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作者:人偶师阿月      更新:2023-05-08 09:46      字数:4651
  她就卖点手工绣花鞋,虽然不用什么本钱,可她一个人一天也顶多秀个几双,有时候还一天都卖不出去一双。都是摆摊的,她一个月挣的钱也就勉勉强强,存不下几个钱。家里就跟掐算好了似的,只要她手头有了一点积蓄,就像鲨鱼闻到血一样,全家人想办法从她手里扣出去。为了这个,她婆家都不给她好脸色看。“没钱,我真没钱!”这次她坚决不给钱。弟弟看她的眼神马上变得像看仇人一样,还叫以后死在外面,都别回家了。大姐伤心的抹眼泪,最终还是给了弟弟两百块。余意像只猫头鹰一样,蹲在小板凳上,远远地看着她哭,也不好上前劝她。上次她跟大姐聊绣花的话题,技术啊,派系什么的,搞得大姐很紧张。生怕她学了自己的手艺去,这会她去劝她,怕不又被误会自己想套近乎,偷学她的绣花手艺。“哈哈哈!你这姿势是跟谁学的呀?”张寅声音传到她的耳朵里。余意惊喜的抬头,张寅一身新衣服,精神抖擞地走过来。她高兴得差点从小板凳上载下来,张寅扶了她一把,稳住了她的重心后,拉她站起来。“回来啦?”她眉开眼笑了看着他,又可以不用吃炸酱面了。“嗯!刚下的飞机。”张寅嘴角上扬,点了点头,又皱着眉头看着她问,“怎么没什么精神?”“天冷,又没什么生意。”余意打了一个哈欠,下午还得去火车站给老顾客送货,一天天的,光挣钱,都没时间享受生活了。“到饭点了,陪我吃火锅去吧。”余意同意的点点头,她想吃小肥羊了。到了餐馆,里面人气爆满,大厅里三四十桌都是热气腾腾的老式铜火锅,显然这家店的口味不错。张寅把她直接领进了包厢,进了包厢,里面有3个男人正在里面聊天。一桌子菜都没有动,显然是在等他们。张寅拉开一张椅子先让她坐下,又坐到了她的旁边。“这几个就是我从俄罗斯找回来的兄弟,以后就跟着我干了。”他挨个给她介绍。其中的大圣和胖子她是见过的,那次收购她的盖碗就是他们两个拿的钱。另外一个是她的老乡,也是南省人,名叫吴朗,外号胡狼。他们三个对她很客气,纷纷叫她余意姐。看着忽然多出来的三个二十,三十岁的壮汉弟弟,余意笑得非常慈祥,就差没给改口红包了。他们三个困在俄罗斯,因为没钱买机票,又没证件,就在那边的倒爷圈子里面帮人看摊打下手。直到张寅过去找到他们,拿钱去警局交罚款,拿回扣押的护照,带回来。现在投靠了张寅,在北京也没有地方住,张寅这次挣的几万块,除去本钱,基本都花在他们身上了,也没钱买房子,就跟余意商量着,让他们先住到仓库院子那边去,以后就是跟着他先干几年,挣点本钱再干回老本行。余意无所谓,反正房子空着,有人住可以添点人气。前天她又买了一个老破小的院子,花了一万五,也放着没功夫去管。等明年开春了,再找人整理一下,出租给来京城打工了人住。现在她也是京城有五处房产的人了,住房自由已经实现了。天气越来越冷,呵气成霜。余意就不耐烦摆摊了,晚去早归的。站在大街上冻得手都拿不出来。买个烤红薯捂手吧,一会儿就凉透了,手套什么的根本不管用。张寅他们挣钱的热情很高,一个月跑三趟,剩余时间跑服装工厂,下订单,拿货。可惜本钱还是太少了,又没有关系跑个贷款什么的,不然还想把古董店开起来。到了12月,晚上气温到了零下6度,中午也只有3度左右。余意干脆不摆摊了,搬到了温暖的公寓楼住。只在每周三,国际列车发车这天,开车装一车衣服去火车站给老顾客发发货。他们在俄罗斯国内时,就已经收到了余意发过去的传真。关于衣服的式样,大小和价格都已经标明。他们只要在购买的衣服型号上面打钩,写上需要的数目,再把图纸传真过来。等他们到京城后,只需要在回程的时候等在火车站,就能收到余意送来的衣服。省时省力,还有质量保障。毕竟这个时代的衣服鞋子,质量差的真的非常非常差。他们性子直,根本不检查质量,很多人都是买回去才发现上当了。现在余意提供的衣服等于是一种品牌,拿货省心省力,价格公道,没有后顾之忧。余意的这种经营办法是独门生意,到目前为止,一周发一次货,一次能发出去一千多件。只算11月中旬到12月份这一个月就发货四千件,纯利润挣了小80万。跟张寅他们四个人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跑列车挣的利润差不多。不过,没法去俄罗斯捡漏,想到那些漂亮的古董首饰什么的,余意还是觉得有点浪费机会了。——————公寓的小套间,余意只换了张新床就原样住进去了。钟点工打扫卫生很干净,加点工钱,连衣服都帮忙洗。她再也不用一睁开眼睛就愁着要洗衣服,倒马桶。吃饭的问题也好解决,自己做饭的话,小区里面有超前的购物中心,外面有菜农挑过来的新鲜蔬菜。楼下还有多家饭店,打电话点餐,老板亲自送外卖。小生意走上正轨,空余的时间多了起来,她干脆又去报了一个学语言的夜校,外国语学院的老师来上课,学习阿拉伯语。她觉得自己学习语言上瘾了,每天不背几个单词都不舒服。报了语言班以后,家里的镜子,床头,冰箱上全部贴满了小抄。每天一睁眼,就能见到这些小抄,朗读记忆几遍后,就觉得特别安心舒畅,比挣钱都有满足感。白天暖和的时候,她还跑去潘家园捡漏。当然,这里可没有俄罗斯那种全部都是真货的好事儿。里面的东西,九成九都是假的,她就是去看个热闹。里面的摊位可比秀水街多得多。有三千多个,店面,大棚子和地摊都有。店面不用说,都有主,大棚子要是空着,你就能进去摆摊,里面有人了,就要往别处找。其余的地方,交个一块钱地摊税就能合法摆摊。作为一个非常不专业的捡漏人,她对里面的文玩核桃,手串,木头雕刻,象牙制品,玉,朱砂,瓷器,等都只知道一点皮毛。加上也没什么地方放,所以她就把目光放到了彩色宝石类。一趟逛下来,花了六百块买了一串据说慈禧太后戴过的碧玺。慈禧太后的确喜欢碧玺,可这串九成不是她戴过的,好在是真货,珠子粉色透明,配了绿松石的小葫芦做点缀,可以当做项链带着,也可以缠在手腕上当手链。配上蕾丝花边的衬衣,更加衬得手指白皙柔嫩,适合她的花样年华。有时候,她会穿得美美的,带上照相机去西城区拍照片,那边有颐和园,有后海,还有老院子,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有感觉。在老巷子里拍照片也挺好玩儿的,京城大官多,一不小心就会发现道路被封了,道路两侧每隔50m就站一个特警。行人和车辆都得在胡同里等着,等一排黑色红旗小车呼啸而过之后,车辆和行人才能自由活动。有时候,睡懒觉也是很幸福的事情。冬夜,窗外雪花满天,室内温度23度,躺在温暖的床上,做一个浑身舒展的瑜伽,再美美的睡到自然醒也是最享受不过了。“碰碰碰!”敲门声打断了她的美梦。余意闷住头也没有用,张寅在门外喊叫,“吃饺子啦,我妈包的白菜猪肉饺子!”他挣钱了以后,在这里买房了,一套买在她对面,一套买到了她家楼上。他一回来,老太太就做好吃的,然后他就来叫她上去吃。老太太包的饺子好吃的没话说,余意立刻起床,披了一件外套,拿上一瓶辣椒酱就跟他上楼了。因为只隔一层楼,他们走楼梯上去。“妹妹,你今天的衣服配色真是特别有个性呀。”他笑着说。“谢谢!”当他在夸奖了,余意在家穿的很随意,只剩这套是在一家尼泊尔特色商店店买的衣服。砖红色上衣,配钴蓝色裤子,身上披个土黄色薄围巾。好家伙,一个人把红蓝黄三原色都穿在身上了。好在她皮肤雪白,身材玲珑,配上浓密黑亮的头发,有种异域风格的美丽。第45章 回家老太太的厨艺好,在张寅的朋友圈里面也是很出名的。进了屋子,大圣和胖子他们几个都在也不稀奇。打了招呼以后,老太太先给他们上了一个烤鸭和红烧牛肉,还有几个凉菜和广式叉烧让他们先吃着。几个大小伙子自带了茅台酒过来喝,给余意和老太太喝果汁。余意慢吞吞吃着红烧牛肉沾辣椒酱,听他们聊着火车上的见闻。最近火车上越来越不太平了,因为跑货的多,大家都挣到了钱。于是出了国际线进入内蒙古后的站台经常会有劫匪出现,抢劫财物。“据说这些劫匪都是中国人。”大圣说,那天晚上我听到他们用中文说话来着。这是当然的,也只有中国人才敢抢劫中国人好吧,其他国籍的人可不敢这么干。余意在心里嘀咕着,又拿起一个烤鸭腿慢慢啃。本来他们这一伙都是壮年男人,劫匪一般都不打他们的主意。可上次在车厢里就碰到了楞头青,拿把砍刀找他要钱,被躲在一边的胡狼用皮带抽破了头,才退了回去。后来,高级包厢那边的人,有几个被抢的只剩条裤衩子了。饺子熟了,张寅拿起盘子给余意拨了一碗才放到桌子上,大家哄抢,一盘饺子一下子就被抢光了。然后继续喝酒,等下一锅出来。等大家吃了一个半饱,这才说到了正题,那边的生意太好做了,大伙想凑钱,做大件外贸生意。“现在海关不好过呢,那边都是吃,拿,卡,要,拖。”余意面无表情的说出事实,他们语言不通,没有找对他们那批货的主要负责人帮忙,不能按期交货,能亏得血本无归。所有人有有点沮丧,那边的政府现在乱糟糟的,各个部门都是想尽办法捞钱填饱肚子。想走正规渠道输出货物,基本上非常难。加上本钱不够,从下单,发货,到那边上下打点最少需要大几百万,他们勉强做起来,挣钱了好说,赔了能赔掉底裤。“还是稳妥一点,慢慢来吧!”余意提议,眼看中东要打战,俄罗斯要解散,等过几年世界局势清楚了,正规做外贸就容易了。大家没说话了,说起了做老本行的事情。潘家园那边出了新的规划,又一批新门店出售,大伙讨论要不要去买一套下来,开店。他们在莫斯科也淘到了不少好东西,到时候放在店里慢慢卖。这个余意非常赞同,如果他们去租门店,她可以买一个出租给他们。张寅笑着说:“门店倒是不贵,进货很贵呀。没个1000万左右的资金,做不起来。”“我先把店面买下来,租给人家做几年,等资金充沛了再拿回来自己做。”余意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潘家园可是世界闻名的古玩市场,能让他们有快立锥之地,以后就吃穿不愁了。张寅应下,叫她准备好钱,等事情定下来,就去交钱。吃完饭,张寅接到电话,津市工厂的订单已经到货了,大家去火车站收货。年底了,工厂快要停工过年,余意手头的一万套衣服眼看卖不了一个月了,她又进了一万件羽绒服,因为是老客服了,那边工厂直接包了火车车厢送了过来。大家一起上了面包车,把货分几次拉回汇y公寓楼下,忙到下午才把货物存放好。因为张寅他们总是要跑国际列车,仓库院子那边也经常没人看着,所以把这边的单元房子暂时当仓库用了,余意的三套,加张寅的一套房子,挤一挤,勉强够用的了。第二天,张寅他们又要上国际列车去了,余意早早地拉了一车衣服给八个顾客送过去,第二车的时候顺便把他们也拉到了火车站。他们帮她把剩下的羽绒服发给俄罗斯人后,也上了火车。今天的货送完,俄国过圣诞节和新年,没人过来拿货。她就有了十天左右的休息时间。她亲哥余康明天跟女朋友定亲,她妈打了好几个电话叫她回去参加订婚礼。乡下订婚跟结婚差不多,之前余意就给余妈妈打了1万块钱礼金回去。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她直接开车去机场坐飞机回去。今年南省省城通了飞机,就不用坐火车回去了,不算在路上耽误的时间,飞机只需要飞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余意在飞机上打了一个瞌睡,就已经到达了省城。做机场大巴直接到市中心,然后转大巴车走国道回资市还需要三小时。南省冬天零度左右,没有京城气温低。可是南省潮湿啊,冬天也是绵绵雨下个不停,阴冷的湿气之万身上钻,余意被冷得打了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