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
作者:寒花一梦      更新:2022-03-26 00:03      字数:3557
  交浅言深似乎是大忌。

  宋嘉月觉得自己说得有一些过头,便也到此为止。

  另一边。

  俞景行跟着罗承宗到他的书房。

  这处书房如同整座宅院一般的简单,不过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书架上一排排书册子整齐排列,书案上的笔架、宣纸、书籍、砚台、笔洗等都摆放得井井有条。

  罗承宗绕到书案后面,他略略翻找,又从案上一角的一摞纸张里抽出几张,递给俞景行。那是属于一份卷宗里的部分记录,这桩案子,俞景行也知道。

  “等结案的时候,又会有官员被革职。”罗承宗说,“这几年的时间,周相失去太多臂膀,今年的会试,陛下选择他做主考,他恐怕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即使周相觉察到永平帝对他猜忌和忌惮,他在这个时候大概依然会借机拉拢一批人为自己所用。这是罗承宗对周相的看法和猜测,又或者应该说是私心的判断。

  “却也未必。”

  俞景行道,“说不定反而会比往日做得更加公正一些。”

  “他大约已经注意到,陛下不单单是针对谁。这一次,既然陛下命他主考,而他也接受了,明面上多半会做得周道,不会轻易让人抓住任何的把柄。”

  周相做主考是既成的事实。

  皇帝陛下的用意自然不是特地给周相开方便之门。

  虽说周相可能会对现在的形势着急,但再着急也不见得会明知是错非要做,毕竟远没有被逼到绝路上,需要这样慌不择路。何况,正因为着急,反而更不应该。

  “纵然周相会有拉拢这批新的学子的想法,想让他们帮自己做事,却不会不明白等他们能说得上话,是需要时间的。他现在未必能有那么多的时间。”

  “此番不少年轻官员得到提拔,在这件事情上,风险肯定比往常大许多。”

  “陛下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却也不敢下定论。”

  俞景行斟酌道,“万一周相糊涂一时……便说不好如何。”

  罗承宗年纪比俞景行要大上一轮。

  尽管如此,面对不同意自己看法的俞景行,他并没有表现出不愉快。

  罗承宗是认可永平帝的。

  但他不看好大皇子,也不看好三皇子,因而没有心思支持他们其中的谁。

  五皇子和六皇子平素更看不出来有多少优秀之处。

  事实上,倒不见得必须得多优秀才行。

  能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懂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愿意诚恳改正自身的不足……至少可以稳固朝纲,可是罗承宗觉得自己没有从皇子们身上看到这些。

  最近,永平帝的身体又有些不适,接连数日不曾早朝。

  罗承宗想到这里,暗暗叹气。

  俞景行和罗承宗从书房出来的时候,宋嘉月正和罗夫人晒着太阳赏着花,喝着茶水吃着点心。当下各自瞧见自己的夫君,两个人先后起身,迎得上去。

  未几时,俞景行和宋嘉月告辞回府。

  他们乘马车回去。

  “罗大人方才怎么愁眉苦脸?”

  回想起罗承宗从书房出来时的表情,宋嘉月随口问道。

  “大概是因为有些悲观。”

  俞景行说,“陛下身体抱恙,谢道长又被召进宫,会试在即,事情太多。”

  宋嘉月不疑有他,一贯不继续追问。

  她只是在心里默默感慨,罗大人当真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性子。

  “夫君好像很乐观?”

  沉默几息,宋嘉月把注意力转回俞景行身上,笑着问。

  她虽然不清楚他们两个人聊过些什么,但绝不是针锋相对。

  一个人满面愁容是因为悲观,那么另一个人云淡风轻便大约是因为乐观?

  “这话听着怎么像是有暗示?”

  俞景行轻轻挑眉,“还是夫人很希望我也愁眉苦脸?”

  “那自然没有!我当然希望你每天都心情愉快啊。”宋嘉月笑嘻嘻,往俞景行身上蹭一蹭,“不过这样挺好的,与其愁闷,不如尽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他们回到宅院。

  马车停稳,俞景行从马车上下来,又伸手去扶宋嘉月。

  宋嘉月脚才沾地站稳,忽然有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蹿到他们面前。

  那人上来便躬身抱拳与他们行礼:“俞大人,俞夫人!”

  俞景行已下意识一个动作,将宋嘉月护在身后,梁红梁玉移步上前。

  他拧眉看着眼前的人,脸色微沉,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宋嘉月从俞景行身后探出头来。

  俞景行侧眸,将她塞回自己的身后,与此同时,他们面前的人终于抬头。

  “什么人竟在我们大人和夫人面前放肆?!”

  梁红呵斥一声,语气凌厉。

  实则站在四五步开外的人瞬间一怔,随即连忙赔起不是:“在下无意惊吓冒犯俞大人和俞夫人,若唐突了,实在抱歉,请俞大人和俞夫人见谅。”

  意识到俞景行未必仍记得自己,这人立刻自报家门:“在下徐茂林,河间府的那一桩案子,不知俞大人是否还有印象?多亏当时俞大人秉公执法,我才得以洗脱罪名,恢复清白身。”

  三言两语唤醒俞景行的记忆。

  徐茂林这个名字,他发现自己尚且记得,也记得徐茂林在那时便是秀才。

  “你此番是来邺京赴考?”

  俞景行思索过几息时间,沉吟中问徐茂林道。

  “是,我准备参加今年的会试。”

  徐茂林咧嘴一笑,“但没有俞大人当初还我清白,我不会有今日。”

  “只是做我该做的事罢了。”

  俞景行道,“你也不必如此一再与我道谢。”

  “不过,既然你此番前来赴考,到底是该道一声恭喜。”

  徐茂林乐呵呵的:“俞大人吉言!”

  寒暄过几句,徐茂林便径自离开了,没有多留。

  俞景行牵着宋嘉月走近院子里。

  “河间府的那桩案子,我好像记得。”

  宋嘉月想一想,问,“是不是被诬陷谋杀丈夫的那一桩案子?”

  “嗯。”

  俞景行颔首,宋嘉月看他一眼,小声说:“我的夫君可以改变别人的人生。”

  “因为有我夫君这样的人,才有更多人肯相信世间仍有公道可言。”

  见俞景行看过来,宋嘉月又笑,“真的很厉害。”

  善恶总是并存的。

  有些时候,甚至没有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但仍有不该触碰的底线。

  只有很多人都愿意去坚守这样的底线,才可能有和平安乐的环境。

  这需要有人为之付出巨大努力。

  “最近好像总夸我?”

  俞景行斜眼,“夫人该不会是无事献殷勤?”

  “想夸所以多夸几句不行吗?”

  宋嘉月不满的哼哼两声,“我夸我夫君,你凭什么有意见?”

  “不敢。”

  俞景行微微而笑,“不仅不敢,还盼着多夸两句,想你夫君是受用的。”

  ……

  会试结果出来的时候,徐茂林高中,大约是高兴,专门派人往俞景行和宋嘉月这儿送过一回谢礼。俞景行第一时间让麦冬把谢礼原封不动给退回去了。

  麦冬把俞景行的意思委婉和徐茂林转达。

  之后,徐茂林才算变得安静,终于不再有类似的举动。

  不久之后,徐茂林又参加殿试。

  他虽未名列三甲,但被选为庶吉士,得以进入翰林院学习。

  俞景行知道永平帝是有意把徐茂林选进来的。

  永平帝对徐茂林的期待是,经历过那种不公之后,能更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及至五月。

  端午过后不久,朝堂上一众大臣因为一道奏折炸锅了。

  那是一道从地方呈上来的折子。

  折子上说,南方生乱,有人率领一批流民叛乱,企图造反。

  原是有一个名叫王全的人,据称自己得到仙人入梦指点,说其乃为真龙。其后,此人在山中挖得一千年何首乌,何首乌是为龙形,言称仙人指引,遂顺天而为。

  跟着王全作乱的流民,是三皇子当年负责安置的。

  他们之后数年时间都生活得困苦不堪,因为朝廷承诺过的事情没有做到。

  作乱的人太多,地方压不住,才颤颤巍巍将折子递上来。

  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不小了。

  在早朝上,初初得知消息,一众大臣惊诧无比。诧异过后,面对永平帝的责问,齐齐噤声不语。现在更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三皇子没有想到会变成这样。

  当初安置流民一事,三皇子得到永平帝诸多褒奖。

  如今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他难道敢说自己没有半分责任么?

  “父皇,当务之急还是平息乱子。”

  大皇子第一个站出来道,“儿臣建议,派将士前往,阻止这些人胡作非为。”

  “其他的事情,确实可以等日后再说。”

  永平帝抬眼看他一眼,“所以,朕应该派谁去为好?”

  大皇子垂眼,默不作声。

  三皇子也是一样,尽管他明白自己站出来最好,可是现在的形势……

  虽说这种平息叛乱的事情不算太难,通常情况下不会费太多时间,但是他们都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邺京。何况,在外面万一出了什么事……也是说不好的。

  “儿臣愿意前去为父皇分忧。”

  五皇子出声,将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拉过去。

  大皇子刘昭和三皇子刘景齐齐一怔,又转瞬之间心生窃喜。

  永平帝看着自己这个儿子,眸光闪了闪。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