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三个世界载入中......
作者:请叫我山大王      更新:2022-03-29 05:23      字数:4916
  “主子, 翠珠就知道,主子肯定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翠珠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

  黎晚轻轻拍了拍她的头,笑问道:“我不在,宫里没有谁欺负你吧?”

  翠珠忙摇头:“乾正宫的宫人们都对奴婢十分照顾, 特别是曹钰公公, 你不在的时候, 曹钰公公十分关照我。”

  黎晚看向曹钰。

  曹钰对上她的视线,有些不自在的转开了。

  随行的太医立刻被皇帝召来给黎晚看腿,问明症状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给黎晚用了针,但这腿到底是断过一次, 再加上毕竟是镇上的医馆, 处置有些不当, 落下了病根, 短期之内肯定无法根治,只能回京都以后用药养着, 慢慢地就能好。

  黎晚倒是坦然,她捡了一条命, 已经十分庆幸, 这腿虽然断过,但接起来了, 现在也能走, 只是不能跑动, 她在宫里倒也没有多少要跑动的机会。

  皇帝却极为心疼,把注意事项问的十分详细,晚上到了床上,他捧着黎晚受伤的那条小腿一寸一寸地吻过去,红着眼承诺以后绝对不会再让她受一点点伤。

  车队在燕城休整了一日后便启程回京都。

  黎晚一上马车,就感觉到马车上的绒毯异常的柔软,像是不止铺了一层。

  因为不急着赶路,整整过了半个月,车队才重新回到京都。

  皇帝这次出京都,也只有文武百官知道,民间都不知道皇帝居然出了京都去了燕城整整一个月。

  皇帝一回到宫中,就有几位大臣上折子面圣。

  皇帝在乾东殿接见了他们,对他们的劝谏都通通采纳了,并且诚恳的表示自己这次的确是有些任性。

  皇帝都认错了,大臣们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原本准备的好多台词都没有派上用场就草草收场。

  也是,皇帝从小到大是最让他们省心的皇帝,从未有过什么离经叛道之举,这次可把他们给惊住了,也吓坏了。

  谁知道皇帝话锋一转,就谈到立后。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有不祥预感,果然皇帝出口的话和他们的预感一模一样。

  他要立黎晚为后。

  大臣们极力劝阻,再三表示万万不可。

  黎晚再怎么样都姓黎,黎家才因谋逆获罪,她的父母却一个官升两级,一个得封诰命,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皇帝称,黎晚对他有救命之恩。

  大臣义正言辞的反驳,那是作为臣子的应尽义务,不可挟恩图报,况且她的家人已经因此而获得封赏,如果皇帝想要再奖赏她,哪怕封她为妃,他们也能勉强接受,然而要立后,却是万万不能。

  皇帝沉默半晌,默然无语。

  就当大臣们以为皇帝妥协了。

  皇帝却缓缓沉声道:“诸位大臣,是想让朕与阿晚,步先皇、先皇后后尘吗?”

  此言一出,却是叫几位大臣惊骇欲绝,立刻从椅子上起身,纷纷跪倒在地,脸色苍白。

  “皇上万万不可!”

  “皇上,您这是诛臣等之心啊!”

  “皇上!您怎可说出这等骇人之言!”

  这一日,从皇帝的乾东殿走出来的几位大臣,脸色都有些不大好,甚至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大臣,是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离开乾东殿的。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他们辅佐的小皇帝,是真的长大了。

  翌日。

  皇帝当朝下了册封的圣旨。

  朝中官员都早已得到消息,几位辅佐皇帝十几年的大臣都没能劝住皇帝,更别说其他人了,朝中三三两两的反对声根本没能掀起风浪。

  后宫是最快得到消息的。

  宜嫔失神打破了茶杯。

  宛嫔摔了寝殿里一切能摔的东西,她怎么也没想到,黎晚能再活着回来,更没想到,皇帝居然会立黎晚为后!

  有些反常的事,安阳公主这回的反应反倒十分平静。

  她本来对黎晚不知有多讨厌,就算知道是黎晚救了皇帝,也顶多只是不讨厌而已。

  只是有一次她出宫,在酒楼里听了一次评书,巧的是,说的就是黎晚救了皇帝的故事,那说书人说的那场景细节,倒像是亲眼所见似的,公主听着听着入了戏,特别是在水中,黎晚让那小姑娘先救皇帝时,那说书人语气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说到此处,酒楼内便响起一片叹息之声,她竟也险些落下泪来,打那次起,她对黎晚的心情就很复杂。

  安阳公主到底是个小姑娘,刁蛮骄纵是有,但也向往那生死相许的爱情。

  听说黎晚没死,她竟还有几分庆幸。

  现在皇帝要立后,她非但不排斥,反倒是有几分高兴。

  丽嫔也心态平和,她早就不对皇帝抱什么期许了,闻言也并不意外,只是有几分好笑道:“想必西梧宫以前那位定是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结局。”

  消息传到宫外。

  名门贵族都颇为震惊。

  他们想过皇帝会册封黎晚,但谁都没想到,居然会是立后。

  黎家一家上下都没想到,一夜之间,他们就成了皇亲国戚。

  官升两级的黎父突然成了皇帝的岳丈,简直如做梦一般。

  消息刚传到黎家,各大家族的礼品就源源不断的送了过来。

  但最不敢置信的,还是暂时住在黎家的林家一家四口。

  他们居然救了未来的皇后娘娘,还和未来的皇后娘娘朝夕相处了半年。

  他们无意间,攀上了大元朝最高的那根高枝……

  而消息传到民间后,却是令朝中大臣都想不到,百姓们高兴的像是自己的女儿当了皇后。

  皇帝和黎晚的故事在街头巷尾茶楼酒馆传唱了几个月,几乎家喻户晓。

  如今黎晚不仅死而复生,皇帝还要立黎晚为后。

  百姓岂能不喜闻乐见?

  册封大典定在三个月后。

  黎晚作为准皇后,本应该先住进凤禧宫。

  但皇帝为了一下朝就能看到她,非要先留着她在西殿。

  一大早,司衣局的宫人们就来替黎晚量身,准备册封大礼上要穿的服饰。

  “主子,秦侍卫来了。”翠珠进来通报。

  黎晚在见到皇帝后,就问起秦临。

  那时秦临被困在林子里,也不知道有没有出什么事。

  皇帝说秦临受了些伤,但现在已经无碍了,黎晚这才放心了。

  黎晚听到翠珠通报,立刻暂停量身,走出了殿外,就看到立在长廊的秦临。

  他依旧是一袭黑衣,一年不见,他似乎也削瘦不少,气质更加内敛。

  “秦临。”黎晚笑着走过去。

  秦临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向自己走来。

  黎晚走到他面前,微笑着说道:“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

  nbsp; 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秦临也很想说这句话,但是出口的,却只有一个“嗯”字。

  黎晚问:“你特地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秦临说:“我要离开京都了。”

  黎晚惊讶的看着他:“离开京都?你要去哪儿?不当侍卫了吗?”

  黎晚的关心让秦临冷凝的眉眼不自觉柔和了些,眼神甚至隐隐有些温柔:“嗯,我要离开京都,去军中历练。”

  黎晚有些担心:“你身上的伤呢?不要紧吗?”

  秦临点了点头。

  黎晚犹豫了一下,问:“你是特地来同我告别的吗?”

  秦临点头:“嗯。”顿了顿,说:“你说过,我们是朋友。”

  黎晚笑了,问他:“你什么时候启程?”

  秦临说:“明日。”

  黎晚吃了一惊:“那么快吗?”

  秦临眼神闪烁了一下:“嗯。”

  黎晚有些不舍,半晌,忽然上前,轻轻抱了秦临一下:“好好保重,一路顺风。”

  秦临怔了一下,手抬起,又放下,最后只是低低的应了一声。

  秦临出了宫门,从怀里摸出了上面绣着香草的香囊,端详片刻,低下头,将它系在腰间,看了几秒后,嘴角若有似无的勾了一下,骑上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

  黎晚回宫后。

  齐王几乎日日都要来报到,跟前跟后的粘着她。

  丽嫔来看过她几次,一来二去的,竟发现两人很合的来,不过十几日,便成了好友。

  皇帝对此很不满。

  他每次下朝回来,就看到丽嫔在和黎晚凑在一起说说笑笑,齐王也在,他本就恨不能连上朝都带着黎晚,可现在一下朝,黎晚被丽嫔和齐王霸占着,竟没有了他的位置。

  忍了十来日,实在难以忍受。

  于是以黎晚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为由,不许丽嫔和齐王日日都来探望,而且还规定每次来探望,都要在早朝结束前离开。

  晚上,帐内□□初歇,他抱着黎晚,很有些不满的说:“你与丽嫔那么要好做什么,等立了后,后宫嫔妃,都要放出宫去。”

  黎晚有些惊讶:“放出宫去?”

  皇帝道:“朕未曾临幸后宫,只不过是名分,朕与她们和离,再给予封赏,若是她们再嫁,朕再赏赐丰厚嫁妆。”

  黎晚却觉得没那么简单:“这能行得通吗?”

  皇帝道:“总比叫她们困在这宫墙中一生来的好。”他拥紧黎晚,在她红润的唇上轻吻:“和朕一起困在这宫墙中的人,有阿晚就够了。”

  黎晚忍不住笑道:“怎么听起来,我还不如被放出宫去呢?”

  皇帝凤眼危险的微眯:“阿晚。”

  黎晚笑着捧住他的脸:“阿晚自愿为囚。”

  皇帝眉眼温柔地吻了吻她的眼睫:“阿晚,等你与朕有了孩子,待他长到朕这般年纪,朕就传位给他,然后同你离开这里,一起游历大江南北。”

  黎晚眼神柔柔地看他。

  皇帝却眼带笑意,唇落到她颈侧: “所以,阿晚,朕要多努力,让你早日怀上龙胎……再来一次好不好?”

  黎晚:“……”

  ……

  册封大典后不久,黎晚便诊出有孕。

  皇帝高兴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重重赏了太医,在黎晚面前,手足无措的像个孩子,都有些不敢碰她,仿佛黎晚一碰就会碎了。

  还是黎晚握着他的手去碰自己的肚子。

  皇帝的手放的极轻,小心翼翼地摸了几下,忍不住在她肚子上轻轻亲了一下,抬起头来,凤眼里闪着快乐的光:“阿晚,我们有孩子了。”

  乾正宫的宫人们都高兴极了。

  皇帝不放心任何人照顾黎晚,破例将黎夫人召进宫里来贴身照料。

  齐王也只能在皇帝在场的时候才能接近黎晚。

  其余人等,都不能靠近黎晚三米范围内。

  小钱子因为性子沉稳,也被送到凤禧宫照顾黎晚,他与翠珠两人奉了皇帝的命令,把黎晚看的很紧张。

  凤禧宫更是处处都铺了绒毯,桌角都被包起来,生怕她磕了碰了。

  黎晚倒是被皇帝这样草木皆兵给弄得有些无奈,就连黎夫人都觉得有些过了。

  皇帝也不住在乾东殿了,日日下了朝就往凤禧宫去,夜里也宿在凤禧宫,恨不能把黎晚时时刻刻戳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晚上睡觉时,就连抱着黎晚,都不敢太用力,小心翼翼地,生怕碰着黎晚的肚子。

  他这样紧张,脸上的笑却越来越多。

  到底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大臣,哪怕有诸多不合规矩之处,看到皇帝难得这样开心,也都咽了下去。

  再说,黎晚这个皇后,当的的确无可指摘。

  大臣们最忧心的皇嗣问题,她才当上皇后不到一个月就给解决了。

  就连黎家那一家人,都丝毫没有得势而张扬起来,反而越发低调。

  林家在黎家的帮助下,也很快就在京都站稳了脚跟。

  皇帝赐了他们一处大宅子,赏了金银田地,又特许林致和林妤进了国学读书,他们与黎家来往密切,又顶着皇后的救命恩人的头衔,也没有人敢欺压他们。

  林致和林妤到了国学,那也是十分勤奋上进,国学的夫子还表扬了两人,不仅有天赋,难得还如此勤奋。

  林妤每个月都会给宫里的黎晚写信。

  里头什么都写,她自己的事反而写的少,林致的事她反而写的更多些。

  林致的文章被夫子夸了,林致又被哪家的贵女看上了诸如此类。

  黎晚看的十分有趣,看完了就给林妤回信。

  林妤一收到信,就会叫上林致一起看。

  林致不同她一起看,等她看完把信给他,他会拿到房里去看,然后反反复复去看她写给他的那几句。

  她每次回的信他都看了。

  她现在贵为皇后,言语之间,却还是和在村子里时一样,看着她的信,他都能想象到她脸上带着笑意的神情和柔和的语气。

  他前几日无意间听到有人在说,黎晚家族式微,无娘家可靠,能够靠的,只有皇帝的宠爱,这个皇后能坐多久还不得而知。

  他便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读书,他日入朝为官,不仅要做官,还要做大官,他们说黎晚没有靠山,那他就来做她的靠山。

  五月初夏。

  皇后黎氏,怀胎十月,诞下皇子,母子平安。

  皇帝喜极而泣,取名为贺。

  同年,皇帝与后宫嫔妃和离,后宫之中,只留后位,举国震惊。,,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