充沛的缘故,这里的人比其他地方更加慕强一些。简单来说你强我们就服你。萧子瑢之前手上没什么军功,也没听说过带兵打过仗,年纪还不大,上来就要动他们手下的兵,他们当然不服。现在……看看桃源卫,再联想一下人家的事迹。算了算了,只要晋陵王不对他们喊打喊杀就行了。那个让萧子瑢十分尴尬的“谎言”倒是带来了意料不到的效果,就连萧子瑢决定将诸县兵马全部调到一起,重新成立晋陵军区他们都没敢明着反对。倒是县令们有些慌张,钱唐县令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些兵马都调走,那……我们怎么办?”萧子瑢明白他们的意思,直接说道:“放心,等整顿完毕之后,各地会有军队轮流过去驻扎,以防不测。”谢君升敏锐的察觉到了重点:轮流。也就是说以后不会出现将领和士兵长期驻扎一地的情况,哦,在军区之内除外。这样做大概就是为了防止县令跟军官交好欺上瞒下,导致晋陵王对其他地区的掌控力度下降。这手真是妙啊。实际上现在只是萧子瑢初步的一个计划,他真正的计划是像后世一样,军队就是专门打仗的,而城镇内部有负责公共安全的武警。做到将暴力机关更加细致的分门别类。只不过现在的士兵在当兵的同时还要同时兼任农民。是的,他们不仅要打仗还要种地。在劳动力缺乏,粮食产量低下的年代,根本做不到搞职业军队这种事情。不过这个设想就不用跟众人说了,说了他们也搞不明白。在阅兵结束的时候,萧子瑢抬头看天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为了敦促大家训练,以后每年的十月初一都举行阅兵典礼。”至于为啥是十月一,莫问,问就是情怀。众人都很奇怪,按照习惯也应该是以后每年的今天定为阅兵式,今天是十月十七,为什么非要十月一?萧子瑢本来不打算解释,倒是谢君升笑道:“汉武帝元初时期将正旦从十月初一调整到了一月初一,如今阅兵式设在十月初一倒也合适。”毕竟以前也曾经是个欢庆的节日嘛。萧子瑢满意地看了他一眼,这人别的不说,脑子是真的快,并且集多功能于一身,倒是可以重用一番。在晋陵这个地盘上,谢君升做到县令其实已经顶天了,再升就得调走。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人才,萧子瑢才不舍得,所以他决定给谢君升升职。可是升无可升怎么办?简单啊,开辟新职位不就行了?于是在萧雪行快要忍不住冲动想去晋陵收拾某个人的时候终于收到了某人的来信。信上就一个主题:希望晋陵能够成为官制改革的试点。第224章对于官制改革,之前在桃源城的时候,萧铉跟他们商议了很多,甚至还叫去了丞相萧衍和尚书令柴河。萧子瑢当时看那个架势还以为他们会迅速动手,结果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了也还是没什么动静。当然如果他要是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其实已经在开始增加官位,并且职能划分的更加细致。不过那都是低品级的官员,这些官员萧子瑢如果不关注朝政的话是接触不到的。当然就算关注他也未必能够接触得到,就算是萧铉或者萧雪行也没功夫关注那些九品芝麻官不是?所以萧子瑢思来想去都觉得可能是萧铉他们不放心,不敢大动干戈。至于为什么隋唐为什么那么顺利那是因为建国初期就是容易搞各种改革啊。萧子瑢现在的下属基本上就是王府的那一套班子两边用,他们兼任王府官员以及晋陵高层官员。萧子瑢觉得这不行啊,太容易混乱了,比如说财务方面同时管着晋陵国库和王府府库,再厉害也容易混淆,至于贪污中饱私囊之类的更是普遍存在。他没打算让所有人都清正廉明,清官未必是好官,只要有能力,不过分,那么萧子瑢就能容忍。但并不代表他能容忍职责混乱。这可能也是政府各个部门职责分明带来的习惯。哎,强迫症不是一天养成的,没办法,他只好打着改制试点的名义打算试探一下口风。不过这一次他选择的是萧雪行,之前给萧铉写信是因为他确定自己这么做没问题,萧铉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生气,甚至可能会因为晋陵裁军而更加放心一些。但是官制很敏感,所以他决定问问萧雪行,如果萧雪行说可以,那他就要放开手脚去干了。萧雪行翻来覆去看信,最后才确定这小兔崽子除了公事竟然没有再写其他,连最近生活怎么样都没写,看上去十分的冷冰冰。他忍气回了一封信,最后轻描淡写地问他最近过的怎么样。信发出去之后,他算了算时间,已经快十月底了,最多也就再过两个多月,不对,一个半月,萧子瑢就得回来过年。到时候他再收拾这小兔崽子。真是大了翅膀硬了。萧子瑢一点也不知道自己一封信又让萧雪行给他记了一笔,他在写信的时候也很犹豫,本来是写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的。只不过写完了之后他觉得那些口气看起来跟撒娇似的,换一种写法又有些硬邦邦,他把握不准用什么样的语气。同时也有些担心,这样事无巨细地禀告好像他离不了家人一样,他已经大了,该学会独立,遇到困难可以跟家人求助,但是那些琐碎的事情就不该让家人去担心。哦,这个结论还是他跟谢君升聊天得出来的结果。跟家人正常相处的感觉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感觉这种事情虚无缥缈,只能从别人身上得到一些经验。谢君升说起家人的时候表情也很温柔,他已经成亲生子,有了自己小家庭之后虽然不算独立却也要顶门立户,自然跟以前不一样。萧子瑢想了想虽然自己没有成亲,但他现在已经是诸侯王了,也算是独立出来,可以学习谢君升他们跟家人的相处方式。于是这一封信就写的正式又克制。萧雪行的回信很快,萧子瑢在拿到之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一眼。萧雪行对他的想法表示了肯定,让他直接跟陛下申请。萧子瑢在看到萧雪行赞同他的想法之后就仿佛吃了蜜糖一样,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过。这种被自己崇拜喜欢的人肯定的感觉还是不同的。虽然在桃源城的时候他的一些做法萧雪行也赞同过,但……还是不一样,那个时候主要是他在制药方面比较有信心。而现在他涉及到了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尤其是当他看到信的末尾,萧雪行询问他过的好不好,缺不缺什么东西,并且告诉他给他送来了一批物资之后,他更是开心的走路都想蹦蹦跳跳。可惜,他现在是晋陵王,年纪比所有人都小,那就更该稳重一些,要不然会让那些人觉得他太过跳脱不可信。萧子瑢将之前写的废稿扒拉出来添添改改又写了一遍,嗯,这一次是萧雪行主动问他的,不是他黏着哥哥非要禀报,而是他哥主动询问了!萧子瑢写完信之后恨不得立刻发出去,不过在发出去之前他忽然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应该给萧铉也写一封奏疏。是的,之前是报告工作,那些事情不需要走正规程序,他是都做完了,还有什么申请的必要?甚至招兵都不需要跟萧铉禀报,只要不违制就可以。只是他又没有造反的想法,中央跟地方的沟通还是很重要的,他可不想一边干活还要一边应对来自皇帝的怀疑。萧子瑢的信和奏疏几乎是同步送到的,萧雪行拿到信之后看到上面亲昵的语气着实安抚了一下他最近受伤的心灵,让他不至于动不动就需要用月亮灯来安抚情绪。他也担心这样下去万一有一天月亮灯也没用了怎么办?萧子瑢在叙说了自己的情况之后又询问了一下萧雪行最近做了什么。萧雪行刚想回信就被萧铉喊进了宫里。这一次宫里不仅仅是他还有萧衍和柴河两个人。在听说晋陵王要将晋陵作为试点改革官制的时候,他们两个都有些犹豫。主要是京口的位置实在是特殊,那里作为屯兵之地不需要发展得多么好,只要能够守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