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49      字数:5323
  可这事却不是她的意志能影响的,罗美娘可惜了一回,就把主意放到府城新知府的事情上。新知府的消息确实叫她放心许多,张玉寒看媳妇财迷的模样,笑:“万一要是县太爷消息错了,你哭都找不到地方。”“放心吧,这事不亏。”罗美娘心里有数,这时候入手就是最低价,哪怕以后转一手再卖出去,也有得赚。罗美娘自个也有脑子分析,商运这种事,自来和国运息息相关,北蛮刚冒个头就被人打回去,也没听说上头老皇帝有啥失德无能的地方,如今大庆朝可以算得上国泰民安,只要能这么下去,没有战乱跟起义,民生继续发展,她手里的铺面自然能一直升值。另有,她在府城住了一年,府城的铺子向来是有市无价,如今府城人民被前些日子的战事吓怕了,以后事情平息,别人胆子回来了,铺子还是会继续供不应求,她买几个铺子在手,就算只是纯出租吃租金也不会亏。张玉寒听完媳妇这一番话,酒都醒了,哪怕他如今读了不少书,写过不少策论,看问题的角度也没这么高大上过,关键是,乍一听还觉得挺有道理的,张玉寒砸吧砸吧嘴唇,虚心请教媳妇道:“你们女学还教这些东西呢?”罗美娘也是一时说得爽了没避讳,她指尖一戳张玉寒的脑袋,道:“触类旁通听过没有,谁还是个蠢的?”说完罗美娘就高高兴兴去整理张玉寒带回来的礼单了,又一样样比着礼单对过礼物,多是些料子药材头面啥的,份量十足的金头面,拇指粗细的人参,还有个子十分完整的燕盏,也有人直接就送银票,总之大户出手,都不小气。罗美娘分门别类收拾好,隔日还专门去了趟食肆,把张玉寒的消息跟林氏说了一声,又让林氏手上有好的就帮她订几间下来。接下来,张玉寒把县里有关系的几家都走了一遍,罗美娘也没闲着,有些关系亲近的,她还要陪着张玉寒上门。去聂家时,许是因着聂恒要跟他们一块回去,聂太太倒是没给她脸色看,不过也没有多热络,按着礼数跟罗美娘喝了几杯茶,给了罗美娘一堆腊肉让她带回去。去何家时,她在何家内宅还见着了何若水的亲娘,说起来,罗美娘也是头回见着何太太。她一进门就瞧见软榻上坐着一个浑身富贵劲儿的白胖老妇人,老妇人拉着罗美娘的手细瞧了一番,乐呵呵笑道:“这就是秀才娘子吧,我听我儿子跟儿媳妇都说过你,真是生得好相貌,唉呀,是不是以前还有人叫秀才娘子零食西施来着?”最后这一句话,何太太是对李桂芳说的,李桂芳也笑:“我就跟娘说过一回,娘就记住了。”“怎么能记不住,你在我面前都夸了秀才娘子多少回了。”罗美娘笑:“太太过奖了。”自打罗美娘去府城,也没人再叫她零食西施了,罗美娘乍一听还有些怀念。何太太并没有骗罗美娘,她确实听说过不少罗美娘的事情,譬如,南山村打官司时,她托李桂芳找郑夫人疏通关系时说的那些话;又譬如,李桂芳和罗美娘一块怀孕,张玉寒劝动何若水不在外头寻花问柳;最后便是罗美娘在府城上了女学的事情了。人老了就跟小孩似的,好奇心也强,何太太拉着罗美娘把这些事都确认了一遍,最后意犹未尽,道:“我家若水亏得有张秀才在一旁提点着。咱们两家不是外人,以后你回县里得经常过来,我老婆子一辈子就在这一亩三分地,成日无事,就喜欢听外头的稀奇事。倘有难事也尽管开口,千万别跟我们外道。”罗美娘笑应了,何太太又问起南山村遭难的事,罗美娘俱都说了,何太太叹气一声:“那些该死的贼子,叫人连个年都过不好,对了,我前几日去县衙时,县尊夫人还跟我聊过你呢,你要是有空,上县衙一趟,县尊夫人对你印象挺好。”罗美娘对郑夫人的事并不算太吃惊,不过,他们明日便要出发,这事也只能等下回回县里再说。何太太虽然有些遗憾,不过时间不凑巧也没法。何太太并不难相处,何况还有李桂芳这个熟人在一旁凑趣,在何家用过一顿宾客尽欢的饭之后,罗美娘和张玉寒便告辞了。在县里休息一夜,隔日早上一家子便又赶路回府城,堪堪在正月二十一日前到了府城。宽阔的官道上,排队进城门的车辆颇多,队伍排得长长的,罗美娘见还没轮到他们,便推开车窗向外看。原本淡红色的城墙处处黑乎乎的,不难看出前些日子那场战斗确实十分艰难。麦苗紧张地跟罗美娘道:“太太,外头好些士兵巡视呢,瞧着真是吓人得很。”罗美娘也看到了,城门口不少神色坚毅的士兵身后背着弓箭,手里的刀枪在阳光下闪着银色的锋芒,间或有几匹快马由城内奔驰而出,总之跟去年进城时完全不一样。半个多时辰后终于轮到他们这一辆,好几个士兵围过来,两个丫鬟连同赶车的阿才都是大气不敢喘一声,生怕士兵把他们带成北蛮的奸细带下去了。刚才排在他们前面的马车里就被拽出来一人,说是路引瞧着不对劲。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罗美娘也能理解府城的铺面为何价格跌下来了。作者有话说:这一章有一半是昨天的!!昨晚到家之后,发现网有问题,我妈说报修了,昨晚就没更新。。。不过两章合起来6000字,也算没欠了。我要坚决不能再继续欠账。——————————————第八十七章因士兵检查得仔细,且罗美娘这回带回府城的箱笼颇多,马车在城门口耽搁了好一会儿才得以放行。两个丫鬟都吓得哆嗦哆嗦的,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阿才也有些受影响,怕把马惊了,马都不敢赶太快。到达柳枝巷时已经是午饭的点,众人都是饥肠辘辘。要是就他们一家子,不拘蒸点带来的包子,配着茶水便能对付一顿,不过这回聂恒也跟他们搭伴过来,这会儿正在外头帮着搬箱笼,罗美娘便让麦苗拿钱去外头食肆买些便菜回来,话还没说完,小米便进来了。她身后跟着柳二太太家一个叫绿叶的丫鬟,绿叶提着一个四层高的大食盒,见礼过后便笑道:“我家太太看到张秀才和秀才娘子回来了,说是秀才娘子刚到家,也来不及做饭,不嫌弃便先尝一尝我们家厨子的手艺。”小米插句嘴:“太太,柳二太太还打发了下人帮忙搬箱笼,现在都在外头呢。”罗美娘赶紧道:“帮我谢谢你家太太,回去跟你家太太说,等我家里收拾好了,便过去道谢。”柳二太太这也算是及时雨了,绿叶放下食盒走了之后,罗美娘让麦苗和小米出去叫人,道:“箱笼先囫囵搬进院子就是,大响午的,先吃饭,下午再好好收拾。”说着便把食盒打开,里头是一碟子葱油烙饼加一小缸米饭,一样炸丸子,一样腊肉蒸芋头,一样白切鸡,另一样醋溜白菜,汤是青菜蛋花汤,看着卖相便知道滋味不错。因有聂恒和张玉寒在,罗美娘分出一半腊肉蒸芋头、炸丸子和醋溜白菜,又盛出几碗米饭让两个丫鬟和聂家老仆去屋里吃,其他的都摆在堂屋的八仙桌。聂恒和阿才一块上桌吃了。聂恒有些感叹:“二嫂跟邻居的关系处得可真好。”这一桌菜有荤有素,也值不少钱了。张玉寒道:“人缘好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罗美娘被夸得有些脸红,主要是她想到巷子里以前被赶走的柳三婆子一家,就觉得这句夸奖名不副实。张玉寒脸皮厚,一直一副“我媳妇就是这么好”的模样,聂恒不知道内情,看得都有些羡慕了,他翻过年也十五了,经过张红果那回乌龙,不想这么快说亲,但也希望自个以后能和媳妇情瑟和鸣。张玉寒给媳妇夹了一筷子鸡肉,道:“我刚才问过柳家下人了,柳二太太的大儿子柳大郎,也是跟聂恒一样在博济书院读书的,现在还在家里呢,说是府学和书院都推迟了开学时间,要到正月二十五才开学。”“那这几日就要叨扰二哥二嫂了。”聂恒笑。罗美娘道:“也就是多副碗筷的事情,那么客气干什么。”出发前聂太太送了他们家一堆腊肉,罗美娘自动算成聂恒的饭钱了。聂恒也就是这么一说,他去年在张家吃过多少饭了,知道罗美娘两口子都不会介意。张玉寒又问媳妇:“我们开学时间推迟了,也不知道你们女学那边如何了。”罗美娘想想道:“之前倒是说过我们今年到二月初二才开学,我明儿收拾些东西,去青梅巷看看。”柳兰兰就在隔壁住着,罗美娘打算吃完饭先去趟柳家,一则谢过柳二太太赠菜之情,二则也能先打听打听徐先生如何。吃完午饭,罗美娘就收拾了一份礼物去了柳二太太家,柳兰兰正好在柳二太太屋里,母女俩见到罗美娘,都高兴得很。柳二太太道:“知道你们平安无事回来我就安心了。”府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认识的人安全回归,谁能不高兴。柳二太太让丫鬟上了茶,这才把这些日子的经历说了。祸事发生时柳二太太一家子都在她娘家,安全倒是没问题,不过府城被困了半个多月,柳家所有铺子被抢了个精光,城郊的庄子也受灾了,就只有这座老宅,因着有族人和留守在家里的下人照应,才没人敢闯空门。“听说当时是一位姓徐的将军正好在城中探亲,发现许知府勾结外邦之后,就把他绑了,这才撑到朝廷派人过来。”罗美娘一听到徐姓将军,下意识便想到徐绍之。她也没想错。“这位徐将军,你猜是谁?”柳二太太刚说完就压低声音,道,“咱们都认识呢,就是徐先生的那个侄子,之前我们进城时,徐将军正好在护城河旁跟人说事情,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你们家和柳三婆子家闹矛盾时,徐先生不是还让徐将军来过吗。”“原来是他。”罗美娘故作恍然。“就是他。”柳二太太如今对徐将军真是充满感激,她知道闺女对徐先生的这位侄子有过情思,原是对骗了少女一颗纯纯心肝的徐绍之有些介意,但这位徐将军是府城的恩人,柳二太太现在也觉得,闺女能瞧上他,眼光委实不错。别个不说,这回府城要是没有徐将军在,多少人得家破人亡。柳兰兰在旁边笑得甜蜜,这几日柳兰兰一想到曾经瞧上的人是救了阖城百姓的大英雄,就总是这幅模样。私底下还行,如今在外人面前还这样,柳二太太面儿上很有些尴尬,她悄悄瞪了闺女一眼,才与罗美娘道,“当日看着张秀才似乎和徐将军有些交情,张秀才有时间,不如过去拜访一下,这位徐将军现在在咱们府城可是红人,好些人都想巴结他呢。”柳二太太是好意,罗美娘也没有直接拒绝叫她没面子。“这事不好不经过徐先生,那会儿我也是找徐先生帮的忙,待会我回家跟我相公商量商量,再去问问徐先生。”就是说到徐先生,罗美娘这趟过来主要是想找柳兰兰打听女学的消息。这事儿柳兰兰倒是知道,她前几日回家之后,自个小心思作祟,还带着丫鬟去过女学呢。“徐先生如今挺好的,面色红润,家里吃的喝的样样齐全,我去的时候徐先生还请我喝茶呢。”听柳兰兰这么说,罗美娘才放心。柳二太太又问罗美娘一路上如何过来的,老家有没有遭了兵事。罗美娘就捡着重要的事情说了几件,听得柳二太太和柳兰兰连连感叹。柳二太太也听说过下面有好几座县城遭殃的事,倒没想到就是罗美娘的老家,柳二太太道:“张秀才是文人,以往倒看不出他还有这种本事。”柳兰兰也是点头。这本事确实大发了,委实让人大开眼界,这可是真刀真枪跟北蛮人拼了。柳二太太和柳兰兰母女心有灵犀,都想到柳三婆子指使儿子去张家偷东西的事情,要知道张秀才一刀便能结果一个北蛮兵,那婆子吓都得吓死了吧。柳兰兰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脸上的表情极为幸灾乐祸,看得罗美娘也是莞尔,在经过一场生死大事后,还能有这种表现,也真是没心没肺。从柳二太太家里出来,罗美娘看看天色觉得还早,她心里挂念徐先生,想想就上了马车去了青梅巷。徐家下人知道罗美娘和徐先生关系好,直接把她迎到厨房。徐家的厨房自然要比家里的灶屋大和精致,里头摆着不少瓶瓶罐罐,几个厨娘恭敬地站在一旁,徐先生则是围着围裙,正在灶台旁边,用个汤勺往锅里的莲藕浇着汁水。说起来,罗美娘也是头回看到徐先生下厨,不过这会儿她的眼睛都在锅里的莲藕身上。莲藕是江南那边的产物,这年头,不像是上辈子农业技术发达,经常有许多反季蔬果跨域蔬果出来,吃点别的地方的特产极不容易。府城这边还算繁华,经常有南来北往的商贾把各地作物带过来带过去,不过罗美娘从来就没看到过莲藕。也就是说,罗美良这辈子还一次都没有吃过莲藕,不由得有些垂涎三尺了。徐先生又浇了几勺才把围裙脱下,对罗美娘笑道:“冬天吃藕正合适。”让一旁的厨娘把处理好的糯米藕切了。“是合适,就是这东西市面上不多见,能放些香油单独凉拌,还能炸成藕盒,新炸出来赶紧吃最好,放久了那层皮就软塌塌的,最好的是炖汤,大骨汤放些切好的莲藕,出锅的味道鲜得不得了。”罗美娘看着藕,随口说出不少记忆力关于莲藕的吃食。“倒是忘了你对这些挺有研究的。”徐先生摇头,带着罗美娘去了书房,之后又进来一个丫鬟,把切好的糯米藕端上来。空气里满是红枣和糯米的甜香味。罗美娘在柳家喝了一肚子茶,肚子不知不觉叫起来了,搞得她还有些尴尬。徐先生好笑地看了她一眼:“原本还想考考你茶道的功课,倒是便宜你了,吃吧。”罗美娘立刻便动手了,吃完一块甜滋滋的糯米藕,她道:“这藕做得还不错,口感软糯,甜度醇厚适中,要是再浇上一勺桂花蜜就好了。”徐先生笑道:“下回我照你说的试试。“徐先生看罗美娘嘴吃得不停,便亲自动手煮了一壶茶,罗美娘喝着芳香四溢茶水由衷道:“下回等我做了送给先生吃,也让先生尝尝我的糯米藕是啥滋味。”徐先生也不跟她争,笑:“那我就等着了。”喝完一盏茶,罗美娘还挺好奇的,她跟徐先生认识几个月,就没见过她下厨,怎么突然有这种闲情逸致。徐先生也不瞒她:“今儿是我女儿的生辰,以前每年她过生日,我都要为她煮一道糯米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