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46      字数:5719
  她勉强笑道:“姑娘家学这些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穿的,以后嫁人了不还是帮衬家务下地干活,也不跟你二嫂多学点好的,比如怎么做生意什么的。”这话一出,唐氏和张大福面色都不好,心里都觉得黄氏当真是公婆不愿意听什么,她就说什么。黄氏却觉得自己说的挺有道理的,女人嫁人之后不就是屋里屋外地操持吗。要说黄氏原先还想跟小姑子打听一下弟妹手里那些吃食方子,可惜张红果就是个机灵鬼,她一问到紧要的,她就大声嚷嚷,每回都把唐氏招过来。几回下来,黄氏便知道小姑子是故意的。这年头,没钱就连小姑子也是个势利眼,黄氏只得恨在心里。如今看小姑子抢了儿子的风头,黄氏真觉得家里人人都要跟她做对。唐氏虽然面色不好,不过大年夜的不兴骂人,唐氏只道:“我觉得挺好的,咱红果读了书,以后也能嫁个好人家。”就是这时,张大郎和张玉寒从屋外进来的。张玉寒还问了一句在说些什么,知道妹妹会背三字经、侄子背不出来后,主动说要把他之前用过的一套毛笔送给张红果,成功把黄氏又气了一回。因为看到男人和大伯子出去了一回,罗美娘回去后还问了大年初一给隔房侄子的压岁钱要怎么发。“你不是都准备好了,还问我干嘛?”张玉寒脱了外衫爬上床,正想舒舒服服睡一觉就听到媳妇问出这个问题,便反问了一句。他昨儿才见罗美娘用红纸叠出一个个纸袋,里头统一放两个铜板。罗美娘道:“我不是看大哥把你叫出去么?你要这么说,我就按去年那样给的。”去年她一个侄子给了两文红包,因为去年张玉寒年前卖春联挣了一笔,黄氏私下没少说她是个小抠儿。罗美娘估摸着,明日她要是按两文给了,在黄氏嘴里,就得要从小抠儿变成大抠儿。她好奇道:“大哥找你说什么了?”“大哥叫咱们这几日都到大房吃去,说是咱们回来才几日,灶屋没置办齐全,我给回绝了,就几日,咱们对付几口就是了。”罗美娘追问一句:“大哥就没说我什么坏话?”“大哥哪敢,你现在可是咱们村出名的厉害媳妇,几句话就把家里嫂子收拾了一顿,他敢说你坏话不怕挨你收拾么。”张玉寒才说完,罗美娘就打了一下他的胳膊,道:“好好说话,大哥真就没说点什么?”“这回爹娘都生气了,大哥还能说什么。”张玉寒恼他大哥管不住婆娘是一回事,不过在媳妇面前,还是给哥哥留了点脸面,道:“放心吧,大哥也不是不明事理,就是大嫂才生了孩子没半年,现在在家气得都没奶了,他也不好火上浇油。”罗美娘稍稍松口气,虽然嫂子是差了点,可张大郎这个大伯却跟她没啥冲突,好在大伯子也没说什么叫她尴尬。只是就算这样,罗美娘也不打算多给压岁钱。倒不是她吝啬,而是这年头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父母给收着,这头黄氏刚大出血,罗美娘就折腾着要补上她的窟窿,她这不是犯贱吗?再有,年前村里几个有经验的妇人看了她的肚子,都说是闺女。那几人话一露出来,就有人在背后说她可惜的。罗美娘自己倒不介意自己孩子性别问题,不过,她却知道黄氏深以生了三个儿子为傲。以黄氏那种不着四六的脑子,罗美娘要是多给了银钱,她怕黄氏会以为她是怕以后生不出来儿子、先一步讨好她。罗美娘就不愿意纵着她这种想法。此时摸着肚子,罗美娘已经打算好了,她也不知道她这辈子儿女命如何,可要是这回生个闺女,她以后指定要给她留下丰厚的嫁妆;要是只此一个以后再生不出来,她宁愿学着饭斋老板娘林氏让闺女坐产招夫,也决不给黄氏占便宜的空间。说句心里话,罗美娘对三个侄子都没什么意见,只是孩子是孩子,大人是大人的大道理,在罗美娘这儿是没用的,母子总归是母子,三个侄子也算是受了亲娘的连累。自打怀孕之后,罗美娘有些什么都喜欢跟张玉寒说说。主要是两人的三观都挺一致,张玉寒就是大庆朝土著里的一朵奇葩。为了破解婆媳矛盾,能跟婆婆说自己是吃软饭的男人,罗美娘两辈子就见过这么一个。其他的,别人上学念书是为了前程为了未来,他是为了拿钱回家时能不被拆穿法器的秘密;还有她怀孕后,同窗看不过他黏媳妇,私下取笑他让女人家骑在头上屙屎屙尿,他也不在乎,经常就跟人说他要回家伺候媳妇……罗美娘数都数不完。这回,罗美娘还以为张玉寒会赞同她的决定,不过男人一听就摇头:“你不提那林氏还好,提了我就为咱们闺女未来担心。她没孩子,她那男人一直在打听过典妾的事情……看着是起了外心了。你有机会就提醒她一回,别以后家产都被别人抢走了。”罗美娘:“……”原本,罗美娘还想着自己主意不错,如今听张玉寒这话,罗美娘道:“你之前怎么没说?”张玉寒想想道:“忘了。”罗美娘怀孕后爱听八卦,张玉寒就养成习惯,一出门就把光屏摄像头开了,结果好巧不巧就听到几句。罗美娘:“……”罗美娘又继续问了几句,问明白之后就把这事记在心上,打算回县里之后跟林氏说一说。………………隔日到大房拜年,待到给小辈发红包的环节,罗美娘还真是跟去年一样,一个侄子给了两文钱红包。不过对侄子这样,对长辈罗美娘却没吝啬,此时张大福和唐氏身上穿的都是她做的羽绒服。鸭绒是罗德金回村时,她托他带了口信给李氏,帮她在村里收的。这东西也不重,收到多少罗德金都会带回县里,罗美娘如今已经给自个爹娘、公公婆婆都做出一件。罗美娘也没有因为如今宽裕了,就用上多好的料子,除了锁住绒毛的那层内衬一定得用丝绸,外头的料子只是普通的细棉布。不过,东西好不好,一上身就知道了。反正张大福和唐氏对这件袄子都很满意。阖家最不满意的就属黄氏了。今日出门时,她还特地叮嘱大儿子二儿子嘴巴甜一点,说几句好听话,想着小叔子两口子今年一年挣那么多,手指缝里随便露一点出来,也够她贴补损失了。拴柱和狗蛋知道这位二嫂手里有钱,都挺听话的,吉祥话说了一大堆。没想罗美娘这回抠得不行。虽然心有不甘,黄氏也知道这回自己做的事情把公婆都给惹了,也不敢再闹幺蛾子,唯有在心里憋一憋,面上还是露出一副勉强的笑容。叫黄氏说,她这回真是盼着小叔子两口子早点去县里,他们回家这几日,唐氏每日家里都要杀一只鸡,虽然鸡原先就养在二房,可这半年都是唐氏帮着照看的,黄氏看婆婆这样,心里其实挺不舒服的。其实倒不是唐氏对两个儿媳妇两般对待,只关照小儿媳,在黄氏这里就刻薄上了,而是两房都养着鸡鸭,她给黄氏吃的,是养在大房鸡圈里的,杀完鸡后从来也不会给这边摸块肉,或者给那边带碗汤之类的。是以,每一口下去都是吃的自家的东西,黄氏吃得也是肉疼。别说,罗美娘很快就发现婆婆给她炖鸡时,黄氏总一幅瞧不顺眼的模样。虽然不知道她吃自家的鸡,黄氏有啥好不顺眼的,罗美娘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气她的办法,那就是跟在县里一样,她只吃鸡腿喝鸡汤,剩下的部分经常让张红果端过来和公婆分享。婆婆和她道:“你有身子,自己吃,我和你爹吃什么都行。”罗美娘还是继续让小姑子端过来,“过年好吃的东西多,顿顿都吃这个,也吃不下,爹娘趁新鲜赶紧吃,也别留到下一顿了,我娘她们做好吃的都会给我带一份,你们要不帮着吃,糟蹋就可惜了。”她这么说了,唐氏也就从善如流地跟着吃了,就是小儿媳给的吃食,总没有和大儿媳妇分享的道理,黄氏瞧在眼里,眼睛都绿了。这个法子虽然幼稚,却挺管用的。反正这些天黄氏一闻到家里有香味,心里就犯堵。不过黄氏很快就高兴起来了,她听村里传言罗美娘这胎可能是个闺女的事情,便找了个时间偷看她的肚子,越看越觉得像,心里未免觉得高兴,只盼着老天有眼,让罗美娘生个闺女出来,总不能好事都在她一个人身上。不知道黄氏的乌鸦嘴是不是开了光,过完年,张玉寒一行人就回了县里,三月时张玉寒和县学里的同窗出发去府城考试,罗美娘那几日就发动了,赶在清晨头束阳光照进屋里时,生了个闺女出来。唐氏过来县里照顾,因为之前已经有心里准备,也没不高兴。第三十八章要唐氏说,她其实心里也更希望罗美娘生个孙子多一点,只是生男生女这种事由不得人,况且只要能生闺女,就能生出儿子,就是早晚的问题罢了,又兼罗美娘从入门开始就待她不错,人心换人心,唐氏到底也把那些嘀咕都咽进肚子里去了。而且小儿媳妇也把闺女生得不错,大儿子大儿媳倒是给她生了三个孙子,不是唐氏有意贬低,容貌真的挺普通的。小孙女却生得极好,眼睛大大的,嘴巴鼻子都是小小的,人还长得白,小小年纪,已经能看出以后一定是个美人胚子。这世上谁不喜欢长得好看的娃娃啊,反正帮儿媳妇月子里带小孙女这一个月,唐氏已经喜欢上孙女了,每日抱都抱不够。且,唐氏现在愁的不是媳妇生了闺女的事,而是小儿子说去考试,到现在还没啥消息。这年头,科考失利是寻常事,失败了打道回府重新再战就是,可愣是没消息,就让人担心了。罗德金在外头打听过,府试放榜就是这个时候。这些天大家在家里都有些忐忑,唐氏有一回还差点把炖鸡汤的罐子給砸了。罗美娘看婆婆着急上火,就宽慰她:“离得远,消息传得慢也不一定。再说考中府试之后还有院试,现在没看到相公才是好事呢。”可这句话对唐氏来说一点用都没有,村里都在忙着春耕,她在县里耽搁到现在,除了伺候媳妇做月子,就是想听一回好消息。就在唐氏急得团团转时,三月中的一日,林氏带了点心上门看望还在月子里的罗美娘,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我是听一个客商说的,这回府试,咱们县学就中了五个,其中就有你相公,他们一行人已经出发去了省城参加院试。”三月的春风吹过角落的枣树,树叶声窸窸窣窣的,上头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罗美娘才听完,就把婆婆也叫进屋里,唐氏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直念阿尼陀佛,道:“我今日一早就看到喜鹊飞过来,没想还真有好消息!”十分感谢林氏,非要请她留下吃饭。林氏一再推辞,唐氏才算罢了,等屋子里只有她和罗美娘两人,林氏悄与罗美娘道:“你婆婆还真是热情。”“这有什么,你看外头报喜的都能得个喜封,就是请你吃饭罢了。”罗美娘还挺支持婆婆的。林氏瞧着罗美娘红润的面色,一张娇俏的面容若牡丹般鲜妍,不禁道:“你也挺有福气的。”唐氏虽是乡下婆婆,可她刚才跟罗美娘说话时那种亲近和随意极为自然,足以说明婆媳俩平时便是这般相处。罗美娘其实也觉得自己能有唐氏这种婆婆挺有福气的,公道地说,唐氏是抠了点,对她却从没半点不好,甚至过年时她把黄氏收拾了一回,叫张家在村里丢了一回脸,黄氏也从来没说过她一句。婆婆是个好人,罗美娘在别人面前也不吝于夸她,叫林氏一笑:“行啦,知道你有个好婆婆了。”林氏的目光在罗美娘的月子房转了一圈。虽然没做过月子,林氏也知道罗美娘这个月子做得极好。别人坐月子,屋子里总有股血腥味,罗美娘的房间里却放了好几瓶开得娇艳的桃花,花香味浓烈,刚才进门她瞧过了,院子里并无桃树,那就是每日有人从外头带过来替换的。她喝了一口水,发现有些凉,便把罗美娘的也拿过来:“坐月子不好喝凉水,我给你换换。哎……这些你男人肯定都叮嘱过。”罗美娘知道林氏是好意,坐月子在古代是个污秽事,倘不是关系好,林氏也不会在她还没出月子就过来,罗美娘笑:“他现在都去了省城了,隔个十万八千里,有心想唠叨也不行了。”林氏看了一下屋里,没瞧见孩子,便道:“叫我再瞧瞧你们家妞妞,刚才你喂奶前我都没瞧够,感觉是个挺活泼的小姑娘,眉眼跟你像极了,以后肯定好看。”罗美娘现在就爱跟人说闺女,听别人夸闺女她心里高兴,面上还是谦虚道:“小孩子哪有什么美丑的,现在就像个猴子似的闹腾,一会儿不理她就要哭,嗓门儿大极了,她在屋里哭、外头巷子里都能听见,我倒盼着她安静一点,夜里不会太折腾。”她发动时是在夜晚,整个的记忆除了痛就没别的,疼到极致时,下身像被车辆碾过一般,完全没有知觉,只听着产婆在她耳边喊着吸气、用力,等到孩子终于从她身上脱离时,刚好一束阳光从外头照进来,罗美娘全身汗淋淋的,直接就睡过去了。等到再度醒来时,她便瞧见了自己身上脱离的那块肉,浑身红彤彤的,闭起来的小眼睛细细长长的,五官跟她十分相似。生命真是神奇,就这么一个小肉团,居然在她身体里待了九个多月。看着看着,罗美娘的心里就像注入一汪被命名为喜悦的泉水,暖意潺潺流淌在心间。林氏道:“孩子就是这样,活泼点好。活泼一点,以后性子也要要强一点,才不会受人欺负。”她多年没生育,也挺喜欢孩子。这点罗美娘深以为然:“以前我听人说,县里以前还有女人骑马上街的,现在咱们县里大户人家养姑娘,都喜欢把姑娘往老实文静里养,要我说,姑娘要那么文静干什么?养闺女就得把她养得精明顶事,不然以后家里有什么事,只会哭哭啼啼的,别人不欺负都对不起她这幅包子样。”林氏嘴边噙着一抹笑,听着罗美娘说这些娃娃经,她还记得头回看到罗美娘在铺子里面对一群调侃她零食西施客人时的镇定自若模样,那会儿她就觉得罗美娘虽然是乡下出身,性子却比县里姑娘伶俐聪明多了。如今再看罗美娘,比那时又有不同,男人争气,又生了孩子,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精气神,难得的是,她并不像乡下人一样,觉得生了闺女是什么坏事,就是生了闺女,她也是大大方方的,直接就说要把闺女养成一个能顶门户的。因着罗美娘过完年回来就说与她听的消息,林氏如今看她都觉得亲近几分。林氏道:“我家的事你也是知道的,我自招婿开始,对他无半分不好。当年他娘病重,求上我家门,像他那样的家庭那样的相貌,我看中的无非就是一个老实罢了。那个妇人我见过,跟他在乡下一块长大的,也是个可怜人,丈夫也不是什么好人,才会答应让妻子出来做这种事。我带人过去时,瞧着院子里的摆设,他们还真像两口子,这些年我都没瞧过他脸上有那样的笑容。索性我就成全了他。”“他骂骂咧咧说我以后没人送终,我以后还真就一个人过着。我堂兄是林氏的族长,对我向来不错,就我手里这份产业,以后几个隔房的堂侄儿谁想要,总要与我亲近,也不愁以后没人养老。被人当唐僧肉,总好过被被白眼狼当成蠢货。”林氏说着要把丈夫扫地出门时的表情沉着而冷静,就像饭桌上吃腻了猪肉就换道羊肉似的。也是之前捅破了林氏丈夫私下偷偷做小动作的事,罗美娘才知道林家以前也是阔气过的,可惜家里父母都死得早,林氏不得不招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