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
作者:凌烟阁阁老      更新:2023-05-11 00:26      字数:4705
  相反,这种淡然的态度,着实给了刘强栋不小的压力。此时的刘强栋,事业正在处于一个关键转型期,对于一切资本都嗷嗷待哺。毕业之后的刘强栋,走上了中关村卖碟之路,并且在此路上越走越深,成为当时国内资深的卖碟人士。然后03年的sars来了。形势的逼迫,使得他将业务转为线上,京东多媒体网站正式上线,当时只有100多个单品,页面可想而知是非常简陋的——齐政上网看过,跟后世一对比简直是辣眼睛。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尝到了互联网甜头的刘强栋想要把公司线下柜台全部关掉,彻底转型电商。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线下的用户体验不好,而电商的体验远远超过线下,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产品。而且还有一点,当时经过了2000年后互联网泡沫的中国,开始迎来了一波互联网黄金发展期,京东线上业务的增速远远高于线下,刘强栋知道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专注,所以他想全力发展线上业务。结果这个想法一说,支持的人没几个。毕竟对于当时的京东来说,他们已经有八九千万的销售额了,已经算不上一家小企业了,按照规划未来可以开几百个门店,业绩再翻个几倍不成问题。放着眼前的钱不挣,去搞一个未必有前途的电商?以后世的眼光看当然无需犹豫,但在当时,风险其实是很大的。而且此时线下零售发展也很快速,全国最火的企业其实就是苏宁、国美这样的电器巨头,而他们在忙着干什么呢?全国跑马圈地,快速开店。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早期创业公司创始人“一言堂”的好处了。即使受到很多员工的怀疑和反对,刘强栋还是“独断专行”,决定把线下业务撤掉,全力发展线上电商。就这样,京东度过了它早期最关键的创业期。不过它真正的大发展,还要等到07年,京东获得了第一笔融资之后。很多人都以为京东在07年才获得首轮千万美元融资,但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刘强栋曾经向国内一家民营企业融资500万元,而这家民营企业给了100万元之后,如今就想撤资,因为京东一直在亏钱。众盛资本的方荣轩与刘强栋的渊源就是在此时结下的。方荣轩经朋友介绍,接触了京东电商,不得不说,他的眼光着实不凡,不知道是单纯投资京东这家公司,还是投资刘强栋这个人,总之方荣轩接手了那家民营企业的京东股份。此后他手中的京东股份价值膨胀了多少倍自不必多说,最关键的是,在京东日后的几轮融资中,方荣轩凭借着持有的京东股份,长袖善舞,跟不少投资机构达成合作,为众盛资本日后的蝶变带来极大的助力。这是功成名就后方荣轩最得意的“战绩”之一,但今世,他没有这个机会了。……邀请刘强栋坐下后,齐政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抬头看着刘强栋说道“刘总应该知道我的来意吧?”刘强栋爽朗一笑“当然,真的很荣幸京东能得到齐总的青睐。”前期的嘉谷战略部与刘强栋的接触,足以让他对嘉谷有了一定的了解。齐政就开门见山道“先说一句,这是我个人的投资,跟嘉谷集团无关。但是我有足够的资金能满足你的需求,不过能从我手里得到多少资金,就看你能将我打动到什么程度。”刘强栋眼前一亮,他才不管齐政是公司投资还是个人投资,只知道有钱入账就行了。机会不容错过,而且看上去齐政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刘强栋很是酝酿了一下,才将自己一直构思的京东发展蓝图娓娓道来。“齐总您应该知道美国的亚马逊网站吧?”齐政点头。“我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的‘亚马逊’……”第230章 闲棋冷子,疑神疑鬼齐政想不到刘强栋这么早就想模仿亚马逊的发展模式了。在他的记忆中,06年以前都是京东打基础的原始积累阶段,只是作为一个垂直类的数码平台;直至第一轮融资后,才借由资本的力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成为了一个全品类综合性的电商公司。随后京东仿照亚马逊,靠着自营正品,和在全国仓储网络布局上的革新,建立了正品+送货快的客户体验,与阿里平台货品良莠不齐+通达系快递慢的体验形成鲜明对比,借此吃下中国电商的半壁江山,建立了一个电商帝国。现在看来,刘强栋应该是很早就萌发了这个想法,不过是囿于资金短缺,无法施行而已。“不同于阿里‘修路收过路费’的路子,靠自营和完善的仓配物流布局,京东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于淘宝的有特色的电商平台,而非单一小而美的应用……”刘强栋用自信的语气侃侃而谈,实质心里忐忑不安。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向外人坦言京东未来的规划,要知道,之前他不过是稍微表露出类似的想法,公司的管理层就大为反对,谁都知道,按照亚马逊这个模式发展,需要多大的投入。事实上,如今的亚马逊模式在美国也是褒贬不一,虽然销售额飞速增长,但唱衰其未来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如果不是了解到嘉谷集团的发展模式与亚马逊有几分类似,譬如都是前期重资产投入,刘强栋根本不会跟齐政说得这么直白。齐政安静地听刘强栋说完后,不做评论,反问道“你的团队都赞同你的想法?”“……大家当然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这都不是问题,我有把握说服我的团队按照我的思路执行,毕竟,这是我的公司。”刘强栋反应过来,说得铿锵有力。这是一家“创始人标签”极其明显的企业,甚至可以说,京东的成与不成,高度系于刘刘强栋这个拥有至高权威的创始人身上——齐政心里不由得闪过这个念头。再回想一下后世京东的发展轨迹,作为一家成立之初就没有“合伙人机制”、典型的创始人“独断”的企业,这一基因几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京东的命运。在追求效率和执行力的零售业中,是需要一个有战斗力和前瞻性的老板引导的。这样的模式让京东在成立之初迅速崛起。但公司进入成熟期后,放权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此时,管理问题开始暴露。据闻,京东的高层内部会议事实上就是刘强栋的“一言堂”。大家会发表意见,但是他会从里面挑选出符合他想法的,引导大家往那个方向讨论,最后形成的结论就是他在会前已经想得差不多的想法——相当于每次重要事件的决定权都在刘强栋手里。在很多的案例里,这种“独断专行”带来的就是灾难。京东前期的顺风顺水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创新业务的屡屡失利。作为一家以零售为根基的企业,长期以来,京东在业务创新上的进展乏善可陈。先是被阿里田忌赛马式的策略一直打压,又连续错过电商两次大的机遇——第一次是以美团为代表的餐饮外卖的崛起;第二次是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另外,刘强栋的控制欲太强了,这一点从京东一直没有一个可以承担重要角色的“二把手”即可见一斑;而他个人相对高调的做法,一旦出事,会置公司于危险境地。可以说,成也创始人的京东,最终也困于创始人。眼前这么好的例子,更加坚定了齐政对嘉谷集团“放权”的管理理念——一手抓累死累活不说,没有人能永远正确,尤其是公司创始人,一旦陷入对未来业务增长点的错误判断,或者说是对舒适区的迷恋,太容易造成重大的战略延误了。那么,还要不要投资京东呢?当然要。不仅仅是为了狙击众盛资本的方荣轩,哪怕京东本身的价值,也值得一份投资。当然,刘强栋超强的控制欲,导致很难将京东纳入嘉谷体系,好在齐政早有预想——个人投资而非公司投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投资京东,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闲棋冷子。齐政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对刘强栋说道“钱我可以投给你,500万,但我要20的股份。”刘强栋一怔,头摇得像拨浪鼓“这不可能,这个估值太低了,500万我最多只能给您3的股份。”齐政就平淡地说道“我说的500万,是美元。”刘强栋的瞳孔一缩。五百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四千万,也就是说,齐政对京东的估值,是两亿以上。这已经超过了刘强栋自己的估值。但他反而更加纠结,想了近两分钟,才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齐总,第一轮融资,我觉得有两千万元就足够了。”两千万元,按照齐政给京东的估值,也就是10的股份。对此,齐政一点都不意外,事实上,刘强栋肯出让10的股份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了。在投资领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时期划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众所周知的是,投资种子期企业,容易得到极为丰厚的回报,但同时风险也极大。同样的,创始人也不想在种子期出让太多的股权,否则后面一轮轮的融资下来,说不得就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齐政开出20的条件,本就留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说,京东目前确实是捉襟见肘了。齐政就眯眼笑了起来“两千万哪够啊?刘总,按照你的规划,京东的发展,宜早不宜迟。当机会来临时,你要舍命狂奔,迅速做大,成为自营电商第一品牌,所以我给你5000万元,而我只需要15的股份。”刘强栋坐直身体,陷入了思索。就这么一会,齐政对京东的估值又提高了一个多亿,刘强栋不是不感动,但是他也对齐政莫名的信任感到摸不着头脑。他抬起头,看向齐政“齐总,您对京东就这么有信心?”齐政一脸轻松道“与其说我对京东有信心,不如说我对你这个人有信心,我很认同你对京东未来的规划;而且,你团队的执行能力和效率,也是我的信心来源之一。”“电商是未来,你应该知道我的嘉谷集团主业是农业,而我认为,农业线上线下的结合,也将是大势所趋,所以,嘉谷与京东的合作机会,未来将会有很多。”刘强栋恍然,他又沉默了一会,起身说道“齐总,我回去考虑一下,24小时内跟您答复。”齐政也站起来,向刘强栋伸出右手。两只手握在一起,齐政说道“不管怎样,我个人还是很看好京东的自营模式的,我也真诚希望京东能趟出一条切合国内环境的自营电商之路。”刘强栋点点头,握紧了齐政的手。送走刘强栋,齐政坐回座位,思考了几分钟。众盛资本的方荣轩目前应该是刚跟刘强栋接触,还处于对京东的评估阶段,而齐政相信,即使他对京东再看好,也不会像自己这样不管不顾地给一个简陋的网站三个多亿的估值。毕竟此时的京东,还只是一个垂直的数码电商平台,国内这样的电商平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即使他再欣赏刘强栋这个人,他也没有齐政这样能看到未来的信心,敢因为一个概念就投入巨资豪赌。而只有等到未来,他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至于刘强栋会不会选择合作?齐政看着凉了的咖啡,笑了,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果然,第二天中午,齐政就得到刘强栋的答复,他同意齐政的投资方案。双方签订了投资协议,齐政投资京东五千万元,那家民营企业得以从京东撤资,刘强栋再拿出部分股权,补足15的股份给齐政。有了齐政的资金注入,刘强栋终于可以大展手脚了。京东提前两年,获得第一轮融资,齐政也有些好奇,加快了发展步伐的京东,能取得比原时空更为出色的成绩吗?犹未可知。但方荣轩此时肯定非常不爽,齐政是想象得到的。一想到老对头不爽,齐政就觉得太爽了。……事实上,方荣轩确实有不爽的理由。因为他的助理正在战战兢兢地向他汇报失败的经历“……嘉谷集团向永惠超市全方位的扶持……无论我们开出多高的价位,他们都婉拒合作……”方荣轩面无表情。一个偏居一隅的永惠超市虽然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失去了也就失去了,还不值得他懊恼。他觉得极其不爽的是,面对自己的出招,齐政轻描淡写地就解决了——别说探查出嘉谷集团的海外资金来源,齐政甚至都懒得提价竞争,这让他觉得自己的试探像是小丑的表演。方荣轩眸色深沉,他想了想,淡淡地说道“既然永惠超市不识好歹,那就扶持其他的商超!全国各地,哪里没有好的零售业投资对象?在苏省有苏果,在江南省有华联,在越省又有新一佳……你调查一下,找一个愿意接受投资的合作对象,永惠超市的生鲜模式,也不是不可以复制甚至超越,这次,我不希望再失败了!”他的助理汗如雨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