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罗马正统在大明
作者:搬砖呢别闹      更新:2023-05-13 13:55      字数:2735
  “你说你要娶佐安?”当朱见济好不容易从自己当爹的欢喜中抽身出来,抱着儿子在暖房里看书,努力让下一代赢在起跑线上时,朱见泽求见了他。听到顺义王的请求,朱见济眨了眨眼。“你知道顺义王这个爵号的意思吗?”朱见泽点头,“知道。”“可蒙古近来于大明忠诚无事,臣若是再领其命,不利于陛下归化其民。”要是再弄一个第二中心出来,好不容易被大明用经济手段绑上船的蒙古人,指不定等形势不好,就要去自立门户了。对蒙古的经济把控至今也就十来年,那边的守旧势力还是很厉害的。眼下乖顺服帖,那是大明强大,让他不敢进犯,好好做生意,反而能过上好日子。归化学校培养的那批受过汉化教育的蒙古学生,现在也才试着去科举考场里扑腾,或者入地方学校读书。还没爬到蒙古体系中的掌权者位置。大明还需要很多时间,才能驯化草原上的奔腾野马。即便如此,蒙古草原此时是群龙无首的,久而久之,结果只会有一个。所以按照朱见济放弃了最初的想法,想把朱见泽这个顺义王分封到更西边去。毕竟蒙古人建立的各种汗国太多了,大明要想接受蒙古帝国的遗产,是需要点名义和准备。朱见济还想跟堂弟聊聊波斯方面的混乱,以及在那边立国的艰难,可联姻佐安本来就是既定的方案,对比起还算年少的朱见澍,朱见泽的确是个好人选。所以他沉默一会,只是问朱见泽,“那你喜欢人家吗?”他跟朱见泽的关系,比起一般的亲王也更密切。朱见泽出生之后,亲爹对其不闻不问,最后还是景泰帝做主接纳了他们母子,还给人取了名字。虽然后面放去凤阳陪土木帝了,但衣食住行也没缺他什么,回京后各项待遇和土木帝的诸多子嗣,一律平等。所以他还是肯关注一下对方感情的。朱见泽说道,有点羞涩,“臣,的确于佐安有意。”不然,也不会听说朱见澍已经在跟他妈商量要不要联姻之后,先行下手。去西边立国虽说辛苦,但等站稳跟脚后,好处也是很明显的。鞭长莫及这个道理,可是相对的。吕宋诸岛距离大明近,要是以后的皇帝看着那边发展好了,想收权接盘了,完全可以轻松搞定。从地势上看,神洲之东,四海之地,注定只能有大明的声音响彻。可离得远了,就不一定了。万一发展的好,还真能自立门户。朱见澍就是怀抱这样的想法,对联姻的事没有完全否定。当然了,要没能抱上金砖,他也没啥遗憾。反正藩国被打压这事,肯定不会在他的子孙三代里发生。出了五服,他也懒得去管后代如何。自己这边过得好就行。洪水滔天,也淹不了他的坟头。“那行吧,朕也成人之美,回去等消息”朱见济豪爽的拍拍儿子屁股,让人去拟旨。亲王成婚,这也不是一件小事。结果拍了没两下,就感觉手里又湿了一片。朱佑栎又尿了!“我是你尿盆吗,天天就对着你爹放水!”当着堂弟的面,朱见济只能面不改色的小声嘀咕。小皇子嗦着自己的手指头,眼睛眯着,尿了一裤兜也不啃声,安静的等人给自己换尿布。朱见泽松了口气,谢恩后出了宫。他没急着回家,而是特意打马去了御赐给佐安府邸的附近街道上,派人去给她传消息。圣旨一出来,那婚事就是板上钉钉了。总不能另一位主角都不知道这事情。佐安笑了,“顺义王呢?他自己不过来吗?”传话的小子低着头,小心回话,“这个小人不清楚”“你不清楚,我就自己去问,你先回去吧!”佐安很迅速的让手下走人。传话的滴溜溜的跑回道上,给停在这边的朱见泽复命。朱见泽也不多问,只是知道佐安没因为自己的举动生气,反而笑出了声,心里就踏实了。“那府上的管家还赏了小人一点金豆子!”传话的拿出一个小钱袋转告朱见泽。顺义王更高兴了。管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主人的意思。佐安为了迎合东方传统审美,表面上还会给自己装出一副柔弱的样子,实际上把自己的地盘管的十分妥帖。府上的那些人手还在她的要求下,学起了希腊语,显然是要带回故乡的。“好,回去孤再赏你一袋金豆子!”人高马大,性格却颇为老实人的朱见泽爽快的说道,回王府跟他母亲说起了婚事。他娘对朱见泽喜欢上一个异族女子,其实并不太满意。因为从带着朱见泽入关认祖之后,她就一直在强调朱见泽的汉人血统,巴不得儿子永远和“关外蛮夷”搭不上边。罗马帝国听起来很强大,可跟华夏比起来也就那么一回事。佐安长得黑发黑眼,五官出挑,生下来的孩子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长相。奈何皇帝有这个意思,朱见泽自己也有意思。她只能默认了这件事。没过几天,朱见济的旨意就传达下来,为顺义王赐婚,同时公布了他的封地。就在波斯和罗马的交界处,也就是后世的两伊地带。没办法,谁让朱见济是集三大帝国法统于一身的皇帝呢?为了显示自己的一视同仁,他当然会给人选个好地方,方便大明朝的统治。而在大明取得霍尔木兹的控制权后,船队大可从波斯海域直达该地,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另外,考虑到“顺义国”这个名字并不好听,朱见济还御赐国号给了这个还处在纸面上的藩国,取华夏对东罗马帝国的古称之一,号为“海西国”。在给堂弟的诏书里,朱见济还很谦虚的表示,中华和罗马联系久远,犹如没有血缘的伯侄。如今“罗马既亡,朕心甚痛,特迎其国公主,以为顺义王妃,结两国之好,以续罗马血脉”这封诏书被待在京城的一些泰西人知道了自打东西方新航道被开辟出来,官方派遣的使者,基本可以实现每年一两次的来回。面对充满诱惑的东方帝国,其首都之内,自然也有代表常驻。部分使者对朱见济宣称“罗马正统在大明”十分不满。神圣罗马帝国这个隔壁的自称继承了罗马法统,都有人嘲讽它呢,大明都跨大陆了,凭啥这么说?!虽然娶人家女儿,然后吃绝户的事,在西方极为常见,哈布斯堡的人都快靠着下半身征服整个欧洲了但西方双标啊!我可以!你不能!对着大明,他们不敢直接嚷嚷,但发回欧洲的信件里,他们却是表现的义愤填膺,仿佛自己大闹了顺义王的婚礼,带走了佐安这个失足的公主。还有一部分香甜空气入脑的,觉得这很正常。大明很强,罗马也很强,东方帝国还夸过罗马“有类中国”,所以罗马亡国之后,法统转移到东方理所应当嘛!自家不该跟大明做对,应该尽量的迎合这个老大帝国,让其帮助自家实现王权集中,打压教会力量。以上这些言论,朱见济并不了解。他也没必要了解。巨龙要做什么,几个蚂蚁在跳脚不准,成吗?多看它一眼,都算朱见济自降身份了。他只是对着卜塞因新传来的消息若有所思。快五月份了,帖木儿帝国新来的使者捎带了卜塞因的亲笔信,请朱见济再派军队,跟他一块去迎击白羊王朝。和以往的战事经历一样,卜塞因决定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