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作者:画星河      更新:2023-05-11 10:23      字数:3522
  只是,她觉得没必要增加两人见面的机会,免得生出别的事端来。不过,这样的说辞却没能成功安抚江海,他依然不高兴:“阮阮,上大学对你来说就这么重要吗?”他问这句话的时候,低垂着眼睛,看不清楚眼底的神色,只觉得声音有些遥远和模糊。宋阮阮怔了怔。她明白他在介意什么,但还是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也希望江海能支持和理解她。“对,这是我目前阶段最重要的事。”她郑重地强调道。她知道江海很聪明,他能听懂她的话,如此便不会给她捣乱生事。他看似任性霸道,却总是会为她妥协。果然,他沉默了一会儿,闷闷地道:“知道了。”*回到江家,趁着放学回来的江小河请教宋阮阮功课,周凤英把江海单独叫到了厨房外头说话。“今天你去秦家送礼,那秦安平的父母对阮阮是什么态度?”江海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能有什么态度,推了礼物,不肯收呗,我们坚持要送,他们才收的。”他并非不明白母亲这样问的用意,只是不想让她知道宋阮阮单独去见了秦安平一家,以免她对她有意见。周凤英急得跺脚:“你这个傻小子,平时机灵得很,关键时刻怎么跟个木头楞子一样!哪天被人把媳妇儿抢走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江海皱眉:“妈,你瞎说什么。”“我哪有瞎说,为人父母的心我还不知道?那秦家父母肯给宋阮阮帮那么大的忙,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家儿子!上次给你提醒,你也不当回事……”“好了妈,我们两个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自己心里有数。”江海不耐烦地打断母亲的唠叨与抱怨,沉着脸离开了厨房。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比谁都明白。也因此,尤其后悔自己当初那般敷衍宋阮阮的愿望和担忧。他不想她去上大学,在她遇到困难时,没有尽全力去帮她,反而选择了袖手旁观。他以为,这样她的愿望就会落空。但他忽视了她的决心,也忘了一件事——他给不了的东西,有人愿意抢着给。是他自己赋予了秦安平趁虚而入的机会。事已至此,他能做什么呢?不管是与秦安平争锋相对还是搅黄宋阮阮的高考,都只会惹来她的厌恶,把她越推越远。只要底线尚在,只要宋阮阮还是在意他的,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的无奈,只当是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惩罚。但他告诉自己,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有第二次。他绝对不会再让宋阮阮去求别人,他要自己给她想要的一切。为此,他必须要比她身边所有的同性与异性更强大才行。*江海本人想得开,村里发生的一件事,却再次挑动了周凤英这个家长敏感的神经。这件事要从高考结束后,省内的院校开始给被录取考生寄送录取通知书开始说起。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后,公社里就已经有考生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书了。这些人里,最差的是被中专录取,最好的则是省会城市的大学。但对于时下的人来说,不管是大学还是中专,考上了就从此改变了命运,都是值得庆贺的大好事,整个公社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里。反倒是像宋阮阮,秦安平这种本就成绩很好的,一直没收到消息,让人不由起了嘀咕,纷纷猜测他们是不是政审没过,或者考试发挥失常之类的,导致名落孙山。虽然这样的猜测没人在他们本人面前谈论,但每次宋阮阮路过村里,还是能感觉到众人异样的目光。连江家人也对她小心翼翼的,家里不准任何一人提高考录取的事,唯恐让她想起伤心事。宋阮阮本人却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着急。她知道,时隔多年的第一次高考,各方面准备得都不充足,高校和各个系统都没经验,必然会导致效率十分低下,行事缺乏章法。比如,都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了,竟然还没公布考试成绩。当然也可能是第一年高考,有些省份就是不公布成绩。但如今整个公社,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都是省内的学校,很可能是因为省外的录取流程会相对较慢,或者是先公布普通大学的录取结果,最后才公布重点大学的录取结果。她如今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知青点已经有三个知青拿到录取通知书,他们直接就在年前办理了户口和粮食关系转移,拿到手续便回家过年了,准备过了年,直接就从自己家里去大学报到,不再回红星大队了。对于宋阮阮这个改变他们命运的大恩人,他们临走前自然是千恩万谢。来道别的,除了三位知青点的知青,还有另外一人,那就是已经嫁到村里的曾海燕。先前她和她的丈夫江建国一起来过一趟,一是来感谢宋阮阮,另一个目的,就是邀请她参加曾海燕的庆功宴。江建国一家对于媳妇儿考上大学都很开心,还特意办了酒席与众人分享喜悦,但宋阮阮不太想去凑这种热闹,就推了。如今曾海燕办完了各种手续,准备回省城的娘家跟家人报喜,顺便还要办别的入学手续,便再次来跟宋阮阮道别。这次她是一个人来的,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她,和当初慌张落魄的样子已经判若两人,身上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宋阮阮,真的谢谢你!以后不管到哪里,我都会记得你的恩情!我以后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你要是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就往这个地址写信。”临走前,她悄悄对宋阮阮道,并且塞给她一张写着通讯地址的纸条。宋阮阮看了下,是个省城的地址。心下觉得有些奇怪,曾海燕明明寒暑假就会回村里,为什么有种两人将会很久不见面的错觉呢。不过,她帮助大队和公社的这些人备考,除了怜悯他们的多舛命运之外,更多的是打算帮江海扭转一下在村中的人缘和风评,并没有太指望对方会回报什么。所以,这地址她也就是顺手收下而已,并没有再为此投注更多的注意力。然而,说好在过年前回来的曾海燕,直到过年的时候也没回来,村里开始有了一些议论。已经有人跟曾海燕三岁的大儿子开起了不知分寸的玩笑:“你妈妈回省城怎么这么久都不回来,是不是就不要你了?”这话被曾海燕的丈夫江建国当下就虎着脸怼了回去,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村里的流言蜚语。好事的长舌妇们,在春节难得悠闲的聚会里分析得格外起劲,话里话外的结论都是大同小异:曾海燕本来就是城里人,当初也很想回城,如今考上了大学如愿以偿,必定会抛夫弃子再不回红星大队!曾海燕的丈夫和婆家人对此非常生气,每次都笃定地跟众人说,他们家海燕不是那种人,她肯定是有事情在娘家耽误了,事情办完了就一定会回来。然而,好的不灵坏的灵。年后他们就收到了曾海燕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她表示,决定和丈夫建国分手,两人以后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希望对方不要来纠缠。至于孩子,只字未提。之所以说是分手,是因为曾海燕和她的丈夫江建国根本没领证,村里人大多没这个概念,嫁娶之事办几桌酒昭告亲朋好友便算是成了。所以,曾海燕办完了与红星大队的交接手续,转移了户口和粮食关系,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必要性了。好好的大学生媳妇儿没了,两个孩子也没了妈,江建国的家人不顾还在正月就开始呼天抢地,到处控诉曾海燕没良心,甚至还到公社去告她。但人都已经去了省城,各种关系也转走了,公社的干部又能做什么,不过就是开解他们几句。再怎么闹,也是没结果的事。第74章 全省理科状元!在公社闹了没结果,江建国的家人便找到了宋阮阮这里。一大早,宋阮阮就被响震天的敲门声给吵醒了。“宋阮阮呢?你们叫她给我出来!”一个大嗓门的粗嘎男声很有气势地喊着。宋阮阮委实不知道到底谁会对她如此愤怒,穿了个外套走出堂屋,便见院子里站着两个青壮男人,和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其中那个看起来醉醺醺的,站都站不稳的青壮男人是宋阮阮见过的,那是曾海燕的前夫江建国。“大嫂子,你们这是做什么?建国怎么成这样了?”周凤英和气地上前询问。整个村的人家大都要么同宗同源,要么沾亲带故,她的态度还是很客气的。然而,她客气,对方的老妇人却一点也不客气。“做什么?来找宋阮阮负责!”“大嫂子,你这话说得奇怪,我们家阮阮做了什么需要负责?”周凤英下意识维护宋阮阮。老妇人理直气壮地大声嚷嚷:“做了什么?要不是她非得要多管闲事给我儿媳妇借什么资料讲什么题,我儿媳妇能跑吗?”“现在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两个孩子没了妈,我儿子也没了媳妇儿天天只知道喝酒,她难道不该负责?”江建国和曾海燕的事情,宋阮阮已经听说过了。虽说对江建国有些同情,却也仅此而已。但她万万没想到,这事竟然还能找到她头上。第一次遇见这样无理取闹的人,她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不过,江家其他人却不是吃素的,周凤英见对方是找麻烦的,也有些不高兴了:“大嫂子,当初你儿媳妇考上大学你邀请我们去吃酒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刘继红不像周凤英那样老好人,说话就更不客气一些:“真是笑死人,好心帮人考大学,还能帮出错了,整个公社那么多人受我们阮阮的帮助,就没一个像你们这样恩将仇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