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作者:画星河      更新:2023-05-11 10:23      字数:3859
  他对她很感兴趣,决定多写一些内容,于是中午在公社食堂吃完招待餐后,他对公社和县上陪同的同志提出:“我看宋同学的户籍信息是在红星大队,不如我们下午去她生活的地方看看吧。”秦书记等人自然是不好拒绝。心里担心村民或者江家人乱说话,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道:“也好,咱们就往红星大队走一趟。”他觉得他陪着去,应该大家说话会更注意一些。但张记者对于秦书记的全程陪同有些过意不去:“秦书记,您工作忙,没必要陪着我,您忙您的去吧!”记者都这样说了,秦书记自然也不好再跟着,只能派了秘书和拖拉机,把宋阮阮和记者等人,一起拉到红星大队去。拖拉机的动静老远就把附近的村民吸引出来看热闹了。宋阮阮一下拖拉机,一眼便看到了和其他村民一起站在村口的江海。几天不见,他似乎瘦了不少,胡子拉碴的看起来有点狼狈。他在看她,目光贪婪地追随着,让宋阮阮感觉有些不自在。但张记者说要到家里看看,宋阮阮此时也顾不得和江海的矛盾,她走上前道:“江海,张记者说要到家里看看,叔叔阿姨他们在吗?”见宋阮阮跟江海说话,张记者顿时好奇地问道:“这位是……?”宋阮阮还没想好要怎么回答,江海便抢先道:“我是她哥。她是我们家养女。”宋阮阮愣了一下,她完全没想到江海会当着记者的面如此说两人的关系。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说才是最合适的。不容易引起更多的好奇心,扯出她来历不明的身份,以及她和江海已经离婚的事实。他说得很大声,仿佛是特意说给什么人听的。看热闹的村民们都惊讶地看着两人,但没有任何人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张记者觉得气氛有点奇怪,但又弄不明白到底哪里不对。猜想或许是因为宋阮阮的身世,他同情地看了宋阮阮一眼,没想到这么好的女孩子,竟然是被人所抛弃的。几人一同走到江家,家里一个人都不在。“家里其他人都不在吗?”江海道:“他们有事出去了。”“这样啊。那我可以看看宋同学平时学习的地方吗?”江海打开宋阮阮的房门,这里的所有东西他都没让人动过,还和宋阮阮走的时候一模一样。张记者一走进来就闻到一股若隐若现的清香,随意打量了下这间屋子,光线挺好,一张挂着洁白蚊帐的木架床,床上铺着柔软的毛毯,几床浅灰色的被套套着的棉被竖着叠放在一边,同色的枕套套着的枕头,整个床铺看起来温暖又整洁。屋里除了床,还有有两个柜子,一张桌子,一个简易的书架,一个放床边的小边几,都是那种很新的家具。床边的边几上放着几瓶护肤品,两个香皂,一个洗头膏。如此看来,宋阮阮虽然是个养女,这家人提供给她的条件倒是意外地殷实。他体贴地没有过多地问宋阮阮的身世,转而观察其他的。窗边就是宋阮阮平时学习的地方,那个桌子和书架上放着很多书。一半是各种教材,一半是杂七杂八的农书,什么养蚕的,养猪的,养鱼的,种植的,应有尽有。“宋同学的阅读范围很广嘛!不仅看教材,渔农蚕桑都有涉猎!”宋阮阮微笑着道:“身在农村自然是要多了解农业相关的知识。您知道的,我的身体不能从事太重的体力活,所以想从书里面找到些有用的知识,从另外的方向来参与建设。我觉得一个人的贡献不能仅仅局限于体力方面,脑力也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这样才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张记者赞同地道:“你这个想法很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国家处于大力建设中,确实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要问的问题基本上在上午都已经问得差不多了,两人聊了一会儿,张记者让宋阮阮站在院子里,给她拍了一张与房子的合影,便结束了采访。张记者跟她说,到时候报纸出来,会给她寄送样刊,让她给了个地址。宋阮阮估计到时候自己应该已经去上学了,就给了个学校的地址。如此,走到村口张记者便上了公社的拖拉机,准备直接回县城去了。站在村口看着拖拉机远去,宋阮阮总算是松了口气。整个采访过程都没有任何人说不合时宜的话,她也算应对得体,那么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虽然心里大约知道江海不会明知道她对大学的看重还故意做出影响她前途的事,但他能在记者面前为她想出如此恰当的说辞,她心里还是挺感激的。“江海,刚才谢谢你。”江海没回答她,而是看着她身上的衣服:“怎么穿成这样?”宋阮阮自从来到江家,就没穿过这种袄子,去年冬天他已经赚了钱,看到什么好的衣服就给宋阮阮买,哪怕是冬装,她也有好几身漂亮的。宋阮阮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心平气和地回答:“我觉得记者来可能要拍照,所以想尽量打扮得朴素一些。”这个年代不像后世那样开放,上省报这样的机关报,她最好还是朴素低调一些。所以她这身打扮,完全是学着村里的女孩子们分毫不差地复制过来的。好不好看不要紧,重要的是稳妥。江海默了默,还是没忍住道:“住家里吧,你的东西都在家里,更方便一些。”第81章 开学与新室友。宋阮阮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不舍。但她还是拒绝了。在他的观念里,很难接受异地四年。就连她自己,也不敢保证四年中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再加上她跟江海这么一闹,他父母必然会觉得有隔阂。他父母藏户口本的事,她心里也没完全过去。两个人之间的局面若原本是一副已经有了雏形的画,那如今这画在她眼里就是被泼上了一滩墨水,格局已经被破坏。与其彼此耽误下去,不如重新铺开一张画纸画新的东西。回到公社的第三天,江小河推着自行车来找她了,自行车上载着一个尺寸很大的皮箱子,带着滑轮,这是个在如今还很少见的物件。“宋姐姐,我找了你好久,原来你住在这里啊!”江小河的小脸被吹得红扑扑的,看见她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对啊。”宋阮阮也对她露出温柔的笑容,她虽然从江家离开,但对江小河和刘继红却是没什么隔阂的,“你拉着这么大一口箱子做什么?需要帮忙吗?”江小河直接把自行车一停,自己就把箱子搬了下来,“三哥叫我给你送点衣服和日用品过来,冬天这么冷,你连衣服都没带,他怕你冻着了。”这些东西宋阮阮倒是没拒绝,毕竟都是她穿过的旧衣服了,不算多值钱的东西,要重新置办却麻烦。两人一起把箱子抬进暂住的单间小屋,摆在了椅子上。屋内简陋的陈设和江家那间经过江海精心布置的房间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江小河看着有些心疼:“宋姐姐,你要不还是回家住吧,这里晚上肯定很冷。”“没关系,住不了几天就走了。”江小河听着这话失落极了:“宋姐姐,你是不是以后就不回来了?”相处一年多,江小河对宋阮阮感情很深。她没有姐姐,只有哥哥,作为最小的女儿,从小也并没有得到父母的偏爱,兄长们也从不带她玩,唯有宋阮阮,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给她,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给她辅导功课,还带她去县城玩,像是她梦想中宠爱妹妹的亲姐姐一样。听到这话,宋阮阮怔了怔:“大概是的。”进入了大学,在大城市里她大概率能找到兼职自力更生,她确实没有再回这里的必要性。江小河不舍地抱着她撒娇:“宋姐姐,我舍不得你!”这一年多以来,宋阮阮跟江小河的关系一直很好。她也受到了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小妹妹的很多照顾,见她对自己如此眷恋,宋阮阮也不由得生出了些离别的惆怅。她温柔地摸了摸江小河的头:“以后也不是见不到了,小河,你好好读书,将来考s市的大学,到时候我肯定都把s市混熟了,你来就可以带着你到处玩啦。”“我又没有宋姐姐那么厉害,怎么可能考得上s市的大学……”江小河很没信心。“可以的,只要你认真读书。而且,我到了那边,看到好的教辅资料也会买回来寄给你。”“那就说定了!”“好。”两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江小河这才念念不舍地回了家。江小河走后,宋阮阮打开箱子,才发现里面除了冬季的衣服,还有护肤品,一些全国通用的票劵,以及一大叠用黑色塑料口袋装起来的东西。宋阮阮一看知道了,这是她留在江家的现金,当初江海给她的分红。她住在江家所有花销几乎都是江海在给,那些钱便全部攒下来了,足有六千多块。这个时代最大面值的钞票只有十元面值,放在箱子里便是很厚的几叠,拼在一起堪比一块砖头。当初她因为江家父母藏户口本心存芥蒂,把通知书随身带着,也带了一部分钱,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如今她不回江家,原本也是没打算再要剩下的那部分钱,却没想到,江海竟然是一分不少地全部给她装过来了。除此以外,箱子里还有一封信,歪歪扭扭的字迹很明显是属于江海这个学渣的。宋阮阮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把东西退回来就不让你走。到了那边,若有困难,打电话到公社找我。宋阮阮轻轻叹息,江海这又是何必呢。既然如此,她就等到了s市,再把这一年的开销和票券的钱汇款给他吧。如此他也可以在银行户头上有一笔来路光明的钱。*十余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宋阮阮和秦安平出发去学校的日子。因为有全国通用票劵,宋阮阮倒也不必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大包小包地带着东西。饶是如此,坐了两天的火车,整个人也是折腾得跟腌菜一样。宋阮阮以前参加全国物理竞赛的时候来过s市,不过这个年代的s市和后世大不一样,完全不是后世那种高楼林立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模样,但比起小县城,已经算是初步有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人流量密集,到处都是往来的旅客,以及各种小摊小贩。秦安平虽然见过些世面,却也没来过s市,一时间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走。正在迷茫的时候,便看到了来自复兴大学的迎新牌子。“不愧是复兴大学,竟然这么早就来迎新了,想得真周到!”秦安平称赞道。两人一起找上前去,宋阮阮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