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作者:空巢独居客      更新:2023-05-08 17:12      字数:7757
  可即便是这样了罗忠也不信邪,还哼哧哼哧给自己写了好几封自荐信,只可惜这年月好些中举十多年的都闲在家里等个缺儿,他又算那根小葱葱呢,自然信寄出去也是石沉大海罢了。好在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好处,他们或许不如陈景这样的人光芒万丈谁见了都喜欢,好像干什么事都不大难,动一动脑筋也就成了,相反甚至还显得有些笨拙。但他们有毅力,干什么事情都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三清早就听陈景说过,两年前罗忠决定再次进京赶考之后,就几乎跟外界断了联系,除了在家读书就是去书院找先生找山长,陈景两年下来满打满算也就见了他三次。但陈景挺喜欢跟罗忠打交道,用他的话说就是同罗忠在一起不累,他永远不会捧着谁说话,陈景也永远不用在他面前装模作样。所以这次出发他专门去了一趟罗家,把他也给叫上了。“三清,早上那会儿你爹那脸色可不好看,我好几回想跟他老人家说说话,都被瞪回来了,你爹是不是不想让你跟我去京城啊。”三家人一起上船头一天,作为唯一一个拖家带口出门的,第一天的晚饭按照情理都应该是陈景三清夫妻俩做东。这会儿在厨房做饭的是三清和铃铛,陈景原本在甲板上跟罗忠和刘汉青说话,可没一会儿他就也跟进来了。“二爷,您这话问得新鲜,我家老爷最最最最最疼的就是二奶奶,您现在把人带去京城,不是在老爷心上剜肉嘛。”小铃铛正在刮鱼鳞,听到陈景还敢委委屈屈的跟这儿抱怨,一下子就笑出声来。“铃铛,爷跟你二奶奶说话呢,能不能不给爷拆台啊。”小铃铛这么说陈景不生气,反而还有种很说不清的高兴,好像这次带走三清,她就真的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了。“行了,你们俩能不能不要老这么见面就掐,尤其是你,你还好意思说你是个爷,铃铛一小孩儿你老跟她较劲干嘛啊,你实在闲得无聊你就过来帮我把那几头蒜给剥了。”船上的厨房虽比不得家里,但好在这才刚上船,厨房里的菜肉米面还都是满满当当的,想做什么都行。眼下还是春天,上了船河风一吹还有点凉,三清进厨房只看了一眼就决定晚上吃鱼火锅,又热闹又省事。“都说君子远庖厨,咱们家就是跟别家不一样,爷这都是举人了,不仅不远还得来帮厨。等到了京城啊,还不知道爷得吃多少苦头。”陈景嘴上虽抱怨,但还是老老实实拿过蒜头认认真真剥起来。“这可是你自己主动进来的,我不是让你留在前头跟他们多说说话来着?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啊。”沈三清知道,自从跟自己成亲之后,陈景那些个朋友同窗就老笑话陈景不是娶了个年轻妻子,而是娶了个河东狮,这次自己跟他一起去京城,外边也不是没有说闲话的,就连这回一起出发的刘罗两人也一样。刘汉青出门只带了个书童和一个暖床的丫鬟,陈忠为了省点盘缠更是就自己一人,谁也没带。两人没出发之前知道陈景要拖家带口的去京城,还都劝他,让他千万想清楚咯。刘汉青他年纪跟陈景差不多大,妻子就比他小一岁,在他看来让人待在家舒舒服服当少奶奶多好,何必跟出来风餐露宿的受罪。罗忠好点儿,他想得简单,觉得陈景一人出来顶多带上寿儿就只花两份银子,把家里妻子丫鬟带上就绝对不止花四份银子。毕竟连他这么抠的人,平日里也得多省下一份钱给家里娘子买买胭脂,更何况是本就花钱从不心疼的陈景。“瞧瞧,光顾着跟你和铃铛斗嘴,差点连正事都忘了。”陈景一听这个就猛地一抬头,“刚在甲板上汉青提了件事问我和罗忠的意见,我觉得这事挺好,只不过咱们夫妻俩一起出来的,总不好我一个人就定下,这不就来跟你说说。”“所以到底是什么事情呢?”陈景这人平常一般不啰嗦,说话也不拐弯抹角。但是,假如有什么事情他觉得说出来三清不能同意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的铺垫很多。三清刚嫁给他的那会儿还不清楚他这毛病,头两回还真仔仔细细的听他车轱辘的说。现在早就摸透了他,前边那些话基本都是废话,精炼提取一下就是一句话的事。“这次我们这么早就到京城,等到春闱结束放榜起码是大半年,万一还能再进一步就还得继续留在京城。与其赁宅子住得凑凑活活,还不如到时候添上点银子,买个小宅子下来住着安心。一来是自己的宅子,不管在屋里添什么东西都不心疼,二来也算是在京城有了份产业,到时候能考个功名最好,万一落榜把宅子再一转手,多少还能赚点银子回去。”刘汉青家里也是经商发的家,只不过发家之后家里总觉得为商不是正道,又想尽办法散了大半家财脱了商籍,一门心思让家里的子孙往科举这条路上奔。但有时候骨子里的传承真不是那么容易说断就断的,旁的读书人哪里能想到这个,也就刘汉青,今天上船的时候看着陈景带了那么多东西出门,脑子一转就转到这上边去了。“好啊,这是好事啊,这还商量什么,就这么办了!”三清一听这个立马眼睛一亮,置业啊,这到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件亏本的买卖。更何况是在京城置业,这也就是现在,要搁在几百年后,就陈景这身家还想在京城买房?做梦去吧。“再说,真要买了宅子卖什么卖,到时候若是真中了进士要留在京城,那就正好能安顿下来。要是外放或者没中也留着,我们回家的时候把宅子往中人那头一放,也能租出去挣钱。”三清到底是后世来的,怎么把房子经营到最大利益化,谁也越不过她去,“只不过到底是京城,真要买个宅子不便宜吧,咱们这次出门带的银子够吗。还有罗大哥那头,这事他愿意?他在银子上头可要紧。”“银子的事不用操心,都说穷家富路,我这回还带着你出来,怎么能不多带点银子傍身。”陈景见她一口答应下来,就不由自主的笑起来,“老罗那儿你更不用操心,他是抠但他更想赚钱,汉青那张嘴只要跟银子沾边的事,那就跟开了光一样,一准能劝服他。”“这事就这么说定了,等到了京城咱们再看。不过有一点,咱们有多少银子就使多大的劲,你刚进京宅子小点无所谓,反正以后总是要换的。行了,事也说完了你赶紧出去跟他们聊天去吧,别再在我这里霍霍我的大蒜,这么久剥了几粒啊。”陈景本就是为了这事来的,哪真有什么帮厨的心思。一球大蒜在他手上抠了老半天就剥出来三粒,还抠得坑坑洼洼简直不能看。三清懒得搭理他,为了能早点吃饭,便毫不留情的把人给赶出去。能跟陈景同窗成为好友还能结伴一起去京城的人,总不会是多各色的人。晚上的晚饭三清和铃铛又下了心思,一锅鱼火锅煮得火候味道都好,上船的第一顿晚饭人人都吃得高兴。尤其下午鱼捞得多,三清还专门蒸了两条给住在船尾的几个镖师送去,跑江湖的人最是大方,得了三清两条鱼,没一会儿就送来一坛酒,送酒来的还是为首的镖头,说是走镖这些年头回吃举人娘子给蒸的鱼,不回送些东西不像话。这话说得虽粗了些却胜在耿直,尤其把刘汉青逗得嘎嘎直乐,还非要再送人一把他誊了首诗的扇子。只可惜就他那手字,别说陈景,就连罗忠都看不上,陈景怕刘汉青胡闹把人胡镖头惹烦了,赶紧起身把人拉到身后,自己把胡镖头给送了回去。“胡镖头别往心里去,世人都说我们这些读书人性子怪,老刘那就是怪上加怪。他那一手臭字儿实在拿不出手,给了镖头也是堕了镖头的威风,您要是不嫌弃,赶明儿弟弟写一幅字让人送过去,不管是挂着当个摆件还是怎的,都好过那小子的什么扇面。”太平年间,十有八九是文人当道重文轻武,若是平时陈景也不是一点架子都没有的人,要他这么替人擦屁股,就算是刘汉青他也不愿意。只不过现在在船上,这么长的路程一船的人能不能平安到达京城,一半靠天气还有一半就是靠船上这些船员和镖师。况且人家只不过得了两条鱼都郑重过来道谢,刘汉青却嬉笑待之实在不像话。“陈公子您言重,我老胡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别的不说,这对招子看人还是不会错的。刚上船那会儿我就跟我几个兄弟说,这回接的活儿是个好活儿,您几位一看就是好相处的人,要不我也不能过来送酒。”习武之人总归有些傲气在身上,胡镖头说这话的时候半点没拐弯,“那位刘公子我瞧着就是爽利人,无碍的。真要是没把我老胡往眼里放的人,我看得出来。”“那就好,那就好,看来还是我心思太碎,反而把胡大哥想岔了。”陈景少见这么直来直往的人,不过比起平时多有往来那些动辄之乎者也贤弟兄长的,倒是让他更舒服些。“诶,陈公子您可是咱荆州府有名的才子,我这样的粗人可比不得。”胡镖头笑着摆摆手,“岔不岔小事罢了,不过公子答应给在下的字可不能少,这事我记住了。”陈景的字在荆州也算小有名气,有些乡绅员外就是专门想求一幅字,都得看陈景愿意不愿意。胡镖头又不是个不识货的人,既然陈景都主动说了要给,他怎么也不会往外推。“那是一定,到时候一定送来。”陈景没想到胡镖头最后还能把话给圆回来,赶紧笑着答应下来,等到转身回来还不忘跟三清说,这人真有趣儿。第28章 ·之前人人都说水路比陆路舒服好走, 唯一的缺点也就是慢点儿,沈三清还真就信了这鬼话。可谁知道这慢点的点,一点就点了一个多月, 从荆州府到京城一行人愣是从春天走到夏天才到。船靠到码头上岸的时候,三清只觉得恍如隔世, 下船之后也根本感受不到码头的热闹和都城的繁华, 只觉得脚踩在岸上就跟踩在棉花上一样, 飘飘忽忽要了命了。原本想好的下了船就要做的事更是完全抛到脑后,几乎是神情恍惚的跟着陈景到了客栈便倒头就睡,中途只半夜醒了一趟, 胡乱吃了点糕点,便又一觉睡到天光大亮,才觉得稍稍缓过点劲来。“醒啦,赶紧起来喝点水,昨晚上你可真够可以的,大半夜的起来干吃那么多点心,吃完就睡一口水都没喝。要不是见你太累我非得把你叫醒来喝水。”三清坐在床上醒神的功夫,陈景正好提溜着不少吃的进来。这时候睡懒觉的人不多,哪怕两人定的客间在后院的二楼, 大早上的还是能隐约听见前边大堂传来的嘈杂声。“你还不如把我叫醒,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船上待太久, 我昨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里还在坐船还一直在晃悠,晃得我直恶心。”三清一脸颓废的看着陈景,只觉得自己现在真是毫无追求。之前刚嫁给他那半个月, 每天都恨不得早早的起来,早早的打扮好, 在谁跟前都要保持一副老娘我最美的姿态。现在经过将近两个月船上生活的摧残,别说打扮,这会儿自己还能正常坐着没晕晕乎乎跟陈景说话,没一张嘴先吐一会儿,就算是很给他面子了。“可,可能是有点晃。”陈景一听她说这个还有点不好意思,“昨晚你你睡着了非要搂着我,我一个人又干不了别的就只能颠着你玩,可能动静大了点儿。”陈景这么说还真是说得太含蓄了,昨晚三清与其说是睡得沉,不如说是半昏半睡,外边就是打雷下刀子她也不会醒。他刚被三清像八爪鱼一样搂住的时候,还只是闲得无聊作怪一般捏捏她的鼻子,或是拿手去轻轻的拨弄她眼睫毛。后来发现她什么反应都没有,胆子才慢慢的大起来。先是反客为主把人搂到怀里,然后就跟撸猫儿一样从头撸到后背,最后再定格在三清的腰窝处流连。这习惯陈景一直都有,但三清醒着的时候却很少让他这么干。主要是他这么一撸三清就觉得自己后脊梁骨连带后脑勺都发麻,那感觉很舒服但是也太过于把自己彻底交给他,她都生怕自己太舒服的时候真咕噜一声,就真里子面子全没了。这回趁着三清睡死了,陈景很是放肆的过了把瘾,直到他自己都觉得快要把三清盘出包浆来了才收手。不过收手了还觉得不太够,又把人抱着轻轻的抖腿抖了小半宿,直到自己抖累了才睡。“我,你!”沈三清看着陈景一副不光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还挺得意的模样,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可想了好半天又实在没想出能怎么骂他两句,两人是夫妻又在同一张床上睡着,摸都不让摸那还能干嘛。“怎么手都直哆嗦,是不是饿了啊,咱先吃东西,把早饭吃了我这儿还有事要跟你商量。”陈景哪里能不知道三清在气什么,但他还是迎难而上,权当没看见她气得直发抖的手,啪叽一下先把装在竹筒里的豆浆塞到她手里。三清:???我这还在生气呢,给我豆浆做什么!但也许是现磨的豆香味太香了,三清把竹筒握在手里感受着从竹筒里飘散出来的香味,虽然心里在生气,但还是先揭开盖子咕嘟咕嘟喝了两口。有道是吃人家的嘴软,豆浆都喝了,陈景又趁着这功夫把包子油饼和炸糕全在桌上摆好,等着三清挑选,这一套贴心服务下来三清再想发火也就不能够了。既然不能发火那就把心气都用在早饭上得了,在船上的时候再是能上岸去补货买东西,但总是时常会遇上好些天都一直飘在运河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所以一路过来还是该缺的还是缺,该省的还得省。“这豆浆哪来的还挺好喝,油饼也好,炸透了真香。”就好比这会儿的三清,在船上这么久,除了第一天在厨房里奢侈了一把,之后就一路本着怎么省怎么去。吃鱼的时候能清蒸就不红烧,吃虾的时候能白灼就不油焖,小鱼小虾只能爆炒,那就把油盐都得卡死了放,毕竟船上湿气重,东西买多了容易坏,买少了又不够吃,就这样的情况之下,哪里还敢用一锅油就为了吃个油饼啊。“客栈对面有个早点摊子,我第一进京的时候就发现他家东西好吃,都多少年了还是那个味。”陈景拿过一个炸糕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三清,“你再尝尝这个,这个也好吃,咱们荆州少见把糯米糍炸成这样的。”“嗯,这个也好吃,明天我还吃这个。”要不老话说肚里有食心里不慌,三清把早饭吃完之后整个人不光精神了,连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便懒得再跟陈景计较昨晚的事。“对了,你怎么起得这么早啊,还自己下楼去买早饭,寿儿和铃铛呢。”吃完早饭三清总算有精神来问问旁人,这么久了屋里都只有他们俩,那俩小的也不知道哪儿去了。“早上有个以前在京城认识的兄长也进京了,下去打了个招呼说了会话。”陈景一边收拾桌上的东西一边说,“铃铛说想吃烧饼,这条街上正好没有,我让寿儿带她出去吃去了。”陈景这是第三次进京,客栈的老板虽见多陈景这种屡败屡战的举子,但谁让陈景长得好又还算年轻呢,掌柜的早就跟他混熟了,连他相识的几个好友也都记得,这不一来人他就赶紧的把陈景给叫下去叙旧。三清听到这里点点头没再多问,男人嘛总归在外边得有交际,这种时候就不该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谁啊,什么年纪啊,哪儿的人啊这种废话。毕竟问了也没什么用还活像在逼供,平白惹人厌烦。不过有时候厌烦不厌烦这玩意儿不归三清说了算,她是不问了,偏陈景还等着她问呢,这等了好半天没等着她问自己,反而还起身洗手洗脸去了,只扔下陈二爷坐在一旁憋了一肚子话,还说不出来。“不是,你就不再多问我两句啊。”陈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出了门到哪儿也算是挺能沉得住气,可一到三清身边这位爷就明显各方面能力都有所下降,甚至很多时候还有些幼稚起来。就好比现在,憋了老半天的话还是憋不住,非又上赶着来说,硬磨着三清来问他。“啊?”正在梳头的三清哪里知道他那么多小心思,还是回头看了眼一脸不高兴的陈景,这才发现自己又在无意间冷落了这位爷,“啊,是是是,你刚不好说吃了早饭有事要跟我商量来着,什么事啊。”陈景看着一脸诚挚的三清,被噎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俩此时此刻活像调转了个个儿,三清才是那个不懂情趣的钢铁直男。好在陈景懂得自己安慰自己,起码她还记得自己更早之前的话不是,深吸两口气之后便乖乖的顺着三清的问题转了话锋,“还记得之前汉青说的买宅子的事吗。”“记得啊,怎么不记得。我在船上的时候就把咱俩这回带的银票数了好几遍了,就等着看咱们这点银子够买个什么地方的宅子呢。”三清一听是这事两只眼睛都冒精光,立马撺到陈景身边攀住他的手臂,“二爷,才一个早上的功夫,这事就成了?”“哪有那么快,你当是买包子呢。”陈景此时怎么都觉得自己有点像那钟无艳,没事的时候自己爱去哪儿去哪儿,有事的时候这小东西立马就凑上来,比谁都殷勤。“这事我跟客栈张掌柜提了一嘴,之前我们赁的宅子都是他做侄子做中人给找的,专门就做我们这些赶考学子的买卖。”买东西有时候怕杀熟,有时候又必须要找熟人,就好比这会儿大家都是外地来的,若是没有个靠谱的熟人在中间搭线,陈景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不会吃亏上当。好在虽说京城是个大地界,就是打更的老头见识也比普通打更的要广。但陈景刘汉青和罗忠三人身上都有功名,而且这次春闱不一定不中,这样的身份找上他,张掌柜只会尽力撮合把这买卖做成,做好。毕竟万一这三人里谁能金榜题名,自己侄儿的生意都要跟着水涨船高。“行,只要你觉得张掌柜好就行,不过你问没问如今京城里宅子到底什么价钱,我老觉着咱们这次银子带得怕是不够。”三清再是心里头弯弯绕多经验多,那也是纸上谈兵。自己现在出了门拐个弯说不定都要走丢,这事自然是陈景做主,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过银子的事她倒是还能多问几句。这次出门陈景手上平常用的碎银铜板和银锭子拢共加起来也就五十两不到,一路从荆州到京城已经用了大半。剩下的就只有陈景哪儿放着的三百两银票,和自己从陪嫁里拿出来的一百两贴身备用的银票。如今这世道只要不出门,二两银子就够一家人安安心心吃上两个月还能余下些钱。可两人到京城之后暂时没有别的进项,又还想买宅子,三清怎么算怎么觉得口袋紧巴巴的,叫人发愁。“先不管这些,先让张掌柜去寻摸着,到时候银子的事爷保证不让你为难。”倒是陈景好像一点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看的三清再不放心也只能先点点头依了他。说好了宅子的事交给客栈掌柜的帮着去办,其余的也就没什么事了。这一趟来京城陈景三清累,寿儿和铃铛就更累,今天得了空闲三清说什么都不让他们跟着,把两人强行留在客栈休息,便拉着陈景出来了。从本朝定都那时候起,就有人说京城东贵西贱南贫北富。其实也不尽然,住在南城的人是杂了些,许多集市码头也都在南边,如此一来瞧着是不如北边格局干净,大气。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南城常年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今的南城那可是京城里最热闹的地方。三教九流都有机会在这里出头,这条街面卖的古玩字画,隔壁便是一水的赌场,再隔壁也许就是玩乐不尽的销金窟。陈景定的客栈也在南城,最开始这条街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店,做的大多都是些穷学生的生意。但后来据说是前后有个十来年的功夫,这条街上的鸡毛店里竟然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探花,再有下边进士更是没数。如此一来这条街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全各地的考生来了京城都往这条街上住。街上客栈越开越大、越来越好,连带着书局茶馆和各种铺子越开越多,现在已然是京城出了名的状元街,就算不是读书人,到了京城也大多要来这条街上逛一逛,开开眼界。“真好,真热闹,看着就叫人高兴。”三清挽着陈景的手走在街头,哪怕什么都不买就这么走马观花一般的看看,她也觉得开心。来了这么久,到了京城她才第一次觉着有点回到后世逛街的味道,耳边熙熙攘攘的声音一点也不招人烦,反而听得她身心都愉悦。“你说说你怎么是个这样的性子,别人家的太太奶奶都好清净,只你格外不同些。”陈景嘴上好像在抱怨,但眼里的笑意骗不了人,毕竟三清要真是个好清净的性子,这回自己能不能把人带到京城来就不好说了。“得了吧,谁家太太奶奶就都好清净了,还不是你们这些爷们嘴上说的。”三清是懒得跟他较这个真,都是人都好玩乐,只不过就是那些太太奶奶十个有九个都被大户人家里那些繁杂的家规,为了那虚无缥缈的贤惠名声拖累罢了。这话说得太直白,说得陈景都没法接茬,这道理陈景哪能不明白,自是越明白越没法说。好在他运气不错,就在他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接这话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敞亮又中气十足的声音,“陈二爷,我的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