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人偶师阿月      更新:2023-05-08 09:46      字数:4019
  “租!进来吧。”老太太放她进来了,里面居然是一个不大的独立院子,就是普通的农家小院,三间正房,一个厨房和一个杂物间。加五十平左右的院子,大概百来平米大小。老太太只出租一间房。房子是加盖的,只有六,七平米,里面除了一个小床和一个衣柜,就什么都没有了。余意先前还以为这是她家的厨房。“请问,洗澡,做饭,上厕所的地方在哪里呢?”“洗澡附近有澡堂子,厕所得去外面的公厕,吃饭的话,你可以在外面吃,也可以在我这里搭伙,只有晚饭,伙食费一个月60块钱。房子租金是一个月150块,交三押一。”这个价钱不便宜,现在平均工资也就几百块,按老太太这么算,一个人住这么小一间房子,光吃饭睡觉就能把工资花得差不多了。“院子我能用吗?”“不能给你长期占用,偶尔放点东西还行,”房东老太太眯缝着眼睛,警惕的看着她。余意没有立刻下决定,站在院里里犹豫着。夕阳照在院子里古老而斑驳的墙壁上,原本红色的墙壁上潦草的涂着一层白色的石灰,一片绿油油的青苔顽强的长在墙角潮湿的水龙头旁边。仿佛时光在这片土地的沉淀与积累。“我稍微考虑一下,后天给你回信好吗?”老太太一脸的不高兴的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她前脚出门,后脚就砰的一声,关上了门。余意摇摇头,骑上人车子继续朝乡道里面走,巷子走到底,居然来到了秀水街附近,只需要拐个弯就是马路上,经过一个绿化带就是领事馆,感觉到了新社会一样。离得近啊……余意觉得是个很有利的条件。第二天,她陆续看了好多地方,可是好点的房子,基本上都都租出去了。找不到条件比78号好的地方,要么距离太远,要么住的人太复杂。距离太远,就得买车。她现在独自一个人,买个车也不是不行,可是这个时候的车子也不是说买就能买的,还是得有人脉。最后还是选择租比较近的78号房,签协议之前,跟周围的邻居打听了一下。原来老太太家的院子不是民房,本来是一个正规的四合院,后来卖掉了3/4,得的钱给儿子出国了。可这个儿子出国后,几年都没回来了。一个女儿嫁到了乡下,因为老太太不喜欢这个乡下女婿,所以也不怎么来往。所以院子里就老太太一个人住着。“想必是她怕自己一个人死在院子里都没人知道,所以才租出去一个房间呢。”邻居大妈晒着萝卜干说:“她女儿女婿接她去孝敬,就是不肯,还把他们都骂走了。死守着院子,等儿子回来呢。”想到那个老太太那满脸褶子和老年斑,的确是七老八十了。不过院子里的人际关系简单,还是挺好的。第二天一大早,居然下起了雨,余意没法骑自行车,只好打车到巷子口,再走进去找到了老婆婆的家。敲了半天,也没有人应门。难道是……见马克思去啦?余意更加用力拍门。“吵什么吵,死人都要被你吵活了!”一个凶巴巴的声音从她背后传来。老太太手里拎着一篮子菜,在后面冷冷的看着她。“额……”余意尴尬的笑了笑,“这不是下雨吗?我,我这雨伞有点漏雨,想你快点开门,让我进去。”老太太冷哼一声,打开门锁,让她进来。进了老太太的屋子,里面都是一些老旧家具什么的,墙上的相框里,是一家全家福。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挺漂亮的,两口子都是一身军服,她牵着一个女孩子。男人手上抱着一个男孩子,全家人笑得很开心。原来老太太还是个老革命呀,余意对她的坏脾气有了点包容心。老太太找出纸笔,写了一张简单的租房协议,一式两份,各自签名,就算租到房子了。余意先过渡性质的租了三个月,搭伙吃饭的钱也一次交了三个月的。拿到钥匙后,她就找房东要了一个水桶和抹布,打扫起卫生来。她做家务真的不太行,热火朝天搞了三个小时一看,窗户本来亮晶晶的,被他一擦,擦得灰尘的轨迹都能当窗花用了。床上本来有一床铺的挺好的褥子,被她一整理就歪歪扭扭的了。衣柜最正常,里面黑乎乎的,擦过以后干不干净,反正看不出来。地面就是那种普通的砖块地面。扫个地,她还是会的,不过地上灰大,泡吧扬起来的灰尘又喷了一屋子。算了,先这样吧。等雨停了,问过老太太地方后,出门去街上买日用品。需要买的东西挺多的,牙膏牙刷,脸盆,桶子,被子,被单,睡衣等等,跑来跑去的运输,棉被还差点掉水坑里。这一天进进出出,叮隆哐啷的,吵得老太太脸色越来越黑。因为是第一天,她没说什么,忍了下来。晚饭吃的是炸酱面。北京炸酱面挺好吃的,可对于南方人来说,面食只能当早饭吃,晚饭还是应该吃饭。好在是第一天,她也忍了。吃了晚饭,累得一身汗,还是回酒店睡了,反正过了中午12点就又算一天的钱,去酒店洗漱吧,今天就不挑战去澡堂子冲凉啦。第41章 开工第二天酒店退房,她把行李用自行车运到出租屋,这才算正式有了落脚点。有了落脚点,就可以办个体户营业执照了。这个时候的个体户营业执照很好办,先去照了照片,加急洗出来,拿着照片和两张身份证复印件去打听秀水街的工商管理处,找到地方,一分钱不用花,当天就能办好。办了执照,摆摊的时候就不会被人轰走了,只需要每年交50块钱的审核费和地摊税,一块两块的,钱不多。(只限于摆摊,开店还是要交个税的)接下来,就是印名片和买大哥大电话机。现在的大哥大电话机又重,电话费又贵,不过,这都是必要的投资,为了以后省力的秘密武器。特意挑了一个尾数是178的号码以后,又充了1000块钱话费,基本上顶她前世100块钱的话费吧。给四哥和家里打了电话,告知号码以后,就高高兴兴地买另外一个秘密武器去了。秀水街只有零星的几个店面,其余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摆摊,或者有一些人扎了棚子除了可以遮风挡雨,还能把衣服或者丝绸挂起来展示。这个季节已经是夏末了,厚外套和长袖衬衣之类的已经开始买起来。余意一个人不能去南方进货,就只能从附近货多的摊位上用批发价拿货。摆摊做生意是余意家传的手艺,小时候他爸一喝酒就跟她聊这个。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那个时候啊,家里真是穷得,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呀,一咬牙,把家里祖屋买了做本钱……”一块黑布作包袱皮,再货比三家,批发了一百件不同颜色的厚外套和五十条颜色鲜艳的丝巾往黑布上一放,就能把生意做起来。在这里摆摊的人基本上就是做一些外国游客的生意,需要懂外语。所以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有点门槛的,都是凭本事挣钱。一般得会点英语,俄语,我国一直跟中东阿拉伯国家的人交好,来购物的人也很多,所以会点阿拉伯语也很重要。余意的主要目标是俄罗斯人,所以外套都是他们喜欢的式样,都是过膝盖长度的风衣,广州货,进货价格80元,老板批发给她是120元。余意准备100美刀或者外汇卷卖出。来逛街的人里也有日本人和东南亚人,可是她的衣服码子基本上偏大。所以日本人和东南亚人来挑拣他的衣服,基本上就是不太搭理,由着他们挑,能买就买,不买也没事。第一笔生意就是一个俄罗斯妹子,五官超级美,皮肤雪雪白。别说男人了,她一个女人看了都想骗回家。俄罗斯人买东西不会还价,也不挑剔,喜欢的式样拿着就付钱。余意摊位的位置在街尾,等到这个妹子走到她的摊位时,她手里已经拎了一堆衣服了。余意立刻拿出秘密武器,从摊位旁边拿出一个超大塑料袋。这种塑料袋是他特意去商店买的,合人民币三毛钱一个。“美女,你的东西这么多不好拿,给你一个袋子装起来。”余意把大袋子拉开,示意她把手里的东西全部放进去。随后,这位潜在的顾客立刻觉得手上一轻松,顺理成章的在她的摊位挑拣起来。衣服不多但是款式是她喜欢的,很顺利的就挑了四件。这是来拿货的大客户,余意立刻把自己的名片给这个美女,“购买五件以上的衣服可以打九折,十件以上可以送货,你只需要打这个电话。”俄罗斯美女一算,只要再添50美金就可以再买一件。当然又拿了一件。余意收了钱,还让她挑了一条丝巾做赠品,说是做个朋友,欢迎她下次再来。买东西的人都喜欢占便宜,所以让顾客舒舒服服的占到了便宜。他买谁的衣服不是买呢?这种销售方式简单有效果。就算没有固定门店也能够得到回头客。一天下来,由于她的语言优势,100件衣服到下午4点左右就卖了一大半。去店铺拿货的时候,老板都惊讶了,“妹啊,你卖货的速度也太快了吧。”“嗯,都买给那些俄罗斯人了。”也不瞒着,她明明白白的就跟老板这么说。老板点头,“他们的生意好做。”又发了100件货给她。由于她卖货的速度跟人家做批发的速度差不多。挣到的钱也多,跟以前跑货相比,虽然比较辛苦一点。一天刨去本钱,能够挣个2万块人民币左右。当然,这点钱跟后世秀水街一个铺面,一天几十万的流水不能比。可是对于她个人来说,这些收入也足够了。这辈子,她打算只对自己负责,跑跑单帮,做一个独行侠。不像老爹那样,开那么多公司,手下那么多人依靠着他的决策展开工作。每天一睁眼就是干不完的活儿,忙不完的公务和应酬。把自己的身体累夸了不说,连自己老婆生孩子都没赶上。忙了一天了,把明天需要卖的衣服用车子推回出租房。用冷水洗了一个脸,就去老太太那边吃晚饭。因为还没洗澡,老太太挺嫌弃她的,把晚饭拿到了院子外面吃。夏末的院子,绿意盎然。斑驳的围墙外面,梧桐树的枝丫伸进院子里,遮盖了夕阳的余晖。青石板地面上被老太太泼过了水,已经凉爽了很多。余意端着一大碗炸酱面,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慢慢吃。因为饿了,也不挑剔。一大碗面被她吃了一个精光。“还要不要盛一碗?中午没吃饭吧,看你饿死鬼似的。”老太太嘴里就没有好话说,这是更年期延迟了吗?余意摇摇头,示意不吃了。中午的确没有来得及吃饭,中午人多,看摊子要紧,还是隔壁卖鞋子的女人给了她一个烧饼吃。摆地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隔壁的摊主搞好关系。这样上个厕所呀,走开一下呀,能够互相照顾。隔壁的女人也是一个摆摊,她就只会几句英语,然后用牌子写了一个手工绣花鞋多少钱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