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作者:白日不下地      更新:2023-05-09 16:44      字数:2750
  可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第140章 赶考第三十天140/第二天的中午, 马车一停下来,就有好几个人往郑家这边探头探脑的。郑婉动作很快,早上的时间就已经是拟好了今天中午的餐点, 而且还把要用的食材都提前拿出来了。郑婉今天中午打算做三种菜。一个是油焖笋咸, 一个是白斩腊鸡, 还有一个给了豌豆焖饭。郑婉选择这三样东西的理由很简单。不会引人注目,又十分可口。笋咸还是之前在去松山府的路上的时候被激发的。郑婉也做了好几翁的笋咸。只是郑婉的这个笋咸晒的稍微干了一些,但是却没有之前那个村做的那么咸。郑婉是希望可以长久的保存这个, 但是又可以后续继续调味的。所以现在做这个油焖笋咸的时候, 竟然看上去就像新鲜的竹笋一样, 令人食指大动。而入腊鸡这种东西只需要保存得当, 是不太容易坏掉的。腊鸡再过水汆烫一次, 把表面上那种特别咸的盐层全部都洗干净, 然后切块之后再淋上少许的热油。看上去就是新鲜的白切鸡了。至于豌豆焖饭, 用的也是晒干的豌豆。但是水泡一上午,那晒干了的豌豆竟然还有点松散开来,再加上裹着大米这么一蒸,这豌豆虽然身体上还有点皱皱巴巴的样子,但是眼看着也是不如之前那么枯干了。豌豆原本自己就带着嫩绿的香气,和大米一搭配, 更容易把味道上升好几个等级。郑婉找出一些木碟子来,这些东西不易磕碰,非常容易保存。只是一个小木箱, 里面就可以放上很多个盘子。她拿出五个木托盘来,然后在上面放上两个木盘两个木碗。木盘装菜, 一个碗装米饭, 一个碗装最简单的紫菜汤。这一荤一素一汤一饭的豪华配置, 两顿竟然只收五两银子!郑序负责送饭。他端过去的路上大家都忍不住侧目。到底是想看看郑婉准备了什么吃食。虽然说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希望有自己的一个预约位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背地里想着,郑婉到底也不是正经的厨娘,这做这种卖饭的生意,到底也是要看手艺。大家都能看见郑婉之前做给自家人吃的那些东西,你也不说不好,确实也是非常香,叫人很馋的。但是若是拿到酒楼去卖一场的话,真的也会叫人觉得不值当。更多的像是路边小食,野趣横生。但是却叫人觉得不值钱。可是如今看来,好似又完全不像那个样子了。首先拿到菜的秀才看了一眼,就连连称赞,“这也太麻烦了,原本就是你们家吃什么我也吃什么就行,哪里需要这样麻烦的。”郑序就说,“大姐说了,自家人吃饭当然是从简就行,但是既然是生意,那就是拿出做生意的态度来。虽然说菜色种类贫瘠,但是至少也能叫郎君吃好的。”“这这这,这已经是十分不错了!”油焖笋咸上面油光晶莹,颜色深而不重,恰到好处。白切腊鸡鸡肉紧实饱满,一小碟那是装的满满当当的,上面撒了辣椒蒜泥佐了热油,而且这可是荤菜!他们都有多久没吃过荤菜了!还有大米饭,热气腾腾的大米饭!这秀才看的那是眼泪都要掉下来了,“真的是要多谢郑姑娘,若不是她,我哪儿能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啊!”“你瞧见了吗?”好几个秀才在边上议论纷纷。他们都是昨天还没能去预约的人。虽说大多数人都不缺钱,但是有些人倒是更会计较一些。心里想着郑婉那些伙食不值钱,不愿给她挣。但是如今这就看见了,“和酒楼里面的丝毫不差!”“岂止不差,我听说了比那些酒楼都要好吃呢!”“这怎么可能?腌货就是腌货,少不得就是没那么新鲜的,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那人就摇头说,“我听周郎君说不是如此。他是第一个尝了郑姑娘的菜的人,你也知道他是个对吃的东西挑剔的人,若他都如此说,我想是差不了。”那人摆了摆手,有点着急的说,“既兄台还没想好,那我得赶快去预约了,去晚了只怕是一点位子都没有了。”他后面便是跟了不少人在说,“等等我呀,我也去!”郑婉这吃食的生意做的那是一个如火如荼。众人虽然奇怪她怎么每天都能变出不一样的菜色来,但是一个个也没打算问。毕竟他们也吃到了甜头。再说了,这几日和郑序聊天多了,早就听闻了郑婉之前在长日县就做了一段时间的吃食生意。那既然原本就是这行当里面的生意人,估计整理东西储藏东西自有一套。他们现在每天期盼的事儿就是心心念念着啥时候轮到自己吃上这一顿。整一个最炎热的夏天,大家就在赶考的路上度过。等到临近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了。乡试第一场在八月初八,这时间前后已经是相差时间不远了。他们之所以都是来京城参考,但也不少人在自己的乡里面考试。其实照着往年的安排的话,还需要等到两年后才能进行乡试的。但是因太后正逢七十华诞,皇帝特设恩科,所以在今年另外增设一科乡试。也就算是给了更多秀才机会。尤其是郑席这种刚刚过了府试的秀才。到了京城,大部队就都分道扬镳,不少人原本在京城就已经置办了房产了,只剩下郑婉一家还在犹豫。如今也不过就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就要乡试了。郑婉必须要尽快的找好住的地方,然后让郑席调整好状态。乡试不比其它,是竞争力最大的一场考试。它原本就是按照各省人口的多少进行录取的,最多也就是一个省录取一百五十人左右。全国一共也就录取一千人出头。但是秀才何许之多,那真的是如过江之鲫。如能第一次就中了举人的人,那真真就是凤毛麟角。多少人考上几十年也未能中举。因为乡试是过门槛,过了乡试就不再只是秀才了,而是举人了。郑婉现在都还记得小时候学的《范进中举》,他年纪那么大了,还会因为中举而欢喜的疯掉。他们这群人都特地赶到京城来乡试,就是孤注一掷的决心。想的那就是这次必中,等来年的会试做准备了。但是这此行三十多人,郑婉估计,能中的估计不超过五人。只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愿意花费这样两个月的时间在路上,可见古代人面对科举是怎样的重视和勇敢。京城如此之大,大概是可以取到一百多人。当中达官显贵数不胜数。郑婉他们刚进入京城就真的是迷花了眼。这里真的是远远胜过松山府。来往的人都是锦衣绸缎,头上戴着的宝钗更是金贵非常。郑婉又一次有了“乡下人进村”的局促感。这繁华大都市,竟然让她觉得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但是现在并不是要考虑这些的问题,如果今天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宅子租赁下来的话……那他们就需要住客栈了。郑婉手里虽然很有钱,但是也不敢去想京城的客栈一夜要多少钱。走过两条街,打听了贡院就在邻街,走路五六分钟就可以到,这是郑婉最喜欢的地段。刚好就看见了有租赁的牌子挂在外面。郑婉走过去问,“这宅子一月租金多少?”那人看了看郑婉,见她虽然长得漂亮,但是穿着朴素,想来倒一定不是什么有钱人。身后两辆马车看着倒是不错,可看上去就风尘仆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