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3.4新发)
作者:一九四夕      更新:2023-05-09 05:45      字数:3004
  梁宝珍听着赖凤霞介绍自己的侄子,顺眼望去,正好撞进一双如墨的眸子里,那双眼深沉似海,有一股说不出的熟悉感。

  男人浓密的眉毛似利剑,鼻梁如高峰,面容英俊,站在那处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存在感。满大街的灰蓝色工装也被他穿得格外笔挺。

  待看清男人的样子,梁宝珍呼吸一窒。

  这人竟然和自己梦中的男人长得一模一样!

  “这是我侄儿许盛杰,今年才退伍回来,现在在国棉厂上班。”赖凤霞的声音犹在耳畔回响,梁宝珍回忆起梦中种种,上下打量着面前的男人,长相一样,身高身材似乎也相差无几。

  自己怎么会频繁梦到赖婶儿的侄子,她确定从未与这人见过,甚至和赖婶子也不算太熟。难道是巧合?碰巧这人和自己梦中人长得一样?

  除非除非他腰间也有那道疤。

  思及此,梁宝珍探究的视线不自觉往下移,在许盛杰的腰间打了个转,待反应过来自己的视线时,立马回神收回目光,正好和许盛杰四目相对。

  看着他眼里的一丝疑惑,梁宝珍按捺住内心翻江倒海般的思绪,淡定地移开了视线,没有露半分怯。

  今天发生了太多事,她得缓缓。

  “行,我们就不耽误你时间了,你快忙去吧。”宋春花和赖凤霞告别,准备和闺女一块儿回村去。

  “好嘞,你们慢走啊。”

  “赖婶儿,我们先走了。”梁宝珍自然地同人再见。

  赖凤霞看着离开的母女俩,顿时起了想法,说不准真有戏!

  许盛杰听见那年轻女同志的声音,突然觉得有些熟悉,他听力一向极好,分辨声音的能力也是当年在部队上的拿手好活,这声音好像是那回在山上捡了自己野兔的姑娘的?

  能有这么巧?

  再想想刚刚那姑娘面不改色打量自己的模样,以往他也遇到过爱慕自己的女同志,基本没人敢对视自己,都含羞带怯的,按洪三儿的话来说,都是被自己的冷硬的外表给吓住了。

  要是让洪三儿知道,今天有个陌生女同志不住打量自己,他准得尊称人一句女中豪杰。

  耽误一会儿,赖凤霞和许盛杰终于往许家去,今天她是上门来说侄儿亲事的。

  自打遇到董佳燕这个她保媒生涯的滑铁卢后,她是吃,吃不香,睡,睡不好,非要给许盛杰再做个好媒才罢休!她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媒婆,万万不能在这儿栽跟头。

  再说了,那好歹是自己沾亲带故的亲戚,更要上心。

  不过城里人找乡下媳妇儿本来就难挑,条件太差的她也不好意思说,怎么也得方方面面拿得出手才行。红旗公社最出挑的两个姑娘一个有了婚事,一个临时悔婚,她还能再找个啥样的比过人去?

  今天她原本是想找许奶奶说道说道,不行在城里相看的,没想到,梁宝珍这头突然有了变数。对于梁家这遭遇她也是可惜的,遇到这种糟心事儿谁能不骂两句。不过她可是媒婆,思想行动都得迅速些,不然转头可能人就被定了去了。

  “盛杰,你觉着刚刚那姑娘咋样?”赖凤霞准备先探探侄子口风,她是知道许盛杰的,各方面都没得说,就是不解风情,对感觉对结婚成家都没什么心思。

  “什么咋样?”许盛杰听着婶娘没头没脑的一句,没明白意思。

  “我是说,跟你相看对象,咋样?”赖凤霞好话一股脑往外倒,“她可是我们村,不对,我们公社最漂亮的姑娘,比你们城里的也不差,还是高中学历,除了是乡下户口,真没得挑了。我觉得你们还挺般配。”

  许盛杰脚步一顿,有些发懵,一时说不出话来。

  宋春花和梁宝珍回到大面村的时候,村里人看她们的眼神已经不对了。

  今天红旗公社进城的不止她们,事情又闹得大,自然就传开了。

  “春花儿,宝珍,那城里人真这么缺德啊?真是杀千刀的,没良心!”

  “宝珍,你别伤心,凭你的条件再另外找,婶儿帮你做媒!”

  “当时来上门的时候看着还挺不错一小伙儿,没想到是这种人。”

  “那时候我看他就有问题,不像个能诚心过日子的。”

  有人痛骂,有人关心,有人马后炮,纷纷谴责起陈思明来。大家都对作风问题十分不耻,逮着梁宝珍安慰一通,又庆幸她还没嫁过去就发现了。

  “我听说和陈思明乱搞的是董家闺女真的假的?”

  “真的,我三姑今天就在城里,亲眼看着的!那两人啊都抱一起了,哎呦呦,真是不害臊,我都没脸说。”

  一个个说得激动,仿佛都在现场似的,不过也有个别出来说风凉话的。

  胡大娘迈着碎步赶到,大嘴一咧快咧到天边去了,“春花儿,咋回事啊,我一听就着急,你家姑爷真飞啦?”

  梁家城里姑爷没了,以后大伙儿又都是庄稼人,一块儿下地刨食,胡桂芬笑得嘴都合不拢。

  “那是我们家不嫁了,这种人谁爱嫁谁嫁去,黑心肠!”宋春花拉着闺女回屋,外头嘈杂,说啥的都有,吵得她头痛。

  “我找他去!”梁宝军一拳锤在木桌上,听得火冒三丈,啥烂人啊这是。

  梁家六口人坐在堂屋召开家庭会议,只有小学生梁宝玲带着梦梦在外头玩儿,没让两丫头参加。

  “好了,你去干啥,别添乱。”梁志高拧着眉,黝黑的脸像是更黑上几分,说话倒还沉稳,刚听了媳妇儿一番话,他气过之后思索半晌。

  儿子平日吊儿郎当,还是沉不住气,说不准就要跟人打起,哪能让他出门。

  “今儿在革委会也没见着陈家人,陈思明那个满肚子坏水儿的东西还一个劲儿说是误会。”宋春花想起来,说话声音都急了几分,“这事儿我做主了,把亲赶紧退了,省得沾咱们一手不干不净。”

  梁志高点点头,刚想说话,就听着院里传来声音。

  “老三,在家不?”

  梁志庆两口子紧赶慢赶过来,对着三弟堂屋就是一通喊,仔细一看,都快跑岔气了。

  梁志高父母去世后,梁家四兄妹才分了家。梁志高排行老三,方月荷是老大梁志庆的媳妇儿。两人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还是公社干部,算是村里生活条件最好的家庭。

  自从大儿子当上了公社干部,一家子平日不大看得上梁家其他三人,老爱摆谱,平日里也多爱对几个小辈指指点点。

  尤其是梁宝珍上了高中,梁志庆端着老大的做派上梁志高跟前说他惯着闺女,女娃读那么多书干嘛?浪费钱。

  不过前几天听说梁宝珍和城里主任定了亲,又急赤白脸赶来攀关系。

  “你们咋来了?”宋春花直觉这两人没安好心,村里乡亲还能安慰自家几句,这两人就算了,准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宋春花的预感倒是准,方月荷急赤白赖开口,“老三家的,你们今天办的叫啥事儿啊?城里姑爷的事儿你们咋能闹这么大?这不是埋汰人嘛!”

  刚在村里听到消息,梁志庆和方月荷都着急,不怕出事儿,就怕事情闹大,这一闹大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城里人,都要脸面的,何况还是国棉厂主任,太得罪人了。

  梁志庆老神在在,原本还想着等侄女嫁进城,搭上国棉厂这条线,以后自己孩子孙子也能跟着喝汤吃肉,现在可倒好,鸡飞蛋打!他端起父母已亡,长兄为大的架子,教育起三弟和三弟妹。

  “弟妹,不是我说你,你吃盐也吃了半辈子,办事还是不靠谱,陈主任这事儿大家互相说两句就过去,结婚照结,没得这么闹大得罪人的,这下好了,陈主任肯定不愿意娶宝珍了,真是亏大了!”

  尤其是听见这母女俩还一人给了陈思明一耳光,他更是两眼一黑,差点晕倒!

  “志高,你抓紧带瓶酒上门去跟人道个歉,这事儿就算揭过去,五天后婚照结,酒席照办。”

  宋春花见大哥一句一句说些剜心的话,正愁一腔怒气没处发泄,立时就起身狠狠瞪了过去,头一甩,呛声过去,“大哥,你这么馋陈思明那个烂心肠,你自己嫁过去!你全家一块儿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