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50      字数:4650
  “……那你没用过吧?”听出罗美娘的语气不太一样,张玉寒仔细看她一眼,摇头说:“我又没受伤,用这干什么?”“就是受伤了也别用这个。”禁毒这事可以算是写入现代华夏人基因里的东西,罗美娘就是没想到换了个朝代,鸦片这种东西居然还会流进大庆。她拿了个小刀,把匣子里巴掌大的一块阿芙蓉膏切成两块:“这个东西不能烧,烧起来就跟直接服用一样,要销毁得用盐卤浸泡半天,再混入生石灰,生石灰会让盐水沸腾。”没有盐卤,罗美娘让丫鬟拿了点食盐和刷墙剩下的生石灰,在张玉寒面前做了一回销烟实验。做完罗美娘还解释了一句,“我之前在徐先生那里看得书多,有一本就记载了这个方法。那本书上说阿芙蓉膏致瘾。”至于致瘾之后是什么样的,罗美娘大致跟张玉寒描绘了一下上辈子在影片中看到的大烟鬼形象。张玉寒没纠结媳妇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当初在北阳府时罗美娘几乎天天去徐先生的女学报道,双方处得跟母女一样,学的东西又杂又多他不知道不是很正常吗。摸了一下在生石灰作用下变得烫手的洗手盆,张玉寒突如其想:“你说那些海商是不是在用这玩意儿回收白银?”这个……罗美娘想了想:“有可能吧,不过他们不是不缺银子吗?”张玉寒脸色变幻莫测,半响,极为肯定道:“不可能不缺银子。”“他们在海外可能有很多产矿的小岛,但一个银锭从出矿到提炼到制成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时间,还要把银子运输到大庆,行船有风险,万一遇到海难一切都成泡影。”“这些都是成本,运银子过来成本太高,舍不得本钱就只能在大庆本土打主意。”张玉寒一边说一边捋思路,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也是跟敬新出了一趟海他才了解了一些,“阿芙蓉膏在福州城卖得多贵,比丝绸茶叶还贵,刚才你还说这东西上瘾,这东西要不上瘾恐怕那些人还不会卖,只要卖出一份阿芙蓉膏,购买货物的银子就能收回去了。”罗美娘琢磨了下,居然觉得这个逻辑没毛病。她努力回想,好像鸦片战争的原因就是因为大清对大英帝国的贸易顺差。当年英国需要从大清购买大量的茶叶丝绸陶瓷,而清廷自给自足基本没有什么需要国外的东西,真金白银给出去太多,英国就用了鸦片这种东西来平衡贸易顺差。这个跟张玉寒推论出来的简直一模一样。男人已经忙着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写在折子上,罗美娘忍不住盯着他看了又看。这脑子究竟怎么长的,这么灵光。按张玉寒的说法,阿芙蓉膏这东西有大用,那些海商就不可能让他局限在福州城内,也许眼下这玩意儿都在大清生根发芽就等着遍地开花。文字是有魔力的,张玉寒的文笔也还不错,看完整本折子,罗美娘都觉得阿芙蓉膏真的在大庆遍地开花了。这算不算是一种危言耸听……罗美娘还在思考这个问题,那边张玉寒几笔匆匆结尾,拉她去睡觉,隔日次了个早,先去都察院述职,之后才去了一趟三皇子府。这半年来,三皇子每月都会收到一份密信,内容就是张玉寒办事的进度。起先张玉寒看中敬新这个人选,三皇子不是没皱眉,想到景泽明和敬新的关系他还想过张玉寒是不是有私心在里面。这人倒也爽快,在信里直接就认了,他说哪怕他说自己清白得跟白雪一样,敬新原姓景这事就不可能绕过去,景泽明是他弟子,他想为景家出份力是人之常情,但这是他头回公干,他也不会拿自己前程开玩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三皇子最终信了他。当然,后来得到的回报也说明他没看错人。看到那些粗炼的银矿时,三皇子心里头是真高兴。他心里清楚,这才只是个开头,证明西洋人手里确实有不少矿产资源,只要父皇能下定决心改革水师,以后还有源源不断的矿石能运回来。而父皇这几回看到成果后,态度确实松动不少……这让三皇子看到张玉寒时,态度也比之前更亲切,办事利索,够果敢,有魄力,这样的人才在他麾下,不由得他更重视一点。让人上了点心茶水,三皇子拿过张玉寒手中的折子略看了一些就放在一边,比起看折子他还是想听张玉寒亲口说前后的事。两人在书房里聊了一整个上午,张玉寒嘴都说干了。在听到张玉寒去岛上看过,那边除了银矿还有铜矿和金矿时,三皇子点头:“你说得对,先把那些粗炼过的矿石拉回来,等到捡完先人的便宜,再组织人手去挖地下的矿。”“挖矿的事已经在日程上了,岛上有不少土人,之前那支船队把他们当奴隶使唤非打即骂,每天还不让他们吃饱。我上岛后整理了一些章程,让敬新运了几回粮食过去,眼下那些人都对我们歌功颂德,以后我们雇他们挖矿做工不会不同意……”“对,你做得对,人手的事确实是个问题,不用土人就得从大庆迁人过去,上岛的人也不不知道可不可靠,麻烦太多了。”“我先跟殿下说这件事,就是想着定下基调,我这个巡海御史不好经常离开,还是要找个靠谱的人去岛上看着,那人过去之后最好能跟土人保持良好关系。这回敬新上岛能那么顺利,也少不了这些人倒戈相助,让他们心寒帮了别人我们就得不偿失了。”张玉寒主动提出让其他人过去,三皇子有点感动,这是真的无私才能把成绩让出去,他关心了一下张玉寒几句,让他在外注意身体,又免不了提起罗美娘买地的事。张玉寒也感谢了一回三皇子的照拂,双方你来我往,再度说回公事时张玉寒终于提及阿芙蓉膏。张玉寒是想给三皇子提个醒,虽说昨晚上说的头头是道,张玉寒毕竟没看到被阿芙蓉膏祸害过的人。但这玩意儿要是当真像罗美娘说的那样能让人变得不是人,他这回再过去应该会主动做些事情,主要不能对不起朝廷给的这份俸禄。说起来张玉寒优点缺点都不少,但做事负责应该是最突出的一个优点了,干一行爱一行,领了巡海御史这个差事他就不会让那些海商在他面前有弄鬼的机会。三皇子听懂了张玉寒是想让他在朝中为他说话,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张玉寒是他的人,自然是要护着些的。这个时候的三皇子万万没想到张玉寒会捅出一个那么大的篓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完结)从三皇子府出来后,张玉寒在京里过了几日上下班的日子。他和敬新不同,敬新出海要等季风期,张玉寒是监察御史,干的就是到各地巡按的工作,只要朝中定了日子就得离京。张家上下都很珍惜他能呆在京城的这一小段时光,对亲爹爱得深沉的妞妞更是只要张玉寒在家,就会在他身后紧紧跟着,活像个小跟屁虫。罗美娘坐在檐下的躺椅上看书,每日都能看到父女俩凑在花圃那里一块儿嘀嘀咕咕的。妞妞主要是这样的:“爹,这些都是我种的,你喜欢什么,我都送你!”“爹,我给你吹小笛子吧,我吹小笛子可好听了。”“爹,你渴不渴,我给你倒水喝!”“……”罗美娘不知道张玉寒怎么想的,她自己倒是觉得闺女可真忙,拿着小剪子剪完花朵,这边独奏立刻安排上了,吹完笛子,还要跑进去给亲爹倒水。这孩子在家对她都没这么孝顺过,罗美娘颇有些酸溜溜。而张玉寒这当爹的也是真的不客气,把闺女溜得腿都细了,这会儿不知道说了什么,父女俩就像两个傻子笑得停不下来。……平静的日子过了小半个月,朝中传来了一个消息,昭安帝命刑部重审前福建将军勾结海盗之事。京城舆论议论这个案子的人很多,景家勾结海盗的案子当年审了好几回,都是罪证确凿,这回突然翻出来重查实在让人惊讶。因为敬新把证据交给了张玉寒递上去,外头人都以为是张玉寒给弟子帮的忙。他这个新上任的巡海御史也因此进了众人的视线。待知道景泽明是张玉寒的弟子,众人都以为自己知道原因了。大家都在等着皇帝的反应,陈年旧案想要平反,一是找到铁证,再就要看圣心了。昭安帝的心意其实很明显,从敬新为他献上了十几艘白银,京城宝源局的缺口就填补了一些,加上敬新确实找到了当年有人诬告景家的证据,对这位功臣,昭安帝也不愿意让他寒心。至此,景家终于沉冤昭雪。罗美娘是第二回 见到这位海盗头子,这人为家里平反之后,也没刮掉他那一脸的络腮胡子,他来张家见景泽明,一会儿就走了,之后景泽明给罗美娘送来一个匣子,打开一看是一摞银票。数量之大,罗美娘都惊住了,朝廷给景家平反之后,把流放西北的景家人都释放了,当年抄家的一些东西都还给景家,亏损全折成银子补充。这么多的银票,敬新是把朝廷的赔偿都送来了?景泽明悄悄跟她道,“不是,不过舅舅有钱着呢,这回舅舅是说谢谢先生帮他找到关键证据,有多的是算是我借住的费用。”是感谢张玉寒帮忙的,罗美娘就能理解了。敬新一直想找到当年污蔑景家勾结海盗的那位商人,可蹉跎了好几年,只打听到这人在福州城有生意,长了一双吊梢眼外,别的进展一点都没有。是张玉寒知道情况后,用系统的监控功能帮了忙。一开始敬新对他的热心也只是心领,其实张玉寒连景家当年的案宗都没看过,就算想帮忙,能做些什么,没想到张玉寒真的帮上大忙。张玉寒做了什么,他利用巡海御史职务之便,把福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商人都找了过来。尤其几个有背景有能量、且在景家倒台之后就发家的商人,更是张玉寒观察的重点。他跟这些商人假意交往,在他们府外放了一些监控点。每天处理完公务之后,张玉寒就会抽出一点时间,把视频里的可疑分子都圈一遍,那些生了一双吊梢眼的商人,张玉寒还会提笔把他们的容貌画出来。就这么大海捞针一个个地找着,但有发现,就把线索提供给敬新调查,最后敬新真的找到了当年那个人。想一想张玉寒在这件事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罗美娘也觉得拿得不亏心。敬新从张家离开之后,第二日就回到福州城,京城舆论惊涛骇浪,其实对张家并没有什么影响,有影响的是某些人。譬如燕王这位这些年一直薄待长子的亲爹。之前燕王还能蒙一块遮羞布,说是忠于朝廷,不愿跟罪将之家扯上关系,哪怕有人觉得他凉薄,但毕竟明哲保身也是一种处世之道。但事情就是这样,当年景家落魄,燕王势大,景泽明过了多少苦日子都没人关心,但景家翻了案,燕王就落人口实了。从西北回来的景家人一个个活跃在京中,联系昔日故旧同僚,重建人际关系,燕王这些年的无情无义就开始从各种渠道传出来。积少成多,燕王成了京城众人皆知的渣爹。燕王府的人来了张家几回,想把景泽明接回去。罗美娘问景泽明怎么想的,想回去就回,反正张家永远有他的位置。景泽明非常坚定,他不想回去,回去干什么,家里很早就没有他的位置了,他在那个家里一个亲人都没有,哪怕是陌生人,看到一个孩子挨饿受冻都会有恻隐之心,可是在燕王府里,没有宠爱的庶长子被下人欺压是常事。景泽明从来都没跟人说,他在燕王府里就很少吃过几顿饱饭。嫡母只会顾着面上的光鲜,每季衣裳鞋子保质保量,不至于别人看出他在府内的窘境,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任何关心。这样的家,他是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回去。除了燕王府,其实重新回到京城的景家人也表示过想让景泽明一块住的想法。景泽明还是没有答应,舅家沉冤得雪,他当然高兴,可是京城的景家现在只是一些旁支血脉,舅舅不在京城,府里就没有他的亲人。景泽明跟罗美娘说了一下他的想法,罗美娘叹口气,为这孩子觉得伤感,还想安慰他几句。但人家说完之后欢欢喜喜地跟妞妞凑一块去了,哼着小曲的模样完全没有伤心的模样,罗美娘都觉得是不是自己情感过剩了。倒是托这件事的福,张玉寒在京城出名了。大家都觉得他当先生真是合格,尤其是对比有渣爹之称的燕王,张玉寒堪称亦师亦父,任劳任怨。认一个这样的先生,你家里没事时也许看不出来,但人有旦夕祸福,有朝一日你落魄时他一定会拉你一把。怀着这样的念头,一时间想上门给张玉寒当弟子的人多不胜数,罗美娘接了不少帖子。就连左右邻居都有人上门拜访,甚至还有人想跟妞妞定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