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3-05-11 05:50      字数:2369
  太平凡了。就像每天都会见到的街道,遇见的行人,路边的一草一木……不起眼,却又不可或缺。姬鹏试探着拿起来。凑近之后,香气越发浓郁。表面是粗粝的,用牙齿轻轻一掰,就掉下一大块。粗糙的颗粒在口中迅速溶解。姬鹏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大脑高速运转,想着究竟什么词儿才形容得尽。几分钟后,他憋得满脸通红:卧槽,好吃啊!说不出究竟怎么个好吃法,但就是不想停!在中式糕点中,“酥脆”一词常常相伴出现。时间一长,许多人难免会将这两个词混为一谈。但实际上,“酥”和“脆”,相去甚远。酥,徒有其表,内部软弱无力,因为没有筋骨,断声沉闷,遇水即溶。而脆者,大多硬挺,极具韧性,食用时需要花费一点力气,且声音清越。而眼前这块桃酥,完美契合了“酥”的要求。姬鹏小心翼翼地将属于自己的那块桃酥吃完,忍不住好奇道:“老板,这里面分明没有桃子,为什么要叫桃酥?”众人闻言一愣,对啊!廖初撤下第一套碟子,“说法很多,但都有待商榷,听听就好……”有人说是因为最初做这种点心的人往里加了桃仁止咳,也有的说是核桃店老板为了处理核桃碎,加了核桃;有的说是一开始做成桃子的形状;还有的是什么陶窑工人所创……众说纷纭,流传到现在,真相已然不可考。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实在是一款优秀的点心。第二品,豌豆黄。一块块浅黄色的方糕被放在浅碧色的圆碟中端上来,清新淡雅,仿佛春日水面浮动着的嫩柳枝。叫人的心情都不自觉柔软起来。豌豆色淡味轻,只有吃到口中才能细细品味一二。以前豌豆黄主要分为两大派类,一是宫廷,二是民间。而对豌豆黄的改良和发展起最大推动作用的历史名人中,名头最大的莫过于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据史料记载,她在世时酷爱豌豆黄,经常冲水吃。而民间的多以固体块状为主。康山千里迢迢跑到清江市来,一待老些天,为的不就是这口吗?此时见了真容,简直连呼吸都急促了。对好色之徒而言,绝世美女足以令他赴死;但对老饕来说,有这么一块豌豆黄在眼前,给三个美女都不换。为方便食用,每块豌豆黄都切成一口大小,而两个小朋友面前摆的,则切得更小。康山缓缓吐了口气,以近乎虔诚的心态,将豌豆黄放入口中。入口微凉,细腻如沙,豆类的清香混着膏体一并侵袭到口腔的每个角落。这味道并不算重,甚至可以说清淡,却偏偏具有极强的侵略性。一口,就再也忘不了了。他闭上眼睛回味片刻,幽幽道:“绝。”跑这一趟,值了!柳溪也在一边唏嘘,“要是当年签售的时候我吃的是你做的,何至于留下心理阴影!”这些年我都错过了什么啊?中式糕点竟是这么好吃的东西?好些中式点心往往有个特点,就是其貌不扬。如果只看表面的话,活像路人甲。可你要是能静下心去品味,就跟见了耐看的美人似的,越看越着迷。第三品,枣花酥。枣花酥应该是今天四样糕点中颜值最高的了:廖初做的是流传最广的八瓣形状,以酥皮塑型,宛如花朵盛开。那八瓣花瓣中空,填满炒好的枣泥,中间点红点。它也是酥,却和桃酥的酥几乎是两个极端。前者厚重,浑然一体,一击即破。后者细腻,酥皮重重,百转千回。枣泥糕的酥皮,是千层酥。做得好的枣泥糕,入口之后能感觉到酥皮在口中一层层溶解,宛如春日枣花层层绽放,十分鲜活。第四品,绿豆糕。绿豆糕的制作方法和豌豆黄类似,都是要先将豆类煮熟打泥,反复过筛至细腻,然后堆起成方。不过绿豆清热败火,更适合这个季节。余渝看着新换上来的玻璃盘子,忍不住笑道:“心思真巧。”浅绿色的方糕,衬着透明的玻璃盘子,里里外外都觉得清爽,正好消去秋日的干燥。他以前真没想到廖先生会是这样心细的人。四品糕点吃完,他觉得自己对清江市的归属感又强了一分。这里有他喜欢的工作,有信任他的上司,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好吃的点心!如果可以的话,他想一直留在这里。内评会结束后,护法群成员们开始疯狂发朋友圈,然后重点@吱吱。千里之外的吱吱小姐咬着被角泣不成声。这群混蛋,呜呜呜!离开之前,柳太太再次跟廖初握手。“廖先生,您的手艺惊艳到我了,合作愉快。”这次,她是真的心服口服。晚上她给两位老人打电话。“廖先生的手艺毋庸置疑,至少那四种糕点,是我迄今为止尝过最完美的。”对面传来温和宽厚的声音,“既然是您这么说,那我们也就放心了。”柳太太想了下,顺势邀请道:“两位要不要亲自来尝尝看呢?顺便也可以做个短途旅行。”电话那边沉默了会儿,换成一道更柔和的女声。“说来,我们还没正经出过门……也好。”三天后,那对老人亲自来到廖记餐馆。两位老人衣着朴素,饱经风霜的脸上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风采。虽然此刻已满面皱纹,但他们的眼睛呀,依旧亮得像星星。“您好,廖先生,冒昧前来,打扰了。”老先生向他脱帽致意,“我是关墨,这是我的未婚妻,谢君姿女士。”老人的身形清瘦挺拔,儒雅的面上微微含笑。老太太化着淡妆的脸上升起一抹极清雅的笑,“您好。”人如其名,果然有君子之姿。一举一动都显示他们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大风大浪,才会有这样过人的气度。廖初本能地升起一股敬意。并非因他们是自己的顾客而尊敬,而是对一双历经磨难的灵魂的敬重。“两位请坐。”天还早,店内只有甥舅二人。果果好奇地打量着两位陌生的访客,“爷爷奶奶好。”虽然不认识,但第一面便觉亲切。二老低头,看着她的眼中流露出柔情。“你好呀,小朋友。”真可爱。如果当年他们在一起,这会儿,也会有可爱的孙子孙女了吧?似乎觉察到恋人的情绪,关墨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