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上门要债 礼轻情意重
作者:轻云上      更新:2023-08-21 17:00      字数:7259
  秋东出宫的时候,皇帝面无异色,很亲近的表示:

  “日后多出来走动,和朕之间哪有那么多客套,朕身边能说真心话的没几个了,伯明你全当走亲戚吧。”

  既然是走亲戚,那就要有走亲戚的样子,秋东当即表示:

  “臣去年冬日亲手猎了两张兔皮,改日送进宫叫人给陛下做个手炉。”

  陛下这辈子都没收过如此寒酸的礼物,还要笑呵呵的应下来:

  “伯明的心意,朕当好好珍惜。”

  有来有往才是亲戚间相处的样子,保山伯送了他珍贵的心意,皇帝也不能小气,直接让人从他的内库里挑了不少珍宝,让秋东一并带出宫。

  秋东见状,一脸感动,随即保证:

  “陛下厚待,臣无以为报,待过几日田庄里的粮食收了,定要送两担进宫,叫陛下熬粥吃。好叫陛下知道,四海之内,在您的治理下,百姓五谷丰登,生活富足。陛下万不可推辞,伤了臣的一片心意哪!”

  好嘛,这是比两张兔皮更寒酸,更朴实无华的礼物,偏被保山伯说的价值千金,对比之下,陛下送出去的金银珠宝在五谷丰登的衬托中,都显得不那么真诚了呢。

  这一刻,连陛下都怀疑,保山伯是真老实,还是装老实人?

  偏凭借陛下多年的看人经验观察下来,发现这家伙全身上下都写满了真诚,谁要是怀疑他的衷心,都要受良心谴责似的。

  陛下心里琢磨,或许是皇帝当久了,成日面对满朝堂的人精,人均八百个心眼子,养成了他多疑的性子。似保山伯这种老实人见的少了,反而不习惯。

  他心累的想,老实人没心眼儿,实诚起来真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了的,再多几个这种人他得心梗。这么一对比,还是聪明人更知情识趣,让他舒心。

  瞧瞧,吃饱喝足还拿了许多赏赐,聪明人都知道说点好听的话哄他开心,这对父子就老老实实坐那儿,让吃茶就吃茶,让吃点心就吃点心,让把这儿当家,真就把这儿当家,好不自在!

  哪个聪明人能干出这种事?

  尽管如此,皇帝看秋东的眼神,却多了几分温度。

  秋东自是发现了这一变化,他这会儿觉得当老实人挺好的,有啥说啥,谁都知道他就是这么个性子,连皇帝都得忍着。

  他出宫的时候身后跟着一串儿送赏赐的宫人,错开半步距离还有殷勤的小太监帮忙打伞,太和殿大太监,伺候了皇帝三十年的福海公公更是亲自将人送到宫门口,站在保山伯的马车前,恭敬的说了好一会儿话。

  说是招摇过市,风光无两都不为过。

  任是瞎子都能看出皇帝对保山伯的看重。

  秋东受的很坦然,说难听点,这就是皇帝给太子的拉屎行为擦屁股,给这件丑闻蒙上一层遮羞布罢了,他这个受害者不配合皇帝才真的要恼了。

  他上了马车,对福海摆手:

  “劳烦公公走一遭,您回吧,陛下那里缺不得人。”

  福海弯腰,直到保山伯家的马车踢踢踏踏消失在宫门口,才缓缓直起身,慢悠悠往回走。

  身边跟着的小太监纳闷儿道:

  “干爹可是身子不适?”

  今儿可是福山公公在陛下跟前听用,那老家伙早就想取干爹而代之了,往日只要福山当值,干爹恨不得寸步不离陛下左右,今儿怎的丁点儿不急了呢?

  福海轻哼:“小孩子懂什么?”

  说罢脚步一踉跄,走的更慢了:

  “哎哟,碎瓷片伤了腿,怕是得歇息两日才能在陛下跟前尽忠了!”

  就今儿陛下那隐而不发的架势,肯定是气狠了,依照他对陛下的了解,这会儿太子殿下肯定在太和殿挨训。

  谁掺和进去谁倒霉,福山那个自作聪明的蠢货,哼!

  然而这世上自作聪明的又何止福山一个,秋东掀开车帘,吩咐管家:

  “你再跑一趟,将府里的护卫全部带去护北伯府。”

  管家闻言眼睛都亮了,不用伯爷多说,当即道:

  “是,小的一定快去快回!”

  秋东颔首,又吩咐车夫:

  “直接去护北伯府。”

  去看看冯家到底是真聪明,还是装聪明。

  顾长安见状,也顾不得想他爹到底是不是传闻中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今儿这一出接着一出,把他都看蒙了,要不是有他爹在前头打样儿,他怕是早在陛下面前露了洋相。

  赶忙道:“爹,儿子去吧,定能将事情办妥帖,免得您过去,叫人说您做长辈的欺负几个晚辈。”

  冯家自打护北伯冯留君去世后,府里就没有正经长辈了。

  秋东觉得这老实孩子孝心可嘉,但想事情还不够全面,认真教他:

  “此次风波皆因冯家起,是仅针对你一人吗?不是!你妹妹的名声,乃至整个老家的族人,他们老老实实过日子,结果家里晚辈定好的亲事被毁,房屋被烧,粮食遭抢,他们又做错了什么,要忍受这番待遇?

  言语杀人,不过如此。

  这是压根儿就没把我这个自来照顾他冯家的顾伯伯放在眼里,是欺我顾家软弱!但凡他们能稍微顾忌一分我这个保山伯,行事便不能如此肆无忌惮!

  此时为父不出面,躲在儿子身后,咱们保山伯府的人这辈子都直不起腰来了!”

  况且这不是做给冯家看的,是给京中所有人看,给太子看,给皇帝看的。

  老实人,欺不得!

  这头马车一路晃晃悠悠往护北伯府所在的街上赶去,后面缀着一串儿抱着皇帝赏赐的宫人,招摇过市。

  另一头老管家以绝对不符合他年纪的灵活,点了家中所有护卫共四十五人,叫他们换上最鲜亮的衣裳,一路浩浩荡荡,穿街而过,往护北伯府而去。

  用老管家的话说:

  “都给我挺起胸膛,打今儿起,咱保山伯府的人,要在京中挺直腰板儿做人,走出去要让人知道咱家也不是好惹的!”

  不早不晚,双方人马在护北伯府门口汇合。

  这番动静,自然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但无人在意。

  秋东一个眼神,老管家便用他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力道,邦邦邦,几下敲开了护北伯冯家的大门。

  那力道,像是把大门当成冯家人,一拳一个,锤死了事。

  秋东听的都替老管家疼。

  但看身后护卫,他们面上只觉解气,恨不能以身替之。可见这段时日,没少跟着受气。

  对着还一脸懵逼的门房,老管家气沉丹田,沉声道:

  “告诉你家主子,我家老爷上门拜访!”

  这些年因着冯家是伯府的姻亲,老管家没少亲自带人往冯家送东西以显重视,因此门房是认得老管家的,正想笑嘻嘻的打趣一句,老管家压根儿没给他这个机会,一把将人推开。

  护卫们齐刷刷上前清出一条宽敞的道儿,秋东带着皇帝赏赐的宫人,面色严肃,一言不发,无视了冯家到处乱窜的下人,不用人带路,直接往冯家大堂去。

  摆足了上门找茬的架势。

  高门大户的布局都有讲究,大致格局大差不离,秋东很容易就找到了冯家专门待客用的大堂,直直在上首落座后,一指面带气愤,急匆匆带人前来的管家:

  “叫你家主事的出来!”

  管家还不知道一日之间,外头究竟发生了什么,活在顾长安乃至整个保山伯府都被京中人唾弃的世界,面露屈辱:

  “伯爷治家不严,教子无方,坑害了我叫小姐不说,如今又摆出这幅喊打喊杀的架势上门,是欺我护北伯府无人做主吗?今儿老奴就是拼着一死,也得叫人来评评理!”

  秋东一拍桌子,朝皇宫方向拱手,语气严肃道:

  “没记错的话,冯留君已然是三等伯,本朝并无男爵子爵,三等伯乃最低等的爵位,打从冯留君死后,你冯家的爵位便到头了。

  如今一家子白身,既无功名在身,又无恩茵可享,还以护北伯府自居,是藐视朝廷法度,视圣上于无物,本伯少不得去折子问问礼部这究竟是何道理!”

  冯府管家一噎,面色先是涨红,又是苍白。

  这种事本就是他们不占理,真要仔细计较的话,怕是得脱一层皮。不过是早年老爷和如今的礼部侍郎有几分交情,在老爷没了后,自家没有主动上礼部交还“护北伯”的门匾,而礼部也适时地忘了还有这一茬。

  叫护北伯的牌匾一直挂在自家门口,护得家中三位小主子平安长大。

  可这事不能认啊,他指着大堂内外站着的顾家护卫,嘴硬的强辩:

  “伯爷何必拿住小人的口误不饶人,只说您今日这般强闯民宅,难道就有道理了吗?”

  这话都不用秋东自个儿说,有专人处理。

  被皇帝打发来的小太监机灵的站出来,细声细气,抑扬顿挫道:

  “好叫贵府知道,陛下亲自替顾冯两家写了退亲文书,着杂家送来!另,此乃顾家这五年来因着姻亲关系送到你贵府的礼物清单,既然婚事作废,东西也要一并还回顾家!

  都是些内宫御造之物,陛下特意遣了杂家过来,以免有人偷梁换柱,欺负了伯爷!可不是什么无缘无故强闯民宅!

  老人家,我劝你别在这里胡搅蛮缠,速速请你家能做主的人前来,把这事儿了了,杂家也好回宫交差!”

  说完还恭敬的朝秋东行了个礼,又退回到秋东身后站着。

  冯府管家冷汗瞬间下来了,完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自知这事不是他一个下人能解决的,急切的左顾右盼,想叫人再去催一催家里大公子。

  冯家大公子冯少元便是此时进入大堂的。

  身上还有些狼狈,可见是急匆匆赶来。见了秋东,满脸愧疚,今早上顾府求见,连门都没能进去,此时双方以这种方式见面,冯少元心里苦涩难言,躬身行礼:

  “这位公公说的对,那本就是顾家的东西,顾伯伯带回去天经地义,小侄这就叫人打开库房,可能有些东西已经被使用过,还请伯父给小侄一些时间,待全部统计出来再商议后续的处理。”

  此话在理,秋东颔首:

  “你与我儿长安年岁相仿,性情相投,真心相交,堪为挚友。经此一事,两人关系势必不复从前,伯父在此跟你说一声,对不住了,孩子。”

  冯少元被说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看看站在顾伯爷身后沉默不言,清瘦了许多的挚友长安,惭愧道:

  “早该如此了,是小侄私心,觉得长安是不可多得的好儿郎,知根知底,堪为良配,才一直拖着,没上门提出正式解除两家婚约一事。

  这门婚事本是我家高攀,是伯伯可怜侄儿兄妹三人诸多不易才应承下来,自有了婚约,伯伯无有对不住我家。事到如今,小侄惭愧。”

  说着长长一揖到底,再起身时,眼里有惋惜,有难过,也有释然:

  “对不住了,长安兄。”

  冯少元这话,秋东是相信的,对方品行不错,是个正值青年。

  “难为你了,孩子。”

  冯少元苦笑摇头,转身吩咐管家:

  “从大小姐处取了库房钥匙,照着单子,将东西全部搬来前院,一一清点,不在册的也全部整理清楚,速去!”

  管家转身正要出去,从外间进来一熟悉的丽人,十五六的年纪,十分娇俏,语气十分坚定:

  “我不同意!”

  进来后柔柔弱弱的对着秋东行了礼:

  “又见面了,顾伯伯,此事我不同意。”

  正是上午在太学门口晕倒,被太子着急忙慌带走的冯少平。

  嗯,还换了身明显更加华丽的,不符合冯家如今身份的装扮。

  秋东很想看看这姑娘如此折腾的底气到底是什么,接过茶盏轻轻刮浮沫,好整以暇道:

  “理由呢?”

  还不待冯少平开口,她兄长就面色难看的训斥道:

  “少平,这不是你一个姑娘家该来的地方,此事没有你说话的余地,回去!”

  还嫌不够丢人嘛?他已经千叮咛万嘱咐,叫府里下人看紧着了魔似的妹妹,不叫她随意出门,谁知一个转头,她竟是又出去了!

  看看身上这幅穿着,说是他们冯家疼女儿特意置办的,说出去谁信?当大家都是瞎的吗?姑娘家贵在自重,名声是多重要的东西,如今和太子的事闹的满城风雨,将来除了进太子东宫,她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可东宫那地方是好进的吗?家里给不了她一点助力,她自己又是这么个名声,在东宫能被人真心尊重吗?

  她怎么就不多想想?

  冯少元这段时日心力交瘁,要不是试探过好几次,妹妹就是妹妹,他都怀疑是被什么脏东西上身了,才突然变得如此离谱!

  冯少平却对此不以为意,直言:

  “被退的是我的婚事,怎么没有我说话的余地?伯爷要一个理由,我的理由很简单,此事错不在我,要退婚也该由我提出,既然伯爷已经在圣人跟前抢先一步,那这些东西自然该留给我作为补偿!”

  作为兄长的冯少元脸涨得通红,他指着妹妹的手都在颤抖,万没想到自己一手带大,相依为命的妹妹,竟能说出这种恬不知耻,颠倒黑白,自作聪明的话!

  见兄长气狠了,冯少平很不解的争辩:

  “外面都说,传出那些话的是咱们府里下人的远房亲戚,可满京城的去打听,谁家还真能手伸的那般长,管到下人的远房亲戚嘴上去?咱们家顶天了也就一个治家不严的罪,明明他顾家问题更大,凭什么把所有错都往咱们自己身上兜揽?”

  冯少平是很自信的,谣言确实是她示意人放出去的,但事后她就命人将当事人控制起来,远远地送走,根本无人能抓住她的把柄。

  因此她看向秋东的眼神,有几分咄咄逼人的质问。

  便是她兄长冯少元明知此事肯定有大妹的手笔,一时也拿不出证据,气的连连后退几步,像是完全不认识这人一般,看她的眼神都带了几分陌生。

  秋东挑眉,放下茶盏,觉得这姑娘愚蠢的有几分可笑,朝门口露出的鹅黄色衣角,朗声道:

  “你怎么说?少鱼。”

  冯家的三个孩子,老大冯少元今年十九,和老二冯少平一母同胞,两人是冯家嫡出的少爷小姐。他爹去世的时候冯少元才五岁,彼时嫡亲的妹妹冯少平将将两岁,唯一的庶妹冯少鱼不到一岁,三人能平安长大非常不容易。

  作为兄长,冯少元为这一双妹妹可谓操碎了心,自己的亲事没着没落,偷偷在外面给人当枪手,为妹妹攒嫁妆。

  在原身的印象里,冯家最小的姑娘冯少鱼,内敛,寡言,双眼明亮。要说他中意的儿媳人选,其实更偏向这姑娘。

  而在秋东得到的剧情中,冯少平一跃成为太子妃,冯家一时风光无良,冯少元在消沉了几年后,仕途顺畅,偏冯少鱼在大哥做主下,被宫里赐婚给了一个进京述职的偏将,后跟随偏将去了关外,再无提及。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姑娘都是个顶顶聪明通透的人。

  果然,聪明人一开口就不会让人失望,十五年华的姑娘娇嫩欲滴,身上即便只有一件简单的鹅黄色衣衫,并无多余装饰,清清爽爽出现在人前时,便能让人眼前一亮。

  她恭恭敬敬朝秋东行礼,眼神清正,自有一股大方气质:

  “伯父说的是,少鱼日日与姐姐朝夕相对,姐姐突然性情大变,自是不敢大意,不又敢伸张,恐毁了女儿家的名声,只得叫身边嬷嬷暗中盯着,谁知竟叫侄女发现了姐姐身边伺候的丫鬟形迹可疑,欲合伙将两人送出京一事。

  少鱼暗中叫人拿了那几人,自知此事干系重大,心内惴惴,恰巧今日伯父在场,伯父是我兄妹三人再亲近不过的长辈了,便请您帮忙做主吧。”

  秋东满意颔首:“可。”

  冯少鱼便一拍手,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便摁着两男一女,被捆的结结实实,嘴巴里塞了布团的三人进来。

  其中那妙龄女子跪在地上,对着冯大姑娘的方向呜呜哭泣,正是她派出去的贴身丫鬟,别说大堂内的冯家人,便是许多顾家人,也认出了对方身份。

  就是站在秋东身后的顾长安,也不由睁大了眼,万没想到此事竟真与他前未婚妻冯少平有关。

  冯少平当场变色,冲上去对着妹妹的脸就是一巴掌,速度快到旁人都没反应过来:

  “你是不是见不得我好?你一直见不得我好!你们都见不得我好,我就知道!”

  兄长压着不让她退婚,要早退婚,哪儿还有今天这出!妹妹将她的面皮当着这么多人面揭下来,一个个全都不替她多想一分,胳膊肘往外拐!

  冯少平气的眼睛都红了,瞪着两人有几分凶狠。

  冯少鱼默不作声,挨了一巴掌后,安静站到兄长身后。

  作为兄长的冯少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妹这是被人抓了现行,恼羞成怒了。

  以前他只觉得大妹性情有几分霸道,给两个妹妹买的衣裳首饰,都要她先挑选过,剩下的才是小妹的,而小妹性情宽和,从不在这些小事上计较,姐妹相处也算和谐,从不叫他在这方面多费心。

  他给大妹定了和长安的婚事,长安为人再宽和不过,定能包容于她。

  谁知竟是他错了,大妹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变成了这幅面目可憎的模样。

  秋东见状无声弯起嘴角:

  “看来不用再审了。”

  冯少元踉跄两步,瞬间萎靡下去,一向问心无愧的脊柱彻底塌了。

  无颜面对挚友与对他颇多照顾的伯父,腰深深的弯下去,好半晌都直不起来:

  “伯父稍坐,少元这就亲自带人去清点。”

  冯少鱼默默搀扶着兄长,两人一道儿去了库房。

  冯少平恨恨的踹了被五花大绑的丫鬟一脚,对上秋东戏谑的视线,瞬间恼怒不已,甩袖出了大堂,远远地还能听见冯府管家问她去哪里,她气冲冲的回:

  “进宫,见皇后!”

  秋东轻笑一声,茶盏当啷一声落在桌上,觉得这姑娘小心思还挺多,当他没看见她头上又换了一支步摇,也是他们顾家的东西吗?

  吩咐周遭护卫:

  “将人拦住,咱家送来的东西大都是冯大姑娘亲自收着,账没理完之前,不允许她出这个院子一步!”

  站在身后的顾长安再次默默给他爹竖大拇指。

  他方才都没反应过来,冯大姑娘竟是想逃单!

  冯兄那样的人品,少鱼妹妹那样的性情,怎会有冯大姑娘这样的姊妹,难道这就是人各有异吗?

  自打知道一切都是冯少平在暗中捣鬼后,顾长安也算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三观破碎重塑了一回。

  这会儿主动请缨:“父亲,孩儿亲自去盯着!”

  少一件都对不起他这段时间受的罪!

  秋东笑眯眯的应了:

  “去吧,别为难冯大姑娘,有话好好说,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也无碍,爹爹赋闲在家,有的是时间陪她慢慢等。”

  等儿子走远,又低声吩咐老管家:

  “去侧门守着,冯大姑娘身边伺候的人出入,找机会放放水。”

  管家不解。

  秋东心情很好,用扇子点了点冯家这空荡荡没什么装饰的大堂,意有所指道:

  “冯家拿不出,总得有人赔咱们家这段时日的损失,去吧!”

  冯少平要疯了,她能想起来才怪,打从重生以来,为了接近太子,她四处打点,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银,不敢叫兄长知道,只能变卖手里的首饰,鬼知道丫鬟把那些玩意儿变卖到哪儿去了。

  她是不想还吗?她是还不出啊!

  只得找机会让人出去送信:

  “告诉太子殿下,先借五万两急用。”:,,