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46      字数:5172
  张玉寒买院子前,就找陈学官了解过吴家,都说知己知彼,他哪能打没准备的仗。柳二太太说的,吴姑娘那对哥嫂逼迫她是想叫她去当金家傻子少爷的姨娘,张玉寒也早就知道。而且他知道的还要更多一点:“吴姑娘那哥嫂,拿她换的是今年府城集市的买扑名额。”罗美娘不明白。张玉寒就稍微解释了一下买扑的意思,就是今年府城的集市,所有的税款全都由当地大商贾先出钱垫付承包,然后大商贾再向集市里的商贩征收税款。当然能征多少,就由大商贾自个自负盈亏了。但这种事哪里能有亏的?实际征收银子的只比承包银子多出一倍,就是这些大商贾厚道了。多的是人得到买扑名额后,下死命盘剥下层商家的。他摇头道:“今天下午我和聂恒在酒肆坐了半个时辰,好些人都在说这件事。”这世上的事,别人的伤心事从来都是最好的八卦话题,尤其是这姑娘还挺惨的,出嫁前亲娘去世,哥嫂是赶在热孝把她送出门。罗美娘再想不到里面还有这样的内情,她道:“可惜了吴姑娘,遇着这样的事。”媳妇说她可怜,张玉寒却觉得以他签契约见到的那个吴姑娘,感觉不像会坐以待毙的类型。要说那些能被哥嫂作价卖了的姑娘是啥样的?张玉寒倒觉得自家妹妹才像是那种被人卖了还要倒给人数钱的傻丫头。张玉寒这么说,罗美娘想想道:“这姑娘之前卖院子说的不就是想给亲娘治病?现在她娘去世了,她还愿意进金府嫁傻子,不会是有别的打算吧?比如想复仇啥的。”罗美娘觉得还真有这个可能,要是她,就把那对哥嫂搅合得一无所有。亲娘死了,自己被卖了,还能让仇人滋润活在世上?张玉寒说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他打听到这事跟买扑相关之后,总有种直觉,今年在府城做生意这些商家,恐怕挺悬的。他说这些就是想到媳妇可能想在府城开铺子的事。说来,罗美娘的零食铺子能在北关县一直开下去,其实也有赖县里风气清明,如今换了个地方,想继续做生意却没那么容易。张玉寒还真是说中了罗美娘的心里话,她今日逛了集市,就有心思想找一个新营生。婆婆倒是建议过她买地,说是张玉寒名下还有二十多亩免税地,不买点地真是可惜了。罗美娘其实也有一点想法,奈何她今日问了一下阿才,府城这边,一亩上等田等居然要七两银子,罗美娘可不舍得买这么贵的地,把手里的活钱全都变成死钱。种地就是个细水长流的进项,除非买得多,不然一年下来的收入,还不如北关县零食铺子每月挣得多呢。可张玉寒说起吴姑娘那对哥嫂得了府城买扑名额的事,罗美娘也犹豫了。主要是跟税牵扯在一块,一个说不好就要倾家荡产,这回府城可再没有一个追名逐利的郑县令能帮上忙。话说,不能做生意开源,就得想着节流了。罗美娘第二日起来,在新灶屋做了新家第一顿饭。昨日买了十斤猪肉,罗美娘一早切了五斤做叉烧肉,又切了两斤包饺子。阿才比她起得早,原本人还迷迷瞪瞪的,瞧着自家姑姑在做饺子,浑身上下登时充满力气。罗美娘会起早坐饺子,也是想着张玉寒夜里跟她说的事情,这铺子暂时不能开起来,家里开销就得缩紧一点。虽然张玉寒如今每月都能拿个十两八两回来,罗美娘也不管他是如何从法器里倒腾出来的,总之他给,罗美娘就收。可毕竟张玉寒也不是时时都能抽到适合交易的物件。许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啥安全感,许也是杞人忧天,罗美娘总担心什么时候,系统就又短路,直接把这个来钱的路子给绝了。既如此,存钱就很重要了。毕竟无论什么时候,手上多一点钱,总是比较有安全感。罗美娘是想让张玉寒带饭去府学的,张玉寒如今已经算是入学念书了,他前些日子在县里时,还跟罗美娘吐槽过学里的饭菜既贵又难吃。罗美娘听在耳里,这才想着让他带饭去。她也没厚此薄彼,聂恒今日也要去书院报名,要是顺利的话直接就在书院入住,只有休沐日才能出来,罗美娘收拾出来两个食盒,一个是给张玉寒的,一个给聂恒的。聂恒的食盒里还放了四斤叉烧肉,就是想着他在书院不容易出来,也不知道书院伙食如何,倒让聂恒感动得不行。及至唐氏出屋子时,家里人都坐在桌前,呼哧呼哧地吃饺子。唐氏毕竟不是年轻人,路上颠簸了几日,这日起得就晚了些,吃完早饭,聂恒和张玉寒便一块出门,唐氏张罗着要给风鸣朝阳浇水。罗美娘看着那三株向日葵,却突然有个主意。提到向日葵能想到什么,当然就是瓜子和葵花籽油。这年头的瓜子,基本上是南瓜子西瓜子,而瓜子是怎么出来的呢?想要瓜子的商人,会把西瓜运到路边让人免费食用,条件是吃完瓜肉得把瓜子留下来。这一来,瓜子是从别人嘴下得来的,所以大户人家都觉得这玩意儿登不上大雅之堂。不过,如今有向日葵就不一样了。罗美娘让阿才在府城各个集市都打听了一圈,知道如今府城人都把向日葵当成外番来的观赏植物,还没有人想到这个商机,她就就放心了。在知道自家开不了铺子之后,罗美娘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种焦虑感。自打她和张玉寒成亲以来,夫妻和睦,婆婆也是个宽容的性子,罗美娘的小日子其实过得很不错。但只吴姑娘那边的一个还不知道如何的联想,就能给自家带来不安和麻烦,罗美娘突然就觉得以前的知足常乐似乎都被戳破了一样。她这个人确实没啥野心,在生活幸福的基础上其实行动力也一般,不过当意识到自家生存环境的脆弱之后,罗美娘突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极有动力。她问张玉寒这些向日葵是从哪里得来的,知道一株得要二两银子,真有种被人抢钱的心痛感。向日葵怎么种出来的,就是用它花盘里那些种子育苗,一个花盘里得有几百上千颗种子,这些奸商真是奸得没边了!罗美娘头回觉得自己也是个抠门脾气,至少她对张玉寒花六两银子买这三株向日葵,就觉得十分不值得。不过,她打听到价格之后,却越发觉得这生意能做。无他,这花太贵了,一时半会儿还没人想到向日葵能出瓜子的事情。说起来,既然知道向日葵如今价格被炒得这么高,罗美娘就想到自己育种的事情。可如今这院子,住人是尽够了,想要用来种花,地方还是不够的。其实罗美娘不打算在府城做瓜子买卖,原本也可以写信回去让李氏和罗富貴帮忙种花,南山村的地也便宜。可向日葵毕竟是个新鲜事物,罗美娘也得自己亲眼瞧着才放心。侍弄花草的手艺和种田毕竟不一样。可她的种花事业却在买地这一步,卡了好些日子。主要是府城地面上她没个熟人。别说找中人就成,这年头的中人瞧着你是外地人,也会坑你一把。当初张玉寒想买何家院子头一个想到的也是中人,却发现那中人是郑老板小舅子,要不是张玉寒正好认识何若水,自家铁定会被坑一回。之前院子是陈学官介绍的,要是没有吴姑娘的麻烦,罗美娘倒是想过让丈夫帮忙再找找人,可如今罗美娘宁愿麻烦一点,写信给李桂芳和林氏打听这事。这两人在府城都有生意,也算熟悉地头了,就是还没等到回信,柳二太太就上门了。……………………罗美娘想买地的事不是什么机密事,她跟婆婆说过一回,家里办暖屋酒时,唐氏就秃噜嘴说出去了。在唐氏看来,能置产买地是个极有脸面的事,哪需要藏着掖着,手里有钱的人才会想着买地呢。儿子一家在府城,如今院子也是自家的,地也想着要买了,已经不比普通府城人差多少啦!说出去也没啥。张家办暖屋酒,请的是柳枝巷里的三四户邻居,另张玉寒一些府学同学。其中有一户,阖家来了十口人,就只送了一包没滋没味、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米糕,可让唐氏气得不行。他们家请客上的都是好饭菜,每桌都有几个肉菜呢,唐氏立刻就想到罗美娘说的,这边都是连着根的亲戚,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把他们当冤大头。没想到还真被说中了,而且他们言语间还看不起自己是外地来的,唐氏可不是气不过吗,一时着急就把媳妇要买地的事说出去了。就是让罗美娘意想不到的是,柳二太太听说这件事后,居然会上门帮忙牵线。当然,罗美娘如今买地无门,是十分欢迎她提供渠道的。不过,罗美娘还是觉得不大对劲。只聊天时时府城话和南山村方言的鸡同鸭讲,罗美娘就知道自家要融入柳枝巷还得有极长的一段时间。她也并不觉得,仅凭几面之缘就能让柳二太太对自己生出多少好感。知道她有烦心事就赶紧过来帮忙。后头她果然猜对了,柳二太太这么热心是因为有人相托,托付她的人居然还是那位吴姑娘。当然吴姑娘如今是吴姨娘了,一亩地说是只卖她五两银子,说实话相对府城地价来说十分便宜,就是北关县也就差不多这个价格了。可是罗美娘从张玉寒那里知道事情之后,就不想掺合这些事了。她总觉得吴姑娘像在谋算什么大阴谋。由于她干脆利落得拒绝了柳二太太,唐氏还有些不满。罗美娘道:“娘想想,有便宜地谁不愿意买,柳家那边,能开价开到一百八十两银子要买这院子,就不会拿不出来这些钱。她把便宜让给我们,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人?”被罗美娘说的,唐氏也有些警醒。之后柳二太太再度上门,唐氏看她还跟看贼一样,倒叫柳二太太哭笑不得。她还想着地价这么便宜,罗美娘必定一听就会愿意。没想会被拒绝了,她道:“喜丫头特地找到我头上,我还想着她跟你们有些渊源,应该没什么问题。”喜丫头就是吴姨娘,罗美娘听到柳二太太的称呼,就知道他们关系应该不差。罗美娘给柳二太太倒了一杯菊花茶,“渊源就只有这座院子了。”柳二太太看罗美娘说话滴水不漏,摇头道:“你也别把我想的那么坏,我就是给别人带个信儿,你要愿意买就买,不愿意我就回了她的话。”“你也不必愁,喜丫头手里有几百亩地,也卖了不少人了,大部分都是学里有功名在身的,她是良妾,手里有嫁妆的,之前卖地,官府过地契都过了好几个人了。地是没什么问题的,就是她可能想让张秀才帮些忙。当然应该是无伤大雅的忙。”罗美娘看柳二太太说出这些话,就知道那位吴姨娘可能还真在盘算什么大事,她想想道:“这院子吴姨娘要是觉得亏了,我们也愿意补差价,就是吴姨娘想让外子做什么事,我们真是无能为力。”她虽然不知道吴姨娘想干啥,不过通通与她无关,张玉寒如今也就个秀才而已,小胳膊小腿的,实在没力参与。买地的事就这样了,罗美娘拒绝了柳二太太,然后让张玉寒去跟陈学官说补差价的事,陈学官后来也没要。没两日,林氏和李桂芳那里都给了答复,李桂芳给她介绍了一个中人,林氏则是自家在府城有地,愿意卖些给她。两者相较,罗美娘就从林氏手里买了五亩地,按官方价一亩七两,她打算先种一回看看。罗美娘拒绝了柳二太太,却不知道柳二太太回家后,小儿媳妇王氏听说罗美娘居然拒绝了这等好事,真是瞪大了眼睛。“娘你可是一片好心上门,她居然拒绝了?”天太热,柳二太太到家满头都是汗水,看着这个侄女兼小儿媳妇,摇头道:“喜丫头那边有要求,别人不愿意也是正常的。”“她有什么好不愿意的?这种好事,要不是吴妹妹说只卖给府学里的秀才公,我都想买几亩了。”王氏上前挽着婆婆的手臂,“要是不知道的,听你给人家送便宜,得以为她才是你侄女呢。”柳二太太道:“叫你胡说,我看这位秀才娘子,还真是心有成算的人。吴丫头这院子卖的,可算赔了夫人又折兵。”王氏撇撇嘴道:“依我看,她笨得出奇,一倒手就是几两银子在手,居然都不干。”柳二太太看侄女这样,就道:“你要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而且他们刚到府城,谨慎点也是应该的。这世上,知道不贪的人才是聪明人。”其实柳二太太其实也不是很明白这中间的事,就是接到了一封信让她帮个忙,看在以前跟吴太太熟悉的份上,柳二太太才会两回过门。虽然罗美娘拒绝了她,不过无论什么时候,不贪心都是一种人品好的表现,反正也不是自家的事,柳二太太也能置身其外去欣赏罗美娘这种好品质。说来,因为张玉寒这边旗帜鲜明地拒绝了吴姨娘,罗美娘醉心在家种花育苗,后面发生的一桩大事倒是幸运避了过去,在后头一段人心惶惶的时候过了些太平日子。七月中旬,府学十多位学子为民请命,请求知府大人处置不顾法纪、肆意敛财的商户吴家。这个月,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一阵风,吴大商人跋扈行事、欺压小商户、叫府城诸多商铺不堪盘剥、好几家人倾家荡产、阖家上吊自绝的事情,突然就传遍了整个府城。要知道府学统共也就三十多位秀才,将近一半秀才都在请命状纸上签了名,府城百姓可不要当做谈资吗,就连官府也压不住了。吴大商人就是吴家,柳二太太彼时才恍然,因为哥嫂拿她换了买扑名额,吴姑娘恨在心里,给娘家设了一个套,把手上的嫁妆都换了银钱,用来利诱府学的学子。柳二太太心里真是捏了把冷汗,小老百姓听说官非都是怕得不行,柳二太太这会儿倒庆幸她没说动隔壁张家了。唐氏知道吴家就是买院子给他们的吴姑娘的哥嫂一家时,倒说了一句恶有恶报:“要不说呢,别不信阴私报应,这做了黑心事,老天爷总在上头看着的。”作者有话说:第五十章唐氏会关注起吴姑娘的事,也是被柳枝巷的氛围影响的。院子的前主人是吴姑娘亲娘,巷子里的几户人家都认得这位吴姑娘,碰见了都爱闲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