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只有上联
作者:陈小胖66      更新:2023-05-07 19:49      字数:2147
  年过半百的张师傅闻言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对上夏婉柔似笑非笑的眼睛,忽然又变成了正经脸。那样子,顿时引来对方一阵笑。有了油纸用作薄膜,而别院外面的十亩地已经开垦的差不多,夏婉柔便开始了育苗的工作。自己重新换了一身麻衣,将发好的稻种拿出来,打算一点一点的种到十亩地里。程嬷嬷见她这一身打扮十分惊愕,又见她已经撸起了袖子,大有一副要干活的架势,简直是痛心疾首。“主子,这可使不得!您万万不能下地。”“有什么不能下地的?这稻种育苗是我自己的主意,除了我也没人会,你们会吗?”程嬷嬷容叔几人面面相觑,还真不会。“那您也不能亲自动手啊,要不您说,我们几个帮您种上?”夏婉柔想了想妥协了,“这样吧,我先干一点,你们注意我的动作,之后的全部都让你们承包,这样总行了吧?”程嬷嬷无奈,只能默默点了点头。陌苍几人纷纷彼此对视一眼,哀叹一声撸起袖子在一旁等着。他们最近这几天的经历简直是大起大落,先是从不见太阳的暗卫变成了明晃晃的明卫,而今又变成了庄稼汉。人生啊!处处有惊喜。在夏婉柔的带领下,程嬷嬷成功发动了所有人来育苗。加上别院十几口子人,就连厨房里不常出来的小厮们都来帮忙了。于是乎别院外面刚开垦的十亩地里,人头攒动,引来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驻足。“他们这是做啥子呢?”“哎呦你还不知道吧?我男人昨天还给容叔翻地来着呢,听说是要给稻子育苗!”“啥?育苗?那是啥子东西?”“嗐,就是在这十亩地上全部都种上稻子,密密麻麻一点缝隙都不留!”“啥子?!那不是闹着玩嘛,密密麻麻的那能长出好稻子?”“新奇事可不止这一件,听说是长个十几天,然后再把这些稻子种到水田里!”“啊?这是折腾啥呢,直接种到水田不就行了?”“谁说不是呢,有钱人家就知道瞎霍霍,得亏我男人不这么干,不然一年的收成不就白瞎了!”“说的是哦,容叔莫不是老糊涂了?”“嘘——我听说,这主意是从那位夏小姐嘴里传出来的。”“哦,就是那个被家里人赶出来自生自灭的夏小姐?啧啧,果然是个不安分的!”村里的妇人最是喜欢八卦,聊上瘾之后吸引了一大票的人驻足观看。陌苍等人有内力,耳力极佳,自然是将几个妇人的谈话内容听得清清楚楚,脸色越来越黑,更有打算拼命的架势。“太过分了,无知妇人竟然如此编排主子,简直就是找死!”陌闲年龄稍小,脾气也更火爆一点,拍拍手上的尘土摩拳擦掌,打算收拾收拾这帮子长舌妇,却被陌离拉住了。“行了,你可别给主子添乱,她们声音这么大你以为主子听不见?只是不想跟她们一般见识而已。”“难道就由着她们编排?”陌离顿了顿,看向夏婉柔的目光悠远,“主子自有她的打算。”这几天她算是看明白了,夏婉柔虽然人看着肉柔柔弱弱的,但却很有主意,绝对不会是拿着十亩地开玩笑之人。这边干活干的热火朝天,京城内锦绣街上的文渊斋,更是热闹非凡。毛掌柜指挥着几个伙计,把两天两夜印刷出来的劳动成果,全部展现在了书斋最显眼的位置。“东子,你把昨日我写的对联挂上去。”“好嘞,小的这就去!”对于东子来说,抹浆糊贴纸那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三下五除二就在文渊斋的大门贴了一对对子。只是这对子跟以往不同,红纸上仅仅只有上联,下联竟然是空着的。这一波操作顿时引来了锦绣路上众位过客的视线,就连对面酒楼里的客人也在翘首以盼,感兴趣的读书人已经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哎?怎么没有下联?”没有下联?当然没有下联!这可是毛掌柜借鉴了自家主子的意见,特意改良过的。“是啊是啊,这上联倒是和文渊斋挺应景的,怎么没有下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好!这上联妙啊!”“为何没有下联,是在故弄玄虚?”“这莫不是在摆擂台?”比较聪明之人,略微一想就把店家的心思给猜了个十之。有议论是好事,此上联一挂出来,顿时吸引了更多人的驻足观看,外加议论纷纷。毛掌柜站在书斋内,竖起耳朵将众人的议论声听了进去,嘴角裂开一个大大的弧度,对此十分满意。东子见状着急忙慌的走了过去,“掌柜,外面已经吵得热火朝天了,您怎么还不出去?”他们今天不是卖新话本子的吗?毛掌柜高深莫测的捋了捋下巴上的一丢丢胡须,端的是一副高人做派。“不急不急,现在还不是时候。”“啊?门口都这样了,您还不着急呐?”着急?这才多么点人呐,让文远斋更热闹些吧!毛掌柜走至书架旁,督促众人重新摆放书籍,“书脊上都写好书名了吗?”“回掌柜,都已经重新写好了,一本不落!”“好好,可都的竖着摆放啊。”“掌柜您就放心吧,小的检查两遍了,都是竖着放的,保证让买书的人一目了然。”“嗯嗯好,各个书架前面都分门别类,安插类别标盘了吗?”“还剩最后一个分类没有放,小的这就去这就去!”毛掌柜在自家书斋转了好几圈,越看双眼越亮,心底忍不住再次佩服起夏婉柔来。哎呀这样安排可真整齐,比之以往书斋的样子好了不是一点半点,这要是生意不好,他都可以回家种地去了。眼看着文渊斋外面的人越来越多,大有要把街道堵住的架势,毛掌柜这才满意的笑了。“东子,走,咱们去门口看看那帮读书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