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846.消灭害虫(十五更)
作者:陈小胖66      更新:2023-05-07 20:33      字数:2162
  “就这么定了。”有了方子,夏婉柔也没打算下地再去观察了,开始思索着古代还能用什么方法去除虫。“我们这片地,还是先当做实验田吧,至于官田那边再等等。”她想了想,去看容飞阳,“容大哥,麻烦你去萧大人那边跑一趟,看看那边稻子的情况。”“是,属下这就去。”稻子产量关系重大,马虎不得。容飞阳接到命令之后,直接朝着官田的方向而去,不多时就消失在了三人面前。容卿站在一侧,将三人之间的对话收入耳中,眸中闪过几分沉思。夏婉柔这才想起其他事情,“对了,容夫子这次科考觉得如何?”“多谢夏姑娘关心,容某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至于结果便听从天意吧。”“依照容夫子的才华,榜上有名定然不成问题。”“夏姑娘吉言。”寒暄几句,三人便一起沿着小路朝着上河村而去。待走至别院门口双双告别,蓝书遗站在原地,盯着容卿的背影看了半晌。夏婉柔右脚已经踏进了门口,这才发现他在原地发呆。“怎么了?”“没什么,走吧。”他收回视线,压下了心中那几分沉思。晚间,容飞阳便从官田那边回来了。“主子,属下跟着萧大人去了官田之中查探,那边也确实出现了同样的小黑虫,不过每一株上并不多,这两日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这么说,这小黑虫是我们这边先长起来得了?”夏婉柔惊讶,难道是因为她这边是种了三年之久的原因吗?随着稻子种植的年份上去,就会慢慢出现了其他的疾病,这是自然规律。“还好,我们这边的情形只是一个开始,先用刚才的法子试试看吧,待有效果再解决官田那边。”她现在也不保证,大蒜水消毒的法子能不能连小黑虫一起给消灭了。“是!”而这个时候,蓝书遗也写好了几个药方,“先试试这几副药,以一比十的法子加入到大蒜水中,料想是有效果的。”容飞阳接过药方,转身便着急去配置大蒜水去了。夏婉柔转身看他,“你们神医谷的药园,是不是也会长虫子?”“只要是绿植,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只不过药园里的药草本来就带着几分药性,一般的虫子轻易不会沾染。”“也是,毕竟药材和庄稼还是不一样的。”夏婉柔一边托着腮,一边开启抖音,搜索起了能够治疗虫子的偏方。蓝书遗见她在发呆,随手拿起了桌上的一本书籍掀开来看。那是上次伏辛前辈托温子钰带过来的那本,属于奇门遁甲的第二册。他翻了几页,见旁边用小楷写着一些注释,意外的挑挑眉。“这个小丫头,在这方面的见解还蛮独特的。”最初学习奇门遁甲之时,夏婉柔用唯物主义的思想一直在入门的边缘打转,也多亏了有蓝书遗在旁边指导,她才摸到了边缘地带。师傅领进门,修心在个人,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再往后,蓝书遗提出来的指点渐渐变少,以至于现在夏婉柔完全可以考自己去理解书中的内容。而且有一些小想法,比之书籍上写的还要好。两刻钟后,夏婉柔揉了揉眉心,从繁多的农药视频之中挣脱出来。从而,也知晓了不少古代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她打算全部都试试。转头之际,她就看见对面之人正捏着她惯常使用的签字笔,好像在写着什么。坚硬的签字笔和软趴趴的毛笔完全不同,然而到了这位的手里似乎均是服服帖帖的。用得倒是顺手,只是不知写的子集如何?她起身,悄悄凑到了蓝书遗的身后,双眼落到了书籍上。他正在写注解。给她的一些小想法写注解,而且还特意用小圆圈来代替石子,画了几个阵法参与其中。研究过这些阵法的夏婉柔不知不觉从脑海之中进行一一演练,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不得不感叹了一句,天才的脑子,果然跟一般人不一样。“这奇门遁甲二册,神医谷也有吗?”“有的,属于不传之秘,不过毒门除外。”蓝书遗已经赶上了夏婉柔看书的进度,索性也不继续下去了,打算将书籍合起来。“别啊,我先瞧瞧。”夏婉柔伸出手,捏住了书的一角。她刚才还没看完!那锋利的笔锋竟然让他写出了几分气势,和他以往的毛笔字倒是有些不同。蓝书遗感受到身后之人的气息,动作稍稍一顿,另一只空闲的手抓住她的。一拉,一环,便将身后的人给拉到了怀中。夏婉柔由于身型不稳惊呼一声,条件反射性的将两只手环在了对方的脖颈上。事情发生在一瞬间,待她反应过来之际,身体已经在某人的怀中了。“你”她瞪了对方一眼,漆黑的眼眸之中露出几分凶光。然而如此精致的容颜,搭配上那一丢丢看似凶狠的目光,却生出了别样的意味。蓝书遗浑身僵硬了一瞬,含笑的双眸已经变得又黑又沉。“婉柔——”两个字,从他紧抿的嘴中吐出,带上了几分喑哑。夏婉柔勾着他脖子上的双手渐渐感觉到对方身上传来的热度,顿时不敢动了。完蛋。好像“你,冷静点。”蓝书遗抱着她的双手渐渐收拢,沉默半晌,低头附了上去。半晌,二人气喘吁吁的分开了一丢丢距离,夏婉柔更是浑身一点力气都试不出来。软软的瘫倒在他的怀中。这下,是真的完全被某人给抱住了。两日之后,容飞阳来报,那大蒜水加药草做出来的喷剂很有效果。稻子上的那些小虫子,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了。夏婉柔很高兴,站起身。“容大哥已经去田里看过了?算了,我自己去吧。”她一刻也等不及了,从书房出来一路赶到了虎头山的山脚下。而这个时候,上河村的农人早就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