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49      字数:5686
  “拴柱哥说不用给钱,别人送给我们的。”妞妞咕噜咕噜喝完水,“拴柱哥还带我们去吃了豆腐脑儿,可嫩可好吃了。”罗美娘拿帕子帮闺女擦嘴,看她扑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又笑问道:“拴柱还带你们做了什么?”妞妞歪着脑袋,想想道:“拴柱哥带我们拿东西换钱。”罗美娘有些听不明白,倒是景泽明喝完丫鬟给的蜜水,补充道:拴柱哥把先生以前送给他的字帖和毛笔拿出去跟人换钱,换了五两银子,他用的毛笔毛都掉光了,还一直跟人讨价还价。”罗美娘愣了下,拴柱这事儿办的,真是出乎她的意料,张玉寒中举之后,村里是有不少人求他用过的一些文具,不过罗美娘却没想到拴柱居然能从中看到商机。好吧,这事儿虽然办的不咋地,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罗美娘也不好说什么。就是景泽明接下来一气儿道:“拴柱哥还跟人说了,今晚要请先生吃饭,就有人送了他一只母鸡,还说明日带我们去镇上的集市买东西,只要报先生的名字,肯定有人免费送东西给我们。村里有五六个孩子都打算一块去见识见识,他还让我们别跟大人说,明日让阿甲跟阿乙带我们去村口做牛车。”阿甲阿乙便是景泽明的两个护卫。此时有个声音插了进来:“拴柱还真是个机灵小子,这种事都想得到。”罗美娘回头就看到张玉寒穿了一身新作的青布长衫从里头出来,道:“这是机灵吗?”那刀的猪肉罗美娘就已经觉得不太妥当了,后面居然还有别的事。张玉寒嘿一声:“这还不机灵,有妞妞一块跟着去就是咱们家的代表,这小子还知道跑到镇上去,离得远远的,谁都不知情。就是想去镇上要东西这事儿有点儿异想天开了,明日让他试试能不能办成。”罗美娘瞪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眼。一家子里出个秀才,别人沾光是难免的,罗美娘对拴柱要去镇上占便宜这事,没多少感觉,报张玉寒的名儿就能免费要东西,能给一群农家孩子骗了的,脑子肯定都不乍地,这世上也没那么多傻子,可拴柱带她闺女这么干,感觉就跟去当乞丐一样,这种事想想就让人感觉不好,罗美娘这会儿是真有点火气。………………大房那边也正在说这件事,唐氏不知道前情,还以为几个孙子背篓里的东西都是村人送的,包子豆腐脑啥的,唐氏觉得没啥问题,就是这只母鸡——“二郎真是厉害,考中举人咱们姓张的都享福了!”黄氏心情极好道。她原本在灶下忙活,是听到儿子带了只鸡回来才出来的。小叔子考中举人这几日,黄氏的心情简直每日都是晴天。不说假的,黄氏如今出门磨个豆腐都有人让她插个队,走在路上都有人往她手里塞把菜。家里有个举人的好处,真是多得说不完了。她这会儿是真后悔当初撺掇着公爹要分家,两房就隔着一堵墙,别人进不去二房大门,大房大门就没那么严格了,就这几日,镇上有好几个送礼走错门的,送吃送喝送穿送银子的都有,被人提醒张家两房已经分家之后,那些人恍然大悟的表情,每回都让她觉得又遗憾又难受。唐氏却是问孙子道:“这只鸡真是别人送给你的?”“那还能有假,我说二叔今晚要跟我们一块吃饭,别人送给咱们家添菜的。”拴柱兴奋道,“我以后也要跟二叔一样,考个举人回来。”这几日村人对自家的热情简直像火山一样,一只鸡虽然贵重了点,唐氏想想也没怀疑,话题就在这里蒙混过关了,不过唐氏还是叮嘱了儿媳妇一句:“你娘家那边,你找个时间回去看看,我听说你娘到处说你二郎中举的事,别给二郎惹上什么麻烦。”黄氏道:“娘放心吧,我都看着呢。”这句话黄氏说的极为有底气,就张大郎要跟她和离那会儿,娘家人怎么对她的,那些势利嘴脸黄氏如今都记得一清二楚。可小叔子一中举,她娘这几日简直殷勤得不行,说是她小叔子中举了以后附近几个村的人都得看张家人的脸色,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张家在这一片的亲戚就他们这一家,以后得记得提携亲戚,还叫她要是有人送礼讨好大房,该收就得收,收了再说。且不说她娘的异想天开,黄氏现如今要是能听娘家人的话,就是还没蠢完。小叔子中举之后,罗村长和邢老夫子每每遇到唐氏和张大福,都要提醒一回来送礼的都是有所求的,要是不想坑了儿子就不能乱来,老两口再稀罕银子,也怕给儿子揽下祸事,每日都要回来重复唠叨一遍。公婆在这事上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张大郎如今跟她还冷着,她要是跟唐氏张大福对着干,是嫌张大郎找不到理由赶她出门吗?黄石就是再爱钱,也总得先把容身之地保障了再说。她如今对娘家就是个面上功夫,她娘也不敢得罪她。唐氏对大儿媳妇的态度也挺满意的,就是拴柱听着亲娘和祖母的对话,想到今日带着堂妹做的事,咽咽口水,趁他娘把老母鸡带到灶下收拾,蹲下身仰着脑袋瓜子,道:“阿奶,咱二叔现在可是举人了,别人不都是要讨好咱们家了吗,给咱们家送礼吗?干嘛还怕麻烦。”“谁跟你说得讨好咱们家,你二叔中举跟大房也没关系,咱家都分家了。”唐氏早上见过儿子心情好,也愿意跟孙子好好说话,“反正这事你就记住了,外头那些人怎么样都跟咱们家没关系,由你二叔二婶自己烦恼去,咱家一点都不能沾,幸好你娘现在也懂事了,不然背着你二叔乱来,以你二叔的性子,给他揽事,是嫌他对你太好了。”唐氏这话说的,拴柱不由得咽了口唾沫。这两年村里人没少说他二叔的好话,小孩子之间也是有比较的,拴柱在村里跟人打架吵嘴时最爱扯二叔出来做大皮,却也知道二叔跟自家没那么亲近了。他爹提起二叔时时的语气,还有二叔去年一整年没村里,都让拴柱挺担心家里关系要出问题。想到这里,拴柱突然又想起前年村里出事时的事情,别人都说他二叔出手是真狠辣无情,拴柱也偷偷去看过那些挖出来的人头,现在想起来还是难免有些害怕。就这样的二叔,他明儿还要带小伙伴们去镇上占便宜,拴柱总有些心虚气短。干亏心事的人总是挺不直腰杆子,拴柱吃饭时都觉得二叔看他的目光不大对劲,就连二婶似乎也一直看他来着。作者有话说:跟大家说对不起,临时加班打乱了周末的码字计划,周六写了一半就通知加班,一加班就两天都没了。本来正常上班还能摸鱼码字,但是临时加班,甲方那边的人就坐在我旁边盯着电脑,有做品牌广告相关行业的人应该能明白这种感觉……然后加班太多,断更了几日没感觉,今天写了好几千字的废稿,这章少了点,幸好周二也是放假,我多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百零四章罗美娘其实也能感觉出来拴柱这小子心虚害怕来着,知道怕就行。总归这顿饭是为了张玉接风洗尘,饭桌上众人都是喜气洋洋,罗美娘也没打算这会儿让这孩子好看,她想着饭后找个时间把事儿和唐氏说说,便也没再注意拴柱,专心给妞妞和景泽明夹菜。这一顿算是家宴,景泽明上桌其实有些突兀的,不过张家人基本上都知道这是朋友家的孩子,也没人说些什么,大家都在说起这几日村里的热闹,都是欢喜得不得了,当然饭桌上心情复杂的人也有,张大郎便是一个。这两年兄弟间没那么亲厚,原因不只是兄弟间强弱对比造成的压力,另外还有诸如家庭不如意等等因素。不过,他现在是真的觉得再扯着那点事不放没意思,村里人现在说起张家都说是是张举人家里,当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时,张大郎也有些认命了。他叹口气,举起酒杯祝贺弟弟一回,又自嘲似的笑了两声,一口把酒饮下。张大郎这点小情绪,该注意的人自然都注意到了,不过也没谁会不识相提起来。唐氏和张大福自然是希望兄弟间能和睦相处的,张大郎这样多少个是态度。张玉寒这边,却是从来都不觉得大哥这点心结是个问题,反正他没干过对不起他哥的事,他哥咋想他他控制不了,能想通自然好,想不通他也没法。吃完饭后,罗美娘方想起来,她忘了去找唐氏了,拴柱这小子明儿恐怕闹出的不小,先跟婆婆通个气也避免她气坏了。“你先把事儿说了,娘还能看着这小子糟蹋钱不成?想教他学个乖,就得先让他吃个大教训,等吃过苦头了,以后就知道啥事不能干了。”“明日真让他带妞妞和明哥儿出门?”这事儿,实在太丢脸了,罗美娘两辈子都没干过这种坑蒙拐骗的事,是真不愿意让闺女一块去。说是这么说,罗美娘却知道不好不让两小去,小孩子之间也是有交际圈子的,拴柱就是村里的孩子王,要是不让他们一块去,景泽明告状的事总会暴露出来,到时候两个孩子成了叛徒,就是小孩子,也不愿意跟叛徒玩儿。罗美娘想想这些事,不免又骂了一句:“拴柱这混小子!”张玉寒抬手在她背上顺了顺:“放心吧,明哥儿那小子精得跟个鬼似的,知道回家跟咱们说这些事,跟他们出门的还是他身边的护卫,怎么样也不会吃亏。”罗美娘当然知道不会吃亏,她叹口气,总归如今他们都在村上,就是闹大了也能收场。说完拴柱的事情,罗美娘其实还想说说张大福,一整晚的,张大福看着张玉寒的神色都不对,高兴自然是高兴的,就是高兴之余,脸上明摆着有心事,偏偏张玉寒也损,硬是不愿意开口让亲爹有个台阶下。父子俩一个赛一个的较劲儿,若不是大家都欢喜得不得了,气氛准得又尴尬起来。罗美娘才说了几句,没得到回应,才发现张玉寒睡过去了。这人对着她说话时总是笑容满满,叫她都忘记了他赶路疲乏的事情,罗美娘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也没吵他,过去把油灯吹灭,便躺下了,又有些睡不着,侧过身看他。些微的月色由窗户照射进来,给男人的五官度上几丝柔和的慵散,罗美娘看了一会儿,凑过去轻轻亲了亲他的唇。这人一直抱怨她不够想他,可成亲之后两口子就没分开那么久过,罗美娘怎么能不想。之前那段日子鸿雁传书还好,真正见到人时,罗美娘今日一整日情绪都十分高昂,其实也是十分外露的表现。罗美娘这会儿也明白,为什么电视上总有恋人各自婚配几十年,久别重逢后老房子着火的情节,分离造成的那种陌生的新鲜感最容易滋生冲动情怀,至少罗美娘现在张玉寒就觉得他顺眼得不得了。这种顺眼里带着丝丝甜味,就跟蜜糖一样,让她整个心甜度满满。她又亲了他一口,才靠在他旁边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睡过去了。因睡得好,就是隔日拴柱过来,罗美娘也没露出别的神色。得说拴柱权衡了一晚上,还是觉得在小伙伴之间的威严比二叔阿奶都来的重要,这要是说不去,以后那些人不得笑话他来着。拴柱小少年的自尊,是绝不允许他临场退缩的。于是一大早的,他纠集了一群小伙伴就上门来了。呼啦啦十多个孩子都把堂屋挤满了,高矮胖瘦个个都有,大房三个侄子都在其中,拴柱当大哥还是挺仗义的,有好事把两个弟弟也带上了。罗美娘回村少,对几个侄子都不熟悉,就只知道大房下面两小的,铁牛不过六岁,小三儿也才刚满三岁。两个娃娃都是一脸懵,张玉寒也没说啥,把景泽明和他的身边的阿甲阿乙叫出去叮嘱一通便爽快放行了。一个上午过去,罗美娘正和唐氏商量流水席的事,外头便有人找上门来了。张家这些日子宾客满门,唐氏还以为又是有人上门祝贺来着,见一穿着青衣长衫的男人被丫鬟迎进来,脸上笑容便挂起来,没想听完话,脸就黑下去了。来人是镇上食肆掌柜的侄子,一抱拳道:“可是举人老爷府上?”唐氏乐呵呵地,正想说举人老爷不在家,就听这人道:“举人老爷的大侄子带着几位小客人如今正在我家食肆休息,我家掌柜怕照顾不过来,烦请贵府派人过去接送。”唐氏完全没听明白,举人老爷的侄子,说得不就是拴柱吗?再细问下去,才知道拴柱带着村里十来个孩子去镇上食肆吃白食,叫了人家食肆里一桌上等席面二两银子,还摔了肆里两瓶珍藏的酒水,一群醉猫没钱还账,如今都被扣在镇上回不来。这人说话其实挺客气的,但没带着人回来就说明态度了。席面其实还好,就是两瓮酒贵了点,是食肆里放了二十多年的珍酿,两瓮统共十两银子,人家食肆老板就是开个铺子做小生意,也没想着跟举人老爷交好啥的,这么多钱不可能不要。唐氏都快气炸了。以前黄氏就是再闹事再丢脸,也就是在村里这一亩三分地上,再折腾都出不了村。拴柱可好,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来就闹了一场大的,丢脸都丢到镇上去了。唐氏太阳穴上青筋直跳,罗美娘问明白里头没有一个两三岁大的小姑娘之后,就放心了,要是拴柱真带妞妞喝酒去,罗美娘也得气坏了。她看唐氏这么生气,就知道拴柱回来肯定找不着好,唐氏也没有耽搁下去,回大房拿了银子,和黄氏张大郎一块去镇上赎孙子去。妞妞和景泽明是先回到家的,张玉寒多宝贝闺女,教训侄子也不必要把孩子弄阴沟里,一早就让阿才赶马车去镇上置办席面需要的酒水,顺带着把队伍里几个小的捎回来了。罗美娘看闺女玩的挺高兴的,闻了一下身上也没酒味,便问一句:“今日都去哪里玩了?吃什么了?”妞妞攥着小拳头道:“去看热闹了,新郎官我们糖吃。拴柱哥还请我们吃糖葫芦和灌肠,还喝了茶。”……都给钱没?罗美娘如今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景泽明喝完一盏蜜水,才道:“师娘别担心,先生都安排好了,阿甲在后面跟着,都给钱了。”罗美娘这才松口气,又听景泽明说起一路的情况。今日一早上,拴柱便让村里牛车送他们去镇上,当然,车钱是没给的。这几日村里对张家人正热情着呢,牛车大爷也不在意,不过大爷不在意归不在意,阿甲是暗中给过钱的,张玉寒放了银子在他那里。下牛车之后,刚好遇到有人办喜事,十多个人跟着跑了一路,去了新郎家里。罗美娘听景泽明说的,都觉得挺没脸的。按他说的,拴柱一开始还是有些气短的,不过十多个小孩到人家家里,一看就是捣乱来的,就有人出来赶了。拴柱便鼓起勇气上去报名儿,说自己是张举人家的孩子,张举人还是有人知道的,就是拴住穿的就是一身农家小子的粗布衣裳,上面还打了不少补丁,排面上完全不像是举人老爷家里的。妞妞身上其实也是一身小花布做的小衣裳,这个夏日晒得太过,如今看着完全就是一乡下小土妞。当然景泽明也差不多,罗美娘给妞妞做衣服时也给他做了两身,两小的看着都有些普通。新郎官家里半信半疑,也不好把他们都赶出来。拴柱却要面子,他这几日多风光啊,村里来个人都知道张举人是他叔,人家拿小贼的目光看他,他也不愿意在那里受气,转过头就带他们去吃吃喝喝的。就是去个摊子就问人知不知道南山村出了个举人老爷,去个摊子就问人知不知道南山村出了个举人老爷,每回都得瑟地跟人说是他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