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作者:舍自不甘心      更新:2023-05-06 01:17      字数:4883
  谢祭酒皱眉道:“阿娘,都什么时候了,三郎不是好好的吗?”谢老夫人对他失望至极:“你若是长了眼睛,去好好地与三郎聊过,就该知道三郎身上的玄色礼服刻青翟形彩画雉。这都是一个月前的事了,你这一个月竟一眼都没有去看过三郎。”越王担心谢祭酒会因为儿女婚事放弃自己转而支持长姊,于是在近一个月特别地好学好问,谢祭酒乐得享受尊贵学生崇拜的眼神,最近总是早出晚归。即使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谢祭酒在母亲面前也是绝不会承认的,他勃然变色:“我以为三郎与阿姝不同,没想到他也是会为了个人私情置礼义之上的人,我还不如没有这个儿子。”“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谢老夫人闭了闭眼,藏住眼底薄薄的泪。她这个长子小时候还有几分灵性,婚后却越发与她的丈夫相似了。不必谢祭酒开口,她都猜得出儿子在想什么。无非就是,在谢祭酒看来,谢川发现礼服制式有误,应该主动来与他父亲说。然后帮着去礼部、去公主面前、乃至陛下面前抗争,才算是好儿子。“阿娘……”谢祭酒自知伤了母亲的心,愧悔的同时忍不住埋怨,“阿娘肯定也是能看出来礼服上的错漏的,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即便是提前告诉又能有什么用呢?一套礼服从设计到裁剪在刺绣,需要一到两年啊。整整两年你都没能收到消息,婚期临近了你能做什么?在这一场无法停止的婚礼前大闹一场,在朝堂上得罪衮衮诸公与长善公主,让三郎受皇室鄙弃,来博得你的清名吗?以后,谁还敢与大义灭亲的人家结亲?皇帝首肯的事情,你就是翻上天,也不过是浮华虚名。苦痛都由孩子们分担了,三郎心中何尝不觉得被家族、父亲抛弃。错漏由你说了算吗?还是总角之年的越王可以一锤定音?目前,家主谢祭酒,才是谢府最大的错漏。谢老夫人有千言万语,漫出唇舌的只一句:“你有想过三郎日后要怎么过吗?”谢祭酒终于没有再抓着错过的机会不放,“他既入公主府,自然由公主作为他的依托,还需要我费什么心思呢?”刚回答完谢老夫人的问题,谢祭酒听见外面二弟的叫唤,向母亲告罪一声出去了。还需要我费什么心思呢?费什么心思?是为人父亲能够说出来的话吗?即便是常人家嫁女儿,嫁到三千里外,也不该冷酷无情至此。他这是真心将三郎当做弃子丢出门外了。谢老夫人捂着额头望着儿子的背影良久,泪水终究还是落了下来,悔恨不已:“当年让你娶清河郡主是我错了,清河是太过妥帖的女子,叫你仕途顺风顺水,在家安享富贵,竟让你养成这样忽视子女的陋习。亏得清河出身恭王府,有恭王府时时看顾,你享了她家那么多的好处,到了你孩子身上,也能说出这种狼心狗肺的话。”谢祭酒或许听见了,又或许没有。他脚步一顿,拐弯消失在谢老夫人的视野。果真是父子天性么,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已经躺在地下多年的谢老爷子是个天生的混账,父母为了亲戚交情,甚至不敢为他娶相当门第的女子,聘了小官出身、精明强干的谢老夫人。婚后,谢老夫人连生两子一女,内务事务一把抓,即使家君过世,也将谢家撑了起来。为了满府上下的生计,谢老夫人限制了丈夫的花销,丈夫虽有不耐,看在老母的面上还是忍耐下来。但在老母去世后,平衡被打破,谢老爷子用金银如泥沙,没几日账房吃不住,求到谢老夫人面前。谢老夫人前去问责,却被打了出来。家宅内变本加厉,在外时不加收敛。十五岁的谢祭酒为了母亲,在恭王府举办的宴会上斥责生父,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引得恭王动容,出手相助。谢祭酒也因此获得清河郡主垂青。二十三年过去,她那清正的长子,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满口仁义道德却自私自利的伪君子。谢老夫人伤神时,回娘家参加婚宴的幼女谢隽心走入书房关上屋门。“阿娘,现在可不是哭泣的时候,等三郎真对我们冷了心就来不及了。”谢隽心为母亲拭去眼泪,安慰道:“父亲也好,长兄也罢,让阿娘伤心的人我都不会放过的。”*在皇帝与太尉面前完成婚礼后,谢川先行回公主府,姬羲元则留在宫中进行祭祀先祖的仪式。待到姬羲元归府,天已擦黑,宾客散的干净,仅剩几个姬羲元与谢川的至交好友。在公主府帮着操持一天的姬娴,听说姬羲元回来,便来迎她。总是脱跳的妹妹,难得穿上钿钗礼衣,头戴凤冠,一本正经的模样,竟像个大人了。为了转移姬羲元的注意力,姬娴按着长姊的肩膀让她转了个身,“阿姊别盯着我的脸了,这么多年也该腻歪了,不如看看他们,换换口味。”湖心亭中,几个顶级世家的继承人齐聚于此,或坐或卧各有韵致,大概是在闲谈。传承长久的家族中,歪瓜裂枣才是少见的。女男皆广袖长衫,一派风流。他们全部都是姬羲元收拢的或者圣人挑选给女儿的人,稳稳的栋梁之才,未来做高塔第二阶高台的人。姬羲元的新婚夫郎谢川在其中依然算得上是显眼的,他转头望姬羲元所在的方向,显然是看见人了。姬羲元笑对妹妹,“你才是该多看看他们,听说你与吴小郎已经不往平康坊去了,现在都去南院。说不定吴小郎另有所好,你再选一选人,也好多做一出打算。”大周民风开放,好男风者不在少数,是许多文人骚客眼中的雅事。自皇帝下诏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之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有些官员便以貌美的男子充替,大大小小的“蜂窠”数不胜数。伤风败俗,莫过于此,其中绝不能包括吴小郎。姬娴决定跳过危险话题,虚推着姬羲元向湖心亭去,“走吧走吧,我们都去看看他们。”姬羲元顺着姬娴的力道往前走上木廊,罩衫被湖风吹起一角,银铃一阵清脆,“我知你有善心,但有些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南院一事得从长计议。你既然有了差事,婚事也可以好好考虑。”姊妹一块生活十数年,比其他人都要了解对方,姬羲元知道姬娴对吴小郎其实没有男女之情。吴小郎甘愿留在鼎都做个富贵闲人也就罢了,要是有些其他想头,日后有得麻烦,姬娴没必要去与这些事情纠缠。“有我在,你与阿姝该是世上最无拘束的。完全可以选择你最合意的,任何方面。”姬羲元道。姬娴贴着阿姊往前走:“是呀是呀,今晨卯时初我被陈妪从榻上捞起来前我也这么想。”人活着,总是要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退让自己的选择,早起和嫁人,对姬娴来说,没有区别。姬羲元听出姬娴的话外音,但不明白妹妹为什么总是日夜颠倒,“我听说你常常子时才入眠,早些睡就好了。”姬娴哀怨盯着姬羲元的侧脸,“阿姊不懂得月夜星夜之美。”一天十二时辰,只有夜晚完全属于自己。“是是是。”生活规律,日常亥时寝卯时起的姬羲元不理解、不反驳。木廊不长,两人也没有遮掩脚步声,亭上的人自然而然打招呼,谢川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起来伸手牵姬羲元入座。他们在聊赵家将女儿赵紫送入越王府的日期。正在说话的冯六郎是谢川的姑表兄,有个姑姑嫁入赵家。赵紫正是他去世的姑姑留下的女儿。他天生一张娃娃脸,二十五六看着像二十,都是熟悉惯了的,张口也没顾忌:“赵十三娘可是他家这一辈长得最好的了,怪不得我那便宜姑丈动心。”“赵十三?有容觉得如何?”姬羲元顺着萧七郎力道走,靠着他坐下,两人挨得极近,一侧头说话气息刚好蔓延在谢川耳下。长辈为谢川取字有容,可他从未想过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也会叫人有耳红的暧昧。谢川虚揽着姬羲元,半靠在围栏上,“殿下觉得好就好。”“反正没有容长得得我心意,”姬羲元顺着他的力道靠下去,卸了浑身力气,懒洋洋道:“我呀,都听三郎的。”“啧,”因为未婚妻接连重孝而至今未娶妻的冯六郎感觉自己被辣到了眼睛。其他几人也纷纷道:“光天化日之下,人心不古啊。”姬羲元卷着谢川的头发玩儿,提起了赵紫:“赵家藏的好,好好一个小娘子我竟从未见过。”姬羲元及笄之后经常住在公主府,稍微有些门第的人家都会给她递帖子。她出入过各种宴会、场合,她说没见过,那就是真少出门。王六郎避重就轻:“姑丈不管内宅,我那后姑姑耽搁了十三娘,你要是见到了多照顾几分。”姬羲元斜睨他一眼,两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管不着。又把先前与赵氏兄妹的交集说了:“这种事情旁人是帮不了的,我能看顾什么。”姬娴笑嘻嘻地打岔:“像照顾我们明芹阿姊一样,不就是最好的照顾了吗。”满亭的人顿时哄笑做一团,周明芹靠在王施雨怀里笑出眼泪:“谁说不是呢。”作者有话说:啊对,谢老爷子挨了儿子的骂,晚上回去就中风了,没多久就死了。都是女儿下的手。谢祭酒被才地高华的母亲养大,然后被社会大染缸腐蚀了宝石一般的内心。我查了唐朝的婚礼作为参考,但整理完了又觉得都是流程,诗词我也写不出来,还是引用,说白了都是水字数,就算了。“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之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如果我没记错,参考的是朱元璋的诏令。(因为作者本人不信爱情,写出来的感情线会非常干巴巴,所以女儿随妈,阿幺遗传的好,也不信。——总之就这样理直气壮地杀死爱情了呢。)第88章 回门天色渐晚,宵禁不可犯,姬羲元做主留一众人过夜。在喧笑声中,姬羲元与谢川回房沐浴、歇息。光润亮泽的珍珠帘子被雾气染上水光,两侧掌帘的侍女悄无声息的拉开珠帘,四周回廊围着丝罗帐幕,灯火通明,姬羲元穿着白绸浴衣踏上回廊,木屐与木廊接触发出清脆的响声,尽头处是卧室。侍女们的鞋底松软收音,垂头静默,提着走马灯走的悄无声息。一时间,天地中近乎只自己独一的存在。今夜是个难得的星夜,弯月高悬,星辰点点。姬羲元进内室时,谢川靠在榻上看书,极为专注的模样。姬羲元也不打搅他,自顾自从置物架上抽出两卷竹简,摊平在书案上,开始挑人选。每一根竹简上面都细致的写了一个人的身家背景,这是新一代的弘文馆适龄学子。大周的科举是一年一考,这是平民上升的唯一阶梯。事实上,真正贫困的家庭是不可能出现贵子的,只有衣食无忧的家庭才会分出钱财关注孩子读书习字。泱泱大周,上上下下的官吏无数,一年几十个科举出来的进士、秀才根本不足以支撑。绝大多数的空缺都被世代为官的家族占满,少数分给寒门,平民子弟只有在因缘巧合下才有可能一步登天。这里的寒门,指的是家产不菲,但没有出仕机会的人家。科举根本上是给皇帝一个理直气壮收归权柄的途径,也是安抚下面人,维持社会稳定的机制。姬羲元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在朝中安插心向自己的新鲜血液,最好的选择就是平民和寒门,尤其是弘文馆教育出来的平民、寒门女子。本无选择的寒门、平民女子会一心一意的维护姬羲元的地位与利益,是最好用的刀刃。倒不是贵族女子不好,而是像王施寒、王施雨这般得到家族全力支持的高门娘子是极少见的。她们没有兄弟,祖父开明且与昔日亲眷有隙,还赶上了女帝的时代,所以她们轻易出人头地。但其他贵族娘子受益于家族,也受限于家族。顺风顺水时,当然千好万好,一旦姬羲元与越王发生冲突,她们也会是易碎的突破口。姬羲元手里两卷竹简,共计五十四人,都是能当大用的。其中有二十四人已经在这两年里陆陆续续授官就职。思来想去,姬羲元从剩下三十个人里挑了十个,这十个人有公主府造势,科举是一定能过的。剩下的,就看她们自己的本事。或者明年再拉拔一把。既然结婚了,道士的身份就如同虚设。姬羲元要面临诸多的应酬,尤其在谢川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子的情况下,姬羲元的亲戚被翻了一倍。士族那边根深蒂固,姻亲密布,谢川算晚辈,得见。宗室那头原先已经挑了不少人,但都是远支,近亲几个王府、公主府肯定来人,不能不见,加上闵府几个已经束发有资格管事手底下又有几个人的兄弟总不好赶出去……姬羲元将竹简卷起往边上一推,拿起伊奕的手信拆开。伊奕是皇帝赐下的力士,原先是专门管着内外消息的,过了五十岁身体不如以前了,皇帝就把他当做新婚礼物送来公主府,一是给姬羲元行方便,二是让伊奕安度晚年。信中写的是林丑的动向。姬羲元有意在各地择选一些女童进入弘文馆,补充生员,因此令伊奕确认望海州的分馆。目前看来,没有问题。姬羲元掩了个小哈欠,准备歇息了。谢川听见动静,合了书本,翻身离开床榻,到屏风后边更衣。姬羲元被服侍着褪下浴衣换上寝衣,滚入床榻内侧。半边床帐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