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作者:十月海      更新:2023-05-11 14:36      字数:3123
  嘉元帝又问:“常大人觉得怎么样?”常似之躬身答道:“臣赞同陆大人的看法。尽管做时钟和玻璃有拾人牙慧之嫌疑,但瑕不掩瑜, 小季大人若能造出好钢也是大功一件。”他这番话连讽带刺,众臣之中响起了几声窃笑。嘉元帝看向工部尚书聂久仁, 后者忙道:“皇上,臣以为两位大人都有道理。”两位首辅都那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呢?再说了,工部一直在想办法造玻璃,就是进展慢点罢了,一旦这项差事交给季昀松, 其他人的努力就全都付诸流水了。他也要权衡利弊嘛。嘉元帝抬了抬下巴,“小季大人, 你也说说吧。”“是。”季昀松道。这几个项目是云禧最后确定的, 关于玻璃和时钟他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 云禧解答过了, 难不倒他。他转了转尾指上的青玉扳指, “启禀皇上, 微臣说的玻璃是大片玻璃, 并非杯子、发簪一类小物品。这样的玻璃可以做成窗户, 不但能挡风挡雨,还能让阳光充分照射进来,增加屋子的亮度。”嘉元帝凝视着季昀松,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你继续。”季昀松又道:“时钟,夷人确实做出来了,我们大青可能也有仿作,但既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任何突破,如果微臣可以大批量制作,家家户户就有准确的时间了。”嘉元帝点点头,“从改善民生的角度讲,这些的确不错。”季昀松道:“禀皇上,不单单是改善民生。皇上想想,如果由皇上来做这桩生意,或者在大青朝内销,或者卖到海外,咱们大青的国库不就有钱了吗?由此而产生的相关产业,还会给更多的老百姓提供赚钱机会,可谓一举三得。”云禧说,这叫“国有公司”。嘉元帝挑眉道:“朕富有天下,你让朕与民争利?”常似之等人立刻表态,“皇上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季昀松摇摇头,“皇上,微臣斗胆反驳一句,这绝不是与民争利。首先,皇上把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杜绝奸商囤积居奇、奴役百姓、哄抬物价等乱象;其次,所得银两皇上可兴修水利,可修缮城与城之间的道路,可建造学校和医院,还可以给臣提供经费,研究更多的科技等等。”陆微连连点头,“皇上,小季大人立足根本,脚踏实地,让臣茅塞顿开。且不说玻璃,一个时钟就能为国库带来大笔的收入了。”他一开口,孙明仁等人也附和了起来。“听陆大人所言,京城中有时钟的人家不多。”嘉元帝这才把压抑在心里的喜悦慢慢释放出来,“很好,你再说说温度计。”季昀松道:“天气冷暖对稼穑大有影响,如果能准确掌握温度,对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一定有很大帮助。所以,温度计其实就是一个反馈天冷冷暖的东西,做好了可以能和玻璃一样出售。”嘉元帝再问,“钢铁呢,这是你说得最含糊的一项。”季昀松解释道:“微臣没炼过钢铁,钢铁又极为重要,只能尽力而为。”“那么。”常似之抬高了声音,“小季大人做过玻璃吗?”季昀松道:“下官虽未做过玻璃,但微臣得到了一个方子,想来可以一试。”涉及方子,那就是秘密了。他一句话把常似之堵了回去。嘉元帝微微一笑,“朕相信,以小季大人的聪慧,绝不会做自毁前程之事,常大人不要太心急了。”常似之吓得胡子一抖,辩解道:“皇上,臣并非心急,只是更想听到更多有关稼穑之事,如果小季大人心念百姓,应该把稼穑放在前面才是。”“是啊是啊。”“常大人这话说得极是。”……一干人又嗡嗡了起来。嘉元帝笑了,“原来常大人这么爱惜百姓,如此,变法一事又为何推三阻四呢?”常似之冷汗淋淋,赶紧跪了下去,“皇上明鉴,关于变法,臣只担心变动太大,引起朝野震动,绝无反对之意。”嘉元帝满意地点点头,“不反对就好,希望常大人记得刚刚的话,平身吧。”“谢主隆恩。”常似之站了起来。嘉元帝问季昀松,“常大人说得不无道理,小季大人在稼穑方面可有考虑呀?”季昀松道:“微臣不懂稼穑,身边亦无懂稼穑之人,暂时没考虑过,还请皇上恕罪。”“何罪之有。”嘉元帝笑了起来,“小季大人仅用十天时间,就给朕这么大的惊喜,已经立了大功。说吧,都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季昀松道:“微臣需要工部同僚的配合,专款专用的银钱,以及诚心诚意想跟微臣办差的科技司同僚。”嘉元帝道:“前两项必定满足你,最后一项嘛,朕虽是皇上,却也控制不了人心。你尽管去吏部挑,岳大人会满足你,但是不是诚心诚意,端看你本事如何。”你若能干成,自然有人愿意追随。你若一事无成,一定会树倒猢狲散。……季昀松轻松过关,与柳晔、杨道文一起出了乾清宫。杨道文眯着眼看走在前面的季春景,说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真没想到,你都敢跟常大人对阵了,难怪那小子偃旗息鼓了。”柳晔撇撇嘴,“扫兴,我还以为他能吼两嗓子呢。”季昀松摇摇头,“在乾清宫呢,怎么可能?”柳晔道:“那倒也是。”杨道文在季昀松的肩膀上揽了一下,“你瞧瞧翰林院某些鳖孙,之前有多瞧不起你,现在就有多羡慕你。”季昀松笑道:“怎么,羡慕我这个赘婿的身份吗?那他们没戏了,云大夫只有一个,而她是我的。”“大言不惭。”杨道文晦涩地看他一眼,换了话题,“说正经的,我想去科技司,拉兄弟一把不?”“啊?”柳晔惊呼一声,“杨兄不想进内阁吗?”杨道文道:“我这人脾气不好,言语尖刻,不适合进内阁。明昱,给个痛快话,你觉得兄弟怎么样?”季昀松定定地看着他,“跟着我干,需要学很多新东西,你确定要来?”杨道文这人人脉比他广,算学也很灵光,确实适合。杨道文道:“确定。”季昀松想了想,还是摇了头,“我这边不急,你先跟家里商议一下。”杨道文道:“好,你等我消息。”柳晔脚下一顿,绕到杨道文身边,“去科技司能升一级吗?”杨道文笑嘻嘻地说道:“即便不能立刻升,做出东西来也差不多升了,从五品总是有的。”柳晔道:“我也想去。明昱,算兄弟一个?”他家里没背景,很难混到内阁,及早找个实缺是个出路。季昀松跟他接触得少,问道:“你算学如何?”柳晔哈哈一笑,“那你可问对人了,我家的账都是我做的,你觉得如何?”季昀松学着云禧的样子耸了耸肩,“如果孙大人放人,你们家里同意,我没意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季昀松考核时,云禧也在面临同样严峻的考验。宁神堂制药堂。一干写好标签的盖碗和装有青霉素的瓶子规规矩矩地摆在长案上。总共十个对照样本,一旦都不能用,就意味着一切清零,需要重新开始。云禧的压力比季昀松大多了。宁泽清一边看宁炎飞把盖碗一只只倒过来,一边问道:“云大夫紧张吗?”云禧道:“紧张。一旦不成功,您老就要认为晚辈是骗子了。”宁泽清笑着摇摇头,“云大夫言重了,一次不行,再做一次便是,不要急。”云禧打开一只盖碗,里面的琼脂毫无变化,不由眉头微皱,“怎能不急,还有病人等着呢。”宁泽清打开另一只,同样没什么变化,“云大夫不要太执着了,我们只是大夫而已,跟阎王爷抢不了人。”——云禧跟他科普过青霉素起作用后,琼脂里面会出现的变化。“不可否认,您这话有道理,但晚辈时常看不开,便总会急躁一些。”云禧打开第三只盖碗,琼脂里依然没有圈。她沉默了下来,手下越来越快,一直翻到第十只。所有盖碗里面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变化。“看来要重新做了。”“活儿太多,可要老命了。”“可不是嘛。”“会不会根本就是瞎扯淡?”“闭嘴吧,你当云大夫很闲吗?”“那倒是。”……学徒们又小声议论起来了。居然全部失败了?!云禧脸色阴沉,对议论声充耳不闻,目光落在一只只青霉素瓷瓶上,米饭的、芋头的、橘子的、剩菜的……每一种都无效吗?问题出在哪里第122章 失窃云禧感到了一丝挫败, 但更多的还是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