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作者:二醉      更新:2023-05-11 02:46      字数:2206
  温暖这些天过得不错,而苏音音,用身处水深火热来形容都不为过。她家的情况不差,只要她能第一批回城,就立即有单位接收。这自然是她家里人好不容易疏通得到的工作机会。但是她却把回城的机会让给了宋吉,连同单位也让了出去。她家里人知道后,心里直呕血。但是闺女说了,宋吉有大前途,他们只能暂时隐忍。只是没想到闺女好不容易回来,却跟失心疯了般,一个劲儿地往宋吉身上扑。宋吉条件不好,她甚至还拿家里的东西补贴。一两次罢了,但是日复一日,他们苏家没那个底子,最近饭桌上连肉末都见不到。“天天吃青菜,我都快变成青菜了。”苏辰气得摔了筷子,生气地瞪着苏音音:“赔钱货,回城机会让给别人,工作机会让给别人,连家里有点吃的也要带给野男人。”“苏音音,你贱不贱呀!”第37章 再去勾一个不就成了“苏辰,我是你姐,好好说话!”苏音音看着自己的弟弟,皱眉开口,一脸不满。宋吉可是男主,气运很强,跟他作对,不会有好下场。要不是苏辰跟自己的身体有血缘关系,她才懒得管!“呵,我可没有一个只顾补贴野男人的姐,不吃了。”苏辰一脸气愤,站起来回了自己房间。这是他姐吗?这明明是别人家媳妇,回娘家打秋风来了。这还没嫁,就忙着补贴,真嫁过去,岂不是把这个家都要搬空!“妈,你看辰辰,这是什么态度,没大没小!”苏音音也生气。自己下乡过苦日子,苏辰在城里吃香喝辣,这会儿还态度恶劣。居然敢骂自己,果真是在城里好日子过多了,脑子里一团浆糊。以后等她跟宋吉结婚,别想着捞好处。罗月红只是神色淡漠的看了女儿一眼。往常,自己还会劝说。毕竟是姐弟俩,哪有隔夜仇。但是现在她说累了,不想说了。儿子说得对,音音这就是倒贴,拿自家补贴宋吉,丝毫不顾及一家人。他们家真没有大富大贵到能无条件去接济别人。自己怎么就养了个白眼狼出来!下乡对一个人的改变会这么大?“你吃吧,我去看看辰辰。”她站起来进了苏辰房间,从兜里掏出二两面额的粮票还有一毛钱。“去买点吃的,你姐已经被宋吉那个男人勾得失了魂,婚事不能再拖。”本来他们一家的打算很好。给音音找个好工作提升在婚恋市场的行情,等嫁了好人家,再把工作让给辰辰。但是现在看来,他们家有帮人做嫁衣裳的可能。这工作来之不易,可不能让人白白占了便宜。闺女她生的,婚事必须她做主。那个宋吉一直接受音音的资助,显然人品不咋地,踹了不心疼。以后有大出息?没他们家前期的疏通,会有工作?指不定现在在哪个蹲着呢!苏音音想不到一家人全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她看着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直接拿了个铝饭盒装满,然后收进空间,又去找宋吉了。他一向节俭,根本不舍得买大米。一定要想办法赚钱,这个家,以后少回……傍晚,收获满满的温暖终于舍得回家。这会儿她的背篓已经装满,全是菌子跟木耳,最下面还藏着一只被打晕的兔子。捡野鸡蛋的时候,从旁边窜出来的,直接被她敲了一闷棍。运气肉眼可见的变好。等二哥把人参卖给药房,她的运气能更好!“暖丫头,你这菌子哪儿捡到的呀。”下山途中,温暖遇上不少人。显然,都被野猪刺激到了,所以一个个的都朝后山涌来。看到温暖的背篓,有人控制不住地眼热。找不到野猪,捡点菌子回去也好呀。温暖不好意思地笑笑:“叔,我发现那地儿都捡完了,你们别处再找找。”“我先回去啦,晚了阿娘会担心。”“嗯,下山路上慢点。”出了后山,远远地,温暖就看到自家院子前围了不少人。隔壁跃进叔家的孙子就在前面不远。虎子看到温暖,立即跑过来告密。“暖姨,你阿奶还有大伯娘都来了,正跟玉珠奶奶吵架呢。”“她们要猪肉,玉珠奶奶切了一斤,她们嫌少,还想要。”“阿奶让我在门口守着,你背篓先放咱家院子。”温暖揉揉他的脑袋:“虎子真乖,成,背筐先放你家。”不然这么多菌子,太惹眼,何况里面还藏了只兔子。温老太居然还有脸上门,看来是上次的教训不够深刻。还有萧金叶,这婆媳俩都是极品,为了点肉,脸都不要。“走。”温暖牵着虎子的手,先将背篓放在他们家院子里,然后才回了自家。“老三可是我儿子,做阿娘的想先吃口肉都不成吗?”一进门就看到温老太气焰嚣张地嚷嚷,一旁萧金叶伸手扶着她,不忘添油加醋。“玉珠,不是做嫂子的故意找茬。”“五斤肉,就拿了一斤出来,也太少了点。”听到这话,温暖气笑了。“阿奶一人分一斤肉,少吗?”她走到气得不轻的秦玉珠身边,眼中噙着冷笑。萧金叶现在看到温暖出现,眼睛跟淬了毒一般。要不是她,宋队长那样的好女婿就是自家的。长得跟狐狸精般,再去勾一个不就成了!好意思跟自家姐妹抢!“咱家十几口人,一斤肉你们好意思拿得出手吗?”“哈……”温暖大声笑道:“一斤猪肉是给阿奶的,跟大房可没关系。”“阿爹要尽孝道,肯定要给阿奶一些肉,但是为啥要给大房。”“大伯娘你倒是说说哪来的理?分家后,本就是各过各的!”温暖的脸色冷下来,扭头看着喜笑颜开的秦玉珠。“阿娘,五斤肉,按照人口数平分。”“加上阿奶,一共十一口人,阿奶年纪大,多分点,半斤!”“一斤肉,你给多了。”秦玉珠面露狂喜。对呀,小棉袄说得对,他们三房十口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