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技术寡头2
作者:睡觉会变白      更新:2023-05-13 03:58      字数:2279
  娱乐圈内的割韭菜层级划分:第一层是粉丝、路人、会员、股民;第二层是小公司和普通明星;第三层是中坚公司和大明星、顶流,比如那些70、80年代生人的明星,出道早,幸运的一路抱大腿,从小明星变成大明星,变成大明星后,自己开了公司,参与金融游戏,完成了阶层跨越。像李莲花的和颂,大幂幂的嘉行,以及黄教主、赵菲特等等……还有刘呆呆,坊间皆称人淡如菊,与世无争,其实早期也是有金主的,后来开了夫妻店公司稻草熊影业,不也要卖身暴风集团,完成阶层跨越么?只不过暴风收购稻草熊,被证监会叫停了,否则你以为她不割韭菜?第四层是大公司和平台。第五层是大资本。阶层跨越,世人梦想,娱乐圈更加凸显而已。这一套划分非常稳定,庄周属于哪一级呢?表面看,他应该是第二层,但实际上,他拥有着游戏规则之外的资源——技术。混娱乐圈,要钱,要人,要戏,要平台,谁也没听说要技术。毕竟国内没有人会像詹姆斯卡梅隆和索尼那样,去研发一台跨时代的3d摄影机,然后拍出了《阿凡达》。国内大鳄缺钱么?不缺钱,只是觉得投资技术没必要,别人研发成功,我们拿来用就好了。所以当庄周出现时,这帮人首先是惊讶的,谁相信演技还能用技术搞定呢!而现在,这个游离在规则之外的家伙,终于闯进来了。“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时候,国剧蓬勃发展,黄金年代。除了外部资金涌入,审核制度宽松,导演创作精力旺盛,也与艺校贡献了一批优秀的科班演员分不开关系。那时是拿着剧本挑演员,每届都能出几个拔尖的人才。近十几年,造星机制改变,科班出身不再是必要条件,大家有资源,有平台,想捧谁就捧谁,哪怕是一坨屎。科班的、非科班的、选秀的,每年几万个新人,签约,作秀,推广,拍戏,哄着,劝着,打压着,再给个甜枣,你分钱,他分钱,大家乐呵。最怕的是爆雷,公关,道歉,压剧,换人,一整套全特么亏了……直到今天,粉丝的增长速度比不上新人的出道速度,微博粉看着都有几百万,实际多少,你们心里清楚。总嚷嚷顶流,顶流能有几个?很多观众不想吃屎了,想看点真东西。你们捧的,不一定能红。”庄周一套贯口说完,双手摊开:“这是合作的基础,我手里刚好有点真东西。给你,给他,无所谓,你有演技,他也有演技,粉丝愿意花钱,路人愿意变粉,口碑,形象,价值,一条龙提升。不红的,我能让他变红,红了的,我能让他更红。艺人付出什么?一张脸而已,姜川、李维娜、白艺林、于彤彤、路人甲、路人乙,是谁还重要么?”“……”沉默,短暂的沉默。现在的明星只是大公司和平台的附庸,公司和平台每年要推出多少个新人,这都需要成本的,而那些新人红的又有几个?比如狗瀚奸,赵菲特花了大力气来包装他,给他作品,好容易红了,爆雷,咔嚓一下全没了。现在呢,庄周的技术将“变红”的概率增加了,而且成本降低。所以,只要技术和资源达成协议,大部分明星连附庸都算不上,顶多是一个姓名+一张脸,开始符号化。庄周依旧没有介入到任何一个阶层,他在规则之外,直接要分成。这些人肯过来开会,心里自然有数,迅速且密集的交换了一下意见,由姚琳作为代表发问:“感谢你提出的这个合作意向,我们原则上是愿意深入商谈的。但目前有两个问题,一是你的技术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二是你能给大家带来多大的利益,仅仅是影视剧换脸么?”“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庄周看着自己的“老相好”,笑道:“首先,诸位有点得便宜卖乖。你们推出的那些流量,不管怎么发展,最终都要归到影视剧上。因为影视剧才是主流,且便于操作一些金融游戏。现在我以一己之力,承担了流量在影视剧中的大部分风险,哪怕他们爆雷了,我也能轻松换脸,将损失降到最低。就冲这一点,我便有资格和你们提条件。更别说,那些流量拍戏的档期被省出来,让你们去搞综艺,接商演,这又是一笔巨大的价值。当然,为表诚意,我回答你的问题。”庄周冲员工示意,员工操弄电脑,在大显示屏上放出一段十几秒钟的影像,正是《黑潮》的片花。“……”安静,更加的安静。众人盯着显示屏,确切的说,是里面的杨天宝,那前所未有,出乎意料,震撼莫名的面目神态带来的强烈冲击感。内心纷纷卧槽!这特娘是杨天宝???庄周暂停,道:“给你们做的是1.0版,现在已经升级了,这是最新成果。”他又示意,员工又放了一段几秒钟的画面,一个漂亮可爱的女人在跳舞。“这谁啊?”“好像是李绮红。”“她?她应该50多岁了吧,怎么这么年轻?”咝!众人的心脏狂跳,刹时间,脑袋里的想象空间被撞开了一扇大门,延伸至无限广阔。不了解的人,以为这技术如何如何科幻,其实只要稍微查一下资料,就知道类似的技术一直在使用,且在升级:比如《双子杀手》,就创造了一个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在那里表演,观众评价说:“这是一个经得起凝视的数字人。”比如《爱尔兰人》,也创造了一个年轻版的罗伯特德尼罗,还原成了24岁的青年形象。甚至“死人复活”这种事,好莱坞也不是没干过。2016年《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就复活了1994年去世的演员彼得·库欣,他饰演的是死星指挥官威尔霍夫·塔金。这些技术,已经能做的非常逼真,问题就在成本太高,以及一些道德上的批评。所以再强调一遍,庄周所有的技术都不是凭空想象,天外来客的那种。“你们以为仅仅是换脸?呵,这叫ai技术的升级!你们觉得和我合作是委曲求全?恰恰相反,是我带着你们赚钱!”(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