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龙床臣惶恐12
作者:龙女夜白      更新:2022-03-29 04:57      字数:3264
  虽说经历了这么多世纪,但晏戈这还是第一次带兵打仗。即使有了原主的记忆,他也不免有些手忙脚乱。

  原主从小长在西北,所面临的敌人也是西北部的游牧名族,打仗的风格与西南的风格很不一样。晏戈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在战略上一直都很注意采纳老将们的意见。他们是真的打了一辈子的仗,经验什么的肯定比自己丰富。

  南方山区地形复杂,再加上刘崇林不战而怯,自从大军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一直没有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斗。直到前两天两君在一河滩处不期而遇,双方这才慌里慌张的打了一次。这场对战是晏戈这边赢了,当兵卒们带着俘虏回来之后,晏戈赶紧给朝廷写了一封战报。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将领在外打仗不管干什么都要给朝廷写一封奏报。打赢了要写,打输了要写,准备打之前还要写,写自己准备怎么打。

  当晏戈的战报八百里加急送到李秀手上之后,李秀激动的睡不着觉,他就知道晏戈不会让他失望的。有这封战报在手,看朝廷里那些光会说不会做的家伙还有什么话说。

  这种快意的心情只维持了一会儿,很快李秀就陷入了怎么回信的苦恼之中。一般而言皇帝只需要在回执中将晏戈夸奖一番,然后再许诺犒赏兵卒,最后再提一些意见什么的就行了。但这只是朝廷官方的回执,李秀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之后,总想单独给晏戈写一封信。

  他为了这封回信愁的辗转反侧,写的太官方又表达不了自己的心意,写的太露骨未免有失尊重。当他盯着一双黑眼圈出现在早朝的时候,朝臣们看着皇帝那副身体亏虚的样子,还以为他是和宫女们鬼混了一夜,纷纷心里不痛快。

  且不说如今西南战事吃紧,就说大臣们都商量着给皇帝选妃皇帝还不乐意,一转头和宫女们混在一起瞎闹,真是不成体统。

  李秀并不知道自己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口味奇特的色鬼,他很开心的把晏戈的战报拿出来给众臣们传阅。大臣们看到这封战报也很开心,虽说不少人都担心晏戈拥兵自重,但不管怎么说朝廷打了胜仗就是好事。

  李秀见大家都很高兴,脑子一热就准备和大家商量商量该怎么赏赐晏戈。

  晏戈已经官居一品,在官职上已经没有在进一步的可能,要赏的话就只能在爵位上下功夫。当他说准备封晏戈一个侯爵的时候,立刻遭到了所有朝臣的激烈反对,他们一个个吐沫横飞面红耳赤,仿佛李秀刚刚不是在说奖赏晏戈爵位,而是准备侵犯他们一样。

  李秀傻了眼,他就不明白了,至于这么反对吗?

  但这改变了他的决定,他准备在晏戈大胜归来的时候再赏赐爵位,到时候这些人就找不到理由反对了吧?然后下朝之后,他又开始发愁如何给晏戈回信。

  晏戈等了几天,终于等到了朝廷的回执。令他意外的事,不仅有官方的回执,还附带了一封李秀专门写给他的信。

  这并不新鲜,有时候皇帝会有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专门交代主将,所以大家并没有感觉奇怪。

  晏戈拿着信回到了房间里,在书桌旁他打开了用火漆封住的皇帝私密信件。

  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是,“爱卿子远,多日不见甚为思念,朕今日在御花园见到荷花开了,想起你说过最喜欢此花……”

  通篇下来全是不知所谓的抒情,看着就好像皇帝吃过了饭闲来无事写的东西一样。晏戈看的一头雾水,他曾经以为在古代通讯这么不发达的时代,能专门为了这种琐碎日常写信的都是那些矫情的要命的文人骚客,怎么李秀也有这种毛病吗?

  但是皇帝写信不能不理,哪怕他写的是这种鬼玩意儿。

  于是晏戈就开始发愁,该怎么给李秀回信。

  他既然写这种鬼玩意儿,那自己肯定不能回什么太官方太正式的东西。想了想,他决定照样子写,也写一写流水账。

  他铺开信纸,提笔开始写,“陛下万安,陛下来信臣甚是欣喜,感动莫名不敢忘陛下之恩宠。说起荷花,西南山区少见池塘,唯山上之杜鹃花开甚艳……”

  李秀收到了晏戈的信,见到晏戈说欣喜说感动莫名,他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已经明白了朕的心意了吗?

  李秀又是羞涩又是纠结,难受了一夜,第二天又开始给晏戈写信。

  “子远,朕于昨日梦中见你于沙场驰骋,雄姿英发不可逼视……”

  晏戈收到信,觉得更加莫名其妙了。他是在西南山区打仗

  ,到处都是树林山沟,哪里来的沙场?更何况自己是大军统帅,是要在大帐里指挥的,怎么可能在沙场上驰骋?这小皇帝中二病犯了吗?

  李秀不知道晏戈心里是怎么想的,否则他别说是笑了,估计连哭都哭不出来。

  随着前线不断有捷报传来,朝中大臣们以为胜利是理所应当的,于是不再为刘崇林担心,反而担心起了晏戈会不会拥兵自重成为第二个刘崇林。大臣们忧心忡忡,不约而同在早朝的时候像皇帝提议派一名监军去往西南战区。

  李秀问他们为什么要派监军,大臣们美其名曰让陛下更清楚的知道战场上发生的事情。

  李秀觉得很不妥,有事情晏戈自己不会说吗?立刻就有人跳出来说了,说军队被晏戈一人掌控,晏戈难免会有所隐瞒报喜不报忧什么的,监军就不一样了,不负责打仗,只负责将真实情况上报给陛下。

  这些话里李秀就只记住了一句,那就是报喜不报忧。晏戈的回信战报确实说的全是好话,李秀虽然没打过仗,但他也绝不会相信打仗会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他总是为晏戈担忧,想要知道晏戈近况如何,有没有按时吃饭什么的。但即使在信里问了,晏戈也只会说臣一切安好。

  李秀心说派个监军去也好,至少能让自己安心一些。

  于是他就问派谁去合适,大家七嘴八舌,很快敲定了一个人选。

  此人名叫李直,就好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是个大直男,已经直到快要变成癌了。再加上他的官职是御史,是个言官,也就是朝中最让人受不了的那群人,专门负责喷人。怼天怼地怼皇帝,看谁不顺眼就喷谁。

  大唐开国之初,太宗皇帝为了广开言路,特意设了一条国策,言官不会因言而获罪。也就是说言官就可劲的说吧,说什么都不会获罪。这下可不得了,别看这些言官官职不高,却是满朝上下最让人头疼的,盖因他们谁都能喷,就算是瞎喷你也只能辩解,而无法报复什么的。

  当李直要来监军的消息传到西南之后,军师当场就摔了杯子。气的狠狠的捶桌子,“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将军仗还没打完,就要派人来指手画脚,这算什么皇帝?”

  晏戈坐在上首沉默不语,李直的到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除非他派人在半道将其截杀,否则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晏戈安慰道:“他来了就来了,大不了不理他就是。这里是在军中,是咱们的底盘,还能被他欺负了怎么地?”

  众将士一想也是,他要是实在讨厌,大不了找个机会放几个刘崇林的人进来把他杀了。到时候就往朝廷上报,说李直大人勇猛异常非要披挂上阵,结果被人斩于马下身首异处。

  大家商量好了,于是李直平平安安的来到了西南战区。

  他官职不高,但是地位超然,所以晏戈没有去迎接,派了军师专门去迎接。

  李直五十多岁,人长的又瘦又小,但是那张脸看起来就好像有人欠了他多少钱似的。从马车上下来,他就板着个脸,军师和他说话,他也爱答不理。四处一看没有见到晏戈,他俩眼一瞪,道:“为何不见总督大人?”

  军师说总督忙于战事不能亲自迎接,这其实是客气话。但凡有点自知之明的就知道,以李直的官职根本不配晏戈亲自迎接,晏戈排自己的心腹迎接已经很给面子了。谁知李直却怒道:“总督如此怠慢我?是否对我不满?”

  此言一出军师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心说这什么人呐?对你满不满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当即在场所有晏戈的人脸色都变了,军师也不笑了,冷着脸道:“监军大人一路辛苦了,还是先去休息吧。待收拾妥当之后,在下再带监军去拜见总督大人。”

  李直听到这么不客气的话,更是气的不行。心说晏戈敢对自己这个监军这样,肯定有不臣之心。来到自己的屋子之后,他也不梳洗也不休息,第一件事就是写了一封奏报,在里面说晏戈和他的手下如何如何对自己不敬,如何如何不将朝廷和陛下放在眼里,更是将晏戈批成了一个不忠不义之徒。

  可怜晏戈都没见过他,哪里知道自己在他的笔下就成了这种人。

  作者有话要说:补昨天的,还有一章。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浅溪墨云6瓶;不多就少5瓶;遥灵遥如3瓶;夜轻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