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天行有道      更新:2023-05-07 13:13      字数:5355
  主仆俩调笑一回,正要出宫,桥香忽瞥见一个影子在假山背后鬼鬼祟祟,于是柳眉倒竖,“谁在那里,还不快出来?”嶙峋山石后踉踉跄跄冒出个小萝卜头,大概也就六七岁,他上前作了一揖,怯怯地道:“姐姐。”显然他不识得何苗身份,只从服饰看,应该也是宫中贵人。何苗看他一脸有求于人的模样,圆乎乎的脸庞在秋风中冻得通红,本待一走了之的,这会子却不得不驻足,柔声道:“小兄弟,你有何事?”愿意叫姐姐的,想必都是好孩子。叫阿姨则免谈。第19章 .吉祥物这也太巧了。何苗不急着自报家门,而先问他:“你是哪个宫里的?叫什么名字?”小豆丁纠结了一会儿,粉团子般的脸上露出审慎之色,显然不知该不该说实话,半晌才轻轻迸出几个字,“我娘生病了,姐姐能帮忙请个大夫么?”小小年纪就这样警惕,虽是好事,却也见得曾经历过不少磋磨——人总是先吃过亏才知道教训的。但何苗却不能贸然答应他,助人为乐非难事,但未知来龙去脉就让她担干系,她也没这般糊涂。桥香察言观色,从衣裳上寻出些端倪,小声附耳道:“想是婉嫔娘娘宫里的。”何苗蓦地想起李天吉讲的一桩奇志,道是有个婉嫔,从前十分得宠,一度甚至跟何贵妃分庭抗礼,不但容貌秀美,而能在宫中群敌环伺下平安生下皇子,亦可见得心计不俗。要知宫里多少年都没孩子出世了,敬献帝中年之后还能有此喜讯,委实得意非凡。然而从那之后,却是这母子二人噩梦的开始。先是宫里宫外流言四起,道是婉嫔杨氏闺中时就对淮南王世子有情,她祖父乃先朝首辅,不但位高权重,亦且满腹经纶,因此颇为士林推崇,虽然家道败落了,可与淮南王也算的门当户对,更有家仆言说王世子曾带着聘礼上门,只是那时杨家已有意选秀,才推辞了出去。原本只是一桩没头没尾的杂谈,算不得什么新鲜故事,何贵妃在闺中时亦不乏青年才俊往来求亲,几乎踏破门槛,敬献帝非但不以为忤,反倒与有荣焉——这才显得出身价哩,能进他后宫的,自然都是天底下绝顶出色的女子。但,自从幼子李天祥出世,便陆续有人窃窃私语,道是这位小殿下与淮南王世子相貌十分肖似,竟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般。尽管并无真凭实据,而杨氏自从进宫之后便规行矩步,并未擅自见过外男,可敬献帝还是逐渐冷落于她。杨氏悲愤之下竟出言顶撞,扬言要命小儿与其父滴血验亲,敬献帝本就觉家丑不可外扬,见她还要将事情闹大,愈发怒不可遏,从此将杨氏囚于深宫,虽未明确下令禁足,可也宣告杨氏就此失宠,面圣日希,一年能得两三回召见就不错了。何苗起初觉得这故事很不可思议,以为是李天吉故意捏造诳她的,哪个男人会因为几句流言蜚语就不相信深爱自己的女子?可如今瞧着小家伙满宫乱转找太医的模样,方知天底下真有这样荒唐的事——瞧他脸上通红,不住地搓手,想来在假山石边已等了许久,却没一个人肯搭理他。最最可笑的是,淮安王前年就因谋反被诛,族中数百人口都没落下,而当侍卫检视满地遗体时,才知那位世子殿下竟患有天阉之症,根本不能生育——敬献帝的怀疑一开始就是错的。可惜,罅隙已然铸成,再难弥合。杨氏无心邀宠,而敬献帝的自尊也不容他放下架子,去屈就一个女人,只可怜这对母子,继续在幽凉冷僻的深宫苟活罢了。何苗叹口气,俯身望着对面道:“你能否带我去看看你母亲?”总得瞧瞧严不严重,才能决定是否请太医——到底她也只是个晚辈,不好擅自做主的。小豆丁眨巴两下眼睑,察觉这位漂亮姐姐应该并无恶意,于是任由何苗牵着他的手——尽管该他在前面带路,可毕竟年纪太小,何苗生怕走散。好在早熟的孩子大多记性不错,但见他七绕八绕的,不知穿过几条小径,费了些功夫来到一片紫竹林前。婉嫔住的甘泉宫临近水畔,异常幽凉,夏日许是个优点,可一旦进入秋冬,那股萧萧之气便叫人难以禁受。何苗缩了缩脖子,下意识拢紧披风。只见小豆丁踮着脚,吃力地够上门环,用力叩了三下。婉嫔听到动静出来,立刻申斥,“才一会儿的功夫又跑哪儿作耗?让你好好念书,你也不听!”一壁说着,一壁嗽了两声。何苗见她脸色青白,双目无神,原本还以为小孩子不懂事夸大其词,这会子却担忧地上前,“婉嫔娘娘。”婉嫔此时方注意到她,“太子妃。”她曾在东宫的婚宴上远远见过一面,虽然陌生,也还不至于过分吃惊。“不过是小儿胡闹,太子妃若无事,就请回吧。”婉嫔说着,便欲关上门,显然不打算留客。她这样晦气的人物,谁沾上都不会有好下场的。何苗敏锐地注意到她袖口帕子上的斑斑血迹,想是喉间腥甜时咳出来的,“娘娘生的是肺病?”“不过因近来时气之故,染了些风寒罢了,算不得大事。”婉嫔隐约记得这位太子妃出自何家,当年她遭人污蔑名节,里头少不了何氏手笔,她的侄女自然也当视自己为眼中钉。然则何苗的反应却出乎她意料,不过一瞬的迟疑,何苗已有了决断,“桥香,你拿我的手书去太医院,让韩太医无论如何都过来一趟。”桥香有些为难,婉转劝道:“是否该先请示皇后?”其实以太子妃的身份,调动几名太医并非难事,只是这婉嫔处境尴尬,一来一回的,势必得惊动皇后与贵妃,傅皇后是个省事的,但何氏……她或许巴不得撺掇给皇帝知道,如此一来,恐怕有损皇帝那边的形象。何苗轻笑道:“本来我也不是什么贤人,何妨再破一回规矩。”要说败坏印象,当初是贵妃领着皇帝捉奸,撞破她与太子在水阁“苟合”,因此才捏着鼻子促成的婚事,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么?倒是杨氏的病实在禁不起耽搁,若再拖延些时,保不齐香消玉殒,留下膝下这孩子该如何自处?桥香方才领命,婉嫔却急急摆手,“不必!本宫都说了不用……”何苗一改之前和煦,厉声道:“娘娘想眼看着六殿下年幼失恃么?您扔崩一走不打紧,可他呢,难道让他受尽旁人的冷眼与欺凌?这也算恪尽人母之责?”婉嫔一怔,小豆丁已牢牢抱着她双腿,眼含泪花仰着小脸,“娘,我不要你死,你不能丢下我。”年幼的他或许对离别没有很深刻的感知,然而多年相依为命的生涯,母亲早已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至于皇帝——他没当他是儿子,他当然也不认为那是父亲。趁着这会子胶着的工夫,桥香早一溜烟向太医院跑去。婉嫔也只能叹息道:“辛苦太子妃了。”为她这样的人去得罪两宫,甚至有可能触犯陛下,未免太不值得。何苗却只是秉着做人的坚持,原则范围内,能帮一把是一把吧——更何况有这个假肚子在,敬献帝怎么也不可能重罚她的,这点把握她还有。不一时韩元朗赶来,来不及施礼,便让他速速进屋为婉嫔看诊。韩元朗放下医箱,先为婉嫔查验脉象,脸上神色却惊疑不定。何苗盯得有些忐忑,“如何?到底要不要紧?”不会是不治之症吧?那就太倒霉了。韩元朗放下垫在腕部的手绢,飞快地作了一揖,“恭喜娘娘,您已经有近两月的身孕了。”毓秀宫中,何贵妃半偎在床头,柔情满怀看皇帝帮自己包扎肘部的伤口,“都是妾自己不小心,本想为陛下做一顿药膳的,哪知粗手笨脚,撞翻了食盒不说,连胳膊也摔着。”男人最难抵抗的便是女人细水长流的攻势,起初她只是送些贴身物件,敬献帝看过便罢,后来开始送亲手绣的丝帕香囊等等,据御前的人回报,敬献帝会悬挂于床头。睹物思人,何贵妃暗忖时机已到,于是更进一步,开始为夫君制作药膳,哪怕根本没有送出去的机会,就当作磨炼手艺也好。也是事有凑巧,她从未下厨的人手忙脚乱,不慎还被碎瓷片割伤了,遣侍女去太医院拿药,经过御前,这消息恰好传到皇帝耳里。于是在长达一月的禁足之后,何贵妃终于迎来转机。她依依望向对面,“陛下还在生妾的气么?”叶嫔到底无碍,太子妃也安然无恙,就算那事真是她干的,也不过是一点争风吃醋的小脾气——面对心爱的男子,谁又舍得拱手将他让给旁人?何贵妃纵使离豆蔻年华已过去了二十余载,可仍保留着天真少女的心性,她知道皇帝最喜欢的就是这点。敬献帝也只能无奈道:“你呀!真不知叫人说什么好。”何贵妃俏皮地点了点他鼻尖,半真半假地嗔道:“陛下您才是真狠心,就因为旁人一句无足轻重的话,便让妾禁足许久,夜间难寐。您也不想想,太子妃是臣妾亲侄女,臣妾害她做什么?更别提这太子妃之位还是臣妾一手提拔上去的,打从她踏入东宫,臣妾明里暗里给了她多少好处,赏了她多少东西?偏偏妾剖肝沥胆,有人却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一味地恩将仇报罢了。”暗指何苗被傅皇后收买与她作对。敬献帝叹道:“她虽是何家女,可如今入了东宫,便是吉儿的妻子,未来的皇后,与何家无涉,便为腹中之子多些筹谋,也是应该的。”何贵妃把玩着裙边一抹流苏,幽幽道:“臣妾自然是愿意她好的……只是,有一事妾不曾向您提起,妙瑛幼时有法师为其批过命,说是她身边至亲至近之人,都需小心为上……”敬献帝最信扶乩之说,闻言皱起眉头,“果真么?”何贵妃叹道:“妾不通佛理,亦未知真假。只是瑛丫头生下来没多久,她娘亲就过世了,偏又赶上天灾,府里的庄田被淹了大半,若非陛下您施以援手,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如今入宫,先是瑞儿出了岔子,险些小命不保,连臣妾也意外受伤,想来我们母子皆是命硬、遇难成祥也就罢了,妾只担心皇后与太子……”她这样一说,敬献帝不免陷入深思,若何妙瑛果真如批言所说的那般,那他给太子寻的这桩亲事会否不够妥当?且专克身边之人,莫非连他这位公公都会有所妨害?何贵妃心中窃喜,正欲趁热打铁,坐实何苗不详之言,哪知外头忽有捷报传来,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赶到,进门便重重磕了个响头,“恭喜陛下,恭喜贵妃,甘泉宫婉嫔娘娘遇喜了,还是太子妃着人发现的!”何贵妃:……这也太巧了。第20章 .拉拢他最近是不是脾气太好了?……怔忪间,那小太监已一五一十将原委道来,不外乎太子妃经过甘泉宫时正好口渴,便向婉嫔讨了杯茶喝,可巧今日亦是请平安脉的日子,因见婉嫔气色不善,便让韩太医也帮忙瞧瞧东道主的脉象——如此喜脉便出来了。何贵妃唯有冷笑,天底下哪有这样恰好的事,凤仪宫与甘泉宫相隔何止十丈,她倒会顺便“路过”,且皇帝前脚来了自己宫里,后脚便差人过来报信,若说不是串通好的,实在可疑。当着皇帝面总是得高兴些的,何贵妃强笑道:“婉嫔妹妹真是好福气,可妾记得陛下不是好久没去那儿了么,怎么忽然便有了?”她可还惦记着杨氏跟淮南王世子“私通”的事,想必皇帝心里仍有些芥蒂,暗示这一胎兴许也有鬼——可惜何贵妃信息落后,那位世子爷天阉之症因是家丑,太子只上报给了敬献帝,未能外传。因此何贵妃亦不知杨氏清白早已验证。更何况,两月前叶嫔还未出事,她也还未禁足,皇帝哪想得起那个阴沉寡言的杨氏来。敬献帝面露惭色,“那日是婉嫔生辰,朕偶然想起,也就去了那么一次。”仅仅一次便中了,敬献帝说不出是意外还是得意——可见他宝刀未老,天祚非凡。何贵妃惊呆了,她一直以为自己哪怕并非专房之宠,但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却原来敬献帝与她缠绵的时候心里还念着旁人。忽然间就像吃了只苍蝇,说不出的恶心。也幸好敬献帝对杨氏并无太多感情,虽生了个皇子,不过聊胜于无。要紧的是削减皇后势力,尤其何妙瑛这个忘恩负义的臭丫头,何贵妃尝试将话题拉回,“陛下,方才臣妾所言批命之语……”敬献帝挥一挥衣袖,“不过是些江湖术士招摇撞骗,指望得些赏赐罢了,朕与你都是福运深厚之人,无须当真。”有了孩子,谁还管什么卜卦。真要论起吉凶来,这何妙瑛没准倒是个送子娘娘转世,才嫁进东宫几个月便有了,如今婉嫔亦怀胎,保不齐便是借了她的运势,日后让她到各宫里多转悠转悠,没准能再添丁进口呢。他拉着爱妃柔若无骨的手,亲狎道:“若有机缘,朕还想同你再要个孩子。”他与何氏的感情毕竟不一般,少时相知,柔情蜜意,这些年却只得了李天瑞一个结晶,怎么想都引为憾事。何贵妃低头拧着衣角,并未回应,目中悄悄滑过一丝厌烦之色。何苗这会子可谓忙得热火朝天,才遣人通报消息,又抓着韩元朗询问杨氏的情况。她看这女子的体质仿佛不怎么好,说是有孕,身形却清癯得厉害,何贵妃已经够纤弱了,她却薄如纸片——怎么看都是有病。韩元朗道:“这都是脾胃不调的缘故,甘泉宫本就地处冷僻,若饮食上不加以滋补,难免生出脾寒之症,长此以往,母体孱弱,对腹中的孩子也不利。”何苗便请他开些食补的药物,又悄悄问他杨氏咳血是何症候。韩元朗叹道:“情志不舒,郁结于胸,自然伤及脏腑。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个,且恕微臣无能为力。”看来杨氏对敬献帝仍未忘情,也正因如此,才不肯抛下身段逢迎献媚,宁愿带着儿子独活。何苗帮忙付了诊金,便让桥香送韩元朗出去,走到廊下,他却小声问道:“那推迟月信的丹丸,夫人可还要继续服用?”何苗尽管被痛经折磨得够呛,但是药三分毒,也不敢随便对付这具身体——真要没了月信还更担心呢。况且她与李天吉已经讲明,也没必要处处遮掩,只别在信期那几天进宫就是了,因轻轻摇头,“不必,你只管好你的舌头便罢。”韩元朗拱手作揖,不敢多言,他既上了这艘贼船,便只能与太子妃同进退。不过,他还真挺好奇太子妃是怎么说服太子的——莫非殿下竟是个难得的痴情种子,对这何家女爱得如痴如狂,连欺君之罪都能不计较了?何苗回到殿中,李天祥这小豆丁已蹦蹦跳跳围着他母亲转圈,想快点见到刚出世的小妹妹——他希望是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