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作者:凌烟阁阁老      更新:2023-05-11 00:23      字数:3427
  “我们还要关注全球化的力量。”齐政提醒道,“全球化不仅仅是获得业绩增长的途径,更意味着可以利用全球的资源进行创新,而获得更持久竞争力,这已经不是一个讨论要不要进行的话题,而是我们必须采取的行动。”杨业谨慎地说道“全球化的本质是渠道的扩张吧,我们还是要现在国内掌控好渠道,再扩张。”这是经验之谈,齐政没有反对。不管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还是当前中国企业扩张全球源,或是并购高端品类全球扩张,都离不开一个品类战略高端攻占低端!齐政别的不敢说,高端的品类是能保证的。其实要解决的,反而是消费者心智中顽固的认知问题,比如洋就一定比中国好,外国的就一定是高端的……当然,如果选择攻占全球市场,没有心智的干扰,齐政觉得,没准会比在国内更有优势。可是齐政舍不得啊。没办法,土财主就是这样,好东西总想留着自家用。……第113章 卖疯了的猪肉计划再好,在牧场还没建好的当下,都还只是一个规划。齐政抽空布好灵阵后,就从牧场建设中脱了。从牧场和品加工厂的建设到牛的引进,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具体工作可交由杨业主持。齐政回到了普诚县的公司总部。时近深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业是一个讲究积累的行业。因为农业是有生命力的,动物、植物乃至农人,生长成灭,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铺垫。很多农业项目,就是扛不过前期的投入,就倒了。细数嘉谷旗下的多个项目,最早布局的,已经有一年半了;最晚的,才刚开始。有的早就有产出了,而有的只能耐心等待成熟。去年最早布局的特种养殖,也是最先产出的项目,持续不断地为公司带来收入;“茶香稻”项目耗时最长,至今为止,只见投入,未见产出;鹿园项目稍晚,直至今年中旬,才基本上达到收支平衡,不需要大笔投入,但也仅限于此了,盈利估计最快要等到明年才能实现。今年初的养猪场,是目前嘉谷第二大投资的单体农业项目,眼下捷报频传,给了公司最大的惊喜;至于刚启动投资的牛牧场,荣升为第一大投资的单体农业项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年,都不要指望能收回投资……另外还有嘉谷食材供应链和清源啤酒,作为农业产业链的补充项目,暂且不提。“我们的猪卖疯了!”说起猪销售,养猪场场主李东亮喜悦之溢于言表。从上个月开始,长势良好的第一批生猪可以出栏了。忙着扩充食材供应链的钟华志第一时间盯上了这批生猪。“肌内脂肪是学术界公认的衡量猪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通常人们以肌内脂肪含量4为标准来界定优质猪。”“我们养猪场的生猪肌内脂肪居然达到59,高出19个百分点,味鲜美,肥而不腻,是难得的高品质猪。”李东亮骄傲地说道。在钟华志的大力推介下,食材供应公司跟越来越多的港澳高级餐厅签订了供货协议,嘉谷出产的土鸡和野鸭一直是他们青睐的食材,如今名单上又增加了猪。“港岛的《美食专栏》在港澳美食界拥有莫大的名声。上个月月底,专栏的主编尝到了明珠餐厅以我们的猪为主要食材推出的主菜后,据说差点当场落泪。”齐政觉得太夸张了,“不至于吧?”李东亮得意地笑了笑,“还真不是说笑。那主编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养猪喂的都是米糠啊、菜叶子啥的,养上一年才杀,吃猪那叫一个香。”“而进城后,猪多了,但再也没有小时候的猪那么好吃了。本来他都已经忘了那种猪的香,在尝过我们的猪后,据说找到了从前偷吃五花时的感觉。”齐政懂了。“儿时”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是小时候对猪香的感记忆,是打动那主编的“软刀子”。儿时农家香!简直充满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后面呢?”齐政饶有兴致地追问。“后来他在《美食专栏》上大力推介明珠餐厅的美食,尤其是差点让他落泪的猪主菜,他还是港澳美食协会的理事,在他的巨大影响力下,港澳的老饕当然要一“尝”为快了。行内人当然知道是我们的猪优质,所以很多高级餐厅都找上了钟华志。”“越来越多的餐厅想采购我们的高端猪,现在我们的猪是供不应求了。每天出栏生猪1500头,堪堪满足供应港澳。但是越省也有不少餐厅风闻此事,同样想要采购我们的猪。现在只能是一方面保持市场的饥渴度,一方面准备扩大养猪场的规模。”齐政咋舌,销1500头生猪,按照平均250斤的出栏重量计算,就是差不多190吨,这还仅仅是只能满足港澳地区。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猪,高端意味着高价,这些猪都是供应给中高级餐厅的,齐政都想不到港澳的中高端餐饮市场有这么大的胃口。只能说,吃货的力量是无穷的。产量有限,需求旺盛,以至于养猪场原来的同时开拓越省市场的计划都落空了。“我们还在南开市里开了一家猪店试点,想检验一下高端猪在低端市场的接受度。”李东亮接着说道。“结果怎么样?”李东亮喜形于色,“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嘉谷的猪店试点开在南开市市区内最大的菜市场旁边。上午十点,蜂拥而至的大妈已经排起了长队。“来两斤五花……”“后腿,给我割三斤后腿……”“哎,别挤别挤……”齐政一大早就赶过来,想见识一下李东亮口中“出乎意料的好”。结果就看着了在疯狂扫货的大妈们。纵然齐政已经知道店生意很好,也对这种场景惊讶不已。“这么贵的猪还有这么多人抢,真是疯了!”旁边一个菜摊的摊主看着抢购猪的人群,愤愤说道。“可不是,刚开业的时候,看到卖7块钱一斤的猪,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别人的猪最多也就每斤4块钱,都快翻了一倍,他们简直是想钱想疯了。”另一个摊主搭话道。在一旁看闹的齐政听到这话,挑了挑眉,继续听下去。“所以刚开始时差不多无人问津,生意惨淡。我们还打赌,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呢?”第一个摊主说道。“那他们是怎么翻的?降价?”有人问到。“降个,还是那么贵。”第一个摊主说道。另一个摊主主动说了“最先是附近有一户人家的孙子十分挑食,大人头痛不已。大概是想着碰运气吧,就买了这家的猪,没想到,人家小孩还真的不挑食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家里有小孩挑食的,不就都上钩了吗?”有人咋舌“这猪还能治病啊?”“好吃呗。你别说,喏,我就买了他们的猪,贵是贵,好吃也真是好吃,吃着特香。听店员说是因为用粗饲料喂养,跟土猪一样。”一个手里提着猪的大妈经过,插话道。“是吗?那我也去买一斤试试,真的好吃的话,最多就偶尔买一次呗……”大妈指着长队呵呵笑道“那你要早点下手了,人家猪供应有限,晚了想买也买不到了。”“不会吧,有钱人这么多吗……”齐政听着众人的讨论,才知道店生意火爆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原本公司对店的生意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毕竟比一般的价高了这么多,普通人肯定难以接受。但为了检验一下市场,也就不在意这点小投资了。没想到大家接受良好。在经过初期的惨淡后,店在市区内声名远扬,猪也销量大增。现在这家小店每天宰杀10头生猪,饶是这样,还得抢购。所以事实证明,只要产品优质,还真的不缺买家,尤其是食品行业。毕竟,吃是中国人最舍得的。尤其是,谁家里没几个独生子女呢?抓住了小孩子的胃,也就抓住了一家人的心。……第114章 规模决定地位既然普通人能接受高端猪,公司自然会考虑面向大众市场。但现实是产能受限,空有偌大的市场,没有足够的产品。不需要多讨论,扩大生产就被提上了程。养猪场扩建工程早就启动起来,好在原来的养猪场选址原就考虑到扩建的问题,留有充足的余地。这次扩大规模不需要再从总公司口袋里掏钱了。且不说养猪场如今每天是“猪滚滚而出,钱滚滚而来”——按照平均每斤7元的价格,养猪场一天能入账260多万。最令嘉谷众人震惊的是,高端农业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利润惊人。除了养猪场的建设标准较高,投入成本也高之外,因为大量采用牧草养猪,饲料成本远低于一般养猪户,综合起来的话,嘉谷养猪成本略低于一般养猪户。但是售价高啊!高价是建立在与众不同的基础上的,凭借着猪的极高品质,嘉谷有底气开出比普通猪高出近一倍的昂贵价格,而且还供不应求。近50的利润率啊,太惊人有木有?唯有齐政心知肚明。没有灵阵的支撑,根本做不到这么低的成本,这么高的品质。整个嘉谷的灵魂和核心,不是齐政,而是灵阵。当然,前期投资是没有那么快就收回来的,但不是有银行吗?以现在养猪场的流水和订单,是银行哭着喊着要给养猪场贷款。能用贷款发展,为什么还要自己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