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
作者:寒花一梦      更新:2022-03-23 14:40      字数:3575
  朱嘉芸收到消息,说大皇子会来雁回楼。

  正巧朱氏他们去了白云寺不在府中, 她便从侯府出来了。

  到得雁回楼, 店小二上前引朱嘉芸上二楼的雅间。

  路过隔壁半开门的雅间时, 她有意无意一瞥, 看到席间坐着董齐光。

  不但她看到董齐光,董齐光也一样好巧不巧瞧见她。

  这一眼顿时让朱嘉芸心觉晦气。

  若不是来见大皇子的,她必定立刻掉头,绝不肯继续待下去。

  朱嘉芸暗骂两句, 在小二的引导下,走进另外一处被提前包下但无人的雅间。

  董齐光本没有记起这张脸。

  但那厌恶的眼神将他的记忆唤起, 他想起白云寺曾经有过的一面之缘。

  这个人似乎认得他。

  董齐光再次肯定自己的判断,却又无法理解。

  想弄懂这个问题,大概只有一个办法。董齐光认为, 自己应该找个机会,和这个小娘子好好聊一聊才行。如是想着, 他举杯,狠狠灌下一杯烈酒。

  董齐光的想法,朱嘉芸不知道也不在乎。

  她只知道,迟早会有那么一天, 她是要找董齐光算账的。

  在雁回楼待得一个时辰, 朱嘉芸便回侯府了。

  她特地打包几个雁回楼的特色小菜,被朱氏问起做什么去,正好有交待。

  朱嘉芸说自己是临时起意想吃雁回楼的东西,所以特地出门一趟。

  朱氏接受了她的这种措辞。

  没有多问朱嘉芸这些, 朱氏只道:“你这些日子不舒服,少见客。现在看来应是好转许多。你又长了一岁,有些事得抓紧,之后要多同我出门走动走动才是。”

  朱嘉芸已经十七岁。

  把她带到邺京,头等大事便是替她相看一门好亲事,朱氏觉得不能再耽搁。

  然而,朱嘉芸并不希望朱氏插手这些。可惜她明白暂时无法阻止,只能应付着,反正自己肯定不会答应。因而,她对朱氏说:“姑姑放心,我省得。”

  ……

  当俞景行很快不和她计较了的时候,宋嘉月觉得他还是挺好哄的。起码她没有费太大的劲,没有被为难,几样俞景行喜欢的菜式上桌,便也都稳妥了。

  至于董慧兰那些话,俞景行没有表现出情绪,同样没有说什么。

  这种反应仿佛知道就知道了,仅此而已。

  翌日。

  董夫人领着董慧兰来宣平侯府登门道歉。

  道歉自然得是当着俞家人的面、对俞景行和宋嘉月道歉的,谢罪的礼物几乎摆满宣平侯府的正厅。然而,“没关系”、“不要紧”这样的原谅,她们没有得到。

  俞通海并不认为要怕得罪肃宁伯府。

  他不悦的情绪摆在脸上,在董慧兰认错道歉之后,直接请管家送客。

  那些所谓赔罪的礼物毫无疑问一样都没有收。

  同董夫人、董慧兰一起被送走。

  接受道歉,但不原谅。

  这是宋嘉月所理解的俞通海对待肃宁伯府的态度。

  既然俞通海和俞景行都是这样想的,那么这样处理对与错、好与不好,宋嘉月认为其实不重要了。只是,她记起来在别院时,福安和雪桃受到的待遇。

  那时,俞景行也是这般。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不置一词,心里其实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态度。

  毕竟是伯夫人,放下身段却不被领情,董夫人只会将这当作是一种羞辱。

  她走的时候脸色很差。

  宣平侯府和肃宁伯府之间的梁子算彻底结下了。

  宋嘉月向俞景行讨教这个问题。

  俞景行说:“即使接受他们全无诚心的道歉,关系也不会好转,反而像我们畏惧他们,才不敢计较一般。与其让自己违心说原谅,不如叫他们碰上一鼻子灰。”

  “不见得昨天他们是初次这么议论宣平侯府,只是昨天叫我们听见了。明知道他们盼不得我们好,又何必陪他们虚情假意?全无必要。”

  “至于夫人担心会不会有麻烦,宣平侯府至少行得正、坐得直,何惧之有?若论阴私肮脏事,肃宁伯府自然厉害得多。他们这样的,怕我们还合理一些。”

  宋嘉月竖起小耳朵,想听八卦:“肃宁伯府有很多问题么?”

  看样子多半不只有董齐光一个混蛋!

  俞景行见状,忍不住笑。

  他温热的手心贴上宋嘉月的脸颊,推开她的脸:“你听这些作甚?”

  十几房小妾的事还能是什么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的小的没一个正经人。

  俞景行可不想和她讨论这个。

  没得听生气了,来一句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连带他一起骂。

  被拒绝的宋嘉月鼓鼓脸颊,气呼呼,倒不追问。

  她往旁边挪一挪,而后拿起一个被烤热的橘子,自己默默剥了自己吃。

  偏偏挑中一个酸橘子,宋嘉月猝不及防一口尝下去,一张脸都快要扭曲。俞景行顿时又笑,却同样剥好个橘子,尝一口,才往她手里塞

  :“喏,这个甜。”

  ……

  看过元宵节一场热闹烟花,这个新年便彻底过去了。

  宋嘉月偷闲半月,终于回到正事上。

  和徐嬷嬷确认过手里头可以拿出来用的银子,她把这些钱分三份,一份应急,一份当本钱,另有一份平日花用。之后,让人把邺京那两间铺子的掌柜的请过来。

  他们在邺京做生意,对生意方面的消息必定比常人更灵通。

  若有什么好铺面、好地段,容易有第一手消息。

  这两人打理的铺子可以有好收益,说明他们办事尽心。

  宋嘉月才考虑把这件事交给他们去办,承诺好处,另一人给两吊钱当甜头。

  从未刻意隐瞒过俞景行,关于宋嘉月要找地段、找店面的事情,他没有疑问很快就知道了。傍晚,用过晚膳,俞景行主动提起这件事。

  “略好些的地段早已经里里外外被分个干净,你想开酒楼,又更在意这个。我那儿倒是有两间铺子,位置挺不错的,你若是需要,只管拿去用便是。”

  “没事。”

  宋嘉月说,“我先叫他们留心着,万一运气好,天上掉馅饼了呢?”

  事实上,不是这个的问题。

  她给自己准备后路,首先定然不能和俞景行混一块,否则不全都是白搭么?

  必须得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个酒楼,必须得完全属于她自己才行。

  “好。”

  俞景行见她拒绝,只说,“若是需要帮忙,可以告诉我。”

  “一定。”

  宋嘉月答应得痛快,心里却嘀咕……俞景行这话,她是不是在哪里听过?

  到得二月中旬,好消息依然没有来,反而来了个别的消息——

  皇后娘娘请了不少邺京城的小娘子去宫里赏花。

  正是春光灿烂时。

  百花争艳,草长莺飞,确实是赏花的好时节。

  各家夫人、小姐,若是举办赏花宴、与相熟的各府送上请帖,多半是为了走动,顺便讨个热闹。但皇后娘娘纵然做同样的事,其中意义却大不相同。

  皇帝陛下膝下的诸位皇子中,大皇子和三皇子确实早已成家。

  然而,五皇子和六皇子,不曾定下亲事。

  新年一过,五皇子十七岁、六皇子十五岁,的确有必要开始留心和相看。尤其以五皇子的年龄而言,在众人看来,到了适合迎娶皇妃的时候。

  皇后娘娘邀请的小娘子着实不在少数。

  大大小小官员家中凡是不曾定亲、从十二岁到十七岁的小娘子,俱收到请帖。

  俞舒宁也不例外。

  但因皇后娘娘只请了小娘子,无论朱氏还是宋嘉月,都不能陪她去。

  “没事儿,我自己会乖乖的。”

  面对朱氏的叮嘱,俞舒宁拍着胸脯,“娘放心,我绝不乱跑,也绝不乱说话。”

  “听你这样说,娘反而更担心了。”

  朱氏叹气,“也不要同人起口角、起争执,闹到皇后娘娘面前不好看。”

  “若见到董家九小姐,你们关系不亲近,又有那样的事,不如暂且避开去。毕竟那是皇宫里头,比不得外边。要入口的东西也留个心眼,总之,要事事小心。”

  “我知道。”

  俞舒宁抱一抱朱氏,“娘,我答应你,若见到她,我立刻跑得远远的。”

  在朱氏反复的交待提醒与俞舒宁的再三保证中,时辰便不早了。

  怕耽误正事,朱氏唯有放女儿走。

  俞舒宁不是头一回来宫里。

  她记得小时候,曾经跟着朱氏进过宫,不过那时太小,早已经不记得什么。

  马车停在宫门处,之后,俞舒宁改乘小轿,一路往御花园去。

  左右跟着的宫人个个屏气凝神,半个字也不多说。

  俞舒宁安静坐得一阵,终是好奇心起。

  她伸手悄悄掀开轿帘一角,一双眼睛贪婪的往外头看。

  朱红宫墙透着森然味道。

  明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折射出金色光芒。

  高大的殿宇,金碧辉煌而又庄严肃穆。

  粉白海棠花枝低垂,在烂漫春光中,隐隐流露出两分无人欣赏的落寞。

  明明一切都是极好看的。

  却光是这样看几眼,都让俞舒宁生出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收回手,轿帘重新被放下了。

  听到小太监低声说马上到御花园,俞舒宁定一定心神,深深吸一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更新!

  ~

  小宋: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有意见?

  小俞:没有。

  小俞:一个问题,所以,什么时候吃大猪蹄子?

  小宋:……

  今天也疑车无据 今天也要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