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
作者:叶秀      更新:2023-05-13 21:48      字数:2136
  是啊。这就是……周琛啊。当年梧州夜雨,杀机暗涌,周琛也不是怀着一腔热忱,特地前来见她了吗?孤勇、凛然、天真、淳厚……这就是,她曾经爱过的,秦王周琛啊。··周瑾紧紧地攥着茶盏,指节都握至发白,万般心绪起伏,最后化为了一声苍冷的叹息:“……原来,是家宴啊。”他不是心软了。周瑾只是突然记起,自己还有一位敬佩的兄长,乃是关西秦王,二殿下周琛。··【注】*1:“少年情/事老来悲”出自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第76章 断天命(上)关西秦王两个时辰之前。上京城, 长安巷,秦王府。长云暗雨,残红污锦。周琛迈出朱红高槛, 顺着抄手回廊,穿过一重又一重的门。周琛微微睁大了眼:“喻辅国?”七旬老臣静静地跪在回廊中央,一肩一袖都是艳丽的碎红花瓣, 显然是在此等待多时了。周琛哪里担得起这等大礼,连忙躬下身去:“老师快快请起……”老人把头埋得更低,没有要起身的意思:“老臣,与殿下, 相识二十有六;追随殿下,一十九年。”周琛怔愣片刻,收回手去,默默地站直了。喻辅国跪在周琛跟前, 声音苍老, 语气悲怆:“殿下为人淳厚, 性情刚直,从未枉曲, 从未折节。”“殿下奉命戍边,栉风沐雨, 老臣记得;殿下断臂求生,向死而生, 老臣记得。”“殿下……”喻辅国沟壑纵横的额头, 慢慢地触在了地面上,冷得老人发起抖来,“……实乃大英雄也。”周琛漠然片刻,随即一哂:“老师……”“殿下——!!!”喻辅国纵声悲号:“殿下有贤君之相, 明主之风!他日荣登大宝,手持国柄,定能安定河山,成就一方霸业!”“这钓鱼台,不可去,不可去啊!!!”周琛轻轻地笑了起来:“老师,学生,心意已决。”喻辅国怆然闭眼,老泪纵横。“你们都觉得我适合当皇帝……”周琛笑着叹息一声,“也没人问过我,想不想当这个孤家寡人。”关西张氏日益膨胀的野望,已经超出了周琛的控制。再过不了多少时日,张氏定会与周瑾兵戎相见:届时又是一河鲜血,一山白骨,一国大难。有必要么?该结束了,该结束了。这场皇权之争,早该结束了。··周琛闭上眼睛:“老师,我很累。”“我皇兄造反,与我大哥有牵系的人,都像是猪狗一样被屠了个干净;“我父皇暴毙,连一句遗言都来不及说,眼睛怎么也合不上;“我母妃落狱,在天牢中惶惶不可终日,我连去看一眼的权力都没有。”“——老师啊,你告诉我,”周琛半跪下来,对上了喻辅国,被眼泪烧得通红的昏花老眼,“是不是所有周家人,都得双手沾满亲人的鲜血,才能活下去?”喻辅国泣不成声,惶惶地伸出手去,握住了周琛的手。这是皇子的手,养尊处优,肤色白皙;这是将军的手,疤痕遍布,刀茧丛生;这是文人的手,手指削长,骨肉匀停。喻辅国握着周琛的手,像是多年以前那样,君臣一心,互相扶持,共赴这泼天风雨。周琛摇头道:“我累了,老师,我真的累了。”——而正值壮年的秦王殿下,却要主动放开老臣的手了。喻辅国死死地攥着周琛的手:“殿下,殿下,此事定有转圜之机!北恒公狼子野心,一意孤行,让老臣去游说……”周琛怆然一笑:“老师,学生试过,学生早就试过了。你当我母妃,你当我外祖父,你当整个关西张氏,不知道我无意于东宫主位?”然后呢?便是关西张氏迫不及待地要除掉周瑾;便是云裳楼那场荒唐又可笑的闹剧!喻辅国哽住了,老人知道此地已是绝境,愈发用力地攥住周琛的手;周琛无奈地看着老人,眼里涌动着温柔又悲哀的泪光。“……殿下,殿下既然要赴宴,”喻辅国喃喃道,“便拿老臣的头去吧!臣代君死,天经地义,吴王必能……”周琛沉默地摇头。他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活着,才要去赴这钓鱼台之宴的。他坚定地、缓慢地、温和地,把自己的手,从老人枯枝般的手指里,一点点地抽了出来。黑发秦王放开了白发老臣的手。喻辅国惶恐起来,他身为一国重臣,三朝元老,从未露出过如此慌张的神色,以至于急急地拽住了周琛的袖子:“殿下!!!”周琛沉声喝道:“我意已决!!”喻辅国痛声道:“殿下还年轻啊——!!!”你尚年轻,还有希望,还有可能!你还没见过自己的儿女,你还没与相爱之人白头偕老,你还没享过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殿下,你怎么,就走上绝路了?周琛笑道:“不小了。”——当年林尚书以死进谏,也是这个年纪吧?··我是秦王周琛,我是天子骨肉,我是叱咤关西的云麾大将!我周琛难道还比一介文臣更没有骨气么?!既然周瑾要争;张氏要争;薄止要争;——那我周琛,就让他们,都争无可争!这场雨,该停了!··上京城,钓鱼台。屏风后的步练师,浑身发抖,脸色惊白。回去,回去!步练师双耳中嗡嗡作响:周云福你给我回去!!去把你的兵马带来,去把小戚王妃带来!!去跟周瑾来一场势均力敌的谈判!!!而不是……而不是……屏风外,薄雾浓云,瑞脑残香。周瑾缓缓作揖道:“二哥。”大朔历平安七年春,秦王周琛、吴王周瑾、豫王周理,相会于钓鱼台,后人称之为,“钓鱼台之变”。··史书这般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