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天行有道      更新:2023-05-07 13:14      字数:4945
  敬献帝尚在病中, 声音略显虚弱,但却不改威严,“他是太子,若无功绩,又怎能服众?朕是在成全他。”何苗微微吃了一惊,皇帝怎么忽然想起这茬?倒不是说这仗不该打,大周与漠北这些年摩擦不断,边境屡有戎狄滋扰,早晚必有一战,只是……不该放在这个时候。皇帝卧病,朝中群龙无首,众藩王蠢蠢欲动,更别提还有一个刚放出去的二皇子李天瑞,倘若他贼心不死杀个回马枪,岂非等于门户大开,将万里江山拱手让给他人?再说,战场上刀枪无眼,太子再怎么能干,也无法贸然统领这等规模的战事,既无资历,又无军功,或许皇帝确是有心让他掌权,但这不等于让儿子送死么?傅皇后或许不知利害,可她唯一所有的便是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垂泪道:“陛下执意如此,到底还是为了让太子立威,还是生怕他在宫中会威胁您的地位?”这话就着实有些直白了,敬献帝即便有此顾虑,也不能承认,只冷冷道:“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朕心已决。你若这样放心不下,不如效仿贵妃,朕不介意让椒房殿变成第二个冷宫。”皇帝的性子真是越来越乖僻了,何苗唯有喟叹。大抵人老了总是缺乏安全感,因此敬献帝宁愿相信灵丹妙药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无法信任陪伴自己多年的嫡子与发妻,纵使他果真为这对母子好,可这样冰冷的言辞,这样决绝的做派,又怎能让皇后感受到温情呢?高祖刘邦晚年那样宠妾灭妻,想让太子率军讨伐英布,吕后哭一哭,他照样改了主意,拖着病躯披挂上阵,敬献帝可连高祖都不如——何况,谁知他是否安着好心,太子如是吃了败仗,便更有理由废黜;而此去少则一年,多则数载,万一皇帝有何不测,远离京城的太子也不能第一时间掌握消息,容易失去先机。怎么想都非明智之举。何苗正纠结要不要进去劝时,那厢敬献帝已经拟好征讨的檄文,只待一声令下,便让太子前来领命。眼看玺印将盖上那封明黄圣旨,傅皇后的嘴唇簌簌颤动,可见情绪已濒临崩溃,她再无迟疑,拿起桌上砚台,用力向皇帝后脑砸去。何苗被巨大的碰撞声惊动,匆忙闯入,只见那年老而衰迈的帝王,如一条死鱼般倒在地上,两眼泛着黯淡的光,却是再无气息可言了。傅皇后的肩膀一下又一下抽着,她做了一辈子贤惠的媳妇、温良的母亲,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然而此刻,她被迫杀害了那个漠视她半生的丈夫。傅皇后伏在地上,哀哀痛哭起来。何苗承认,自己有点被吓着了。她甚至忘了那碗鱼汤最后是怎么解决的,等她迷迷糊糊恢复神智时,已经躺在东宫的床铺上。太子把一个靠枕垫在她后腰上,一边喂她喝着滚热而发涩的姜汤,一边按着被子,免得汤汁溅到被褥上。鱼汤只是味美,姜却是能驱寒的。何苗浑浑噩噩咽着汤水,等脊背上密密地冒出一层汗时,才觉得身体轻快许多,急忙去抓他的胳膊,“外头怎么样了?”“什么怎么样?”太子的情绪比她想象中镇定许多。有一瞬间何苗以为自己只是做了场梦,不过当触及到李天吉眸底的晦暗时,她才明晰过来——皇帝的确已经驾崩,他也会痛楚,只是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为今之计当然先稳住局势,孤已劝母后秘不发丧,先找傅家前来护驾,待时机成熟,才对外宣布消息。”太子的声音有些疲惫,显然为劝导皇后费了不少心力,当时其实有更好的办法,只是傅皇后情急之下选择了最笨的一种,如今固然一劳永逸,可傅皇后自己的精神也受到极大刺激,回去后便谵妄不断,如同魇着了一般。太子当然不能怪责母亲,何况傅皇后是为了他才走到这一步的,所以,即便对父亲的死亦有些遗憾,他也不得不埋藏起来,以全部的理智来面对这件事。“二弟才到沧州,如今闻听消息,只怕得立刻赶回来奔丧,再趁机夺权,当然,孤是不会令他如愿的。”太子轻笑一声,他已将那几个炼丹的道士扣押起来,尽管皇帝的直接死因不能归罪于他们,可若继续服用那些丹药,殡天也是迟早的事。何况,这般才能名正言顺地对二弟定罪——在宫中浸淫多年,他们彼此都很懂得什么叫先下手为强。何苗没说话,她从不怀疑太子的谋略,如今没了皇帝限制,对他而言更是如鱼得水。他会当好一个帝王,甚至比他的父皇做得更好。太子见她垂眸不语,以为是嫌姜汤太苦,顺手塞了一块蜜饯到她嘴里,是糖腌的金桔,微酸的果皮包裹着甘甜果肉,令人口舌生津。何苗茫无目的地咽下,“殿下,你我以后也会走到这一步吗?”她还是头一遭真切地看见死人,但比起对生死的恐惧,更令她震撼的是敬献帝与傅皇后这对夫妻——原来再怎么相敬如宾,也还是会走到相看两厌,甚至连最后那层温馨的面纱都维持不住。而他们不过是广袤的宫廷关系中的一个缩影。何苗觉得自己怯懦了,她好像一只蜗牛,刚刚找到一方安定的天地,才刚探出点触角,却立刻被周遭的风雨吓得缩了回去。她跟婉嫔也不同,婉嫔是对世情看淡了,她做不到。太子并不知她这番心理动向,但是他知道她在担忧,没有过多言语,太子只默然握紧她的手,紧紧包覆在掌中,“你放心。”其实已经很近乎表白了,不过何苗此刻情绪低落得有些神经质,以致于没法体会他语气里的眷眷深情。或者是她不敢信。他们之间的差别到底是很大的,无论身份地位,亦或为人处世,都隔着鸿沟。太子沉默着走了出去。何苗将养了几日,精神逐渐趋于平稳,而从周遭的风平浪静来看,太子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可她也不敢放松警惕,当时之事虽无扈从在场,可只要走漏一点风声,必将引起轩然大浪。太子毕竟还未正式登基,只是奉诏理政,名不正言不顺,一切都得傅家军来了才能决断。可傅家远在边关,谈何容易?何苗心里火急火燎的,又不敢显露出来,怕人起疑,出宫就别谈了。闲暇时,她只往椒房殿去,傅皇后的气色看着好些了,只是终日发呆,旁人的话都跟听不见似的。好在何苗厚颜惯了,只当照顾植物病人,一壁帮她擦身,一壁絮絮说些东宫琐事,傅皇后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这晚从椒房殿出来,何苗觉得身上酸得很,看御花园里无人,趁便做了套广播体操,拉两下筋。桥香掩口道:“这是什么舞蹈?婢子从未见过,怪好玩的。”“不难,以后得空时教你。”何苗说完才觉得自己有点像画大饼,明明胜利在望,眼看留不得多久了,何苦还招人牵肠挂肚?桥香还有父老乡亲,何苗自不可能带着她闯江湖,少不得像武侠小说里那样,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有缘再会。何苗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十分依依难舍。桥香揉着腮帮子,小声嘀咕,“本来脸盘子就大,小姐您还这样生拉硬拽的,以后更嫁不出去了。”何苗忍俊不禁。正想说自己会赠她一笔丰厚陪嫁,忽见一个身形高挑的宫婢从后方过来,“桥香姐姐,那会儿晌午你送的窗花样子我瞧着有些不妥,怕娘娘见了不喜,能否帮忙看看?”何苗认得她是椒房殿的人,摆手道:“去罢,我等等你,快些回来。”宫婢含笑施了一礼,便带上桥香冉冉离去。等过了湖边,何苗方才想起,傅皇后此刻哪有闲情逸致看什么窗花?且那侍女虽然眼熟,向来都只在外庭做些粗实活计,哪里有机会到内殿去?一时间只觉背上汗毛倒立。正要开口唤人,一把冰冷的匕首却已抵上后颈,借着幽微月色,何苗看清湖面倒影,不由得惊呼道:“是你!”李天瑞消瘦得如一匹孤狼,唇上还带着青茬,显是昼夜兼程奔波所致,他缓缓移动那把匕首,直到锋利的刀刃将娇嫩肌肤刺出血痕,才不无恶意地道:“是我,皇嫂。”第51章 .发簪他甚至想一辈子宠着她、纵着她、……何苗努力保持镇定, 她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本应不惧于此,然而当死亡真切来临的时候, 何苗还是由衷生出股恐惧。她发现这世间仍有她所贪恋的事物, 譬如某个人,譬如她藏在匣子里的那些钱。何苗小心地挪动脚步, 却始终无法摆脱剑锋的环绕,李天瑞习武虽不用心, 要制服一个弱女子还是极容易的,而他的夜视能力也仿佛极好。何苗沉住气, “你几时过来的?”沧州距离京城何止千里,就算闻听消息,也不该这么快来到, 又不是背上生双翅。何况太子早就加强宫门把守,连只苍蝇都难溜进, 他又是怎么浑水摸鱼的?李天瑞抬手想碰一碰她的脸, 却被何苗侧首避开——她不想利用美色来虚与委蛇,再说,谁知道他对她是否还有情呢?这个人跟以前可是大不同了。李天瑞也不恼,只轻轻拔下她头上的发簪, 让青丝如瀑泻下, 自然不是为近距离欣赏她的容貌,只是不想她用那支簪子反击而已。李天瑞信手将发簪折成两段,抛进湖里, 轻笑道:“大哥这样神通广大,我为何不能缩地成寸?”电光火石一般,何苗蓦地醒悟过来, 也许他根本就没离开京城,也许就在宫中——这一个多月,他就像一只幽灵般,默默盘踞在幽暗阴湿的角落里,等待突然发难的那天。何苗只觉毛骨悚然,没想到李天瑞有这样强的忍耐力,能蛰伏至今,他究竟听到了多少,看到了多少?只从她的眼睛李天瑞便能猜到她在想什么,微笑道:“放心,父皇的死因是个意外,大哥不说,我不说,没人会知道的,当然,这得有个小小的前提……”他经历了大起大落,又混迹在杂役堆里卧薪尝胆,历尽苦辛,所求者必非小事。何苗冷笑,“你想取太子位而代之?你做梦!”她使劲想要啐他一口,可惜准头不够,只沾了点唾沫星子在他颊边上。李天瑞抬手拂去,神情悠闲,“大哥若不肯写这封禅位诏书,那就把虎符和玉玺给我,我自己来写。你应当知道,我在朝中多少还识得几个人,父皇殡天后,我便向几位亲近的藩王去了书信,想来此刻人已在城外。”何苗手心冒汗,舌尖发涩,却不肯露出丝毫怯懦,只叱喝道:“乌合之众,焉能成事?”藩王们势力虽大,可被一代一代这么削下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更别提还有御林军,还有傅家,只消大军一上城门,这群困兽便将作鸟兽散。李天瑞折下一根青嫩柳枝,编成环戴在她发顶上,温柔道:“不是还有妙瑛你么?如非必要,我也不想与皇兄起干戈,只看江山美人,皇兄愿意要哪一样。”彼时,周遭已被火折子团团围住,假山后的脚步纷至沓来,可见侍人们已听见动静。为首的正是太子,他一袭苍蓝劲装,气势凛冽,锐不可当,目光直直落在女子柔软的颈项上——何苗没有呼救,然而那颤动的肌肤已泄露出她莫大恐惧。李天瑞却是不慌不忙,“皇兄来得可真早,你若是再迟些,嘿嘿,这美人儿恐怕……”刀锋又往前一寸,点点血珠从何苗颈间冒出。太子目眦欲裂,“你想要什么?”李天瑞看着那群整装待发的护卫,神情淡淡,“把玉玺和兵符给我,再让大军撤退三十里,等我安全了,太子妃自然也能安全。”他究竟不傻,怀璧其罪,单拿了玉玺也没用,为今之计,还得先保存实力,等他找到一个合适的栖身之所,再集结军伍,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回京城,那时胜算便大多了。还没等太子做出回应,何苗已高声喊道:“不要相信他!”她才不信这人会遵守承诺,他会以自己相要挟,摆明了捏着人质更有用处,倘一旦叫他得手,顺利登上帝位,那么无论皇后太子也好,她也罢,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了。见她对自己怒目而视,李天瑞微微一笑,忽的附耳过去,“你不想听听皇兄对你的看法么?你在他心中,究竟占有多少分量?”“当然,皇兄若是爱江山不爱美人,那我也没法子,少不得你我在泉下做一对恩爱夫妻了。”何苗被他肉麻的语气激出一身鸡皮疙瘩,但同时又觉得非常诡异,李天瑞的所作所为十分疯狂,他本不该是这样性子的人,或许今日他这些举动不单是为了争皇位,亦是想缅怀那份逝去的爱恋——他方才用柳条编织花环的举动,看起来熟稔之极,应该是和原主在一起经历过的罢。“殿下莫非仍心悦于我么?”何苗陡然发问。李天瑞被这一下弄得有些狼狈,仓促转过头去,李天吉脸上则阴霾更盛。然而等来的并非互诉衷肠,而是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何苗定定看着他,“可惜,我不是她。殿下以为能破镜重圆,殊不知,早已是生死两茫茫,再怎么挽回都无用了。”李天瑞怔住,不是没有过那样荒唐的猜想,可如今亲耳从她口中听到,又是另一回事。何苗自说自话,“你如果真爱她,不会连爱人的眼睛都认不出来,色相俱空,纵使两具相同的皮囊,也看得出亲疏之别么?”李天瑞神情恍惚,他自然察觉出婚后她对他的疏离,可他总以为那是避嫌所致,他们毕竟朝夕相处过那些日子,何以在她看来他却是毫不相干的人?而刚刚为她戴上花环时,她也毫无反应,这本该是两人回忆里最甜蜜的部分。不是她疯了,就是这个世道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