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48      字数:4906
  她用火折子点了灯,郑县令也知道,这会儿会过来的唯有自个夫人,倒是老老实实把汤喝了。郑夫人用帕子为郑县令抹嘴:“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这么自苦呢。”郑县令握住妻子的手,叹气道:“我当官这么多年,就没有遇到这么危急的时刻。傍晚城门那边来说,库存的箭已经不多了,北蛮那边敲锥子的却还是一个不少,只怕没几日城墙就要被凿穿了。这回要害苦了你跟我死在这小县里了。”他下令让弓箭手射杀凿墙的步卒,可县衙门的衙役都是混饭吃的,十箭能射中一个就不错了,那些凿墙的声音就跟阎王殿传来的钟声一样,刚才一个人坐在书房里,郑县令似乎都能听见城墙上的敲敲打打。郑夫人今年三十多,哪怕再保养有道,也是不年轻了,此时她略有些干纹的手摸了摸丈夫的脸:“死就死吧,我只有一个要求,要是真的要死,就我们两个一块死,别让张姨娘加入。她以前讨娘的欢心,我比不上她就算了。可论起不怕死的决心,她可是比我差远了,我听说她现在已经换上丫鬟服饰打算一有事就跑了。这种人,我可不愿意跟她死在一块。”她想想还笑道:“就你看好的那个张秀才,他娘子之前为了求我帮忙,还曾经说过,姨娘就是个妾,能给人当妾的人,品行操守都不怎么样,我看她是说对了。张姨娘可不是不怎么样吗。”郑县令看到自个媳妇这会儿还争风吃醋,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了,不过因着郑夫人这些话,他心里的焦虑也被打散了几分。就在郑县令打算哄自个媳妇时,下人突然匆匆进来汇报,说是城墙下的北蛮军中似乎有变。城墙上守兵发现,城门外北蛮兵的军营里,突然传来一阵响彻天际的鞭炮声,之后就是杂乱无章的马蹄声、哀嚎声,似乎是刚才放响的鞭炮使得敌军马匹全都受惊,仓皇跑出,踩死了不少北蛮士兵。这真是一个好得不得了的消息,郑县令刷得便站起来了。作者有话说:第七十七章还别说,郑县令听到鞭炮二字时,便猜测过是不是张玉寒。主要是,原先两人商量敌人来犯时,张玉寒就总有这种稀奇古怪的点子冒出来,这人的风格就是不爱正面短兵相接,总喜欢那种出其不意的招数。夜色昏暗,郑县令匆匆上城楼时,却是没法分辨下头的人是不是张玉寒,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只大概看到下头突然多了一支来势汹汹的队伍,约莫有四千人左右,一个照面就把下头的北蛮兵杀了不少。跟在郑县令后头过来的师爷激动道:“肯定是朝廷派兵过来了,咱们要不要把城门开了出去帮忙?”这位师爷能力一般,日常只帮郑县令处理文书一些之类的,从来都没想到职业生涯还会有这种危险,这会儿见到有救兵过来,眼泪都哗哗往下流。郑县令心里也觉得应该是朝廷援兵,主要是,即使张玉寒有心,也集结不了这么多人。想到是朝廷派人过来,郑县令心里颇有几分沉甸甸的。性命无虞之后,考虑的就该是官帽了。郑县令把得知北蛮可能来犯后,自个的所作所为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心里不禁叹了口气,为自己当时前怕狼后怕虎的性子感到懊悔。他一个失察的罪过是免不了的。跟郑县令所想不同,下头的鞭炮还真的是张玉寒放的。正逢年节,百姓家里总有鞭炮二踢脚之类的存货,这几日他让人去各村传讯报警时,就都让人收集起来,以备今晚之用。原本还以为鞭炮声过后就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没想不过片刻,战场上就冒出一群意料之外的人,那砍人脑袋的劲儿就跟劈西瓜一样,形势顿时都换了一个样。这会儿他们一群人躲在官道不远处的密林,站在他身后的罗德金吞吞口水道:“咱们还去不去帮忙了?”惊马夜袭计划他们早就分解过好多回,各个步骤众人都记得牢牢的,原本鞭炮声之后,他们就该三人一队结成阵势,出去捡便宜,没想到突然冒出计划外的一伙人,叫他们现在都有些不上不下的了。罗德金话刚说完,就有人干巴巴道:“这、这还用我们帮吗?这些应该是朝廷的兵吧?”这些人的装束,真是叫人分外有亲切感啊。大庆服饰风格的深色军服,还有五官面型瞧着也跟他们相似。那对敌动作干净利落的,一刀过去,就有一人倒在地上,北蛮军就跟秋收时被收割的粮食一样,一倒便是一大片。无人能够否认,这是一场摧枯拉朽式的胜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不远处还有一个穿戴得格外奢华的北蛮男人从半塌的营帐里拉出来,这男人叽里呱啦不知道骂着什么,间或还有地上的哀嚎声应和着。除此之外,周围都是死一般的寂静。照理说战场纸上不该这么安静,不过更能说明眼前这支队伍的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密林里的众人哪见识过这种场面,一个个都不敢出声。可对方的火把将四周照耀得犹如白昼,他们这群藏身在密林的人,影子都在地面上拉得长长的,一行人就这么毫无准备地暴露在人前了,所有人脸上都有些惊慌。张玉寒不是要造反,就示意大家把兵器都放在地上。一时间乒乒乓乓的铁器着地声响个不停。很快的,从对面过来了一个自称是三皇子内侍的男人,告诉他们朝廷兵马是为了援救北关县而来,又笑眯眯地问了问他们为何一直躲藏在密林。这内侍笑容亲切,众人见他没有敌意,还小声议论了几句。一群乡下土老帽之前见到的最大的官儿就是县太爷,三皇子这个名字,听起来总感觉不太真实。罗德金悄悄跟旁边的妹夫道:“说是三皇子的兵马,是不是真的啊?”张玉寒没有说话,此时这位内侍已经从众人的态度,知道他是领头人,就笑着问了他一些情况,眼睛却不时在两千多余青壮身上转悠着,倒也没只逮着张玉寒一个人问。张玉寒这边的人都是庄稼汉子出身,没啥心眼,知道是朝廷的人马便放下心来,都不用人过来盘问,自个就三句五句地把底细暴露出来了。内侍听到他们都是附近赶来救援的百姓,脸上的笑容又更真实了一些。张玉寒这个带头的被请走自不必说,他被带到一个刚扎好的营帐里梳洗休息。内侍过一会儿还给他送来了肉汤跟肉饼,笑道:“也是得罪张秀才了,三殿下身份贵重,我们这些身边人就不得不谨慎一些。”“谨慎一些总没坏处。”张玉寒正想把肉饼拿起来吃,看着上头油汪汪的就有些下不了手,内侍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一双筷子,递给他之后又道:“刚才我们听到那些青壮说,他们都是张秀才一个个动员过来的,都不敢相信呢。”张玉寒觉得这人真是一肚子的不实诚,他老底都被掏出来还说这种话,他咬一口肉饼道:“咱们这一片的百姓都不是啥鼠目寸光的人,唇亡齿寒的道理略说说他们就知道了,别的村子要是没了,自个村再安全也不安全了。”“张秀才说的是。”内侍刚才也从村人嘴里套出张玉寒這套的说辞,敢于出头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几分尊敬,因为这点,内侍才会对张玉寒这么客气。张玉寒也没再继续说下去,刚才他依稀见着郑县令跑得气喘吁吁,在一个男人跟前磕头大跪,算着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张玉寒心里有数,应该很快就轮到他见驾了。确实如此,没一会儿就有人客客气气地请他进了三皇子所在的主帐。主帐里头点了几个炭盆,郑县令正脸色发白跪在一旁。张玉寒这些日子生死都经历过一回了,要是以前乍然见到这么高级别的还有几分胆怯,不过这会儿见礼被叫起之后,却还有心思打量三皇子的容貌,长得还成,威严端方的面容上蓄着两道小胡子,看着年纪应该跟他差不多。三皇子对他倒是十分亲切,问他名讳,又细问他如何集结起外头这支队伍的。张玉寒便从南山村全村如何备战说起,说到村子大年初二当夜,整个村子是怎么被偷袭,又是如何组织撤退、全歼敌人,后头他又是怎么从北蛮兵嘴里掏出口供,进而援救其他村子,又动员各村青壮跟他驰援县城的。因着摸不清三皇子的脾性,张玉寒说起这些事来,语气平和,并无多少华丽辞藻,不过事实本身就足够让人热血上涌。三皇子是带军打仗的人,更能知道张玉寒干的这些事有多不容易。“鞭炮的主意不错。”他笑道。张玉寒便解释,是有人看到从藏和县那边运了云车云梯,他怕再过一日便来不及,才会抢先动手,就是没想到跟朝廷援兵凑一块,不然还能把计划再细化细化,争取更少的时间攻克敌人。三皇子赞赏道:“你这回护住了不少百姓,朝廷必有赏赐,具体的章程本皇子还不知道,不过总不会亏待你们这些为朝廷做贡献的人。”此话一出,张玉寒就是眼前一亮,不过他看了看跪在一旁的郑县令,却是说了一句让三皇子和郑县令都分外惊讶的话。张玉寒道,不知道郑县令犯了啥错,要是朝廷要给他赏赐,能不能换饶了郑县令一回。此话一出,不仅三皇子,就连郑县令都抬起头看向他了。三皇子饶有兴趣问道:“你可知道郑县令犯了何错?”他刚才分别让人询问了几个张玉寒带来的青壮,得知县里腊月时以剿匪的名义练过兵。临近过年剿匪练兵本是个奇怪的事情,三皇子便随口问了郑县令几句,不想郑县令心虚之下,有些事情就瞒不住了。在张玉寒进来之前,郑县令便是在磕头请罪。“小民也能猜到一二,可要说起来,这回县太爷也是我们各村的恩人,要是没有前头的训练,各个村子准保被敌人一锅端了。”三皇子摇头道:“即使这样,也不能弥补他失察之过,作为县里的父母官,他虑事总该深入一层。”这就是三皇子对郑县令不满意的原因。张玉寒不过一个秀才,都能从蛛丝马迹里猜出端倪,而且还主动提醒了郑县令,有这么好的条件,郑县令都能让县城被围困达六七日之久,在三皇子看来,这就是糊涂无能的表现。由于对张玉寒印象不错,三皇子也解释了几句。张玉寒也发觉这位三皇子并不是能随意糊弄的性子,想想就道:“县太爷确实是个好官,不是我为他说好话,县里十个百姓,得有一半以上觉得我们县太爷是个好的。北关县遇到一个一心为民的父母官不容易,就是为了我们这些得了实惠的百姓着想,也求三皇子饶过县太爷这一回。”跪在一旁的郑县令听张玉寒说出这些话,感动之余,也有些羞惭。就任北关县之前,他也不是啥不贪不要的清白官员,主要是刚来时南山村百姓就送了他一块牌匾,让郑县令起了拼一把往上升迁的念头,这两年才一直克制自个。三皇子也很意外,郑县令居然在县里官声这么好,一个好官当然比一个坏官容易得到宽容。他命内侍将郑县令扶起,又道:“朝廷自有政策,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不过这些事情我都会写奏折上报,到时候我会帮着求情一二。”郑县令擦擦冷汗,道:“都是臣糊涂,臣有罪。”三皇子道:“你也别在这里了,眼下你还要做好县令本分,明日如何安抚县里百姓你回去好好想想,先下去吧。”郑县令又磕了一个头才退下了。由于张玉寒给三皇子的印象不错,三皇子温和道:“你还有什么话想问的?”对于张玉寒在这件事上一系列的处置,三皇子还是很欣赏的,思虑周全,行事稳妥,要不然等到他带兵过来,这里的百姓都不知道会如何。另有组织能力也不差,三皇子可是问过的,跟张玉寒过来这两千余人,都是各个村的青壮,要说服他们一块过来也需要点聪明劲。三皇子都已经想好了,这回奏折上肯定要提上几句。张玉寒还惦记着府城那边的情况,想想就问出口了。说是知道这些都是军事机密不好多打听,不过他从北蛮兵嘴里知道府城也被围困了,他还要回府城读书,挺担心的。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何况张玉寒也从徐绍之那里知道一些内情,三皇子也跟徐绍之有些交情,想想便跟他说了一些。府城危机已解。之前榷场那边查出走私,参与的商贩和驻军一不做二不休就反了,这群人还想要跟北蛮里应外合,其中一个商人便主动给北蛮提供了一条家族内部世代相传的秘密商道,供他们进关。没曾想,朝廷及时得到线报,迅速派大军增援,再加上徐老将军宝刀未老,北蛮主力部队眼下还被牢牢抵挡在关外,如今就是逐步收拾关内的混乱。在过来北关县之前,三皇子已经把隔壁藏和县肆虐的北蛮兵给一锅端了。如今只剩下在北关县掠夺的这伙敌军。张玉寒知道这个消息便心安了,他这回也是被迫赶鸭子上架的,如今朝廷有人过来他就想撂担子,想想就把这一片的情况给说了:“这几日,小民也从俘虏的北蛮兵嘴里逼问了些口供……”三皇子也是想要赶紧平乱,倒是没想还能有此意外之喜,感谢他一回,就让人把他领下去。内侍一直等在外头,看三皇子和张玉寒聊得不错,对他的态度就更好了,问张玉寒是想要去刚才休息的帐篷,还是跟自个村人在一起,张玉寒当然是想跟自个人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