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三十五章 浑水不搅白不搅
作者:藿香菇      更新:2023-05-29 11:39      字数:3374
  他一支手,沈云西也条件反射地捋了捋自己的头发,她本来还有点儿后悔的,毕竟为这百来张符纸她添了老大一笔香油钱呢,但见卫邵似乎挺高兴的,又听他的话,也深觉有道理,二十张保一年,肯定比一张保一年要来得稳妥的。

  大不了明年她再来求一回就是了。

  沈云西把桌几上的符纸合拢在一起,准备回去后给郡主娘荷珠她们每人也都发上几张。

  安排好了这一堆符纸的去向,她想起太子,问道:“你和太子是怎么结上仇的?”

  提到元域,卫邵的视线又落在她下巴处的淤青上,笑容淡去。

  经过诸多时日的相处,又有宋修文在前,卫邵大约能猜到她有些异于常人的本领,且原来的沈才女和太子关系甚密,觉摸出不对来再正常不过了,是以并不奇怪她有此一问。

  但他和皇室之间的关系目前不好直言,卫邵摇了摇头,搭手让她到窗边坐,没有说话。

  沈云西当他自己也不知道,便不追问了,反正那太子本也活不长。现在又被殷皇后抓到把柄,自顾不暇,一时半刻的估计抽不出空闲来。

  犯不着多费心思去理会他。

  她绕了绕发稍,取出马车上的点心盒子。

  都怪元域那神经病,害得她在禅房里的素斋都没吃完,云苍寺不愧是专吃素的,那素菜吃着真不错,可惜了,只能等下次再去试试了。

  这会儿只能用点心解解馋。

  沈云西用干净的帕子捻了一块核桃酥,慢慢地吃,又拿起盒子挨到卫邵旁边,递给他,卫邵没什么胃口,没有动里头的点心,拎着瓷壶的提梁,给她倒了一杯茶。

  马车行进在山间林道上,凉风卷起路边的桃花,漫天缤纷,这样的景色,比起宅院花园子里的要生动美丽得多。

  沈云西吃饱了肚子,吹着小风,看着风吹落花,在马车里摇摇晃晃的,把瞌睡给晃出来了,她一双眼半闭不闭的,眼见就要合上,马车却突然停了。

  她瞬间清明了,心下正奇怪,竹珍从下人坐的马车上过来,撩了帘子说道:“前头有人拦了马车,想请咱们顺路捎她回城里去,正巧五姑娘有点不舒服,大夫人说先停下来歇一歇。小姐要不要到底下来站站,马车坐久了也恼火。”

  沈云西看向卫邵,两人便一起下去了。

  一落地,沈云西就看到了扶在路边桃树上,弯着腰吐个不停的卫芩。

  原二夫人在旁边没好气地说:“你可真行,什么都敢往肚子里吞!”

  卫邵找卫大卫二去了,沈云西过去细听,原是来卫五妹听说云苍寺旁边有个美人泉,喝了健康又养颜,兴冲冲地就提了一壶回来,生喝了。

  国公府的娇小姐吃喝都是精细的,这一喝下去,走到半路上就不对劲儿了,边走边吐。

  “长长脑子,外头的那些水能随便用的吗?你好歹烧开了喝,也不怕鸟儿拉的粪也给你吞进去了。”

  原二夫人这话一出,把卫芩恶心得不行,吐得更厉害了,她白着脸气道:“二嫂,你那张嘴能不说话吗!”

  二夫人看卫芩确实难受,没再挖苦她,大夫人给卫芩拍背,担忧地说:“芩姐儿这样子下去,希望不会害到内里才好,也怪我们今天没有叫大夫跟上。”

  “这位姑娘没有大碍的。”一道有点怯弱的陌生女声响起。

  沈云西寻声看去,那是个差不多双十年华的少妇,她身形消瘦,身上穿着浅红色的长裙,额上有铜钱大小的伤疤,那伤处应有些年月了,痕迹很淡,被故意留下的一绺头发半遮着,并不是很显眼,但她脸蛋上的几道指甲划痕却明显是今日新添的。除去这些不看,是个很清秀的面貌。

  这应该就是竹珍说的那个拦马车的人了。

  就在沈云西打量的时候,那女子走到卫芩的右手边,握住卫芩的手臂按了几下,又取出一粒药丸要喂她。

  卫芩根本就不认识她,这来路不明的药物哪里肯吃,别过头就要避开,岂料那女子极熟练地拉住她,一把就给塞进了肚子里去。

  大夫人二夫人都不曾想这看起来话都不敢大声说的怯懦妇人,居然敢当着她们的面对卫芩强喂药,二夫人大声喝道:“你干什么!你给卫芩吃了什么!”

  路边的侍卫听得二夫人的怒声,忙都执刀赶了过来。

  那妇人吓得缩含了一下胸,结结巴巴地发着抖说:“喂的药,吃了好。”

  恰在此时,像是为了验证她说的话,卫芩直起身子,哎呀了一声,“我不吐了,我不难受了,我好了!”

  二夫人愣了一下,沈云西也看卫芩,竟真不像刚才那般吐得要死不活的了。

  这半路上遇到的人居然还是个大夫。

  二夫人是个会交际来事儿,板着的脸眨眼间就笑开了花儿,对那妇人说道:“怪我太心急了,原来是个误会,错怪了这位妹妹的好意。我还没问呢,妹妹你住在城里哪里,叫什么名字,若是顺路我们直接就把你送到府门口去了。”

  那妇人悄悄松了口气,声音细若蚊蝇,“住在临江齐府。”

  二夫人听到这个地址,表情又变了。

  沈云西也不免暗道一声好巧。

  这临江街齐府,正是宫里齐淑妃的娘家,齐府如今的当家人、太医院的齐院使,便是太子元域的亲外祖了。

  他们在云苍寺和元域才有纷争,回来路上就碰到齐家的人,这见鬼的缘分。

  二夫人干巴巴地说道:“原来是齐院使家的人,难怪会医术了,这是家学渊源。不知你是齐家哪位夫人,寻常我怎么没见过你?”

  那妇人忙答:“我夫君是齐家的二公子齐立椋。我姓关,夫人叫我阿玉就好了。”

  卫芩缓过气就闲不住了,她说:“哦,就是那个医术了得,一回京就被陛下破格升为御医的齐二啊。”

  大夫人温玉娴应说:“看来关夫人你不太爱交际,我还以为齐家二公子尚还未婚呢,岂料使君有妇了。”

  沈云西坐在竹珍端来的小板凳上听她们摆话,这齐立椋她也是有所耳闻的。

  据说齐立椋自小就在医术一途上展现出了卓绝的天分,他五岁那年,回老家河州祭祖,路途中遇上一妇人难产,他虽是小小孩童却临危不乱,助得那妇人母子平安。因此被红仁堂名医万自卿看中,收为弟子。

  这红仁堂万自卿可不简单,医术一道上响当当的人物,若非他自诩江湖人,不愿入朝堂,这太医院院使的位置还真轮不到元域的外祖坐。

  万自卿要收齐立椋入门,齐家忙不迭地应了,还大书特书。

  齐立椋在河州待了十年,两年前至河州一路北上行医,治人无数,名声大噪,一回到京里就被特招入了太医院,专为皇帝淑妃和太子看诊。而今也不过才刚刚及冠。

  就这段经历来说,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了。

  “我、我……”那自称关阿玉的妇人羞于启齿,好半天才吞吞吐吐说:“我与立椋是私定终身的,我身世又不好,出门总是要闹笑话的,不敢给立椋丢脸。”

  “那你又为什么一个人在这路上?”原二夫人问。

  关阿玉也是个直肠子,人家问什么,她就说什么,嗫嚅:“二婶子想她女儿送东宫去,但宫里淑妃娘娘和二婶子关系不好,不乐意。二婶子就想着直接找太子殿下,她打听到些消息,就找到云苍寺去了。太子殿下不知为什么心情不佳,她们吃了个挂落,就说是我惹的晦气,半路上把我赶下来了。”

  原二夫人同情地说道:“怎么有这样的人,荒郊野外的,他们存的什么心啊!”

  沈云西也点头,看这关阿玉脸上还有伤,估计还动上了手。

  “立椋他家里人不喜欢我,我要是出了什么事,就正合他们心了,好之后给立椋另娶一个名门淑女。”

  关阿玉很自然地接了话,叫二夫人足足顿了好几息,显然没料到她能这么敞开说自家的短处。

  别说二夫人了,沈云西都发觉出这个关阿玉的矛盾之处了,她人是卑怯的,看她身上的伤,就知道她在齐家没少受欺负,但她下意识的回话与动作,比如拦马车,又比如给卫芩喂药,还有说的这些话,又表现得很大胆。

  关阿玉见二夫人沉默下来,她捂了捂嘴,忐忑地道:“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又连连歉意地说:“对不住,对不住,我摔坏过脑子,从前的事都不记得了,又喜欢胡言乱语,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还请您见谅。”

  二夫人惊讶:“还有这事,齐家一家子大夫都治不好吗?”

  关阿玉弱弱的笑,“脑子的病不好治,想不想得起来得靠缘分了。”

  二夫人越是交谈,越是觉得这关阿玉可怜,前尘尽忘不说,还摊上齐府那种婆家。她唏嘘不已,但沈云西却敏锐地嗅到了瓜的味道。

  太子元域是她的敌人,约等于元域的外祖家齐氏一门也是她的敌人,敌人不喜欢的人,那就是她的朋友。

  这浑水她得搅。不搅白不搅。

  关阿玉想不起来没关系,她来帮她想!

  于是在将要启程的时候,沈云西主动站了出来:“关夫人不如和我坐一辆马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