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
作者:上都      更新:2023-05-11 09:27      字数:2704
  是个性子清冷的人,但礼数周到,行事温和,有君子遗风。却说阮觅及笄礼后,前来阮家提亲的人竟然慢慢多了起来。阮母经过以前的事情,也不敢自己做主给阮觅定人家。每回有人来了,她便将对方哄回去,之后又将这事告诉阮觅,让她自己定夺。在看过阮觅的手段后,她早就不觉得阮觅是寻常的姑娘家了。只能放手,让她自己去解决这些事情。成婚?阮觅很少想这种事情,有人来了,她便让阮母帮忙挡回去。只是终究止不住旁人的贪念和不断上门的人。五月雨水不似三月里那般连绵缠人,却是说来就来。噼里啪啦,没给人半点准备的时间。翰林院里几个人刚走出去,迎头盖脸便是一阵雨,瞬间将肩头打湿了。他们连忙跑回来,站在檐下躲雨。崔颜刚从里面走出来,看了眼天色,也没有动作,只站在那儿,没有参与身边同僚们的闲谈。“听闻你家中已经给你在相看亲事了?”年长些的人在问另一个二十一二岁左右的青年,面容慈祥。那青年是上一届殿试的探花,考取功名时才十九岁,如今二十二,完全能称得上一句年少有为。他家中是鳞京勉强能搭得上边的世家,只是人丁不足,名气也不显。好几代才出了他这一个探花,宝贝得不得了。故而在亲事上也挑剔,左挑右挑的,等到了如今。这青年为人不错,性子温和,听到年长的同僚这般问,也好脾气地回答了。“是在相看,母亲总爱操心这些事。”说完还有些羞赧,显然不习惯当着旁人的面说这个。“总归是为你着想,”年长的同僚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而又看向站在一旁的崔颜。“崔修撰家中可有什么动静?”问话里带着两三分调侃,像是借着这些话拉近同僚之间的关系。崔颜站在个适当的位子上,不近不远。既能在对方说话时听清楚对方说的话,同时又不会因为离得太近失去距离感。有人向他问话,他也温和转过身去,道了一句:“尚无。”“那崔修撰可有心仪之人?”瞧崔颜态度好,那人便笑呵呵地又问了几句。不是官场上的打探消息,纯粹是年长之人对于八卦的好奇。更何况自崔颜来这翰林院后,便每日都静静做着自己的事,一到黄昏归家时候,就随着众人一齐离开。从未有人见过他对什么表现出偏爱或者厌恶。太温和了,就好像没有自己的情感。问出这个问题后,官员没有想过自己会得到除了“没有”之外的回答。却见崔颜的目光落在外面铺天盖地似的落下来的雨上,那双永远都是温和又疏离的眸子,露出些……官员无法形容的情绪。像是日落时分,独自在外的游子对炊烟袅袅的眷恋。又像是再自然不过的,微风一般的柔和。最后崔颜还是没有说话,在官员疑惑的视线下,他温和地朝官员颔首。这简单的动作由他做来,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充满了歉意,又让人很明显地看出来他的拒绝。于是官员识趣地笑笑,继续同身边的青年闲谈。“这回你母亲为你相看的姑娘是哪家的?”他同青年关系亲近,问出这样不该问的问题时,青年也没有生气,而是不好意思地转头看了眼崔颜。见崔颜一直看着檐外落雨,便松了口气,低声道:“您可别问了,人家姑娘家的,怎能随便说出去?”“那是我唐突了,给你赔罪。”官员朗笑一声,十分痛快地要给青年拱手作揖,却被青年拦住。“您这倒也不必。”他说完后,想到这件事又有些苦恼,忍不住嘀咕一声:“可我怎么配得上人家啊,母亲总是这般……”话未说完,长长叹了口气。官员笑着安慰他:“怎的配不上,难不成还是公主?”青年没有说话,也没有反驳。看那模样,恐怕不是公主,也是个郡主了。郡主县主有封地,确实……不是目前这翰林院中一个小小修撰能够娶回家的。“罢了罢了,等这雨停,兄长我啊,请你喝酒去!好男儿,何必为此忧愁?”两人的对话,一字不差落在崔颜耳中。他却任由大脑放空,没有记下丝毫信息。只是“公主”二字一出,蓦地让他想到什么。看着逐渐变小的雨,眼神有些悠远。雨终于停了,那个官员果真拉着青年喝酒去了,走前还笑着招呼崔颜:“崔修撰一同去?正好无事。”“不了。”崔颜礼貌地拒绝他,待两人离开后,才从檐下走出来。行至街口,旁边有个摊子在卖酥饼,做得很是小巧,许多小孩儿围在一旁。崔颜看了会儿,便也走上前去排起了长队。前面那些矮矮的,才到崔颜腰间高的孩童转过头来,奇怪地看着他。做饼的摊主见孩子们这么明目张胆地盯着崔颜,脸上有些紧张,勉强露出笑意。“大人莫怪,这些孩子皮得紧,是瞧您气度不凡,才一个劲盯着您看呢。”“无妨。”崔颜摇头示意他不必担心。即使穿着官服,却也是一身温和,眉眼间的清俊也让摊主的警惕消下去不少。等排到崔颜,那些围观的孩童还是没有散去。有些还嗦着手指,偷偷从水缸后探出头来看他。崔颜要了两份酥饼,一份大的,一份小的。摊主不敢怠慢,拿出了自己的真功夫,做好后装好送到崔颜手上,“您拿好——”“多谢。”拿出银子递给摊主,崔颜却没有拿走那份大的,温声道:“孩子们一人两个,不能多食。”然后拿着小份的酥饼,便走了。待他走后,摊主一数袋子里的酥饼,再数小孩儿的人数,竟然真的是一人两个,多一个都没有。这些零嘴,向来只有家中大人才管得紧,觉得吃多了吃不下饭。没想到这位大人,竟也这般严格。就是不知那小份的酥饼,是买回去给家中哪个孩子的。想着想着,摊主不禁笑出来。作者有话说:[1]是从百度找的资料。[2]是个人图书馆上的明初殿试策问十八题里面太`祖高皇帝出的题。感谢在2021-10-24 23:50:22~2021-10-25 23:55: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是可可吖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06章守门的仆人拿着一小包酥饼过来的时候,阮觅还在那儿听着阮母说这回来提亲的人。是上一届的探花郎,样貌端正,品行优良。如今在翰林院任职,家中小贵,是个安稳的人家。阮觅有些印象,撑着头道:“上回不是回绝了?”“这……”阮母也没什么辙,不知道说什么。她就生了阮觅一个女儿,阮珍珍姑且也算一个,但这两人都只是刚及笄的年纪,在此之前都未有过与人谈论婚事的经验。那户人家,前些日子已经上门来问过了。当时问得温婉,阮觅便也让人委婉地回绝了。只是没想到现在又请人过来了,请的还是同阮母有些交情的,让她不好一口拒绝。黏黏糊糊的态度总是让阮觅觉得厌烦,她一向不喜欢这种行事方式。双眉皱起,有些不耐。守门的仆人正是这时候走过来的,恭敬道:“小姐,这是今日的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