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再弹劾
作者:温七郎      更新:2023-05-11 13:24      字数:2160
  相比较那些舞蹈啊,杂技什么的,更能吸引人的,还是楚汉争雄这个有点类似于评书那种,总是讲到最精彩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说一句下回分解。如此一来,那些客人为了能听到接下来的故事,肯定是要继续买票,前来光顾的。李世民和李承乾等人跟下面的那些人一样,都有些好奇接下来的故事。“叶爱卿,这楚汉争雄的故事,是你写的吗?”这故事以前没有,那肯定是叶小天写的了,因为很多东西,他都觉得不像是其他人能写出来的,这楚汉争雄故事性很强啊。说白了,大有一种叶小天前世那些历史网络的意思,装逼打脸啊,种马什么的。这样的情节,怕也只有叶小天能写了。而这个也的确就是叶小天写的。他前世看过不少历史,如此把自己看过的重新编排一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叶小天苦笑,但还是点了点头。李世民道:“后面的故事呢,你现在写出来了没有?”叶小天摇摇头:“还没有写出来呢。”李世民哦了一声,多少有点失望,接着说道:“写出来了送宫里一份。”李世民作为天子,不可能天天来勾栏瓦舍这种地方听故事的,所以他也只能让叶小天送进宫去。叶小天连忙应下,这也没有什么好拒绝的。他们说完这些,这一场表演也就结束了,下一场多半还是这些,李世民也就没有在勾栏瓦舍继续停留,带着李承乾他们几个人离开了。李承乾他们这些孩子,对这些故事最感兴趣,走的时候,叮嘱了叶小天好几遍,后面的写出来的话,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送进宫去。这些都是皇子,叶小天自然也是满口应了下来。李世民离开后,叶小天终于松了一口气。勾栏瓦舍很成功啊,以后表演的节目多了,那就会更加的成功。当然,叶小天也清楚,只靠这些吹拉弹唱说书,只怕是很难一直维持这种火爆的,毕竟故事听完之后,大家自然也就想听点新鲜的。这节目自然是有新鲜节目的话,最是能够维持生意的火爆。所以接下来,他们需要更多的故事才行,他叶小天虽然有很多的故事,但也不想整天趴在桌子上写这些啊,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征集一些人来写故事,这就跟后世的编剧差不多。除此之外,他觉得一些戏曲也是时候弄出来了,这戏曲有连贯性,也是可以长时间去做的。叶小天想到这些之后,连忙记了下来,这些都是以后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啊。当然,现在不急,现在的他,还是先把李世民要求的那个舞蹈给编排出来的好。新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大年初七。官员休沐结束,开始上朝。好几天不上朝,这些官员第一天上朝都还有点不习惯。除了说一些官面话外,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第一天上朝嘛,讨论国家大事的少,主要还是熟悉一下。不过,也并非就没有事情讨论。就在众人说完一些寒暄话后,一名叫朱玉的言官站了出来。“陛下,臣要弹劾叶小天,他写的楚汉争雄对我大唐的影响不好,不利于我大唐对于各处百姓的统治,这故事,有教唆造反的意思啊。”从大年初一开始,楚汉争雄已经连续讲了好几天了,这故事也讲到了刘邦和项羽的出现。这个叫朱玉的言官每天都去听这个故事,但在听完之后,他觉得这个故事不好,当时还是大秦天下,刘邦和项羽便说要取而代之的话,这不是有明显教唆造反的意思吗?所以,他为此准备了后几天,就等着现在弹劾叶小天。叶小天一听这个,有点愣了,明清的时候有字狱,怎么大唐也有字狱吗?这未免也太禁锢人的自由了吧?朝堂顿时变的喧哗热闹了一些。“咦,仔细一想,这楚汉争雄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啊,看来这个故事不能再讲下去了。”“是啊,是啊,刘邦和项羽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呢,这是大逆不道啊。”“就是,就是”朝中的官员不停的说着,当然,很多人都是跟叶小天有点矛盾的人说的,李世民天天看这个故事,倒也没发现这一点,他们大唐不也是造反打下来的天下?只不过他们现在坐拥了天下,便不许其他人有这样的念头罢了。但要说这楚汉争雄影响不好,李世民倒也觉得不至于如此,一个故事而已,而且,就算叶小天没有写出这个故事,那刘邦和项羽说的话,可都是写在史记中的,但凡读书的人,谁不知道这个?这个叫朱玉的官员,显然是要找茬啊。不过,李世民却也不急着替叶小天翻案伸冤,只是问道:“叶爱卿,这楚汉争雄是你写的,你可有什么要说的?”叶小天站了出来,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问臣有什么要说的,臣当然有要说的,秦朝末年,朝中奸佞不断,天子昏聩,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百姓难道不应该反吗?隋朝末年也是如此,这有什么错吗?错只错在秦朝和隋朝末年的皇帝太过昏聩,没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臣并非是要教唆人造反,臣是希望能够劝诫陛下,当爱民啊,如今是贞观元年,这是陛下开创盛世的开始,陛下需牢记您当初的愿望才行啊。”叶小天字字振聋发聩,之前那些反对的人,亦或者是看热闹的人,此时都愣住了,甚至都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他们突然觉得叶小天说的好友道理啊,这那里是教唆造反,这分明是想让李世民知道一些为君的道理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一众官员一脸的恍悟摸样。李世民坐在前面,点了点头:“好,叶爱卿说的好,这是你在朕登基这一年,送给朕的最好的礼物,你的这番话,朕记住了,朕在这里立下誓言,定要建设大唐盛世,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