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整顿关西七卫和哈密【被禁重发订阅过的不用再订】
作者:搬砖呢别闹      更新:2023-05-13 13:49      字数:5264
  关西方面。在花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伴读三人帮终于追上了超级能跑的鄂尔多斯部。柳承庆眼神极好,加上望远镜一照,率先朝着对面开了一枪。枪子落到了那具有神圣意义的八思宫之上。要不是因为隔的太远,途中又有各种动作打扰,只怕是要穿过去留个洞的。对面既惊且怒。但是追逐战打了这么久,他们自然清楚自己并非大明的对手,而八思宫的重要性,也让鄂尔多斯部落的人根本无法狠下心与徐永宁他们背水一战。于是只能咬牙猛跑。可他们携老带幼,又有八思宫这个巨大的包袱,如何比得上轻骑追逐的伴读小组?夕阳接近之时,徐永宁跟张懋拍马而上,带着人终于俘虏了他们。“成吉思汗的勇士是不会投降的!”对方的力气消耗的差不多的,但还是嘴硬,以为大明官军还要对自己进行招抚,提前打断了徐永宁的施法。哼,他们只会忠诚于伟大的成吉思汗,才不会像其他部落一样,被大明收服!“……你想的真多!”徐永宁坐在高头大马之上不屑一笑,抬手就给了这人一枪。随后,他又以主将的身份下令,将俘虏而来的鄂尔多斯人统统枪毙,一个不留。那个八思宫则是要被当成战利品带回去,然后再当着大家的面,直接烧掉!作为一个一直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部落,鄂尔多斯部不说战斗力如何,只说在思想方面,就跟蒙古人嘴里的“长生天”是差不多的地位。属于这个草原民族的核心理念。而大明,自然是要把这种理念彻底打垮,让蒙古人犹如去头苍蝇一样,最后只能依附大明,融入大明。所以在这次征讨鞑靼的过程中,虽然在武力上实现了火力覆盖和压制,但宋诚还是接受了一些部落的投降,保住了他们的人口。但鄂尔多斯部绝对不在其中。这个部落是一开始就决定,要被大明干掉的。也就是以前大明怀柔,不断宽容蒙古,让对方产生了“我会被诏安”的幻想。“走!返回!”“他娘的,跑了这么远,宋诚老哥可别把庆功宴都搞完了!”要是没能赶上战后的庆祝,那他们三个岂不是亏大了?要知道,人装逼耍威风的最好场所,就是在宴会之上。“不着急,只是打了鞑靼而已,还剩下一些人没处理呢……咱们肯定赶得上!”张懋跟柳承庆清点完收获,以及自己这边还剩下的物资和将士,才转回来安慰焦虑中的徐永宁。徐永宁也在自我安慰,“这次打鞑靼不怎么过瘾,希望以后能去打亦力把里。”鞑靼的内斗风格让他们即便在外敌面前团结起来,却也是磕磕绊绊的。毕竟以前老死不相往来的世仇突然合作,不可能默契的跟亲兄弟一样。有的时候大明故意调戏他们一下,让鞑靼觉得“优势在我”后,他们自个儿就又会出现矛盾,抢战功和战利品,还怀疑队友想跟自己抢人头。这让参加过征讨瓦剌一事的宋诚都感叹不已。“瓦剌败亡于内斗,也先和阿剌知院这两个数一数二的头目不合……可双方拼杀的时候,倒也有股豪壮之气。”起码那两个人是自己上了战场,并且目标明确要干掉对方的。可鞑靼呢?“遇事畏缩,裹足不前,拉拉扯扯,不成体统!”就算他们的底子比内战后的瓦剌厚实又如何?还不是被大明碾的跟狗一样?所以徐永宁觉得,即便带着兵马干掉了大大小小的鞑靼部落几十个,他还是打的不过瘾。亦力把里好歹是西边大国,立足已久并且前任君主还颇有作为。跟它打一架,估计能爽快一些。“那你得再等等!”“师出无名可不行!”柳承庆嘿嘿一笑。大明跟亦力把里可还没直接沟通过呢,还得等找到理由才能碰一碰。再者这个汗国的新君不靠谱,多等几年,让他再把自个儿的国家糟蹋糟蹋,也更方便大明动手。“回去!”马蹄踏踏,一行人收好战利品,转回嘉峪关。而当他们回到关内之时,彭时也已经到来。好巧不巧,当夜便是要宴请关西七卫,以做犒赏的。关西七卫的首领各个都乖的跟个鹌鹑一样,完全没有以前的嚣张之气。因为他们都知道,自个儿有个鬼的功劳。跟着官军一块打酱油,看着朝廷走一路杀一路,完全没有他们发挥的地方。七卫最擅长的是抢劫,可他们敢在当着如此雄军的面抢吗?现在又说要犒赏他们……摆明了来者不善!朝廷要对自己下手了!首领们惴惴不安,但根本不敢缺席。毕竟是总兵宋诚好声好气的开了金口邀请他们的。阎王贴一发,谁不来谁就得死。所以他们都来的很整齐。班麻思结更是盛装而来,只是把儿子留在了地盘上。宋诚和彭时摸着胡子,看着这群乖乖坐好的崽种,心里都比较开心。既然大家都这么配合,那接下来的事情应该也很好办了。“诸位应该知道,朝廷这些年来,裁撤过不少的地方卫所。”在酒足饭饱之后,彭时冷肃的开口。“这次征讨鞑靼,诸位应该也看到了,朝廷官军实力如何。”“当年太祖太宗设关西七卫,本意便是在大明初建之时,以护西疆,实则为权宜之策。”“所以今日,本官便是奉当今天子旨意,前来宣布一些事情,尔等可安心听好!”“这老头说话够直白!我欣赏他!”三人帮凑在旁边喝酒吃肉看戏,徐永宁率先发表感言。还以为要再拖拖时间呢,谁知道大家一放下碗筷就直入主题了。“那当然,我听说彭时当年可是参与过群殴王振党羽的……”敢在朝堂上打人的猛士,能忍关西七卫吃完饭已经够有胸怀了。班麻思结他们犹豫一下,然后迫于形势,只能跪地。“臣等接旨!”随后,彭时作为皇帝使者,对关西七卫宣告了朱见济的安排。首先,对于一直都不怎么听话的七卫,他必然要收回权力。而压制对方权力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把人做掉。于是朱见济裁撤了七卫中的五个,只保留了罕东卫和赤斤蒙古卫这两个综合实力算是七卫中最强大,也对大明最忠心的两个卫所。并且命其为甘肃总兵统管,不得朝廷命令,日后不得随意出兵,日常工作是护卫从嘉峪关到亦力把里这段商路的通畅。其他地方,则是要设置郡县,安插朝廷官员进行管理,不能再有过度的自由。其他几个卫所当然不肯。尤其是班麻思结跪地大惊,“乾圣元年,陛下才命我为罕东左卫指挥使,现在不过三年,便要撤销……我等心血,岂不是白费了?”彭时哪里会给他面子,直接觑了对方一眼,“班麻思结?”“你当年罪责不小,若非陛下仁德,这里哪里还有你的座位?”“现在安分守己,以后还有富贵可以享用。若是不从,朝廷的数万兵马还在嘉峪关驻扎,便是拔了你的心血又是如何!”班麻思结没想到这个中央来的文官竟然如此强硬,完全没有以往朝官“息事宁人”的脾气。而且他传的还是皇帝旨意,估计后面说“不服就打”,也是做的出来的。他气的要死,但理智还是克制住了怒火,强行摆出一副笑脸,没再说话。阿端卫和安定卫这两个此前哭穷过的卫所眼见班麻思结这个老狐狸都不吭声了,更不敢反对。但他们很关心自己的权益。自觉自己过去做的没其他人过分,这两个卫所的首领就问道,“那我等部族……以后该怎么管呢?”“陛下有言,管理要因地制宜,既然尔等在此地游牧多年,也不会强迫你们耕种……至于长官,诸位自当为这第一任官,再有吏员辅佐处理政务,不过之后如何,当由朝廷安排。”二人松了口气。既然如此,此前被册封的爵位是不会被收回的,而且自己好歹还是地方第一领导。只要富贵依然在,那问题就不大。哈密卫的反应为其中最大。“哈密自有忠顺王和忠义王管理,朝廷哪能说撤就撤呢?”“管理?忠顺王和忠义王如今在哪儿?我朝使者前去,又被你们抢了多少次?”“此前便是本官忘了说——陛下对哈密乱象容忍已久,然而之前斥责尔等,还未有改善。”“西宁侯!”彭时将随身携带的圣旨取出来,对着宋诚喊了一句。“臣在!”宋诚起身。“陛下命你带兵前去哈密,以平当地混乱!”“自当奉命!”哈密来的人看着都傻了。他们就反驳了一句,怎么就惹来了朝廷出兵的事?班麻思结看完,只觉得心口舒服了一些。好歹不是他最倒霉。随后的环节,是徐永宁等人拿出关于八思宫的物件,当着众人的面扔进火堆里面。所有人的脸都被火光映的通红,甚至还有人忍不住流泪的。关西七卫……也是蒙古出身啊。对于成吉思汗,他们也是有信仰的。但在现实面前,信仰又是那么的脆弱。以至于看着圣物被烧毁,也没人敢站出来,顶多留点眼泪。第二天一早,仍旧军容齐整的朝廷军队在宋诚带领之下,兵出嘉峪关,前往哈密城。这次,他没有再让关西七卫出兵协助了。没那个必要。而等他们到了哈密,更是摧枯拉朽。一个小小卫所,能挡得住朝廷大军?而当地人内斗的传统,也使得有畏无儿人直接投诚,为宋诚打开了城门,喜迎王师。反正畏无儿是外来部族,对哈密本就没什么依赖心理。他们更希望能够凭借开城门的功劳,让自己名正言顺取当地的蒙古统治者而代之。唯一可惜的是,弩温答施丽这个王母竟然没有找到,事后被人举报,说她跑去了亦力把里。“她跑什么?”宋诚都很无语。好歹挂着忠顺王母的牌子,朝廷要脸面,不可能杀了她啊。“可能是担心追究以前勾结瓦剌的事,毕竟她是也先的妹妹,还带着儿子去瓦剌待过多年……”心里有鬼,自然会吓着自己。“罢了,先去拆除这里的圆顶庙宇再说!”宋诚想不通那女人的脑回路,和彭时沟通后,决定先把哈密城里混乱镇压下去,之后再商议管理问题。哈密作为沟通中外的要道所在,朱见济一开始就对其表示了关注。宋诚也得到吩咐,被皇帝授予了“方便行事”之权。而针对哈密城中持续多年的乱局,宋诚和彭时统一认为,需要“快刀斩乱麻”。该搞定的一口气要搞定干净,免得以后不高兴。于是彭时作为文官,以天使身份召见了当地的几个部族首领,宣告“哈密卫”这个军事单位的被废,要求对方接受现实。无法接受的,自有官兵直接请他下去吃饼,直到他们吃得撑死为止。如此,对方哪里敢多话?毕竟听到风声,说皇帝对他们都不满意。要是再惹怒,屠城都是有可能的!而卫所一废,相当于会在哈密重新建立统治,权力的宝座就会空出来。他们也需要表现好一点,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呢。宋诚则是带着徐永宁他们去清缴残余的抵抗分子,顺便拆家。徐永宁表示这种事情自己最擅长!在年少时,为了跟阻止自己上街“行侠仗义”的家人斗智斗勇,他的确拆掉过定国公府的一面墙。“哈哈哈,我梁白开又回来了!”最兴奋的是曾经在这儿受过苦的梁白开。如今他摇身一变,有大军做靠山故地重游,还怕谁?!“我要报复回去!”于是他亲自带队,指认了一些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和物。尤其是那些圆顶庙宇,在了解过其中奥义后,梁白开深觉这玩意儿是不安分因素,需要清理。他们竟然不让人吃猪肉?这样的邪教简直罪该万死!“你们不能进去!”有头上缠着白布的阿甸带着人,在庙宇门口跟前来拆家的官兵对抗。“胡说八道!”“这是我大明疆土!现在大明将士奉命过来,还有不能进的地方?”张懋驳斥这人的言论。徐永宁跟张懋说道,“别对人太客气!”“本来就是来搞破坏的,还跟他们讲道理干嘛?”“但凡有人敢阻拦,就地处决,不用多说!”“把这些房子都给老子拆了!”徐永宁一声令下,就有无数将士响应召唤,开启了价值一座城的装修计划。不过拆到最后,在彭时的建议下,还是保留下了两座圆顶庙宇。没办法,这么多年渗透下来,哈密城里信奉回回教的还真不少。要说只在这边彻底铲除,轻而易举。可等以后发展到更西边呢?那边的情况更复杂,总不能还是一路拆过去。彭时横眉冷目,决定为大明未来治理这里奠定基础。“我中华自古便是包容天下。”“顺我华夏者自然可以留存!”“所以,此教也该从中国化之。”“本官知道,这个回回教不提倡吃猪肉,并且崇尚整洁干净……如此,你们便去给驻扎在此地的军官们养猪吧!”彭时摸着胡子,满意的下了决定。在这老头心里,还是怀抱着“教化世人”梦想的。可惜朱见济从一开始就没给他机会。这让彭时给人当老师的想法破灭,之后一直都没有了机会。现在能够引导回回教徒向善,他觉得非常开心。以哈密的重要性,以后驻扎的官兵肯定会是朝廷直接管辖的。可距离太远,物资运输也会变成问题,便需要哈密这边帮忙解决一部分。作为将士,他们需要足够的肉食才能有足够的战斗力。在大明的各种家养牲畜中,牛羊的产肉率都不怎么高。中国本土的黑猪虽然比不上美洲那边的大白猪,可肥膘长起来也是超过牛羊不少的。回回教禁止吃猪肉,又爱干净,要是把人安排去养猪,岂非相得益彰?这样猪得到了良好的伺候,明亮的环境,还不用担心被人偷吃,可以安心长肉了!真好!不过圆顶庙宇的数量仍然只允许保留两个。以后要是建了新的,得算“违章建筑”,需要用官方力量暴力拆除的。此前的圆顶庙宇,则是要被改建成佛寺,供养佛祖。留在哈密城近一个月,彭时在朝廷正式的官员任命下来前,担任了这边的临时行政官,对城中事物做出了深切指导。我要做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