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作者:雁过寒潭      更新:2023-05-09 07:06      字数:4123
  范侠学着清宫戏里妃子的语气说话。就在不久前,风靡全亚洲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开播了,整个上海乃至全国都陷入了这股狂潮之中。女生们天天讨论究竟是尔康帅还是五阿哥帅,尔泰虽然也不错,就是黑了点。男生们则在小燕子,紫薇以及金锁中摇摆不定,不知道选谁做“梦中情人”才好。电视台于是趁着热度,把过去播放过的许多清宫大戏拿出来重播,什么《少女慈禧》、《火烧圆明园》,《宰相刘罗锅》,还有就是那部同样火遍大江南北的《戏说乾隆》了。毕竟郑少秋是真的帅,赵雅芝的美貌也是世所罕见。范侠作为电视剧儿童,家里又是开租碟店的,每天做完作业就沉浸在各种“阿哥”“格格”的剧情中。他颇有表演天赋,最近模仿的小太监和奸妃已经得到了庄丽等一众女生的认可了。“我最爱的当然是我老爸了。”宁小北和他开起了玩笑。“哦……”输给宁伯伯那是无话可说,范侠认命地点了点头。“那后面呢,总归是我了吧?”“后面是我奶奶啊。”“啊?”“在后面是阿兹。”“老大……”“然后是阿兹生的四个小猫……”“宁小北你太过分了!居然敢耍我。”终于明白自己被耍了,范侠气得捏住宁小北面颊上的两团肉,不住的地搓弄。“我不敢了,不敢了。”宁小北连连后退,嘟着嘴巴求饶。趁着范侠大意,一个回手掏,直接咯吱他的胳膊肘,这下又轮到范侠求饶了。范侠闹不过他,干脆赖皮地紧紧抱住他,两人就像是咬自己尾巴的小狗一样开始原地打圈。范侠搂着宁小北的肩膀,闻着他发丝上传来的海飞丝洗发水的味道,眼角的余光瞥到了站在厨房口,满脸羡慕地望着他俩的丁哲阳。他抬头,在宁小北看不到的角度狠狠地瞪了丁哲阳一眼,然后把宁小北抱得越发紧了。别看范侠平时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再婚家庭的孩子总归是敏感的。妈妈有了新的丈夫,爸爸有了新的妻子,甚至新的孩子。但是老大只能有我,只有我……他张开嘴,像小狼崽一样对着丁哲阳露出了森森的犬牙。后者一脸不甘地低下头,转身离开。*作者有话要说:这不是谈恋爱,这是……类似小狗撒尿第51章 旗袍生意 一更“旗袍生意?”翌日晚上, 赵景闻照例带着外甥来宁家吃饭。话说到一半,他拧着眉头,指了指桌上的一叠豆子对着宁建国说道, “建国啊,坏掉的毛豆子就不要拿出来吃了, 小北和小侠吃了拉肚子怎么办?”“是啊宁伯伯,我刚才就想说了,这个豆子好臭哦,你是不是放在冰箱里忘记了, 今天才想起来拿出来吃啊。”范侠捏着鼻子说道。正在伴着纳豆的宁小北无语地看着这大惊小怪的两人。“这个不是毛豆子, 是日本‘纳豆’,人家丁哲阳妈妈特意送来给我们的。这个东西对身体很好的,不是坏了才发臭的。”“啊?那跟绍兴臭豆腐差不多么。原来日本人也吃臭豆腐啊。”听到对“身体好”这句话, 舅甥俩也学着宁小北的样子吃了两粒豆子, 最后双双举手投降。“阿拉中国胃,享受不了什么‘日本料理’。生鱼片,寿司什么的还凑合, 这个真的吃不下去, 无福消受。”宁建国没办法,只好把这碟纳豆撤了下去, 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碟腌好的酱瓜, 总算对上了这两人的胃口。“赵叔叔你继续说啊,什么‘旗袍生意’, 丁哲阳的爹妈不是开旅行团的么,怎么他们也要做服装生意么?”直觉告诉宁小北, 这条讯息很重要。甚至关系到赵叔叔, 以及丁哲阳父母未来的人生选择。“哦, 就是他们这些年接了很多旅行团,那些日本阔太太,阔小姐,和服穿多了,也想穿穿阿拉老上海的旗袍。日本好像也放过一些中国的电影,巩俐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什么《游园惊梦》。反正她们到了上海也想买旗袍穿就是了。”赵景闻说道。“我好婆讲的,旗袍一定要贴身定制的才好。去年订的旗袍,今年拿出来说不定还要改一下,找弄堂口的裁缝要么放宽,要么收窄。虽说‘鞋不争分,衣不争寸’,旗袍是半寸都差不得的。宽一分那就是麻袋上身,窄一寸那就是在‘绑素鸡’了。”宁小北虽然没看过猪跑,好歹吃过猪肉。宁家二楼的那个花梨木大橱里,一半以上的衣服都是好婆年轻时候穿过的旗袍。虽然进入新社会会老太就不再穿了,不过说起这些来还是一套一套的,宁家两父子都曾被她熏陶过。“话是这么说,旅行团到上海来跑一圈,短的只有一个礼拜,再长也不过半个月,哪里就有功夫定做呢,肯定还是要买成衣的。”赵景闻摆了摆手,“他们夫妻两个的意思,是说现在上海做成衣旗袍的店太少了,那么大个服装市场,就只有一家卖旗袍的,而且还是那种餐厅服务员穿的,不是大红,就是大绿,开衩么开到大腿根,一点古典韵味都没有。”“所以他们的意思是,想要和你一起投资一家服装店,卖成衣旗袍?”宁建国把剥好的三只虾分别放进三人的碗里,有些担忧地说道,“可是前期投资要很大的吧。现在做成衣旗袍的厂家不多的,说不定还要自己投厂,请设计师呢。就靠旅行团的生意,怕是不行。”“倒是不光是旅行团的生意。他们在日本有路子,可以帮忙出口到日本那边去卖。但是我不能光做日本人生意呀,现在上海有几个人还会穿旗袍呢?我长那么大,也就是小时候见过,后来就只有在看滑稽戏,看沪剧的时候见过女人这么穿了。”“是啊,现在谁还穿那种老古董啊。”范侠说着夹起皮蛋去蘸酱油。皮蛋太滑,筷子夹不住,他屡战屡败,弄得酱油碟周围一圈星星点点。宁小北看不过去,干脆用勺子帮他把皮蛋捞起来,递到他嘴边,范侠张大嘴巴“嗷呜”一口,啃掉一半。“老大你对我真好……”范侠嚼着皮蛋傻笑着。自从宁小北当上图书管理员之后,别的不说,范侠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原来在一中图书管理员除了借书数量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一个绝妙的好处——因为管理员午休时间要去图书馆帮忙,所以王老师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一张代表管理员身份的卡片,凭着卡片到食堂打饭可以不用排队,享受vip待遇!宁小北他们升上初二后,就换了新的教室上课。新教室位于学校的北面,五层楼高的校舍是去年新翻修的,课桌簇新,地上都铺着隔音地毯,设施绝对一流。偏偏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距离初中部的食堂实在是太遥远了。哪怕是一班跑步小能手范侠,掐着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从四楼往下跑,不走大路,抄花园小道越过假山,走这段路都要五分钟。五分钟是什么概念?整个初中部的半大小子和姑娘们一到饭点就化身成为“掘饭武士”,黑压压的人群就像是大军压境一样冲向食堂。等他们这波人赶到的时候,买饭的人群差不多都已经排到饭堂门口了。等真的吃到饭,那至少是二十分钟之后的事情了。菜也凉了,肉也没了,免费的汤都所剩无几了。别的学生倒还好,范侠这个“天吃星”那是一刻都饿不得的。通常上午最后一节课才过了一半,他的屁|股就跟长了钉子一样坐不住了。上下前后来回挪动,嘴里止不住叫饿,宁小北都被他骚扰到绝望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凭着挂在脖子上的“vip卡”宁小北不管是不是当值,每天中午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进食堂,越过嗷嗷待哺的小崽子们,走到窗口前,帮他和范侠打好午饭。而范侠进了食堂也不用去排队了,直接占座然后等宁小北把饭菜送来就行。“哎,老大。‘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反正肠已断我就只能去闯祸。’(注释1)”每到这个时候,范侠就会一把抱住宁小北的肩膀,嘴里胡乱唱歌,作势要亲他,然后被宁小北一把推开。他一个基佬耳朵里可听不得这种话,哪怕是从中二病嘴里说出来的。“老大,我们要是分开的话,我的日子怕是真的不能过了……”范侠嗦着筷子低声说道。赵景闻夹了一块鸭腿放进宁建国的碗里,继续说道,“现在上海滩流行的就是各种洋装、皮包、皮带。日本的样子,欧洲的样子,尤其是模仿法国的、意大利的那些名牌,今天上架,明天不到就卖空了,这才是大买卖。旗袍……都是过时货了,没人买。”“那,那赵叔叔你是拒绝了丁哲阳爸妈的提议了?”宁小北放下勺子,连忙问道。这个提议他觉得不是一般的好,那简直就是好极了啊。虽然这几年上海滩旗袍式微,但是他记得就在不久后的2000年,王家卫导演的作品《花样年华》上映。电影虽然讲述的是在香港发生的故事,但无处不透露着上海的风情。剧中张曼玉整整换了二十多套旗袍,无不婷婷袅袅,摇曳多姿。当年就在上海掀起了一阵旗袍热,小姑娘们把自家奶奶,外婆的衣柜打开,翻箱倒柜地找“张曼玉同款”。又过一年,上海召开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最后一天的领导人合影的时候,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将会穿着绚烂的“唐装”合影。那之后,整个上海,乃至全国掀起了一场复古热潮。唐装,马褂,旗袍重新又走回大众的视野。记得那一年的春节,小区楼下的裁缝店生意简直要用“火爆”两个字来形容,店内店外挤满了带着绸缎衣料来找他做衣服的人。那些衣料多是压箱底的老货色,打开之后一股陈年樟脑丸的味道,多是从旧时的绸布店买的。上海过去的三大绸布店,都是宁波人开设的,即宝大祥、协大祥、信大祥的所谓“大三祥”。小区裁缝店的师傅也是宁波人,多年不做中式衣服了,见到这些个老面料就像是遇到了十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真丝贡缎,织锦缎,香云纱,素绉缎,法兰绒,轧别丁,手一触上去,就像是打开了尘封多年的书册,走进了那段昳丽的时光。现在是1998年的末尾,距离这两次复古热潮只有两年的时间了。若是现在就先人一步开始布局,到时候绝对可以赚得个盆满钵满。更不要说再过个二十年后,“民族风”、“汉服热”等“国潮势力”的大势崛起了。赵叔叔现在就调转龙头,投身这片蓝海,还不怕赚不到钱,买不了房子么?“我呢,也没直接拒绝他们。就说要考虑考虑……”赵景闻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个提议不怎么靠谱。为了一帮日本人的需要特意去找厂子做旗袍生意,万一过几年这些小鬼子口味变了,不喜欢了怎么办?岂不是要全部砸在手里了。“我在广州那边找的几家做仿冒皮具的厂子,人家都已经给我出样了。从皮料,到五金件,防尘袋都是一比一的模仿,就算真的摆在旁边也那也是看不出两样的。现在上海也有做仿货的,连a货都算不上,更不要说超a了。这个生意要是做大了……”“那就要被人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