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作者:柔桡轻曼      更新:2023-05-05 22:58      字数:4160
  不过祝老太夫人这属于无灾无病,自然寿命到了,算喜丧。在老太夫人离开前,她想为老太夫人准备这道福寿全。第90章佛跳墙是属于闽菜系, 做菜工序繁琐,需要的食材有几十道,最重要的食材就是海鲜,海鲜多是选用上好的干货, 干鲍鱼, 干海参, 鱼翅,干贝,花胶, 瑶柱等等,另外还需要鱼唇, 鱼肚,鳖裙,鹿筋,鸭胗, 鸽蛋, 鸽子,排骨,火腿,猪肚, 羊肘等,还有其他的鸡鸭鱼身上的一些部位, 加上冬菇冬笋等等食材。工序麻烦到需要两天才能完成这一道佛跳墙。把这些食材用煎炒烹炸煮等等做法先炮制出味道来,还需吊汤, 吊汤就看厨师选用什么来吊汤, 光是这些食材的炮制都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时间。再然后, 把这些炮制好的食材一层层的码在一只大酒坛子里头, 加上之前吊的高汤还有花雕酒,其实用绍兴酒最好,但是这里也没有绍兴酒,可以用花雕酒代替。酒坛口密封后,放在文火上煨两到三个时辰,最后开封,把剩余的一些比较容易煨熟的食材再放入酒坛中密封起来,继续文火煨两个时辰。就连煨汤的炭火也必须用上好的银霜炭,木炭洁白如霜没有黑烟。正宗佛跳墙的做法之间也有着一些细微差别,食材跟高汤之间稍微一些区别,还有煨汤的一些手法。但基本都要煨上六到十个小时左右。这些干的海鲜就算是饶州城都很少有卖的,还是许沁玉托鲁夫人跟之前帮着送火腿给京城的爹娘的周家商队,请他们帮忙顺便从南方带回来的,海鲜自然只有海边有。这个时代新鲜海鲜就不要想了,没有那个运输条件。能够运往其他州城的都是已经泡发晒干或者熟制的海鲜,能够从南边运回这些干货,都是花了大价钱的。鲁夫人还好奇问许沁玉是做什么吃食,许沁玉也没瞒着,说是做佛跳墙,又把做法简单跟鲁夫人说了说。鲁夫人一听这样一道菜就需要几十种食材,需要差不多两天两夜的功夫才能给做出来,都有点惊了,惊过后,忍不住问,“许小娘子这是打算给许记添上一道招牌菜吗?”许沁玉摇头笑道:“哪能呢,工序实在太繁琐,而且成本太高,价格会非常昂贵,做这个不划算,就是家里过年弄来给家人尝尝看,以后要是能去饶州城开酒楼,或许会加上这样一道招牌,不过也得提前预定后才能做来吃。”后世很多酒店的佛跳墙已经是半成品或者料理包,在她看来,那种半成品味道根本都不对,味道奇怪,都已经不是佛跳墙本身的味道。真正的佛跳墙吃起来各种料和食材互相的渗透,但佛跳墙在煨的时候,因为绝对的密封,反而是没有什么香味渗透出来的,等煨好后,开封的一瞬间,先是淡淡的酒香,随之而来就是各种食材相互之间的浓香,光是那个香味,都已经是浓郁到让人垂涎欲滴。煨出来的海鲜吃起来虽然肥厚但一点也不腻,满口生香,其他肉类吃起来更是软烂不腐,又很软嫩,不仅有鲜有香,各种口感交织,却一点都不抢占其他食材的味道。后世的佛跳墙许沁玉做过不少吃,都是食客想吃,提前跟她预定,需要提前半个月预定,她要准备食材,可见这道菜做起来有多难,前后所有食材的炮制都要处理好。稍微有些食材没处理好,就能影响最后的口感。其实后世不仅是佛跳墙有料理包,还有不少菜都用的料理包半成品,甚至有些酒店里都使用这些料理包,客人吃的时候加热。但在许沁玉眼中,这已经不是做菜,是敷衍了事。她的许记食府,是绝不允许那种料理包的出现,食材也都必须选用最新鲜的。鲁夫人听得都馋的不成,但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过年时去许家来吃佛跳墙,只盼着许沁玉快些去饶州城开酒楼。所以许沁玉回来后就开始忙着处理佛跳墙的这些食材。忙碌了一整日,她才把这些食材都处理好,煎炒油炸烹烩焖等等,把食材都处理好,再一层层码到酒坛里加适量的高汤和花雕酒。同样的,这加汤和加酒也也都需要最适合的量,还要一次加够,又刚刚好,不然同样都会影响口感。许沁玉对这些都是天生的天赋。加好高汤跟花雕酒后,晚上入睡前放在银霜炭上,用最小的文火煨着。等明儿起来开封再把剩余食材倒入煨两个时辰就能吃了。煨到中午,刚好可以吃。明年就是大年了。许沁玉打算把年夜饭放在晌午那会儿吃,朝食就不吃,等晌午刚好吃年饭。明天上午她还得准备其他菜肴。不过有了这坛佛跳墙,在准备几道其他的家常菜就够了。她处理佛跳墙这些食材,其他人一点忙都帮不上,只能做些别的活计,宅子的洒扫还有扫雪,里里外外换上新的被褥甚的。前些日子就下了雪,不过雪下的不大,这两日已经停了。连闻氏她们在宫里生活了小半辈子,都不知道世上还有工序如此繁琐的菜,两天两夜才能煨出来,不仅是震惊,还好奇这汤到底是什么味道,恐怕真就是天上神仙吃的也不过如此了吧。一家人都洗漱好,裴危玄帮着大酒坛子搬到炉火上,许沁玉看了看炭火的大小,同裴危玄道:“四哥,这样就成了,我们也回去歇息吧。”忙碌了两天,许沁玉也有点累。其实之前过年,家里大大小小的活儿,甚至做饭都不用她,就是年夜饭那顿才是她准备的,其余时候都是休息。今年也是这道佛跳墙太麻烦,她处理了两日食材。“玉娘也早些歇息。”裴危玄看了玉娘一眼,厨房的灯火映在她的脸颊上,灯火明明暗暗,她的笑脸却一直没变过。回屋去歇息。许沁玉躺在柔软的床榻上,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现在家里也不缺银钱,她房间的被褥都换成动物绒毛制成的,这样的木雕床加入柔软的褥子,睡起来是最舒服。这是她在这个时空过的第三个年,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她记得才来第一年,她跟裴家人穷得叮当响,买了桂花巷的院子身上都没剩多少钱,都是靠着她去码头卖肉夹馍赚银钱,那时候的宁姐儿也还是公主脾性,什么活儿都不愿意做,整日怨天尤人。现在宁姐儿也长大了,平日回来帮她干活,外头瞧见好物件,都会想到她,给她买回来。就连她睡得这上好的褥子,也是宁姐儿用自己赚来的银钱,给她买的。她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来到陌生的时空可以遇见裴家人。其实在后世,她虽然是孤儿,但也有惦记的人,一些朋友,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几个小伙伴长大后也都是很好的朋友,另外还有初中高中时期的老师,也都很照顾她,特别是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老太太特别好,很温柔慈祥,教育孩子们也从来不用打骂的手段,班上的孩子都喜欢她。许沁玉毕业后也经常去探望老太太。她离开这两年多,不知老太太过得如何,以往她每年都会带些自己做的吃的看老太太。许沁玉又想到原身。不知原身是不是跟她一样,去了她的身体里,她是希望原身还活着的。想着想着,许沁玉有些犯困,睡前又迷迷糊糊想到四哥,四哥今年都已经二十二,已经到了成亲生子的年龄。大盛朝男子二十二成亲生子都已经有些晚了,早的一般都是十六七,迟点的也是十八,九,很少有二十来岁还未成亲的。许沁玉迷迷糊糊想着,等年后她是不是应该给四哥还有闻氏提一下,两人写了和离书,总不能耽误了四哥。她跟闻氏说自己二十岁前不打算成亲,但其实到二十五岁前,她都没什么想法。搁大盛朝,二十五的姑娘还不成亲,那得被人唾沫星子给淹死,但她可不在乎,这辈子没有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她可以一辈子不成亲。二十岁在她心里都还是个小姑娘,哪里能够经受生育之苦。想着想着,许沁玉睡下。……次日一早,许沁玉起来,厨房炉子上的佛跳墙刚好煨了三个时辰,她过去把酒坛揭开。密封的坛子一打开,香气扑鼻,酒香混合着食材那种浓郁的香气,瞬间就把人腹中的馋虫勾动起来。许沁玉本来还不饿,闻见这鲜味都忍不住吞了下口水,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跟她差不多同时间起来的裴危玄也进来厨房,闻见这股香味也忍不住动了下喉结。他平日不怎么重口腹之欲的人都有些馋,可想而知玉娘做的这道佛跳墙味道有多勾人。他有些理解这道菜为何叫佛跳墙了。许沁玉把食材倒入酒坛里,又快速把坛子口密封起来,那香味也被封在里头。但仅仅是一瞬间的香味已经溢了出去。而差不多这时候,周围的邻居们都已经起来,准备忙大年这天的事儿,也都闻见这股子浓郁的香味。“什么香味?好香啊?”“真的好香,隔壁不是住的许记的东家吗?是不是隔壁许记的厨娘做朝食?”“应该是,但这做的什么朝食,香味实在太勾人,从来没闻见过这种香味。”“咦,香味好像又淡了去,奇怪了。”没多久,闻氏跟宁姐儿也起床开始帮忙。裴危玄忙着写对联和福字,贴对联。宁姐儿跟闻氏在厨房给许沁玉帮忙。除了佛跳墙,许沁玉还打算做几道家常菜。火腿炒冬笋片,清蒸桂花鱼,小煎鸭,粉蒸排骨,另外还有道甜汤,一道八宝饭,两道小炒菜,炒菜是酸辣土豆丝,清炒藕片,还有道炸地瓜丸子。这土豆和地瓜,是四哥年前带回来的,除了土豆地瓜,四哥还带回来一些干辣椒,不是茱萸,就是辣椒。这些都是四哥去年跟着商队出海带回来的农作物,已经种了一茬出来,土豆和地瓜可以放,所以吃起来也都是新鲜的,但是辣椒秋季熟了后就要采摘下来晒成干辣椒,所以四哥带回来的就只有干辣椒。这种辣椒是那种细长条,辣味在中度左右。许沁玉也不知道这种辣椒具体是什么品种。毕竟辣椒在后世,都不知道有多少品种出来了。四哥带回来的土豆地瓜和辣椒并不多,就只有一顿的量,因为从海上带回来的种也不多,现在也就是刚开始种植,第一波种出来,明年的产量又会有所增加,通常等到第三年才有足够的量大面积种植,所以四哥带回来的就不多,三个土豆,三个地瓜,一把辣椒而已。这些甚至还是偷偷摸摸的给家里人尝尝味道罢了,也不能让其他人晓得。更加不可能添加在食肆的菜谱上,除非等到大面积种植后,家家户户都吃上这些。土豆自然是做成酸辣土豆丝,地瓜加了糯米面炸成香甜糯软的地瓜丸子。酸辣土豆丝里头的辣就是加的干辣椒丝。还有道小煎鸭,里面也加了辣椒。小煎鸭也是道比较家常的菜,选用嫩些的鸭子,宰杀后切成丁,再用花雕酒和温热的盐水浸泡去腥味,等浸泡半刻钟后捞出挤干水分,加盐巴和花椒粉腌制下就能下锅炒。铁锅中下油,油热后加入腌好的鸭肉炒到鸭肉焦香。鸭肉炒到焦香加入豆瓣酱,切成丁的大蒜生姜粒和花椒干辣椒继续翻炒,最后加入酱油,一些增鲜的调料粉继续翻炒,这道小煎鸭全程不能加水,都是炒熟的,鲜香麻辣,很是下饭。其实最后还应该加一些新鲜的青红辣椒提下味,但是没有,只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