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作者:十月海      更新:2023-05-11 14:35      字数:3132
  豆豆啃着骨头,“内奶闺女?”他扭头又看云禧,小嘴巴周围一圈油,鼻尖上还粘着一条细细的肉丝,“不懂。”云禧拿掉肉丝,给他擦了擦嘴,“就比如,火是什么,怎能让它温度更高,如何控制其燃烧的温度,解决了这些,你就能控制烧瓷的温度,知道怎样提高炼钢炼铁的温度,等等。”“哦……”季昀松竖起大拇指,“说实话,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我也没想过,感觉很神奇。”云璟道。“神奇。”豆豆忙里偷闲,自娱自乐,鹦鹉学舌。云禧亲亲豆豆的奶味儿脑瓜顶,“等你爹研究出来,你就不觉得神奇了。”季昀松不自觉地挺了挺胸,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要了几分。……季昀松不懂,是因为整个时代都没有基础学科教育,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他若想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学习。教科书云禧有,但现代印刷书籍无法大喇喇地出现在这里。除非一本本誊写下来。云禧太忙,根本没时间给他写。然而,差事是她自找的,男人是她自己的,高要求也是她提出来的,光说不练,能帮却不帮,似乎不大人道。云禧眼睁睁地看着季昀松当了两天伙夫,烧柴草,烧纸张,烧木炭、木柴……傻乎乎地寻找火焰的内在规律。第三天,她下定了决心,决定先把小学数学给他看看——数学是工具,没有数学什么都做不成。一更过半,豆豆睡熟了。云禧从床上起来,穿上厚外衣,趿拉着拖鞋往外面看了看,季昀松正坐在书案后,就着摇曳的烛火,翻看两本新淘来的关于农耕方面的书。云禧把一整套小学数学找出来,藏在背后,趿拉着鞋子走过去,在椅子扶手上搭了半个屁股,“怎么样,有收获吗?”季昀松合上书本,先是摇摇头,随即挤出一丝笑意,“万事开头难,不要紧,总会有所突破的。”已经两天过去了。他一个科目都没有确定下来,白天心绪不宁,晚上睡眠不足,连亲吻和拥抱都少了。但他从未抱怨过,一直在积极想办法。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突然没有了那方面的欲望,可见其压力之大。“我来帮帮你吧。”云禧把花里胡哨的一摞书放在他面前,“老规矩,不要问来历,问了也不告诉你。”这是什么?季昀松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名《数学》,一年级上册,字是极为标准的楷书,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封面上的小孩子衣着和发型都很怪异,还有几只他从未见过的小动物。这不是大青朝的书籍,孩子们像外族人,但外族人又绝不可能有这样的印刷技术。季昀松推断,这不是大青该有的书籍,就像妆奁盒和量杯一样。他问道:“你是仙人吗?”云禧道:“不是,这些书也不是仙术,你不要害怕。”季昀松只觉得心脏“砰砰”狂跳,声调不由有些高亢,他抓住云禧的手,正常的热度透过手心一直暖到了他的心里,“我不害怕,只是觉得匪夷所思。”云禧微微一笑,“不怕就好。你放心,我只是个有些奇遇的普通人,得到了一些东西而已。它们不是财富,我也没有仙法,但有足以改变一个时代的知识。”季昀松问:“那些玻璃杯……”云禧打断他的话,“玻璃杯也不是财富,你觉得玻璃很贵重,但它其实就像咱们使用的瓷器一样,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大批量生产,它可以卖几个大钱或者十几个大钱一只。”季昀松豁然开朗,所以云禧才不在意那些东西,说给工部就给工部,云璟说要,她想都不想就拿出来了。他对手头的这些书已经非常感兴趣了,遂道:“好,你先睡,我看看这些书。”云禧知道,今夜的自己失宠了——新宠是她亲手送过来的书。她挑了挑眉,“你悠着点儿,我还不想做寡妇呢。”季昀松翻开第一页,“放心,凌晨之前我一定睡觉。”“书上的字和现在的可能不大一样,但我觉得对你来说问题不大。”云禧交代一句,回到接待室,抱着豆豆睡了。季昀松飞快地翻过第一页,第二页,第二十页……不到一刻钟就哗啦哗啦地翻完了,嘟囔道:“这也太简单了吧。”狐疑的目光再次落到封面上,他明白了,这是孩子的启蒙书。内容于他来说浅显易懂,但于几岁的孩子来说,并不那么容易。他打开了第二本。这一本也没什么,只有认识钱币那一章引起了他的些许注意——这让他开始思索纸币和大钱、金银的优劣。季昀松一本一本地翻下去,蜡烛也一节一节地短了下去。三更更鼓敲响时,他已经看完了三年级下册。就剩六本了,季昀松很想一气呵成,但他已经答应了云禧不熬夜。“不看了,是男人就该说话算话。”他一边自语,一边抻了个懒腰,把书藏在最下面的抽屉里,端着烛台进了接待室。接待室离有火墙,温度更高些,云禧和豆豆的胳膊都晾在被子外面。他给娘俩盖好被子,在豆豆的大脑门上印下一吻,然后看向云禧。云禧睡得很熟,呼吸轻浅,安安静静。她不是一眼让人惊艳的大美人,眉色淡淡,唇色亦淡淡,高挺的鼻梁让她整个人显得有些冷清,是以,对她不熟悉的人就总会有种不大好相处的距离感。实际上不是,她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个女人都善良,且耐心十足。她不但医术高超,而且知识渊博,目光也极为深远。季昀松无比感激当初那个一意孤行、与季家断绝关系的自己。他虔诚地吻在云禧的粉唇上,暗道,不管你是神是仙还是人,这辈子你都是我的了,谢谢你来到我的身边,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第二天早上,云禧和季昀松练完功,一起去洗漱。“看完几本了?”“三年级的看完了。”“感觉怎么样?”“大概明白各科目该如何去做了,书上的内容也会了,很有意思的学科,比现在的算学严密多了。”“孺子可教。数学是基础,你好好学。”“这个……不用好好学吧。”“我说的是数学,不是小学数学。”“哦……非常期待后面的学习内容。”“那就好。”“我可以抄写一套吗?”“果然是聪明人,你可以抄,只是工程太过庞大了。”“没关系,我慢慢来。”……季昀松花两天六个时辰学会了小学数学,四天十二个时辰搞定初中数学。当接触到物理化学时,他明白了云禧让他好好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更明白了云禧说的提高整个大青科技水平的豪言壮语并不是空中楼阁。科技司,他知道怎么做了。第120章 作业季昀松忙于学习时, 云禧也没闲着,她一方面继续义诊,一方面处理青霉素相关事宜——这件事占用了她大量精力。十一月十八日, 宁神堂来了一个伤口重度感染的病人, 出现化脓高热等症状, 尽管宁老先生暂时稳住了病情, 但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因而, 青霉素的制作该抓紧了。十一月二十二日,宁老先生的人从沿海一带回来,找来了石花菜。石花菜是做琼脂的主要原料, 琼脂一做出来,青霉素的有效性就能得到验证了。二十三日一大早, 王一鸣就来了,云禧收拾收拾,同他一起出了医馆。上车之前,王一鸣叫住云禧,“云大夫,最近师兄弟们比较忙, 火气有些大,可能有冲撞之处, 在下先给你赔不是了。”说完, 他长揖一礼。云禧一怔, 随即明白了。宁老先生的徒弟和学徒们不但要负责各种青霉的收集、培养, 蒸馏水和琼脂的制作, 还要兼做医馆所用药品, 又忙又累, 可她连青霉素的效力都没有证实, 他们不耐烦了。情有可原。她还了一礼,“可以理解,王大夫不必这么客气。”“多谢云大夫。”王一鸣做了个请的动作,“上车吧。”试验青霉素是否有效需要病菌溶液,二人先去了一趟暗门子,找到两个事先说好的三期梅毒患者,云禧在她们身上提取到足够的病菌,单独在小房间里制成病菌溶液,再赶去宁神堂——葡萄球菌存活时间短,很难事先提取。差不多巳时过半,王一鸣和云禧进了宁泽清的小书房。宁泽清正在研究一碟煮好的琼脂,见云禧进来,他笑着说道:“云大夫,这东西可以吃吧。”云禧笑道:“当然,只要配料得法,味道相当不错。宁老先生若有兴趣,完全可以当成一个生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