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 115 章
作者:元月月半      更新:2023-05-09 11:27      字数:3626
  ("我和汉武帝种田");门房回想一下:“好像三个月。”“三个月才查出来?”卫莱看向刘彻,你信吗。刘彻开口问:“之前干什么去了?”门房不大好意思说:“听说夫人之前那什么不稳,夫人还以为跟以前——”“陛下,皇后?”门房回头看去,桑上植正大步朝他们走来。卫莱赶忙迎上去:“慢些,慢些,头几个月可得当心。”桑上植被她这话吓的停下来。卫莱问:“孩子怎么样?以后再有什么不舒服直接去找御医,无需嫌麻烦。宫里那些御医都闲的长草了。”“医者说挺好的。只是还需注意。”卫青不在家,他们二位突然而至,让桑上植很不安,顾不上孩子:“出什么事了?”刘彻也怕她多想,再来个小产,开口道:“跟你们府上无关。听婉婉说,仲卿给她准备了一个房间?”桑上植下意识看厢房。刘彻:“我们借婉婉的房间一用,换身衣裳。”“马车也放你们府上,你们的马车借我们用一下。”卫莱补充。桑上植听霍去病提起过,帝后二人时常乔装打扮去东西市闲逛,闻言也以为是这样,并不是卫青出了什么事,不由得露出笑脸,“陛下,皇后,这边请。”走到前面引路,又吩咐奴婢备车。出宫前就已乔装好的黄门充当驭手,一行人直奔驰道和长安北阙交汇口而去。盖因许多王侯都住在那边。刘彻获得先知,清楚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能用。不能用的哪些人,刘彻寻个错,贬为庶民,或放起归家就再也没用过。可用的这些人,不说人人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然猖狂的在驰道上狂奔的可没几个。偶尔走驰道,多是有急奏。不像金俗公主的儿子,用走驰道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这点刘彻清楚,他觉得除了他姑母姐姐,半天难有三个。卫莱不知啊。驰道两侧种有树木,内侧是驰道,外侧是百姓出行的道路,交汇处树多,外表普通的马车停在外侧,有树木遮挡,凉风习习,刘彻舒服的闭目养神。卫莱眼巴巴往外看,看了一会儿,眼睛被风吹的干涩,发现他一点不着急,忍不住说:“今天可是休沐日。”刘彻:“难得休息一天,谁不在家好好沐浴歇一歇,跑出来作甚。”“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卫莱提醒他。刘彻给他的皇后一点面子,推开他那边的车窗,又继续睡觉。“你是有多困?”卫莱奇了怪了。刘彻抹一把脸,“朕也不想,年龄大了,身体大不如前啊。”一个活到七十岁的人,现如今不过三十五,人生刚过一半就这么说,他可真好意思。“来了!”刘彻陡然坐直,顺着卫莱的手看去,又歪歪斜斜的坐回去。卫莱连忙把他拉回来。“看清楚,平阳侯的车。”刘彻慢悠悠的提醒。卫莱正想松手,忽然想到不对,“母后准公主走驰道,可没默许平阳侯挑战帝王的威信。”刘彻叹了口气:“他俩可是一家的。”“馆陶大长公主可走驰道,堂邑侯陈午活着的时候走过几次?”卫莱问,“人家以前还是皇后的爹呢。”刘彻又想说,堂邑侯陈午哪能跟平阳侯比,又觉得说出来没意思,跟卫莱诡辩他就没赢过,“行,就算一个。”“什么就算?说的好像你让我一样。”平阳公主听到马蹄声,出来一看平阳侯回来了,不禁问:“怎么这么快?你没去东市啊。”“我到了路口,总觉得不对劲,没敢再继续。”平阳侯道。平阳公主奇怪,“你去东市透透气,沾沾鲜活的人气,还有什么不对劲的?”“真的。我本想走驰道抄近路过去。结果一拐弯,咱家驭手就说,他看到了大将军的马车。你想大将军此时在哪儿?理应在草原上跟匈奴奋战,他的车怎么会停在驰道边。”平阳公主:“他夫人?不可能!桑家那女子虽说乃商人之女,然她兄长是桑弘羊,父母不教,兄长也会教她一些规矩。纵然忍不住寂寞,也是等大将军回来再出来。”说着忽然一顿,“你是说里面人是皇帝?他吃饱了撑的。”“今天乃休沐日,真有可能是吃饱了撑的。”刘彻太不遵循常理,平阳公主这些年不敢给他送人,就是越来越摸不透他。“不行,我得进宫!”平阳公主检查一下穿戴,还算齐整,直接坐上平阳侯的车。只是这次没敢走驰道。王太后懒得管儿子那些糟心事,哪知道他又跑出去了,于是把卫婉叫过来。卫婉想也没想就给出答案:“我父皇在上林苑啊。祖母找父皇有事?”“你父皇一个人去的?”卫婉笑着说:“怎么可能啊。还有禁卫。”“你知道哀家不是这意思。不许耍滑头!”太后拍着案几,瞪着她说。卫婉撇撇嘴,“好吧,好吧,还有母后。”“还有皇后?”平阳诧异。太后:“有皇后就不可能去上林苑。他去上林苑常住,才会带着皇后。带着皇后,一定会带上太子和这丫头。”“父皇背着我们偷偷跑出去玩了?”卫婉忙问。太后不答反问:“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卫婉蔫了,行个礼告退。“这孩子——”平阳公主眉头微蹙,“怎么跟小时候变化这么大?”太后:“皇帝惯的。又不知他要干什么,你们最好安分点。”“何事需要借大将军的马车,躲在驰道旁?”太后哪知道:“估计在堵什么人。也许平阳侯看错了。”平阳公主也想不通,回去的时候特意绕着驰道转一圈,看看那车里坐的是不是刘彻。车窗开一半,刘彻又靠在车上睡觉,她哪能看到里面坐着什么人啊。卫莱等平阳公主走远,拍拍刘彻的胳膊:“让你一个。”刘彻送她一记白眼,“皇后,半天可只有两个时辰,过去一半了。”“不急,平阳侯那个身体都忍不住出来,其他人还不是想出来就出来。顶多半个时辰,我就能凑够三个。”刘彻轻笑一声,“你——”脸上的笑容凝固。卫莱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一群二十来岁的青年,策马狂奔,掀起阵阵尘土,像是要把驰道当成赛车道。而居中打头的那位,不是金俗公主的儿子,又是哪个。“陛下,这群我给你算多少人合适?”刘彻:“你若这么算,刚刚平阳侯加上他的驭手骑童就足够了。”“那行吧。算你两次。”卫莱很好说话。刘彻忍不住骂:“这个该死的东西!”“你姐可就这一个儿子。还是你找来的。”刘彻瞪一眼她:“但凡朕早回来一个月,都不会让韩嫣去找这东西。”“早知道你还不跟我出来了呢。”卫莱瞥他一眼,露出笑脸。刘彻:“赢了朕你就——”看到她手指身后,“又怎么——”回过头去,顿时想骂,“她又进宫做什么?”卫莱道:“这得问你二姐。陛下,可以回宫了吧?”刘彻怒吼驭手:“回宫!”驭手连忙驾车套绕去北宫,从北宫那边前往宫中较近。两炷香,俩人就坐在昭阳殿茶室之中。卫莱见他依然一脸的不痛快,莫名想笑:“多大点事啊。”“以后要跟他朝夕相对的不是你,你自然可以这样说。”刘彻没好气道。卫婉听说她父皇母后回来了,忙不迭跑来,孰料进门就听到这句,“你们吵架了?”刘彻想找闺女告状,一看到她双眼发亮,一副等着看热闹的模样,立即改说:“我们因为你产生了一点分歧。”“我?”卫婉不信,“我能有什么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俩偷偷跑出去玩,还被平阳侯姑父发现了。”刘彻和卫莱相视一眼,难怪平阳侯半道又折回去。卫婉哼一声:“没话说了吧。没话说就去领据儿,他在那边烦我半天了。”“父皇,母后,我没有烦姐姐。”小太子人小步子小,他姐都来这么一会儿了,他才匆匆赶到。“母后,看我写的字。”小太子一手拎着一张纸,一张纸上只写了两个字,还要表扬。卫莱都想揍他。刘彻招招手:“过来朕看看。”小太子使劲摇头,“不要!”跟父皇教的不一样,他过去会挨揍的。“不过来下午写半天。”刘彻又补一句,“不许睡觉躲懒。”小太子的后路被堵死,磨磨蹭蹭的过去,讨好地喊:“父皇,据儿给父皇倒水——”“不需要。坐下!”刘彻指着他身前,“卫婉,去拿笔墨砚。”小太子连忙提醒,“父皇,下午。”“上午先把你这纸上的空白处补齐。”刘彻道。茶室的多宝阁上就有笔墨纸砚,卫婉转身便拿过来。瞧着她父皇不想说,就去找她母后:“你们真没吵架?”卫莱半真半假道:“你父皇本想出去了解一下民生,担心引人注目就没走驰道。谁知我们没走,却方便了某些人。你父皇一看那一马平川的道路被糟蹋的坑坑洼洼,哪还有心思下乡。这不就回来了。”卫婉:“谁这么大胆?”“你大姑母的儿子,纠集十几个二十郎当岁的膏粱子弟,在上面跑马呢。”卫婉皱眉:“不可能吧。听祖母说,襄表哥听老实,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不像是姑母的儿子。”“不是曹襄。”卫莱忽然意识到不对劲,“你祖母跟你说他做什么?你跟曹襄又不熟。”2("我和汉武帝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