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2-03-24 02:30      字数:4263
  时间一眨眼到了七月, 饭馆扩张的房子终于建成。

  林云舒选在七夕这天, 给各大学子发帖,请他们务必参加才士论会。

  论会的主题是探讨论语。

  这个论题只要通读论语的学子都能说出一二。

  林云舒也是想让这论会办得大一点,最好是声名远播。

  小四得知母亲这个想法, 两眼放光。他在书院也听同窗说起过, 书院那些秀才公时不时就会参加论会。一起探讨学问。增进很大。他听了非常羡慕, 但他也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身份没有资格参加。

  现在能有此良机,他做梦都该笑醒了。

  “你这些日子就帮我派发帖子。才士论会头名可以在饭馆免费吃住一年。”

  免费吃住一年,对家境不怎么好的学子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除此还能增加名气,一举两得。

  小四点头应是。

  林云舒将书局建在饭馆旁边,四周都是书架, 上面摆满了各种手抄本的书籍。全是小四从书院抄的藏书。

  为了举办好这次论会,林云舒特地找族人做了将近一百个矮几和蒲团, 以中间那个直径约六尺的圆形高台为中心,围绕着高台依次排开。每个矮几上都摆着笔墨纸砚。

  纸是族里提供的, 其他三样都是林云舒从旁的地方批发价采买过来的。

  到了论会这天, 林云舒特地挂了歇业一天的牌子。

  小二,厨娘,帮厨都以论会为先。

  顾永辉是这次论会的主人, 他的口才非常不错。

  待所有书生都落坐后, 顾永辉站到中间台子上, 他笑容满面介绍道, “感谢大家能够参加这次论会。我们做为这次论会的主人, 为大家免费提供文房四宝。桌上贴的价单需要另外付费。大家若是觉得热,可以点上一碗冰饮解暑。”

  有那来了兴致的人会低头瞧上一眼。

  纸的价格也列在上面,价格不一,最贵三十文一刀,最便宜的八文一刀。至于毛笔,墨,砚台价格倒是与城中铺子相差无几。

  价单最下面列了两排稀奇古怪的冰饮。什么冰镇乌梅汤,冰镇葡萄,冰镇西瓜,各种口味的冰碗(冰淇淋),……应有尽有。

  介绍过后,顾永辉就开始说今天的论题:

  《论语泰伯》中,“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而月国自开国以来一直主张三纲为常,何解?

  用白话文来讲,论题是:孔子笃信(自己的主张),喜好学习,死死地守住这善行。危险的国家不去,混乱的国家不居住,天下有道义就出(来做官),没有道义就隐居起来。国家有道义,贫穷且卑贱,这是耻辱。国家没有道义,富贵而且尊贵,这也是耻辱。但是月国开国以来为何一直主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孔子是儒家,主张宽容,仁慈,对战事之事态度一向消极。但三纲五常,却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从这点来说,孔子这种论点并不被君主认可。

  这个论题是林云舒找何知县帮忙出的,其实只是小试牛刀。

  她想知道古人究竟如何为上位者开托。

  小四的眼界太窄,只知道书本上的道理,这样只会死读书,将来要是为官,少不得被人糊弄。读书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伪君子。那是因为世道艰险,当君子身处泥沼,大多都不能抵挡小人暗算,就算侥幸躲过,君子自持身份却不予以反击,一味克制压抑自己的内心,久而久之就成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这其实也是她想给小四上的课。他会知道这些君子是如何为自己自圆其说。

  论题一出,底下书生议论纷纷。天气热,即便四面有窗,通着风,还是不可避免得燥热起来。

  论题思考时间是一个时辰,没一会儿就有书生受不住热,开始招呼小二点冷饮。

  这样闷热的天吃上一杯冷饮,从心里觉得舒爽。

  有那家境富裕的书生看到别人点,也跟着一块点。

  在座的学子都读过《论语》,论题一出,纷纷抛出自己的观点,跟台上的人热烈辩论起来。

  许是这问题太过刁钻,头一个上去就被底下的人唇枪舌剑,问得没有招架之力,很快败下阵来,换新人上去。

  这次陆文放和陈继昌也受小四邀请。小四给两人准备不少冰镇吃食。

  三人坐在一块热切讨论。

  小四瞧陆文放跃跃欲试,鼓动他,“陆兄,你刚中了秀才,不上去露一手,让他们开开眼?”

  六月份,陆文放顺利通过府试。现在也是一名秀才了。

  陆文放沉吟片刻,摇头拒绝,“我这秀才勉强挂了个末尾。就不上去丢人了。”扭头又怂恿陈继昌,“陈兄要不上去试试?”

  陈继昌闻言怔愣好一会儿,“我口才不佳,未必能有胜算。”

  “那有什么。反正这么多人失败,就算真的辩不过,也不丢人。”陆文放看向小四,寻找认同,“顾贤弟,你说是吧?”

  小四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论会的主题不就是辩论吗?而且题目还出得这么有争议。即便陈兄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这两人一致推举他上去,陈继昌斟酌再三,还是开了口。

  到底是案首,问的问题尤为刁钻。只两个回合,台上之人就败下阵来。

  众人齐齐看向陈继昌,去年案首,在座学子多是在鹿山书院读书,自然认得他。

  有那动了小心思的学子心里暗想,若是能打败陈继昌,足以证明自己比他更优秀。

  原先还自持身份的学子此时就像打了鸡血一般,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出。陈继昌不慌不忙,答得滴水不漏。

  小四和陆文放在台下听得连连赞叹。

  &

  nbsp; 渐渐得攻击减少,就连今年新案首都败北。眼见着胜利在望,就在这时大门从外面被人推开,老大带着位年轻公子走了进来。

  他肤色如玉,俊眉星目中带着一丝忧郁,一席月白锦衣衬得他腰细腿长,身姿格外挺拔,龙章凤姿,浑身气度不似普通人,倒像是勋贵之家的少爷。

  外面烈阳高照,他身上被日光晕染,泛着淡淡的光晕,仿佛从光照中一点一点踏入凡尘。

  原本喧闹的辩论会因为他的闯进,有短暂的寂静。众人齐齐看向他。

  他身后跟着四个人,其中两个身着黑衣劲装,一看就知道是护卫。另两位年纪稍小,五官清秀中带着一抹俊俏,倒是男生女相。

  林云舒一眼便认出这两人就是之前来过店中的小姐与丫鬟。她记得这姑娘姓崔。

  此时女扮男装,兴许也是玩一玩。林云舒也不拆穿,亲自上前招呼。

  这一行人一瞧就是有钱人,听说有冰碗之类可以解渴的吃食,直接抛出一锭银子,让他们尽管上。

  林云舒捏着银子,让小二每样东西都端几碗上来。

  如红不敢吃,崔宛毓却是吃得津津有味,还将自己吃着不错的冰镇葡萄递到表哥面前。

  那公子吃了几颗,眼睛却盯着台上之人。

  顾永辉在边上问台下,“可有大家再提问。”

  公子倏然起身,冲着陈继昌自报家门,“在下陇西李明彦,有问题跟兄台讨教一二。”

  陈继昌拱手施礼,“但说无防。”

  李明彦也不抛出自己的观点,反而就陈继昌的论点一再用实证说话。

  哪年哪月哪位发生的事情,他都牢记于心,足以说明他举的例子都是真实可查,甚至有不少都是月国近百年来发生过的事情。

  建国以来,共六位君主,治理方针各不相同,其中还出过一个无道昏君。但只要月国不倒,身为月国子民就不能说他们错,更不能加以批判。

  一向心思缜密的陈继昌在李明彦接二连三逼问下,溃不成军。

  他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心跳加快,最后竟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拱手认输。

  能让案首在众目睽睽之下输得心服口服,可见这人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李明彦上台,底下学子再次轮番提问。

  问题接二连三抛出,但对方神色自如,回答得□□无缝。论气度和修养,这人远胜众人许多。

  他眉间原先的那丝阴郁似乎消失殆尽,浑身上下散发着勃勃的英气,别有一番风采。

  台下,崔宛毓激动地握紧双手,小脸都红透了,双目却亮的惊人,似是晨间初醒,颊边带晕,美的夺目。好在大家视线都集中在台上,除了林云舒没人注意到她。

  倒是丫鬟如红时不时就扯住她的袖子,小声提醒,“小姐,你小声点,别露馅了。”

  崔宛毓翘起嘴角,斜了她一眼,“你怕什么。我可是头一回见到表哥这么厉害。你可别扫兴。”

  如红不敢再说,忐忑不安地看着四周。

  辩论会结束,李明彦当之无愧夺得头筹。

  当顾永辉将第一名可以得到的奖励说给他听,李明彦却是拱手推辞,“在下只是途径此地,回乡为母丁忧,不能在此久待,你们的好意,只能谢绝了。”

  顾永辉想了想,“没事。李公子若是不嫌弃,我们饭馆赠你几刀上好宣纸。”

  李明彦倒是没再推辞,“多谢!”

  崔宛毓提醒他,“表哥,他们家有个对联至今无人对出,你要不要试一试?”

  李明彦来了几分兴致,“哦?”

  崔宛毓将上联说了。

  李明彦敲了敲桌子,不过须臾,便道,“桃燃锦江堤”

  顾永辉看向旁边的林云舒,却见她笑迎迎道,“公子果然好文采,不知能否留下墨宝,也好让其他学子瞻仰公子风采。”

  崔宛毓十分心动,李明彦略作迟疑,点头答应。

  顾明辉拿出空白对联,李明彦运笔挥墨,下笔熟练,动作行云如流水,字如清泉龙跃,精密渊巧,雅正润秀。

  这人年纪尚轻,就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当真是奇才。怪不得那崔小姐主仆二人那么肯定这人能高中状元,照林云舒来讲,他确实有这个资格。

  两名护卫抱着纸出来,崔宛毓笑盈盈赞道,“表哥,你真厉害。”

  李明彦失笑,自谦道,“这有什么厉害的。我只是比他们多读几本书而已。”

  这样谦逊,博古通今又风度翩翩的表哥,将来会是她的夫君。崔宛毓想想就觉得甜蜜,低头一笑。

  李明彦却没注意到身边姑娘的娇羞,望着京城方向,眉间重新染上一抹哀愁。

  如红推了下小姐,崔宛毓这才注意到表哥正伤心着,温声劝道,“表哥,姨母病重不肯告诉你,也是不想你分心。她现在已经过世,若是知晓你为她难过至此,会心疼的。今上恩科,虽然你不能参加,但守孝二十七个月后,你就有资格了,等你回了陇西一定要好好读书,万万不可辜负姨母一番苦意。”

  “我会的。”李明彦点头,扶她上了马车。如红紧随其上。

  李明彦接过护卫牵过来的马,动作轻巧翻上马。

  顾家饭馆这次举办的才士论会让许多学子知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让大家记得李明彦这个名字。

  当然饭馆的收获也不小。不仅让顾家纸打出名头,还让小四学到知识,更让他们家推出的冷饮一炮而红。

  论会结束后,有不少书生没事就来这边看书。

  只要捐一本手抄书,这边满满一屋的书都可以免费借阅。

  许多学子都乐意往这边跑,一时间顾家饭馆成了西风县学子们的聚集地。时不时就会在这边举办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