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48      字数:5212
  罗美娘吩咐完丫鬟把张玉寒下午穿的旧衣裳烧掉,又过来往桶里倒了半桶热水,看热气腾腾冒上来,才道:“我不管这些事情,不过我觉得娘跟我说这些,是想你过去跟公公开诚布公说一回话,你自己觉得愿意,你就过去。”察觉到张玉寒的眼神落在她身上,罗美娘想想又补充了一句道:“你要是觉得去大房不太好,我就在家里烧两个菜,把爹请过来,你们喝两杯。最好这事在你去县里之前就干完,日子拖得太久就没意思了。”说着身后的妞妞突然扶着炕桌站了起来,罗美娘赶紧过去把闺女抱住,也没空再理张玉寒,两母女咿咿呀呀地说了一会儿话。张玉寒泡着澡,过了一会儿自个擦干身子穿了衣服过来,很自然道:“我白天还得去别的村子瞧瞧,就明日晚上吧,我也听听老头子是什么想法。”唐氏听说张玉寒要请张大福吃饭,也觉得小儿媳妇办事聪明,到时候父子俩要是能趁此机会把心结解了,她这当娘当人媳妇的,以后就不会当夹芯板了。婆媳俩商量菜单,罗美娘道:“娘帮我问问村里谁家还有鸡,之前发生那些事,我把家里的活鸡活鸭都杀了,做了不少鸡肉包子鸡丝饺子。今晚我想做个药膳蒸鸡,到时候爹跟相公都能补补。”唐氏就答应下来,因着药膳鸡炖的时间长,她也没耽搁,拿了钱就出门。等到活鸡到位,罗美娘已经烧好了烫鸡毛的一锅水,唐氏看罗美娘带着麦苗杀鸡洗菜的,想想就拿了盘大蒜在一旁剥着,干活的时候唐氏还问了罗美娘一声,张玉寒说请客吃饭时是啥表情。罗美娘回想了一下:“没啥表情,就这么说出口了。”唐氏还是有些弄不准小儿子的想法,不过张玉寒都松口了要请吃饭,总不会是想好了在饭桌上气人,反正过了今晚就知道了,唐氏也没再想这事。大儿子的事情闹得她头大,唐氏今日让孙子去找儿子,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倒是关心了几句村子里人头换赏银的进度。这事一想起来,唐氏就觉得肉疼,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张玉寒居然拿不了大份。“这两天去完各村,应该就能去县上了。娘你别总觉得相公吃亏,吃亏才是占便宜。”要是这话是别人说的,唐氏许就当真了。可小儿子两口子的性格就不是那种喜欢吃亏的人,唐氏在心里琢磨着罗美娘这句话,总觉得有些不同意味。她想着,这事上不会还有别的好处不能说出来吧?这么想着,唐氏心里总算舒服了。今晚这顿饭,家里的女人谁都没露面。唐氏帮罗美娘干了一些活就回家,罗美娘炖了药膳又杀了鱼,看天色有些昏暗,自个带着丫鬟先把晚饭吃了,妞妞最近到了傍晚总喜欢哭闹,罗美娘做完饭菜就回去带孩子,让丫鬟在外面支应着。却没想到麦苗过了一会儿却进来跟她说,外头加了一副碗筷,张大福是带着张大郎一块来的。罗美娘诧异了一下,想想也没说什么,她在里屋只管着带孩子玩耍,等到妞妞睡了一觉起来,月亮已经上了半空。外头席也散了,堂屋里都是醉鬼。张大福和张大郎喝得倒在地上,张玉寒有些酒意,倒还能站起来。罗美娘指挥着麦苗和阿才把两人扶回隔壁院子,自个牵着张玉寒回屋,为了他脱了外衣,又去厨下端来解酒汤,再然后张玉寒就被解酒汤苦醒了。他吐吐舌头,觉得舌尖全是麻的,倒还听话,罗美娘叫他把汤全喝完他就喝了。闺女已经抱下去让小米带着,罗美娘专心对付醉鬼,到她自个躺下时,身上衣裳也已经换了一身,张玉把酒倒裤子上了,她跟他贴得近,也染上不少酒意。看男人睡得极熟,长长的眼睫毛落在脸上像小扇子似的,罗美娘轻轻扯了扯,报完仇才安心睡下。睡到半夜罗美娘被身侧的男人抱住了,男人就像个火炉似的。罗美娘睁开双眼瞧着屋顶一会儿,才伸出手把他推开,挨挨蹭蹭的张玉寒还起了反应,罗美娘嗅到他嘴里的酒气,直接把放床头的帕子塞他嘴里,把人噎清醒了。“有你这么对你相公的吗,我牙都要掉了!”张玉寒把帕子从嘴里拿出来,老大不高兴道。罗美娘笑着凑过去看一眼:“我看着,还挺整齐的。”昏黄的油灯下,罗美娘眉眼弯弯,更显五官俊俏。张玉寒趁机就把她抱住,罗美娘赶紧把他嘴捂上,又在他侧脸上亲了亲:“好啦,别闹了,今晚说得如何了?”罗美娘问他张大郎怎么跟着过来了,多了一个人说话有没有不方便,跟公公把话说开了没有,以后父子俩不会总拗着了吧?张玉寒抱着媳妇的腰肢,仰头看着屋顶,觉得媳妇是戏本子看多了,一醉泯恩仇什么的,就不可能,哪怕如今日子过得好,张玉寒想起亲爹当时坚决把他分出家门的事,还是记仇得很,他这人就是这样,很多事情都不怎么放在心上,但真起了火气,就很难灭掉。而对张玉寒来说,他已经跟亲爹闹上了,所以先前也一直避免跟他哥发生矛盾,就怕兄弟两人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倒是没想到他大哥会借酒跟他道歉:“大哥说他昨日早上是糊涂上了,叫我别介意,又说想起以前的事情,说我比他洒脱多了,别人骂我时我总能当耳边风,他就不行,一直记在心上,村人有个比较啥的,他就受影响了。”是不是受到别人影响,张玉寒也不是太在意,总归结果是好的就成。罗美娘问道:“所以跟大哥这一页就算翻过去了?”张玉寒点头,都说了那么多了他也不想睡了,把媳妇脸侧的头发拨到脑后,才道:“我看他跟那个钱氏是真有感情,哪怕人家现在不要他了他也还是忘不了,不过为了孩子,大哥应该不会跟嫂子和离,以后他们两口子就是这样凑合过下去了。”“爹怎么说?”罗美娘问。“我跟他就说不到几句话,他安慰了大哥几句,说是无所谓他跟媳妇感情如何,但是几个孩子有亲爹亲娘在身边,总比有个后的好。”罗美娘想想也能理解张大福,感情不感情的,在公公眼里肯定不如几个孙子重要。两口子就这么说着话,不知不觉,又坠入梦乡。作者有话说:这三天加上前面欠的,我累积九章了哭。这几天重感冒厉害了,昨天今天都去打了点滴,终于好多了,因为说了今晚要更新,所以写到很晚也更了,这章要是有错别字我后面改。——————————————————第八十五章隔日,李氏听说了张玉寒请亲爹和大哥吃饭的事,也过来问了几句:“是你爹早上遇到你公公,说是俩个儿子昨夜陪他喝了几杯……你爹就不放心,非催我过来看看,家里一切都好吧?”罗美娘:“能有什么不好。”过两日便是正月十五上元节,罗美娘打算做点花生芝麻汤圆,她刚把芝麻放到小石磨里,李氏就进院子了。李氏就说女婿跟亲家公一向不对付,不是怕他们吵起来吗。黄氏请吃饭是前日的事情,罗美娘这两日都没回娘家,还没把张大郎拿话讽刺张玉寒的事告诉李氏。她想想就把事情说了一遍,“这事其实没啥,大伯子对相公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公公气急了打了大伯子一顿,他们父子三一块喝了顿酒,把矛盾解了,我婆婆早上也过来了一趟,说是公公和大伯子和好了……”罗美娘不想让爹娘担心,语气就有些轻猫淡写,李氏也觉得都是些家长里短,也没放在心上,她拿个小筛帮闺女筛掉花生皮,边筛边道:“还有你大伯子的事情,你嫂子现在也算是住回家里了吧?你爹就怕她还不大好相处,回张家后,又会欺负你。”罗美娘道:“要这事,爹就更不用担心了。”闹了这一场,所有人都回归原位,就只有黄氏和张大郎的感情回不去。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黄氏以前能作成那样,都是仗着有丈夫当后盾,经了钱寡妇的事后,黄氏也算是伤筋动骨,也知道家里头就没人待见她,要再犯错,不会有人再容她。只是,罗美娘也是女人,她和黄氏虽然一直关系挺差,唯有大伯子出轨钱寡妇这件事,罗美娘是自始至终一直站在黄氏这边的。但男人和女人之间就有这样天大的区别,张大郎纵有各种不好,只要愿意改正,总能换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罗美娘想想就觉得不大公平,倒不是为黄氏打抱不平,纯粹就是觉得这件事里张大郎付出的代价太少。她跟亲娘没啥话不能说的,李氏倒是没觉得不好的,她这两年日子过得舒坦,脾气比以前平和不少,不过黄氏以前欺负闺女的事情她还记得真真的,她半点儿不同情黄氏,“她现在这样也是报应,以前你大伯子对她多好,她就是不愿意太太平平过日子,现在闹成这样,她总算能老实了。人这辈子的福气都是有限的,她提前花完了就没有了。”别人家的事,说说就罢了。李氏道:“不说这个了,我是想问问你,你大伯子和你大嫂闹成这样,今年你婆婆能安心跟你过去府城么?”“得看婆婆的决定,婆婆要是想留在村里,娘就跟我们一块去府城住段时间,也让我孝敬孝敬你。”距离晚饭还有半个时辰,罗美娘把磨好的芝麻和花生碎加糖搅拌,还放了点猪油,捏成一个个团子在旁边晾着。李氏帮着揉汤圆皮,听完这话橫她一眼:“我跟女婿住一个屋檐下算什么样?真想家里了你就多写几封信,村里识字的人多了,你寄信回来我也能找到人帮我念。”“那还是没有住一块亲近。”李氏倒是挺高兴闺女黏自己的,她其实也有些心动,不过这年头,就没有丈母娘去闺女家住的道理,李氏想想还是把念头打消了。母女俩闲聊了好一会儿,张玉寒回来时看到丈母娘也打了声招呼。说起来,李氏以前对女婿是有些看不上,不过,女婿现在已经是秀才老爷,又干了这么多大事,村里不少人家都把他当成如意佳婿,李氏也觉得女婿不差。张玉寒换过衣裳出来之后,李氏还问他啥时候能拿到赏银,村里有些人家就等着衙门银子买米下锅了。“明天就出发去县里,到时候大舅哥跟我一块去,在衙门多认识几个人,也能多几条门路。娘你没事就过来陪陪美娘,她在家带孩子多些人也热闹点。”李氏笑呵呵地答应了,还道:“有什么需要你大哥干的,尽管使唤。”女婿如今的本事越发大了,他愿意提携儿子,李氏只有高兴的。外头天色渐黑,李氏便提着闺女给的一兜生汤圆回去了。赶在上元节之前,张玉寒带着人赶了十几辆牛车,把人头和俘虏都送到县里,又换回银子送到各村。衙门直接交付的银锭,拉人头的牛车涮一涮,银箱子就抬上去了,一个银锭五两,一箱一百个银锭,统共装了四箱。回程路上跟去的村人都跟梦游似的,看哪个路人都像贼。县里到村里走路一个日夜,怕被抢了,众人硬生生缩短成一日就到村。回来了也没耽搁,罗村长那里存着名单,银子怎么分配早就算好了,南山村每个参战的青壮最多的得了二十五两,最少的也有三四两银子。按说赏银的事发酵了好几日,村人总该有心理准备,可事实是,有些人家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银子,从罗村长手里结果雪白雪白的银锭时,脸都快笑烂了。这种阖村发财的事,就没谁经历过,而且还是由衙门发的银子,略有些家底的都打算以后留着传家了。这一夜整个村子失眠的人不少,还有些人幻想着再来几个北蛮人,到时候都不用人催,肯定直接就扑上去……这事是阿才在家里说出来的,这孩子拿的是最高一档,二十五两银子,在家里兴奋了好几日,一连几天都是熊猫眼。这个上元节,村里的话题不是谁家汤圆用了啥馅儿,基本上都在比较赏银数量。有些人家家里几个男人都参战了,得了钱之后还要把张玉寒请过去吃席。这回北蛮兵进村的人也让众人都看明白了,村子里最能耐的就属张玉寒,以他的本事,恐怕以后真能金榜题名封妻荫子,跟他关系亲近了一点不亏,不趁他还没出名时拉拢,以后再想要靠上去就晚了。张玉寒却很少去别人家里吃席,他忙完赏银的事情,整个人都累得不轻,就连这回去县里郑县令聂先生何若水找他吃酒,他都借口回村推了,他回到家后连动都不想动,就只想在家里逗闺女叫爹。快一周岁的妞妞越长越像亲娘,如今会翻身会爬会站直了,张玉寒简直把闺女爱到心里去了。妞妞学说话的速度并不快,如今喊爹娘都有些困难,说话也只能单个单个蹦字出来,罗美娘带孩子精细,妞妞打出生,吃喝用度比村里孩子都要上个档次,可就是这样,孩子也没表现出啥异于常人的天赋,总之就是个挺普通的小姑娘。她最近正在学走路,扶着炕桌能稍微走几步,张玉寒就每天陪她在家里练习。这孩子还有个毛病,十分颜控,像麦苗和小米两个丫鬟,她就爱亲近长得不错的小米,换成张玉寒和罗美娘靠上来,还没出声就能得她一个大大的笑脸,张玉寒在家陪她练习走路,每回凑过去都能闺女贴贴脸蛋的待遇。这对一个傻爹来说,简直是暴击。总之,上元节这两天,张家一直处在温馨十足的亲子互动时间。过了上元节,罗美娘就打算收拾包袱回府城。这个正月发生不少事,不过府学正月二十三开学,还是得准时回去。他们在县里也有些需要交际的人家,到时候得在县里停留一两日。算着时间,也是时候动身了。就有人赶在他们出发前,带着闺女上门来了。老实说罗美娘真有些啼笑皆非。赏银的事像一阵旋风,刮得村里出现不少变化,有些人得了银子算计着买牛置地,有些人则是起心思要建屋子,要说想动土的人家不少,要不是天还冷着,拉砖瓦的牛车都得把村口堵死了。这些罗美娘都能理解,她最不能理解的是,有人居然起想法要把闺女送给张玉寒当妾。这事她是当笑话一样跟张玉寒说出来的。纳妾在村里也是个稀奇的事情,头个提出这个想法的不是别人,就是前面嘴贱被唐氏收拾过的徐婆子,她家的寡妇大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