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关于包拯的故事
作者:在乡下      更新:2023-05-11 15:41      字数:3341
  不过现在,先看看这部叫做三侠五义的作品。作品很长,一时半会儿肯定看不完。先随便看点。故事一开始是说,在宋真宗时期。宋真宗的皇后死后,一直没有册封新的皇后。然后,他的两个妃子李妃和刘妃同时怀有身孕。宋真宗便说,“自御妻薨后,正宫之位久虚,幸有李、刘二妃现今俱各有娠,难道上天垂象就应于她二人身上不成?”这就是说,李妃和刘妃谁生了儿子?宋真宗就册封谁为皇后。这似乎的确是有史料记载的。这一开始的故事,与这段历史有关吗?李悠然慢慢看下去。还真是与这段历史有关。说的是一个叫做“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李妃产下一个男婴。然后,刘妃与太监郭槐合谋,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调换了李妃所生的男婴。宋真宗见了,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不禁勃然大怒,然后将李妃打入冷宫。数年后,又将李妃赐死。但李妃在两个太监的帮助之下,逃出皇宫,逃到陈州,然后住在陈州一个破窑里,靠乞食为生。又是数年后,宋真宗驾崩,宋仁宗赵祯即位。这个故事还没有完。到这里可以算是整部作品的一个引子。这个故事与一段真实的历史有关。不过,却并非全是真实历史。而是在真实历史上进行了改编。李悠然对这一段真实历史有所了解。在真实的历史上,宋真宗的几个儿子均早早夭折。后来好不容易,李妃又为宋真宗生了一个儿子。但是,李妃原本只是一个侍女。宋真宗嫌弃其出生低,不太希望李妃的地位变得太高。当时,宋真宗非常宠幸刘妃。他很希望李妃的儿子,变为刘妃的儿子。就这样,在宋真宗的默许之下,刘妃开始“夺子”,成为了李妃儿子的生母。李妃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接受事实。后来,刘妃便因为“生”了儿子,被册封为了皇后。宋真宗死后,宋仁宗继位。刘皇后又成为了大权在握的刘太后。事件和“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方向一致。但是,刘妃虽然夺子,但一直没有为难李妃。李妃最后正常病故。再后来,刘太后病故。宋仁宗知道了自己的生母并非刘太后,而是李妃。还追封李妃为皇太后。这是真实历史。在“狸猫换太子”的故事里,显然黑化了刘妃。不过,为了故事效果而进行艺术加工,也是正常的。这样一加工之后,故事效果的确很强,也把期待感拉得很满。很明显,在接下来包拯会碰到在陈州乞讨的李妃,然后帮其讨回公道。这是能够猜得到的。也正是因为猜得到,才让人非常期待。李悠然继续往接下来,包拯应该要出场了吧?的确是。包拯出身在一个不错的家庭里,但成长却是颇多磨难。长大成人之后,带着仆人包兴进京赶考。途中,到一饭店吃饭。先是看到邻桌有一个唉声叹气的道人,似有什么心事。然后又看到一个武生打扮的人进来,武生气宇轩昂、英气不凡。道人看到武生,口称“恩公”。武生则拿出一锭银子给道人,说晚间再说。道人磕了一个头出店去了。包拯见了,有意与武生结交,便邀请武生喝酒。武生受邀。包拯自通了姓名之后,又问武生姓名。武生说自己姓展名昭,字熊飞。既是武生,那这展昭明显就应该是江湖中人了。江湖背景开始出现了。这果然是一部破案与武侠相结合的作品。非常有意思。而且,这个时候李悠然完全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久前掉落的一个故事铡美案,就是这部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故事。其实一开始看了作品的相关介绍之后,李悠然就已经有所猜测了,只是并不完全确定。现在,基本上可以说,已经完全确定了。先掉落其中一个故事,然后再掉落整部作品。这种掉落方法,真的很有意思。越来越感觉,将铡美案拍成电影作品推出,是完全可行的了。要不待会儿就开始动手,将其改编为电影剧本吧?这对李悠然来说,并不困难。不过现在,当然是继续往先把第一个故事看完。包拯、展昭二人在饭店里一番言谈之后,展昭说有事先行告辞离开。包拯、包兴主仆二人也继续赶路。晚上,借宿在一座叫做金龙寺的寺庙里。这金龙寺是一家黑寺,两个凶僧经常杀人越货、抢夺妇女。包拯很快就被两个凶僧盯上了。而且,寺门和房门均被凶僧锁死。包拯、包兴二人无法逃出。不过,两个人倒也不惧,在屋中等着凶僧前来。不多时,果然有人到了屋中。只不过来的不是凶僧,而是展昭。原来,白日饭店中,对展昭口称“恩公”的道人,同样是金龙寺之人。道人曾告发两个凶僧,两个凶僧却买通官府。道人反而成了诬告,被逐出境外。道人冤屈无处可申,便欲自寻短见。展昭恰巧经过,救下了道人。并从道人口中得知了,金龙寺中凶僧害人的事情。展昭决定铲除凶僧,为民除害。就这样,展昭来到金龙寺除恶。没想到意外的救下了包拯、包心主仆二人。最后展昭当然成功将两个凶僧铲除。看来,展昭在书里的定位,应该是一个武功高强,又行侠仗义的大侠。而且,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后,说不定还会协助包拯审案。一一武,简直是完美搭配。李悠然在心里如此想。整部作品越来越让人期待了。第一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继续往包拯到京之后,开始考试。中了第十三名进士。然后得了定远县知县之职。走马上任。刚一上任,就发现有一个刚刚结案的案件有些蹊跷。在一座寺庙的迦蓝殿里,有一个僧人被杀死。凶手已被抓获定案,是一个叫做沈清的年轻人。但是,包拯发现案件有蹊跷,凶手应该并不是沈清。于是,包拯去到案发现场探查。有了重要发现。然后根据相关发现进行推理,分析出凶手应该是一个木匠。于是,包拯差人将全县的木匠都找来,说自己要做一个花盆架子,让木匠们为他设计一个样式,并将样式画出。木匠们照做,画出了自己设计的花盆架子样式。包拯一直在仔细观察。最终,包拯根据观察和推理,确定了其中一个叫做吴良的木匠,才是真正的凶手。一审,果然如此。这算是一个小试牛刀的案件,但却将包拯正义凛然,又心细如发,善于观察推理的形象,很好的进行了初步的塑造。李悠然看得很过瘾。继续往包拯处理案件时大公无私,很快就受到了定远县人名的爱戴。但好景不长。包拯因为一些事情被革职。被革职之后,包拯回京城。途中。经过一个叫做土龙岗的地方时,被盘踞在这里的山贼给绑了。山贼有四个首领,是结义四兄弟,分别叫做王朝、马汉、张龙和赵虎。四个人的武功颇为不错,原本并不是土龙岗的山贼头子。他们也是路过这里,遇到了这里的山贼。和山贼头子打了起来。山贼头子不是他们的对手,弃山逃走了。他们就干脆自己做了山贼头子。现在,四人将路过的包拯绑了。然后,又有一人来到土龙岗。这人武功极高,赵虎与其交手,一招即败。来人是展昭。展昭给四个人说了包拯的身份,并且表示包拯是正义不阿的好官。四人听了之后十分惭愧,连忙给包拯松绑、赔罪,并且设宴款待包拯。包拯和四人言谈颇为投机,便问四人都是豪杰,为何做了这等勾当?四人表示,他们只是暂时借此安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展昭便说,四人今日既然遇见了包拯,那为何不弃暗投明,为国效力?四人听后表示愿意跟着包拯做事。包拯接受了四人。让四人在自己重新做了官之后,前来投奔。然后,包拯到了京城,暂居大相国寺。皇上在梦中梦见一人,醒来后相貌十分清晰。皇上认为梦中之人一定是自己的贤臣。便将其画出。然后将画像交给王丞相,让王丞相去找到画像中人。画像中人便是包拯。王丞相找到了包拯,并且推荐给了皇上。皇上让包拯查一件宫中怪事。结果,包拯很快就将怪事调查得清楚。皇上大喜。然后重用包拯,封其为开封府府尹。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果然前来投奔。除了四人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公孙策的儒生也来投奔。包拯接纳了四人,也接纳了公孙策。再加上武功极高的展昭。现在包拯身边是有公孙策,武有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几人。越来越精彩,也越来越有意思了。好作品,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怪不得在地球上,有着那么大的影响力呢。李悠然越看,越觉得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