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作者:一九四夕      更新:2023-05-09 05:45      字数:3025
  梁宝珍结婚的陪嫁准备得差不多了,梁家大院里,梁志高亲手打的几样家具都齐活了,正放着晾晒通风,一件黄木梳妆盒,供销社的买不起,梁志高自个儿砍树给打的,他手艺巧,做出来的梳妆盒不比供销社的差,也是精致的。

  另有一对搪瓷盅,两张毛巾,一个暖水瓶,一个米柜。

  因着大面村的规矩,定亲后结婚前的新郎新娘不能见面,梁宝珍再没见过陈思明,只说好了二十七去领证,二十八办酒。

  陪嫁里只还差两床床褥,得买大红带喜鹊的,上回进城没买着,宋春花这回托人问过,明天城里供销社能有。

  今儿大红的衣裳裤子做好,就差最后收尾,针线不够,宋春花一手拿着针,一手捏着线,抬头望着上方就是穿不进去,“这年纪大了,眼睛真不好使。”

  看看在鸡舍摸鸡蛋的小女儿,一嗓子喊了过去,“宝玲,过来给我穿穿线。”

  梁宝玲先把鸡蛋放好咯,这才蹦蹦跳跳帮忙穿线,这是她的拿手活,一次就成功,“给,妈,你这衣裳做得好漂亮。”

  一身红色对襟褂子,扣子用的梅花扣,裤子修长笔直,布料好,做出来的也有板有眼。太阳晃眼,宋春花举着衣裳,让闺女拿着裤子就这么一比划,仿佛就见着了闺女穿着衣裳出嫁的模样。

  真是快了呀。

  “妈。”梁宝珍从外头回来,一眼就见到了自己的衣裳,颜色鲜亮,特别好看。

  “快试试去,不合适妈再给你改改。”宋春花忙把闺女推进屋,看着褪下粗布旧衣裳换上崭新红嫁衣的闺女,唇红齿白,水灵灵的,当即红了眼眶,“我这么漂亮的闺女,真要便宜陈同志了。”

  之前盼着闺女有个好归宿,临了真快到结婚的日子,突然又不舍起来。以后乡下城里隔挺远,许久都见不上一面,哎。

  “妈,你别难过啊。”梁宝珍替宋春花抹抹眼泪,又给拍拍背,哄着人。

  “我这就是沙子进眼里了,这不是大喜事儿嘛,妈替你高兴。”宋春花握着闺女的手,看着孩子漂亮的五官,眼睛,鼻子,嘴,这几天得多看看,以后就不容易见着。

  梁宝玲跟在身侧,偎在宋春花身边,跟着说话,“姐,妈昨天还偷偷抹眼泪呢,舍不得你!”

  “你这丫头!”宋春花扭头就给了小女儿一眼,“尽揭老娘短。”

  “妈,这有啥!我也舍不得姐”梁宝玲起先还不觉得,现在一晃眼就剩几天时间,梁家人心里都有些难受。

  “好了好了,别说这些,到时候惹得你姐哭着出门,那可不吉利。”宋春花摆摆手,一手揽着一个闺女,跟梁宝珍说起体己话,“以后到了婆家手脚勤快点儿,知道不?虽说我闺女哪里都好,可到了婆家就不一样,毕竟不是一个姓,不能让人揪着小辫儿。还有你嫁得这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太近,有啥事儿我们一时半会儿也使不上劲儿,和邻里邻居也得好好处,互相有个帮衬”

  “知道知道,妈,我都记心里呢。”梁宝珍知道她妈的心,别的不图,儿子闺女能好好的就成。“不过,妈,我心里其实没底呢,也不知道以后日子怎么样。”

  宋春花觉得闺女就是读书读多了,想太多,“能怎么样?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你想过成啥样就过成啥样。姑爷是个有本事的,你也得多上进,以前我还想着人是城里的,你这属于高嫁了,难免要受点委屈。后来一想,不嫁城里难道还要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吗?我每回进城看着人城里女人,穿得多好看,脸蛋又白又嫩,哪里是我们能比的?以后你也这样,妈看着就高兴。”

  “妈,以后我也给你买雪花膏,你往脸上一擦,也白白嫩嫩。”

  “哎呦哈哈哈哈,你妈老了,用不着那些。你们小年轻自己用。”

  梁宝珍没见过宋春花擦什么东西,以前人也年轻漂亮,经过这几十年的岁月,到底是留下了痕迹。

  “反正啊,你也别怕,大姑娘家出嫁前心里是有点害怕,以后就得去别家过,哪能心里安稳呢,我以前也这样。”

  “那你跟我爸当时也这样?”

  “那肯定啊。”宋春花忆起往事,更是滔滔不绝,“我那时候面都没见着,就被你姥姥姥爷给定了亲,说是给我说了个隔壁村最俊的娃,我当时才不信呢,能齐齐整整就不错了。后来结婚那天才见着第一面,当时,我真是松了口气,没想到”

  “没想到还是个帅小伙儿呢!”

  梁宝玲突然插话,逗得屋里两人哈哈大笑。

  梁志高叼着旱烟回来时,就听着三闺女屋里热闹,自己媳妇儿和孩子们笑闹做一团,他探头一望,“咋啦?这么高兴。”

  “爸,夸你帅呢。”

  梁志高黝黑的脸一红,幸好肤色给遮掩住了,立马扭头就走,“哎,说这些干啥。”

  第二日,宋春花和梁宝珍早早起了床,两人喝着稀稀拉拉的玉米粥,另外一人吃了两个馒头,兜里再揣上提前煮好的两根玉米和野菜饼。

  这趟两人直接坐着班车进了城,直奔供销社去。

  宋春花有一阵没进城,看着供销社柜台上眼花缭乱的货品,啥都想给自家闺女买,奈何囊中羞涩,票不够,钱也不够。

  靠着积攒换来的票,她大方买了两床红喜鹊床褥,喜庆又好看。

  床褥都是好料子,比家里盖的粗布舒服,摸起来很是舒适,接过放好,宋春花不忘叮嘱闺女,“这料子好,你们能多盖几年。”

  梁宝珍顺手摸摸被褥,手感确实极好,不过她今天一起床就眼皮跳,总觉得像是有什么事发生,心里有些不安,只随口应了一句。

  临走的时候,梁宝珍想起来董佳燕让自己帮她带条丝巾。

  “同志,梨花牌丝巾有吗?”转头看向营业员,梁宝珍扫了一圈柜台,没见到。

  “十点上,还得等半小时。”梨花牌丝巾是近来京市火爆的货品,听说附近国营厂的女职工几乎人手一条,因此货也不够。

  今天重新上货得十点才来。

  “妈,咱们出去转转,过会儿来买吧。”

  “行。”宋春花和闺女一道走出供销社还在咋舌,“佳燕可真舍得,那丝巾十多块一条,也不知道哪儿来这么多钱。”

  饶是宋春花再疼闺女,也舍不得花这么多钱买条丝巾。

  京市城里十分热闹,人来人往都是推着二八杠的人,二八杠在下乡可少见,也就公社有两辆,干部们办事儿的时候才能用上。

  听着叮铃铃的车铃声,看着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不免让人羡慕。

  “瞧瞧人家,以后你也骑着二八杠去厂里工作,多好啊。”

  “妈,你想得可远。”梁宝珍和人走到国营饭店门口,闻着里头飘出的阵阵香味拉着宋春花往里走。

  国营饭店这时没什么人,只零星有几人在吃阳春面。

  “同志,要一个肉包。”

  “一两粮票,六分钱。”梁宝珍从兜里掏出钱和票交给国营饭店服务员。

  “费那钱和票做啥!”宋春花只觉得肉疼。

  “妈,进城吃一回,你不是没吃过国营饭店的东西嘛,我请你吃。”那粮票是上回用金刚刺换东西的时候,酿酒厂的人给的。

  “你呀,自己也没几块钱,真是不知道日子难过,有啥可吃的”话还没说完,香喷喷的肉包就送到了嘴边。

  梁宝珍把猪肉酸菜包掰开,和宋春花一人一半,新鲜出炉的肉包面皮松软,肉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两人边吃边往供销社去,好吃得一路无话。

  “同志拿条黄色丝巾。”

  正好十点,梁宝珍付了钱,替董佳燕丝巾买好,准备和母亲回村去。

  “哎,宝珍,你看,那不是佳燕吗?”宋春花一转头就看着远处的年轻姑娘,正是董佳燕,不禁纳闷起来,“佳燕咋进城了?那干嘛还让你买丝巾?”

  “是挺奇怪的。”梁宝珍看着董佳燕的身影越来越远,不多时,视线里又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身影。

  “那不是姑爷吗?”宋春花眼睛毒,只见过陈思明三回就认出了他,看着董佳燕和陈思明往一个方向去,她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走,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