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
作者:白日厌落      更新:2023-05-08 00:58      字数:2877
  下一刻, 宋枝落从后抱住景离的腰, 贪婪地感受他身上炽热的体温和熟悉的气息, 被压抑的后怕和委屈发了疯地涌上心头。“别走好不好?”景离听出宋枝落声音里的哽咽,心疼得无以复加,像被刀剐了般。他转过身, 在床畔坐下, 把宋枝落再次抱进怀里,低声哄道:“我不走,可你受了伤。”宋枝落朝景离笑了笑, “只是旧疾而已,我有分寸的。”话虽这么说, 但宋枝落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早已败絮其中。香消玉殒可能就在下一秒。房间里静得两人的呼吸可闻,宋枝落圈着景离骨节分明的手,“他没碰我。”平淡又冷淡。他是谁, 两人心知肚明。景离心里又是一钝,他凝视着宋枝落的眼眸,“我不是圣人,但也不是俗人。我爱你,不可否认我的私心想完整地占有你,可前提是你顺遂无虞。”一字一句,像极了末日前殉情的低喃。宋枝落的眼角终是掉下一滴清泪,但在坠地前被景离吻去。……宋枝落没有再去打听简珩的消息,而时间也走到了年祭这天。年末的寒风萧瑟,吹过荒芜的田野,一并带走了终年的喜悲。风从马车的窗缝中透进,冰凉入骨,但宋枝落却没感到一分冷意。肩头披着雪白的狐裘,巴掌大的脸上朱唇微翘,纯得像不谙世事的女孩。眼眸晶亮,骨子里的清冷疏离消褪。景离看得心痒,将宋枝落的手圈进自己宽厚的掌心,十指交叉。宋枝落被他掌心的温度烫到,娇嗔道:“王爷干什么?”“帮你暖暖手。”景离说得自然,只是那上挑的眉梢显眼。宋枝落笑意盈盈地睨他,“多谢王爷。”“谢?”景离垂眸看着宋枝落嫩白的手指,低笑一声,还带了几分哄问的味道,“拿什么谢?”说完,他缓缓抬起头,视线停在宋枝落身上。宋枝落晃了晃两人牵着的手,佯装认真地撅起嘴,“王爷,不缺金钱,不缺权势,好像只有一个谢法了。”景离眼尾上扬,耐心地等她的下文。“以身相许,不知道王爷愿不愿意要?”此刻的宋枝落,又笑得像只钓人的狐狸,风情万种。“你自己说的,别反悔。”景离冷峻的轮廓线条顷刻分崩瓦解,深邃的眼眸溢出柔和的笑。可下一瞬,这般旖旎就被打破。宋枝落甚至没看见寒翊从哪进的马车,头顶就出现了一道逼人的阴影。寒翊依旧一身黑衣,默不作声得像座雕像,直到景离收起外露的情绪,淡漠出声。“查清楚了?”寒翊点头,然后将查到的事低声诉来。“齐王死后,皇上登基之初,徐氏勾结齐王残部,和德妃里应外合发动谋反,但事情败露得很快。齐王残部被皇上杀尽,徐氏本应被诛九族,但后改为流放,而德妃没多久也死了。”宋枝落听完,娇艳的脸上划过错愕和惊疑,她看向景离,却发觉景离神色平淡,似乎不足为奇。“你知道?”她问。景离摇头,“猜了七八分而已。”“那徐氏意图谋反,皇上怎会放他们生路?”祁胤帝的无情和狠辣,宋枝落也算见识过。他不可能容得下这样一颗硌眼的沙粒。景离往马车坐榻上一靠,含笑道:“因为一个女人。”而同一时辰进京的官道上,几辆黧黄色盖顶的马车驶过,留下一路的香火味。车内忏衣加身的僧人对坐,闭着眼拨弄佛珠,偶尔的颠簸对他们来说,不成干扰。像极了清净的修行之人,可浓眉之下,又匿着不易察觉的俗态和别谋。当行至京城门前时,禁军官兵执着长矛将马车拦下,肃着声音照例盘问:“车内何人?有无进京度牒?”等了一瞬,马车帷裳被人掀开,一名住持模样的人双手合十朝官兵施礼后,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吾等乃慈光寺僧人,此番进京是奉圣上之意,参与年祭礼典。”说着,他从忏衣的侧袋中取出一本符文,递到官兵手上。其中一名官兵翻了翻,看到祁胤帝的玉玺印记后,遂朝其他人点头示意,给马车放行。车队最后在戒备森严的宫门前缓缓停下,住持提着袈裟走下马车,凝眸望向恢宏的皇宫,嘴角徐徐勾起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深红宫墙内,香烟袅袅,哀沉的撞钟声在上空回荡。天有点沉暗,是风雪欲来之昭。祁胤帝端坐在桌案前,提笔蘸墨,专注地誊抄着年祭的祭文。字迹苍劲,仿佛要力透纸背,透着一股九五之尊的威严。只是还没几个字,祁胤帝掩唇咳了起来,咳得他肺腔隐隐作痛。祁胤帝只好搁下笔,伸手去拿桌边的茶杯。“陛下!”赵无敬推门进来,就见祁胤帝身上水渍斑斑,茶杯碎片落了满地。他赶忙将手中的参汤放在一边,急匆匆地跑到祁胤帝身边,擦去龙袍上的水珠,关切问道:“陛下没事吧?”祁胤帝摆手,捻了捻自己的眉心,声音嘶哑得厉害,“朕无碍。”“陛下又咳了?”祁胤帝没有否认,缓缓点了点头,手上继续拿起笔。赵无敬把参汤端到祁胤帝面前,劝道:“陛下,休息一会吧。”祁胤帝却置若罔闻,连头都未抬,敷衍地说:“知道了。”赵无敬见祁胤帝这副模样,踌躇一瞬还是说道:“其实陛下不用亲手抄祭文的,交给礼部就好。”祁胤帝似乎有些不满,抬眼看向赵无敬,“年祭是祭我大祁列祖列宗的,马虎不得,朕自然要亲自抄写。”“纵使如此,陛下也应该将参汤喝了。天气寒凉,您要保重龙体啊。”“朕知道了,你先放着吧。”赵无敬恭敬地把参汤放到祁胤帝手边后,转身想离开,却被祁胤帝叫住。他指节无意识地叩了叩桌子,带着压迫感问道:“慈光寺的人,进宫了?”赵无敬愣了一秒,忙不迭点头,“回陛下,已安顿在鸿胪寺。”没等祁胤帝再说话,赵无敬低声问:“陛下,往年年祭不是请的灵隐寺僧人吗?为何今年……”祁胤帝抬头,看向赵无敬,接话道:“今年变成慈光寺?”“是。”祁胤帝突然笑了笑,把笔放下,踱步到养心殿的东南角。金漆涂的墙壁上粘着一张画,画上泾渭分明的是大祁领土。沟壑逼真,山川明显。赵无敬不明所以地看着祁胤帝,只见祁胤帝指了指地图一点。“这是慈光寺。”说着,祁胤帝把手往下移了半寸,“山南在这。”赵无敬浸染了这么多年,此刻幡然醒悟,“陛下是要引蛇出洞?”祁胤帝背手转过身,即使束着金冠,还是遮不住花白的两鬓,“朕的时日不多了,有些遗留的祸患该处理了。”顿了顿,他徐徐说道:“路,朕给他们铺好了。”赵无敬一听,神色有些慌张,“陛下定能万岁!”祁胤帝突然苍凉地笑了笑,“青蛊毒,又岂是浪得虚名?”……十二月初九,宜祭祀。大成殿前的青铜方鼎里通天烛寸寸燃烧,慈光寺的僧人盘腿围坐在祭灵碑的两侧,捏着佛珠,诵经念佛。祭官为祁胤帝递来一支香。祁胤帝拱手接过,朝祭灵碑行了一礼,然后虔诚地将香插进方鼎中。“跪!”祭官大声喊道。祁胤帝和众臣跪下,伏身行礼。赵无敬待祁胤帝站直身体后,将祭文送到祁胤帝面前,“陛下,焚化吉时已到。”祁胤帝颔首,捧着一沓祭文,往化宝炉走去。愈烧愈旺的火焰很快将祭文吞没,化为满炉灰烬。可当祁胤帝刚举起最后一张祭文时,一阵大风刮过,卷起那轻薄的宣纸飘散。众臣心中愕然,祭文被吹,可是不祥之兆。最后停在一名吟念经文的僧人脚边。那僧人面不改色地弯腰捡起,趿着黄褐的罗汉鞋,走到祁胤帝面前,“陛下,拿稳了。”语气阴恻,全然不是对皇帝的恭敬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