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奇葩日记 完全无法理解
作者:轻云上      更新:2023-09-25 15:31      字数:11406
  娱乐圈是个真正的名利场,距离秋东放出视频才几日功夫,孙明笑好似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不刻意搜索,很难听到她的消息了。

  对公众而言,每日都有新鲜事满足他们的娱乐休闲时间,这一个不行了还有下一个,总有一款他们感兴趣的让他们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金钱。

  可对孙家而言,一切噩梦才刚刚开始。孙明笑曾经代言的产品,参加的综艺节目,影视剧中演唱过的曲目,该解约赔钱的解约赔钱,该下架的下架。

  算是麻烦缠身。

  有些官司牵扯到的金额巨大,没几年时间都结不了案,在此期间是别想好好生活了。

  “当然等官司结束她们一家也过不上好日子,据业内人士推测,她这些年挣的钱还不够赔的呢!”

  许宁月给秋东八卦:

  “其实她挣的真不少,要是会投资理财,这会儿怎么说也算个资本了,但谁让她搞家庭小作坊,钱都交给她爸妈打理。

  就她爸妈那跟脚,见识有限,人看着精明,可真没那方面的脑子,顶多存银行吃利息,还赶不上通货膨胀速度!”

  秋东正在办公室和助理对接下来的工作,可谓一心二用,还能顺嘴问许宁月:

  “下戏了?不是说导演催得急,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许宁月很双标的嘿嘿一声:

  “这不是我们剧组导演也看了孙明笑的新闻,想找孙明乐约曲嘛,可打听了一圈儿竟是没人能联系到她,这不,听说我有这个资源,导演干脆大手一挥,特意放了我半天假,专门让我处理这事。”

  秋东答应的很干脆,不过他也要把话说清楚:

  “我和孙明乐真没外面想的那么有交情,可以帮剧组引荐,但她能不能答应我不做保证,而且她那情况你也知道,要提前给剧组那边说清楚,做好相应安排,不要让她为难。”

  如果孙明乐有需要的话,他可能会派个助理过去全程跟着。

  顿了下,秋东还是提了一嘴:

  “我的底线是不能拿她的容貌进行炒作。”

  许宁月连连点头,就差拍胸口保证了:

  “我做事你放心!”

  忙了一整天,到点儿了秋东这个老板带头,按时下班。

  员工们也收拾东西三三两两准备回家,前台例行给留下加班的人订了丰盛的晚餐,秋东路过前台的时候,高个子小姑娘忙喊住他:

  “老板,这里有一个您的快递!”

  秋东一时没想起谁会给他寄快递,心里有些困惑,面上不显,跟小姑娘客气的道了谢。

  他平时没什么架子,给所有员工的福利待遇都不错,和大家相处的挺好,一个个见了他乐呵呵的没有丁点儿怕的意思。这会儿小姑娘盯着他清瘦挺拔的背影,和同伴感叹:

  “长的真好啊,难怪那么多人想和他传绯闻,单老板这张脸,和他传绯闻说出去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

  另一个小伙伴整理好办公区,闻言忍不住翻白眼:

  “没看网上怎么说咱老板的吗?前任剿灭机,看看那姓康的,再看看那姓孙的,姐妹你清醒点,男色确实诱人,但这个男色是长了刺,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

  这话高个儿姑娘同意的不能再同意了,别看他们老板平时很平易近人好说话,对那些成了家上有老下有小的员工十分照顾,他们上班迟到早退几十分钟都表现的非常包容的样子。

  但跟着老板出去谈过生意的都知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副架子端起来时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一下就从邻家阳光开朗大男孩儿便成了清冷高贵不可攀的云上人物。

  端的是从容不迫,一照面就给对手极大地心理压力。

  目前为止,被他们老板盯上的人,不管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对象,就没有他们老板出面拿不下的。

  关键老板私下也不知道和那些人怎么相处的,一个个关系都还不错,三天两头谁家有喜事都给公司这边送请帖,谁的老家有特产一定不会忘了这边,还有就是那些人来京市出差,还会特意上自家公司和老板一起喝一杯,关起门说说话。

  称兄道弟,看着不像塑料兄弟,私交还不错的样子。

  就,挺神奇的。

  外人不了解,可能对老板的性子存在什么误解,想从他这里沾点便宜,但跟老板相处的久了就知道,他的便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占的,就怕有命占,没命享用。

  高个儿姑娘只能在心底嘀咕,之前京大那个说自家老板是海王的神奇帖子,里面的所谓“当事人们”,怕是从来就没了解过自家老板。

  秋东最近正儿八经去上班,有意在公司树立温和可亲的形象,毕竟他们是互联网公司,需要一点年轻人独有的企业文化,还不知道员工都是这么想他的。

  开车出了地下车库,没回自己的家,而是去了三院家属楼那边。

  直接拿钥匙开门,饭菜香扑鼻而来,耳边隐约有从厨房传来的锅铲碰撞声。

  秋东会心一笑,单是闻这味儿,就知道这段时间秋南的厨艺水平进步堪称飞速,再练练,回头开个小饭馆也不怕饿死自己。

  转过玄关,客厅电视机正在播放一部老片子,秋母正靠在沙发上织毛衣,腿还是不能动,偶尔抽空瞧一眼,跟旁边的秋父嘀咕一句:

  “说的啥词儿,文绉绉听的吃力,老头子你能听懂不?”

  秋父立马挺直腰杆儿,故作高深的来一句:

  “说的都是中国话,那还能有啥听不懂的?我说老婆子,小南说的对,咱们不能觉得自个儿老了就不学习了。身在京市,咱们连个普通话都说不明白,去医院没小南在旁边陪着,咱两跟人家医生那就是对牛弹琴,太耽搁事儿!

  来来来,你那毛衣先放一边儿,我看人家大城市的孩子冬天都穿什么羽绒服,又暖和又好看,买那个就好,别让孩子觉得磕碜。你来跟我一起看,咱两对着电视在家先偷偷练,回头出去了跟人家唠嗑儿就不用带小南当翻译了!”

  秋母手下动作一顿,老头子其他话她不爱听,她这毛衣样式可是让许家那个当大明星的丫头帮她收集的,穿出去可时髦了,专门给小东和小南织的,回头还得给强子也织一件,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他。

  但老头子有一件事说的很对,她两说的村里土话在这边没人能听懂,不管谁出门,小南都得跟着,太耽搁孩子了。

  学,不就是普通话嘛,她学!

  不仅要学,秋母还提出了要求:

  “从今天开始,咱们在家只准用普通话交流!”

  秋东听的有趣,换上拖鞋往客厅去,接了一句:

  “行,听我妈的!”

  老两口见大儿子回来,十分开心,秋老头儿直接起身往厨房去,边走边催:

  “快去洗手,我看看小南的饭菜好了没!”

  秋东先把秋母抱到饭桌边坐好,秋南和秋父已经把饭菜全都端上桌了。

  有荤有素,有菜有汤,咸淡适宜,都是家常口味,整整八道菜,主食是特别细的素面,秋家人习惯吃面条,一看就很用心。

  秋母都不得不感慨一句:

  “我跟着你们爸一辈子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倒是享了两个儿子的福了!”

  村里那些姑娘媳妇儿,做的也不比自己两孩子细心到哪儿去。

  秋父嗔怪的看了老婆子一眼,嚷嚷:

  “我说你这人可真会卸磨杀驴,没有我,你能有这么好的两孩子?”

  两人嘴上不闲,手下还一个劲儿给老大夹菜,让他多吃。

  在父母眼里,秋东就是累的,累惨了。

  瞧这小身板儿,单薄的让当爹妈的看了,夜里不知道偷偷流了多少泪。

  秋东丝毫不知他这段时间养的纤秾合度,不胖不瘦,让周围所有人看了都觉得他正处于颜值巅峰的状态,在父母眼里是身体亏欠大了,不管补多少营养都胖不了。

  正心疼着呢。

  就连秋南,也特意把他哥爱吃的菜专门摆在他跟前,方便他伸手就能夹到,见他吃的开心,还一个劲儿问他:

  “哥你还喜欢什么菜,回头我学了给你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秋东就觉得,回这边吃饭,可真是个甜蜜的负担。

  他现在经济条件宽裕,前几天顺道儿提了一嘴,想给家里找个住家阿姨,解放秋南和秋父,结果遭到了三人的一致反对,用三人的话说:

  “家里进进出出就这么点地方,整天眼跟前杵着个陌生人,别扭!再说咱也不是什么老爷太太,还找个人专门来伺候,我的老天爷哟,这是要折寿的哪!”

  说什么都不行。

  秋东就说请个钟点工,到点儿了上家里做做饭,这总行的吧?

  结果三人想都么想就拒绝了,人家的理由可充分了:

  “以前在村里哪天的日子不比现在苦?如今和当时相比就跟进了福窝窝一样,两大男人啥都不用干就伺候你妈一个,能有啥累的?

  人哪,得知足,我们迟早要回村里的,过惯了舒坦日子,猛不丁回去且有的难受呢!”

  主打一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秋东心说既然把你们带到京市了,就没打算让你们再回去。

  就他妈这身体,这年纪,即便恢复了,搁在村里谁能放心?不说他妈,还有老头儿那心血管支架后,谁敢让他甩开膀子下苦力气?

  但秋东也知道父母之所以如此反对的根本原因,是不想给他造成负担,在城里,喝口水都得要钱,他们想帮孩子一把都不知道怎么使力。回到村里,别管收成好不好,一年下来多少能帮孩子还点债。

  知道说什么都没用,秋东也不勉强,反正还有一年时间呢,届时情况和现在又是天壤之别。

  “今天去复查,医生说恢复的很好,应该是雷鸣哥给医院那边打了招呼,医生对我们特热情!”秋南说。

  反正前后住了小半年院,秋南从没体会过的亲切中又不失热情,那态度让他觉得不像是去那边复查,而是走亲戚遇到了好客的主人家,人家那话句句都是安抚,生怕吓到他们似的,秋南从来没想过看病还能不忐忑,就跟回了家一般。

  一开始秋南吓了一跳,后来听医生话里话外和他们打听跟雷鸣医生的关系,才算是有点儿明白。

  秋南洗碗,秋东在边儿上负责擦,兄弟两都习惯这个模式了,秋东就说:

  “没关系,该什么样就什么样,雷鸣那里我会处理,你不要有负担。”

  想起上楼时,在楼梯间看到的小广告,秋东还是问了一句:

  “想过以后做点什么吗?”

  秋南对他大哥十分佩服,也愿意跟他说心里话,听他的建议,老家强子哥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听大哥劝,吃饱饭。

  强子哥现在是天天晚上都要抽时间和自家爸妈视频唠嗑儿,说说老家发生的大事小情。红白喜事,满月百日宴,凡是要走人情的地方,不用自家爸妈说,强子哥就主动帮自家办的妥妥帖帖。

  这其中固然有强子哥为人实诚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强子哥如今的生意,很依赖自家大哥,强子哥一家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大哥的提携,别人不知道,强子哥却是知道他那网店的平台,是大哥一手搭建起来的。

  别以为他和爸妈一天到晚待在家里,真就闲得发慌,其实一点儿都不!不仅村里人,还有自家妈娘家亲戚,自家爸这边拐弯抹角的亲戚,自己多年不联系的小学同学,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他们电话号,一个个全都隔着千里万里,突然关心起自家妈的身体。

  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能不能让他们也像强子一样发财?

  有说当年对秋家的恩情的,有说两家祖上有多亲厚的关系的,有的更有意思,直接问他们掏多少钱才能跟着一起发财?

  这种电话他们仨一天能接几十通,烦不胜烦。

  关键有些人的电话可以不接,但有些人的电话还真非接不可,毕竟秋家日子过的艰难,早些年没少受人接济,都是恩情。

  这时候不接人家电话,让人怎么想?

  才刚进城过了几天好日子,就翻脸不认人了?

  秋父秋母都干不出这种事。

  没办法,那就接吧!这一接,日子一天天就跟打仗似的。

  大哥一开始还叮嘱他要时刻注意母亲的情绪,别让她想太多,要以宽慰为主。秋南也挺担心的,但后来一瞧,好家伙,哪儿还有时间多想啊。

  他妈和老家的那些人打太极,忙活一整天嘴皮子都不得闲,挂了电话还得跟他们吐槽谁谁谁越来越不像话,一转眼人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都是累的!

  其实要秋南说,老家那些人真眼热强子哥赚了钱,也想踏踏实实挣那个钱,都不用给自家爸妈打电话,直接上强子哥那儿取经,强子哥也是愿意的。

  毕竟老家的生意强子哥一个人是做不完的。

  但那些人大多数都是想仗着亲戚关系,或者当年的恩情,不劳而获。

  有说他们家孩子大学毕业了,想请自家大哥帮忙安排个事少钱多轻松体面工作的。有说他在村里当过两年小队长,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可以去大哥公司帮着管管人的。还有说家里收了几千斤干货,都是好东西,让大哥看着给点钱拿去自己的公司卖,他不赔本就行,权当给大哥面子。

  秋南听的都头疼。

  这些事三人都没敢告诉大哥,怕他生气,对身体不好。

  想这么多,秋南就是觉得大哥从小到大都是主意特别正,能吃苦的人,也很少做错误的决定,他打心里服他。

  他就说:“我没读过几年书,赚的也是辛苦钱,不是长久之计,想趁这段时间学点技术,有一技傍身,将来怎么着都能养活自己。”

  秋东想起客厅茶几上搁的厨艺书,冰箱里花样杂多的食材,心里有几分明悟:

  “你想学厨?”

  秋南埋头,又冲干净一个碗递过去,嗯了一声。

  “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方向,但最能这段时间我出去转悠的时候发现这些大城市的年轻人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时间自己做一日三餐,不说医院的大夫,就连小区门口的菜店老板娘也是点外卖,抽时间吃饭,跟咱们乡下农忙抢收一样的。

  我就想学个厨子,攒钱将来盘个店面,现在不是有外卖服务了嘛,生意应该不会差。”

  行,这个方向很踏实,不管科技怎么发展,人总是要吃饭的,这么想没什么问题,秋东沉思片刻说:

  “任何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的圈子,厨子这一行其实也很看重人脉关系。”

  要是师出名门,首先工作不愁找。

  “这样,我刚好认识一个很好的老前辈,老人家今年也上了年纪,想拜他为师估计不行,但他徒子徒孙众多,随便推荐一个带你入门,也比你瞎打转强很多。

  改天我带你上门拜访一下。”

  秋南一听都惊了,他原本的想法是攒够了钱去报个班,毕业拿了证书先去饭店打工,打工再慢慢攒钱,等有盘店铺的经济能力就出来单干,顺道前期还能瞧瞧别人都是怎么开店的,里头有什么门道,也是积累经验。

  大哥这么一说,可真是个意外之喜。

  他也不跟大哥客气,一口应下来:

  “拜师礼学费我自己想办法,不能让你搭了人情还搭钱!”

  秋东把碗擦的干干净净,点头应了。

  上楼的时候他看到了秋南留在楼道的广告,也看到了阳台角落的二手自行车。

  秋南在小区帮人取快递,这个小区大多数是在三院上班的人,而快递不让进小区,快递员就只能把快递搁在门卫室,医生护士上下班急匆匆的,大多数时候就忘了取,下来再取一趟又很麻烦。

  秋南看中了这个小小的商机,他帮人在小区送快递上门,正常小件两块,大件三块,超大件是另外的价格,工具就是那辆二手自行车。

  秋东大致估计了一下门卫室的快递存货量,觉得秋南能揽下五分之一,一天怎么也能有两百块。

  其实和他在厂里打工赚得差不多。

  难怪这小子有底气说他要自己准备拜师礼和学费。

  不过上门拜访那种程度的老先生,只有秋南准备的那些东西可不行,老先生称得上行业翘楚,辈分儿是祖师爷级别的,说是家族传承百年也不为过,祖祖辈辈做这行当,和秋南认知里的厨子不是一个概念。

  原主的一手厨艺,就是当年在王府大酒店,跟老爷子学的。

  值得一提的是,那王府大酒店,其实老爷子的产业之一。

  老爷子请了职业经理打理产业,自己在本职上一辈子发光发热,即便上了年纪,也隔几天就下厨房转转。

  说是偶然也好,说是缘分也行,秋东和许宁月就是那会儿和老爷子认识的,一直到如今也没断了联系。

  出了门,秋东就给助理打电话,让另外准备一份上档次的礼:

  “拜访上了年纪的男性长辈,六十左右,喜欢美酒,想办法找找上了年份的好酒。”

  助理是个很有工作能力的中年人,问清楚了要求一口就应下来,无愧秋东花大价钱请来的美名,自从有了这位,秋东的工作轻松了很多。

  要是原主,存的钱都不够给这位助理发工资的,这不秋东赶上了好时机,公司规模扩大了不知多少倍,才能请得起这位。

  不过贵有贵的道理,没这位的时候,秋东日日加班工作到深夜,是货真价实的卷王。要不是有996作弊,秋东这幅小身板真扛不住。

  但有了这位助理后,秋东每天都能按时下班,过着比员工还规律的养生生活。

  这时候,秋东就不得不感慨一句,有钱真好。

  钱,果真能解决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

  秋南洗完手迟出来两分钟,没听到他哥打电话的事,手里拎了好大一个袋子,见他哥看他,乐呵呵的解释:

  “是我在家闲着没事瞎琢磨出来的,都是半成品,我看你今晚吃的挺好,拿回去搁在冰箱里,饿了稍微热一热就行,你那边不是有微波炉吗,两分钟的事。”

  兄弟两走在小区,赶上下班的点儿,小区里人来来往往,秋东就发现他弟这段日子和大家相处意外的好。

  有牵着孙女的阿姨问:“哎哟小南,这小伙子谁啊,长得也太俊了!”

  秋南乐呵呵的跟人家说:

  “我哥,亲的!我新做了卤菜,陈阿姨您回头上我家和我妈说话去,顺道儿给您带点去尝尝味儿!”

  有六七岁背着书包的调皮小男孩儿大方的给他分享棒棒糖:

  “小南哥,这个给你,谢谢你上次帮我找到毛毛,等我妈妈把我的压岁钱还给我了,我买其他礼物感谢你!”

  小南拿过棒棒糖,催他:

  “赶紧回去吧,我刚才看你妈已经回家了,再不回去,还棒棒糖呢,竹笋炒肉你吃不吃?”

  秋东就见他弟从楼下一路热热闹闹的跟人打招呼,一直到停车区,嘴就没闲过。

  挺好,是个有成算的孩子。

  站在秋东的车边儿上了,秋南先一步钻进副驾驶,帮着把袋子放好,嘴上还跟他哥商量:

  “哥,你舌头灵,你要是觉得我做的还行,回头我多做点,给雷鸣哥还有韦大哥,月月姐他们送去?

  这段时间人家没少让人给家里送补身体的好东西,我也不知道能为人家做点啥,但总不能啥都不做对吧,没有那样的道理。”

  秋东觉得很欣慰,教他:

  “就得这样,我和他们是朋友,相处贵在心意,不看东西有多贵重,只看有没有用心。”

  秋南嗯嗯的点头,正欲退出来时,纳闷儿道:

  “有个快递,包装破了,漏了个洞,咦!好像是本书!”

  露出的一角封皮粉蓝粉蓝的,秋南觉得不像他哥的风格。

  顺手拿了出来。

  秋东也被他说的纳闷儿,接过来一瞧,是下班那会儿前台给他的快递。

  再三确定收货人是他,没错,索性拆了包装,里面是一本书。

  封面是“明媚又忧伤”的风格,上面用花体字写着“失恋日记”四个字。

  右上角还有“样书”标记。

  秋东拿在手里不明所以,随便翻到其中一页,好家伙,里面的文字比封面更明媚也更忧伤,瞬间就让人想起那些四十五角仰望星空,不让眼泪流下来的东西。

  随意一眼,内容直接让秋东起鸡皮疙瘩:

  “一周过去,我又见到了他,他还是那样,在阳光下肆意又张扬,安静又沉默。周围人都在说他和他女朋友很相配,我的心像刀扎一样,幻想有一日我和他走在一起,走在阳光下,走在林荫道中,其他人是否也会像今天夸他们这样夸我们。

  但我没有,所以只能跟着附和,是啊,真的很配。

  我喜欢你,我暗恋你,我的少年,有时候我觉得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和那些托人匿名送到你手里的表白信一样,曾经在你生命中留下一点印记就够了。

  有时候我又想,我既不奢求真的能和你在一起,也不妄想拆散你和身边的佳人,我只是喜欢上了一个人,一个过于优秀,过于耀眼的人,难道我的这份感情就如此见不得光吗?

  不!喜欢一个人是没办法控制的事情,我的感情如此纯粹,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曾经有一个女孩子默默喜欢了你很多年,守护了你很多年。爱情无错,爱情也不分先来后到,上帝来了也无法不让我继续爱你。

  所以,我决定告诉你,也告诉你喜欢的那个女孩子这件事,仅此而已。

  一个平凡的,普通的灵魂,和一件燃烧灵魂的不平凡的感情。”

  秋东大致翻了一下,整本书一百多页,全都是这个调调。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个人才。

  秋东感觉看了这东西的自己,牙都开始疼了。

  这要不是寄错了,就是和自己有仇,故意弄来恶心人的。

  正想扔掉,免得回头做噩梦。

  结果秋南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惊奇道:

  “我想起了,就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这个作者叫今有佳人,是畅销书作家,她的书在小初高校园门口的书店里卖的特别火,我们厂子也有人是她的忠实粉丝。

  就我前头那对象,睡觉都在枕头底下压着一本,和我谈的那会儿那个作劲儿,一会儿说‘要和我行走在林荫道上,周围人潮拥挤,不经意间,我们一个意外的眼神对视,就像一辈子那么长,曾经拥有过就足够了’。

  一会儿又要求我‘可以和许多人相爱,都没关系,但一定要忠于自己的感情,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要因为现实的面包让任何一段感情蒙上阴影,那就不是我心里欣赏爱慕的那个少年了’。

  跟有病似的,我被折腾的受不了,直接问她,是想继续和我过,还是干脆分手让她去找能满足她要求的。后来和我闹了几天,再也没见她在我面前读那书,不过依照我对她的了解,肯定还偷摸看呢。”

  秋东扔东西的动作一顿,推过去:

  “那给你,留着做个纪念?”

  秋南:“……”

  秋南目光炯炯有神,心说他哥这举动,不愧是寡了二十多年啊!

  他摆手:

  “哎,就是突然想起来感叹两句,真的!哥你别不信,要是我有钱有闲,肯定会经常想她。但我现在一穷二白,每天从睁眼忙到闭眼,哪儿有空想七想八?”

  要不是你小子眼里一闪而过的怅惘和失落,我还真就信了。

  心里没反复惦记人家女孩子,能把人家当时对你说过的话一字不落的背出来?你还是个打小不爱学习的学渣!

  秋东敷衍的表示:

  “嗯嗯,你说的我都信!”

  索性也不急着走了,拍拍路边的石凳,兄弟两坐下聊。给秋父打个电话说一声,回去的可能晚了,让他们别着急。

  正好,他暂时没成家的打算,倒是可以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弟弟的想法,毕竟家里两个大小伙子,全是光棍儿,这搁在他们村里,是秋父秋母出去都要被人指指点点到抬不起头的程度。

  他是做哥哥的,虽然没有这方面经验,但理论知识自认还算丰富,说不定能给弟弟做一回情感导师呢!

  秋东自信的想。

  难得挑起话头,秋南没忍住,不自觉多说了两句:

  “不过我记得这作者以前写的叫《暗恋日记》,我的天哪,几个月出一本,每本都上百页,书店把她的所有书摆在一起,老长一溜儿。”

  秋东心说,以前写《暗恋日记》,现在是《失恋日记》,这作者还挺有商业头脑,中间再出一系列《恋爱日记》,那可真是精准拿捏住了某一部分群体的心理和钱包。

  秋南没发现他哥走神了,继续念念叨叨:

  “我看了就头晕,说在外面等她,哦,就是我前面那个女朋友,她还不高兴,觉得我是敷衍她。

  当时我就想,暗恋不就那点事吗,搁我这儿不还得照样要早起晚睡,加班吃饭?难道暗恋就不用上班挣钱吃饭了?

  就这么点事,这个作者能写几十本书,真是个人才,这得读过多少书啊!哥你也是高材生,你给我说说,那些小姑娘看的时候都在想啥?”

  秋东:“……”

  大意了,大意了!之前还信誓旦旦的想,能给弟弟当一回情感导师呢,结果前后不过几分钟,就有翻车的风险!

  因为他发现以他的经历,也没办法理解这这类群体的脑回路。

  虽然理智上他知道任何一种思想有人买单,有人追随,就说明引起了这部分人的共鸣,说中了那个群体的心理。

  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实际还有很多人为小三群体摇旗呐喊呢,过激的甚至表示非常怀念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小三合法的年代。虽然这在正常人看来是打死都无法理解的脑回路,但不得不说,这么想的人真的不在少数。

  秋东是真的无法和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她的读者有任何可以共情的地方。

  内心正焦灼,从远处吹来一阵风,轻轻地,很温柔,恰巧把他手里的书卷了起来。

  秋东一低头,正好看见这么一段:

  “上学期,他在校外餐厅兼职,我忍不住对他的想念,每日傍晚都去餐厅外面的小广场偷偷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有一回我看到下班后他和女朋友有说有笑的走了,默默在后面跟了一路。

  我心里好难受,但我停不下来,我觉得我可能生病了,我的病不会伤害任何人。

  上个月,学校举办篮球比赛,我提前准备了水,中场休息的时候抢在他女朋友前面递给他,他和我说了谢谢,嗓音有点哑,让我心跳快了几拍,这是我为数不多离他如此近的机会,我甚至闻到了他身上阳光的味道。

  我精心模仿他女朋友的穿着打扮,但他的视线并没有在我身上停留哪怕片刻。看着他一无所知的样子,我仿佛分裂成了两半,一半在太阳底下对着所有人羞涩的笑,另一半在无人的角落嘶吼,然后哀鸣。

  远远的暗恋已经不能让我产生满足感了,我得想办法靠近他,近一点,再近一点。

  我尝试给他女朋友当闺蜜,可我和他女友的关系刚有了进展,他转眼又换了新的佳人陪伴左右,这难道是上天对我的考验吗?”

  秋东:“……”

  退退退!

  怪他过分优秀的记忆力,只轻轻扫了一眼,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越想忘掉,就记得越牢。

  这个情感导师,不当也罢。

  秋东故作淡定的起身,把手里害人不浅的书丢给弟弟,死贫道不死道友:

  “你不是想知道人家女孩子是怎么想的吗?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天色不早,我就先回了!”

  秋南看他哥的车消失在小区,莫名觉得有一丝狼狈而逃的感觉。

  摇摇头,错觉,一定是错觉!

  秋东也没想到一向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他,第一回品尝落荒而逃的滋味,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下,真就很离谱。

  一直到家,996还好奇的围着秋东上上下下打转,跟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大秘密似的,还是那副电视剧里反派大和尚的装扮,但整个统的画风已经不太对了。

  它大声将之前趁机扫描下来的内容,在秋东耳边念叨,和念经一样。

  别的和尚念经,996这个假和尚念青春疼痛文学。

  翁翁翁,喋喋不休,秋东感觉他的精神遭受了严重摧残!

  即便后来996主动和他道歉,停止他的唐僧行为,秋东还是感觉整个脑子里都是奇葩的青春疼痛文学念经声。

  晚上许宁月给他打电话报喜,说她已经初步和孙明乐那边取得了联系,双方的合作意向很强烈,乐的她在床上毫无形象的打滚儿:

  “哈哈哈,你都不知道,我们导演一直想找孙明笑合作,很欣赏她以前的风格,结果联系她的时候,孙明笑一口咬定她现在只做暗黑风格的音乐,导演只好遗憾作罢。

  后来另外找了好几个,都不是他要的感觉,正发愁呢,就出了孙明乐这事儿,其他人不知道,反正我们导演是乐的走路带风,连在片场骂人都温柔了!”

  秋东以前还觉得许宁月笑起来像大魔王,但是经过刚才那一遭,突然就觉得许宁月的声音听起来温和又可亲。

  许宁月说:

  “再提前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听孙明乐那意思,是想跟你合作,让你代理她关于音乐的所有琐事!”

  秋东并不是很惊讶,当初给对方名片的时候,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两天前已经让助理去注册了一家音乐公司,正在跑流程,一时半会儿肯定下不来,还得等一阵子呢。

  秋东这么跟许宁月说了,许宁月思索片刻后给秋东竖起大拇指:

  “圈里其实很多人都想签孙明乐,她的音乐才华在那儿摆着,实力毋庸置疑,就算你公司只签她一个艺人都不会亏本,这笔买卖要是谈成了,秋小东你也算一只脚踏进半个娱乐圈了。”

  许宁月的语气多了几分慎重:

  “所以,秋小东,你是打算通过这个契机往娱乐圈发展吗?”

  秋东去厨房倒杯温水,把今日份的药吃了,手机搁在桌上,许宁月只能听到他的声音:

  “不,只是投资。”

  许宁月又重重的倒回床上,嘟嘟囔囔:

  “害我白高兴一场,还以为咱两能有机会合作,闯荡娱乐圈呢!”

  秋东的脸重新回到屏幕里,想起傍晚经历的惨剧,他觉得这种事不能他一个人尴尬,许宁月肯定也不懂,于是看似漫不经心的问:

  “你知道《失恋日记》吗?”

  屏幕里的许宁月动作卡顿了一样。

  秋东补充一句:“今有佳人的《失恋日记》。”

  本以为能看到许宁月同样茫然的眼神,顺带骂一句:“你是不是有病?”

  结果许宁月呆呆的来了一句:

  “秋小东你冷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